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一期同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68例2012年11月~2015年6月至我院以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二区就诊的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同期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腹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同期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对两组疗效、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观察组的术并发症比对照组低,但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一期联合切除安全可行,总体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3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观察组)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胃肠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切除肿瘤直径及切除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出血少、并发症少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其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近期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乙状结肠癌及高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经肠镜活检病理确诊为乙状结肠癌或高位直肠癌的6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n=43)行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n=26)行腹腔镜NOSES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分析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流质饮食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1天有效睡眠时间更长、视觉疼痛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SES治疗乙状结肠癌及高位直肠癌可促进术后快速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术后舒适度,疗效较好,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减孔腹腔镜手术治疗乙状结肠及直肠上段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住的乙状结肠或直肠上段癌90例,均行结直肠癌根治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病人随机分成传统腹腔镜手术组与减孔腹腔镜手术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除肠管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清扫淋巴结数目及疼痛评分等相关指标,评估减孔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结果减孔腹腔镜组总切口长度与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6.9±0.7)cm和(1.9±0.8)分,传统腹腔镜组分别为(9.3±0.7)cm和(2.3±0.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肠管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总费用、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无病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孔腹腔镜结合悬吊法手术治疗乙状结肠癌或直肠上段癌的疗效,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当,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5年间在本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数目、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无瘤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相比较,出血量(120ml vs 150 ml)、肛门排气时间(3.5天vs 4.5天)、术后住院时间(13天 vs 15天),腹腔镜组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210分钟 vs 200分钟)、淋巴结数目(10 vs 9)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 vs 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为60.5%,开腹手术组为50.5%,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有望成为结肠癌的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效果。2015年1月—2017年9月,140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70例(对照组),7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记录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长度、标本切除长度、淋巴结清除数及术后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果显示,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无中转开腹。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02.41±6.47)min明显长于对照组(176.58±7.14)min,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并发症2.9%(2/70)低于对照组5.7%(4/70,P0.05)。术后并发症为15.7%(11/70)明显低于对照组37.1%(26/70,P0.05)。观察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更具优势,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 年1月至2008 年12 月在本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37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72例)和开腹手术组(303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数目、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无瘤生存率.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资料具有可比性,在出血量(121.81 ml vs 160.41 ml)、肛门排气时间(3.03 d vs 3.90 d)、术后住院时间(12.03 d vs 15.69 d)腹腔镜组优于开腹手术组(P均 〈 0.05),两组手术时间(209.79 min vs 198.50 min)、淋巴结数目(10.82 vs 9.48)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61% vs 26.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7.7%、60.3%,开腹手术组分别为66.8%、5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病理分期分层分析两组的术后无瘤生存率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减孔(2孔)腹腔镜与5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将本院96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减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5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半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及病理指标(肿瘤直径、肿瘤距肛门距离、远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术后3年无事件生存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半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肿瘤直径、肿瘤距肛门距离、远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无事件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在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3年生存率方面与5孔腹腔镜手术效果相当,但前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康复,具有一定优势,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经验. 方法经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根治术40例,Dukes A期21例,B期16例,C期3例.其中盲肠癌2例,升结肠癌4例,乙状结肠癌13例,直肠癌21例. 结果 40例均完成腹腔镜辅助手术,手术时间(110.8±23.5)min,术中出血量(150.4±23.2)ml.术后(12.2±3.8)h离床活动,(39.3±4.2)h肛门排气,随访2~72个月,平均38.5个月,除1例拒绝化疗,1年后肿瘤复发外,其余均未见肿瘤转移、局部复发、trocar处及小切口处肿瘤种植. 结论 Dukes分期A、B、C期的结直肠癌可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可以达到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的淋巴结廓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保护在男性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以神经为导向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对术后患者性功能和排尿功能的影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排尿、勃起及射精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神经为导向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肿瘤学治疗效果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前者对盆腔自主神经损伤小,并发症少,有助于患者术后排尿和性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选取2012年8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24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体液免疫和临床指标的影响及其合理应用.方法:将48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FTS组和传统处理组,每组各24例.观察患者术后体液免疫和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体液免疫均有下降,FTS组患者术后第1天C3、C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IgA、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TS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好于传统处理组(P<0.01,P<0.05).结论:FTS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体液免疫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拖出式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4年9月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拖出式手术20例(拖出组),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21例(对照组),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术后病理切缘距离及短期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病理显示拖出组手术切缘距离肿瘤更远[(3.9±1.2)cm vs.(2.9±1.2)cm,t=2.667,P=0.011]。对照组术后吻合口漏1例。术后1个月及半年后控便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拖出组术后随访(28.4±16.8)月,无局部复发及转移;对照组术后随访(28.8±16.4)月,术后复发2例(P=0.488)。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更加简便易行,手术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将2015年8月—2018年8月因结直肠癌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72例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及预后情况。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更高,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学习曲线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目的探讨外科医师如何尽快掌握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方法分析2000年9月至2003年5月由同一组医师完成的5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按手术先后次序分5组,每组10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各组病灶的位置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手术占同期同类手术比例和3站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其总数的差异。结果A组手术时间由(314.5±34.4)min至E组降为(186.0±27.6)min(P=0.000),术中出血量由(94.0±25.5)ml降至(15.5±18.3)ml(P=0.000)。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病灶的位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站淋巴结清扫数及总数各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E组无术中并发症及中转开腹。腹腔镜手术占同期同类手术总数由A组的15.2%(10/66)至E组上升为47.6%(10/21)(P=0.004);全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0%(1/50),局部复发率为4.0%(2/50)。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学习曲线大约为40例,即可达到较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改良三角吻合技术的完全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结肠重建手术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2018年8月60例乙状结肠癌患者资料,均行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完全腹腔镜下改良三角吻合技术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重建各3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出血和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组比较,完全腹腔镜组重建时间短[(31. 9±11. 3) min vs.(42. 9±8. 3) min,t=-4. 295,P=0. 000],肛门排气早[(2. 9±1. 1) d vs.(3. 6±1. 2) d,t=-2. 423,P=0. 019]。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进食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0. 0%(3/30)、16. 7%(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随访6~40个月,(14. 4±8. 3)月,均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腹壁穿刺孔无肿瘤种植,吻合口无狭窄。结论完全腹腔镜下改良三角吻合技术安全可行,而且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近期手术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经肛门取标本技术应用于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对48例乙状结肠下段或直肠上段癌患者施行改良式经肛门取出标本的直肠前切除术(观察组),并将同期168例经腹部辅助切口取出标本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病例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2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43±9)min vs(140±1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2±7)ml vs(60±7)ml]、平均肛门排气时间[(65±6)h vs(63±8)h]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9±1.3)vs(4.5±1.2),t=2.998,P=0.003],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6.0±1.0)d vs(7.1±1.2)d,t=5.799,P0.01]。远期随访两组1、3、5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经肛门取标本技术应用于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遵循肿瘤手术的无瘤原则,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而且远期随访也具有满意的肿瘤学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完全腹腔镜中高位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72例符合NOSES纳入标准的中高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NOSES组与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手术),每组36例。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术后随访6~32个月,观察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吻合口漏发生,患者均康复出院。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SES组术后疼痛、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均无肿瘤复发。结论:NOSES完全腹腔镜中高位直肠癌根治术切实可行,具有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早、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腹部无辅助切口、美容等优点,可在符合条件的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6月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组29例和开腹手术组34例。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人均镇痛次数、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清除的淋巴结数、术后3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应用技术上可行,且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种微创、安全而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腹腔镜根治术治疗血管变异的远端乙状结肠和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伴血管变异远端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开腹组(58例)与腹腔镜组(62例)。开腹组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激素水平和治疗效果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136.58±62.26) mL]及住院时间[(12.78±1.73) d]均明显少于开腹组[(188.24±72.21) mL和(20.67±1.52) d,P0.05]。且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1.27±0.43)d]、排便时间[(3.45±0.86)d]及肠鸣音恢复时间[(0.63±0.58)d]均多于腹腔镜组[(3.24±1.24)d、(5.25±1.43)d、(1.85±0.69)d),P0.05];两组术前24 h胃动素和胃泌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6 h,两组患者胃动素和胃泌素均不同程度降低,且开腹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肺部感染、腹腔脓肿及恶心呕吐的总发生率(5%)低于开腹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伴血管变异远端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可减轻患者腹部的创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清中胃动素和胃泌素的相对平衡,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