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结合文献资料与相关管理文件,对中药库房管理工作中如何开展中药材鉴定工作进行总结,中药材鉴定方法主要有传统经验鉴别、基原鉴定、中药理化与显微鉴定等方法,在中药材鉴定工作中,将传统经验鉴别方法与现代鉴定方法结合,可以显著提高中药材鉴定的准确度,切实保障中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降低患者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半显微性状鉴定在中药材真伪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鹤虱、蛇床子、虞美人种子及罂粟这四种中药材作为研究对象,将鹤虱与蛇床子设为研究组,将虞美人种子与罂粟设为对照组,分别应用放大镜、扫描仪及体视显微镜对这两组中药材进行观察与鉴别,总结对比鉴别的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这三种不同观察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放大镜鉴定法虽然操作方便且应用广泛,但是观察效果不佳,扫描仪鉴定法的观察效果较为准确,体视显微镜鉴定法的观察效果最为清晰。结论:在中药材的真伪鉴定中应用半显微性状鉴定法的鉴别结果十分准确,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观察清晰等特点,是对传统鉴定法的一个主要补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微性状鉴定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药微性状鉴定法是近年新提出的一种中药材鉴定方法,通过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和袖珍显微镜等结合适合的电脑软件,观察、拍摄药材表面的细微特征信息,根据药材表面反映出的不同信息特征达到鉴别中药材的目的。该方法不同于显微鉴定法,是性状鉴定法向着微观领域的延伸。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山黄麻生药鉴定的方法。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方法。结果山麻黄除具有双子叶植物的一般组织结构特征外,还具有发达的纤维和大量草酸钙簇晶。结论该鉴定方法可靠,可为制定该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DNA条形码技术(DNA Barcoding)是近年来用于分类和鉴别中药材的热门技术,其方法是其利用短的DNA序列,对某个或者某些相关的基因进行大范围的扫描。DNA条形码技术代表了中药材分类鉴别的新方向,已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概述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与操作及线粒体COⅠ基因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其在中药材分类和鉴别中的应用,并对其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介绍中药的经验鉴别术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和生物鉴定五大类。而性状鉴定是最直观的鉴定方法,它具有简便、迅速、易行的特点,尤其是老药工的经验鉴别术语,生动形象、易懂易记,一直以来作为中药鉴定的依据。现介绍几种中药的鉴别术语: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常用的鉴定方法行: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和生物鉴定五人类。而性状鉴定是最山观的鉴定方法,它具有简便、迅速、易行的特点,尤其是老药工的经验鉴别术语,生动形象、易懂易记,一直以米作为中药鉴定的依据。现介绍几种中药的鉴别术语: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红外光谱鉴别法理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在我国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对医治疾病,维护人民的身心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中药材的商品化进展,伪品、次品中药材大量充斥市场,严重地影响了临床疗效和中成药的质量。历来应用的性状鉴别,基源鉴别,显微和理化鉴别,被称为“四大鉴别法”,在中药材的鉴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宁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3):87-88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以学习常用中药为主,继承传统鉴别经验,学习现代鉴定方法,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从事中药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中药新资源的研究等工作奠定基础。其具体内容主要有中药的原植物鉴定,中药材和饮片的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药典检查等。  相似文献   

10.
高卫东 《当代医学》2009,15(33):155-156
中药材的性状鉴定是依据中药材的性状特征对药材进行真实性鉴别的方法,其中水试法是我国千百年来鉴别中药的宝贵经验的总结,该法简单、快速、易行,是保证药材质量行之有效的重要鉴定方法之一。本文介绍多种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方法,仅供大家共同完善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卫生学校药剂专业开设天然药物化学基础课程,其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对常见中药材真伪优劣鉴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生在学习生药鉴定这一章内容时,由于授课时数较少,对常见中药材真伪优劣的鉴别以及对未知中成药的鉴定等会感到比较棘手和困难。所以教师在讲授这门学科时,除了要求学生熟记各种中药材的性状、特征外,对那些单凭性状不易识别的药材或性状相似不易识别的药材,或外形特征不明显的破碎药材等,还要求学生学会对其进行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找出其组织横切面的特征及粉末的显微特征。而每种中药材粉末的显微特征内容多、范围广,学生难以有效记住,所以还特别要求学生掌握药材粉末专属性显微特征。这样.学生比较容易准确地鉴定该中药材是正品还是伪品。因此,中药材粉末显微特征的专属性和稳定性对生药及其制剂的鉴定有着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药沉香品种的鉴定方法以及鉴别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紫外光吸收图谱、理化鉴别和薄层色谱所得到的数值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无论是理化鉴别、紫外光吸收图谱鉴别,还是薄层色谱鉴别,都能够对中药沉香的性质进行检查和筛选,并且三种方法较为简便,其结果准确性也很高,可以推广作为业内人员鉴别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很多,通常可分为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以及理化鉴别等方法,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还是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法。以下是几种简单的经验鉴别法。1看外观1.1看药材的表面不同种类的药材由于用药部位的不同,其  相似文献   

14.
麻黄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麻黄是我国应用历史悠久的中药材,历代本草均有收载,现仍为常用中药之一。麻黄具有多种类型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黄酮及鞣质类、挥发油类、糖类、有机酸类以及其它类化合物。对麻黄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为麻黄的化学和药学研究与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膜果麻黄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基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方法对药用植物膜果麻黄进行鉴别,获取药材形态组织学的主要鉴别特征;以麻黄碱及伪麻黄碱作为膜果麻黄的指标成分,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及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进行定性鉴别,分析色谱图特征。结果 膜果麻黄茎圆柱形,表面常纵裂成椭圆形网眼,茎顶端极度扭曲;膜质鳞叶3裂稀2裂,先端锐尖,反曲;髓呈三角形;鳞叶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内陷,保卫细胞顶面观呈电话听筒形;花粉粒呈椭圆形,花瓣细胞排列紧密,纤维壁厚,其上附有细小的颗粒状晶体;茎横切面皮层较宽,可见细小草酸钙晶体,形成层及木质部呈三角形。TLC及UPLC结果显示,膜果麻黄未发现麻黄碱及伪麻黄碱成分。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鉴别方法及试验结果高效、准确、可靠,可为膜果麻黄的真伪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比较鉴别研究4种重楼属植物,找出各自特有鉴别特征,从而为快速鉴别4种重楼属植物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传统分类鉴定、药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的方法对4种重楼属药用植物进行比较鉴别研究。结果 4种重楼属药用植物都具有各自的特有特征,滇重楼花瓣狭匙形、七叶一枝花花瓣反折、长柱重楼果不开裂、毛重楼植株被毛。结论 试验研究结果,可为上述药材的鉴定、长柱重楼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中药鉴定学中开展应用体视显微镜进行中药材微性状鉴别研究,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扩大知识面,提高其团队协作及综合能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知识全面的现代化人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鸭脚木叶中药材进行质量标准研究,采用显微鉴别和高效液相法测定含量.方法使用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方法,寻找鸭脚木叶在显微镜下的最常见的特征性细胞;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鸭脚木叶中槲皮素和异鼠李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微鉴定: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含量测定方法槲皮素在1.2752~81.6104g;异鼠李素在1.35~180.0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槲皮素的回收率为99.58%,异鼠李素的回收率为98.41%.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该研究为鸭脚木叶药材质量性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茄科药用植物少花龙葵进行形态组织学鉴别和理化鉴别,为鉴定该药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少花龙葵茎和叶的横切面细胞内、叶肉组织内含有许多草酸钙砂晶、方晶,茎表皮、叶柄表皮及叶的上下表皮细胞均含有非腺毛。结论该鉴定方法可靠,可为制定少花龙葵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松花粉的显微和理化鉴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松花粉的显微结构并探讨其理化鉴别方法。方法用水合氯醛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拍摄其显微图像;并用理化方法进行鉴别。结果与结论松花粉淡黄色,呈椭圆形或类球形,表面有类圆形或多角形的纹理或小颗粒状突起,两侧各有一个膨大的气囊,气囊壁有明显的网状纹理,网眼多角形或类圆形。理化鉴定显示松花粉的甲醇提取液具有甾醇和黄酮类的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