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低剂量螺旋CT扫描普查早期肺癌的方法、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无症状受检者采用一次屏息低剂量螺旋CT连续扫描获得图像,观察肺及纵隔有无病变,取与早期肺癌关系密切的肺内结节、气管支气管显示程度及病变情况、纵隔淋巴结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肺内3mm以上肺结节病变均可显示,肺叶、段支气管显示可满足检查要求,纵隔淋巴结显示满意,与胸片比较具有优势。结论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可发现胸片不能显示的早期肺内病变,是早期肺癌普查的较佳手段。  相似文献   

2.
16排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珉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106-2107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从102例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天津肿瘤医院经CT、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外周型肺癌中,挑选出30例直径≤3cm的小肺癌的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以下CT表现:小结节征、深分叶、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小泡征以及支气管充气征和磨玻璃密度病变共存,对周围型小肺癌有诊断价值。结论16排螺旋CT扫描及强化扫描对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具有很大价值,应作为发现和诊断小肺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分析肺内孤立性结节的CT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征象,从而提高对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水平,从而降低误诊率。方法:统计45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恶性肺孤立性结节的影像学表现,病理其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探讨影像学特异性表现与病变良恶性之间的关联。结果:当病变显示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血管束聚集征时更倾向于对恶性病变的诊断。结论:薄层CT及增强可更清晰的显示孤立性肺结节的特征性表现,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周围型肺癌应用X射线以及CT检测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征象特点,对比两种方法检测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4年来我院及陕西省第四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观察CT以及X射线的特征。结果 与术后的最终病理结果进行对比,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准确率为88.57%,显著大于X射线诊断的58.57%(P< 0.05);除去肿块征以及分叶征,CT对于周围型肺癌患者的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骨转移、空洞、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及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肿块征、毛刺征的显出率要显著高于X射线(P< 0.05)。结论X射线以及CT检测周围型肺癌各有其特点,CT的诊断准确率更好,临床中最好将两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5.
朱奎江  王光建 《健康天地》2010,4(8):126-127
目的:探讨球形肺炎的X征像特点,以便与其他球形病灶,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做出鉴别诊断方法搜集50例经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的临床和CT、X线平片检查资料,采用多盲法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球形肺炎的主要表现:①病变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平直边缘,病变呈方形,是球形肺炎的特征;②病变局部及周围胸膜肥厚;病变所属支气管非狭窄性均匀增厚;肺门侧血管增多、增粗、扭曲,但无僵直及牵拉;病变非胸膜侧浅淡小片状高密度等强烈支持球形肺炎诊断;③抗炎治疗后病变疏散或明显缩小支持球形肺炎,提示可以继续抗炎治疗;④纵隔、肺门无明显淋巴结肿大,趋向支持肺炎诊断;⑤晕征、支气管充气征、病灶内肺泡征,不能过分强调其诊断价值。首诊平片显示病变的病例,平片可作为经济、简便有效的随诊方法结论CT检查是球形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内孤立性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例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的CT检查资料。结果肺孤立性结节的CT特征表现分别为分叶、毛刺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及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钙化及空洞等;肺癌分叶、毛刺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及支气管充气征发生率高于其他疾病(P〈0.05),5例合并不规则厚壁空洞;结核球环形钙化、薄壁空洞发生率高(P〈0.05);妇陛假瘤病灶空泡及支气管充气征、邻近胸膜反应此例高(P〈0.05);肺错构瘤表现为爆玉米花样钙化。结论cT能够较好显示肺孤立性结节特点,是区分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认识结核瘤与周围型肺癌的不同影像学表现,探讨影像检查在二者鉴剐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结核瘤及周围型肺癌各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分析其影像学改变。结果结核瘤与周围型肺癌的X线平片及CT征象的表现具有某些各自的特异性征象,有助于二者的鉴别:①结核瘤的特异性X线征象包括卫星病灶、边缘清晰锐利部分有浅分叶征等;②而深分叶征或脐凹征、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或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夏血管集束征为周围型肺癌的基本征象;③对病灶的定性诊断CT优于X线普通摄影。结论胸部X线检查是发现病变的基本首选方法,发现病变后进行CT扫描,根据其特异性的影像表现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是对二者进行准确鉴别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内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的多排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螺旋CT表现。结果 18例病变中,有13例位于胸膜下,12例位于肺下叶;CT表现为类圆形结节16例、空气支气管征15例、血管集束征8例、宽基底与胸膜相连7例、晕征6例、胸膜反应5例、胸膜凹陷2例、毛刺征4例、分叶征2例。结论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的多排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认真分析其征象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癌不典型征象CT表现,加强对不典型征象的肺癌的认识,提高不典型征象的肺癌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 对不典型征象肺癌的临床病例以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经支气管镜检、手术切除、肺内病变穿刺活检后病理检查、痰细胞检查证实的不典型CT征象肺癌15例,左肺上叶2例,下叶3,右肺上叶2例,中叶3例,下叶4例,同时累及右肺中下叶1例。结果 不典型征象肺癌CT表现无特异性,很多表现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及错构瘤等肺部疾病共有。结论 常规螺旋CT、HRCT及增强扫描可以对病灶中的细节特征及血供有良好显示,成为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主要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血管征对肺微小结节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通过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肺微小结节患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病变类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为恶性病变,对照组的是良性病变.对比两组CT血管征诊断的敏感性差异、病变类型与CT血管征分型间的关系、不同时点动态增强CT值、PH、SPH/PPH间差异.结果:CT扫描可有效显示SPN情况,并可将血管征及其分型有效显示.CT血管征对恶性病变肺微小结节敏感性显著高于良性病变,其在恶性病变中构成比及分型均高于后者.结论:CT血管征在肺微小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血管征表现为Ⅰ型和Ⅲ型时应考虑为恶性,表现为Ⅱ型和Ⅳ型时要结合其他CT征象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局灶性肺炎的640层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8例经病理证实的局灶性肺炎的CT表现,所有病例胸片均拟诊为周围型肺癌.结果:28例病灶均位于肺野周边部,病变以宽基底与胸膜相连18例,病变边缘呈锯齿状或有粗长毛刺22例,具有周围血管充血聚拢18例,周围存在卫星病灶10例,有胸膜凹陷征8例,6例发现空气支气管征.结论:MSCT检查对局灶性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周围型小肺癌表现为结节状、不规则状、分叶状肿块,周围有细小毛刺、血管集束征、毛玻璃征和胸膜凹陷征产生,肿瘤内部可见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小空洞及钙化。CT增强扫描后出现明显强化,均匀强化和不均匀强化都有表现。结论熟悉并掌握上述征象是提高周围型小肺癌早期诊断率的关键。螺旋CT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球形肺炎的影像学特点,以便与其它球形病灶特别是周围型肺癌鉴别。方法搜集32例经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球形肺炎的主要表现:(1)病变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平直边缘,病变呈方形,是球形肺炎的特征。(2)病变局部及周围胸膜肥厚;病变所属支气管非狭窄性均匀增厚;肺门侧血管增多、增粗、扭曲,但无僵直及牵拉;病变非胸膜侧浅淡小片状高密度等支持球形肺炎诊断。(3)抗炎治疗后病变疏散或明显缩小支持球形肺炎,提示可以继续抗炎治疗。(4)纵隔、肺门无明显淋巴结肿大,趋向支持肺炎诊断。(5)“晕征”、支气管充气征和病灶内“肺泡征”,不能过分强调其诊断价值。结论CT检查是球形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早期周围型肺癌的X线胸片与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玲玲 《职业与健康》2006,22(24):2279-2280
目的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的X线胸片与CT征象特点,探讨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和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3例直径0.5~2 cm的周围型肺癌的X线胸片与CT资料。结果早期周围型肺癌的X线胸片表现为边缘清楚或不清楚的结节状、小斑片状密度增高影,有分叶征、胸膜凹陷征,随病程进展病灶有增大趋势。CT诊断早期周围型肺癌有意义的基本征象为结节状、斑片状阴影的分叶征,边缘细短毛刺及锯齿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结论X线平片和CT是检出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主要方法,二者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周围型小肺癌的x线、CT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效率。方法收集临床和病理证实的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肺癌24例,对其影像学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病变部位:右肺15例,其中上叶9例、中叶3例、下叶3例。左肺9例,其中上叶6例、下叶3例。早期肺癌x线为斑片状、小结节状影。CT表现为斑片状、小结节状、轻度分叶状肿块,小毛刺、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支气管气像,大多直径在1.4-2.0cm。无纵隔淋巴结及肺门转移,且临床症状不明显。结论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周围型小肺癌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其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薄壁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影像的正确诊断率。方法 对15例薄壁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回顾性分析讨论,并与其它病变的空洞作比较,总结薄壁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特点。结果 薄壁空洞型肺癌主要为单发,多发者为肺转移癌。癌性空洞主要是病变本身的影像表现为主,周围肺组织没有太多的异常表现。结论 CT对薄壁空洞型肺癌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并与肺结核、肺囊肿、肺大泡和肺血吸虫等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肺霉菌感染和肺细菌感染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浙江衢化医院86例肺霉菌感染和肺细菌感染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有35例、51例,比较两组患者CT病变的形式以及各形式的数量、空洞、晕征、反晕征等细节;并对两组患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分析病原菌种类。结果肺霉菌感染组CT病变形式为一种共11例(31.43%)、两种及以上共24例(68.57%),肺细菌感染组CT病变形式为一种共35例(68.63%)、两种及以上共16例(3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霉菌感染组和肺细菌感染组实变比例、肿块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霉菌感染组和肺细菌感染组肿块数量、空洞形成比例以及实变表现为空气支气管征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霉菌感染组共检测出病原菌37株,其中曲霉菌20株(54.05%)、毛霉菌12株(32.43%)、其他5株(13.51%);肺细菌感染组共检测出病原菌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53.45%),革兰阳性菌27株(46.55%)。结论肺癌患者肺霉菌感染与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霉菌感染多为2种及以上表现形式,肿块比例偏高,实变比例偏低,肿块表现单发率高,易形成空洞,空气支气管征出现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肿瘤血管成像对周围型肺癌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8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以病灶肿瘤血管显示为恶性的直接证据,经统计分析求肿瘤血管征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结果 82例患者中有62例诊断为肺癌,其中CT表现明确有肿瘤血管征者27例,其显示率为43.55%,相关统计显示,肿瘤血管成像的敏感性为42.33%,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41.17%,特异性为100%,准确率为100%。结论 CT肿瘤血管成像可以为周围型肺癌提供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周围型肺鳞癌CT征象及CT检查诊断价值。方法对细胞学或组织病理检查明确的周围型肺鳞癌10例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0例共11个病灶,瘤体最大径平均5.1cm,最小径平均4.5cm。11个病灶中肿块9例;边缘清楚8例;深分叶3例,多浅分叶2例;坏死8例,3例见形态不规则、皆可见附壁结节的厚壁空洞;毛刺3例,棘状突起2例;胸膜凹陷征3例;瘤内小透亮区1例;瘤体内点状钙化1例;支气管铸形征2例;1例如多结节堆积融合,而且边缘光整。结论与肺腺癌的HRCT表现比较,周围型肺鳞癌瘤体较大、以肿块为主要表现、瘤体边界多数清楚,并边缘易出现多浅分叶,瘤体内多有坏死及空洞。支气管铸形征有特异性,可作为鳞癌特殊的生长方式。双原发性肺癌的增加,应引起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20.
胸膜凹陷征     
随着肺部疾病X线诊断水平的提高,胸膜凹陷征对周围型肺癌,肺结核、炎性肿块等肺部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已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根据有关文献,仅就胸膜凹陷征的X线表现、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综述如下. 概念与X线表现 1962年,Simon首先描述了有线状阴影自肺周病变向外延伸至胸膜.1965年,Rigler评述了线状阴影可经细支气管肺泡癌体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