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春强 《现代保健》2011,(10):58-59
目的 探讨国产阿立哌唑(商品名:奥派)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治疗观察8周.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疗效相当,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立哌唑组锥体外系反应、心动过速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立哌唑对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韩刚亚 《现代保健》2009,(28):37-37
目的比较国产奥氮平(欧兰宁)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国产奥氮平(欧兰宁)与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国产奥氮平(欧兰宁)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仿,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3.
梁闽  赵路平 《现代保健》2011,(34):19-20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组有效率为84.2%,利培酮组有效率为86.8%,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内分泌方面不良反应比例明显高于齐拉西酮组。结论齐拉西酮和利培酮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40例,利培酮组40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8周末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采用症状量表(TESS)对两组进行评定。并于治疗前、中、后检查催乳素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阿立哌唑组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体质量增加及月经失调均较利培酮组少而轻,且对催乳素水平没有影响。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两药对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疗效,起效快,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应用喹硫平以及利培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利用阴性及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2%)明显高于对照组(67.6%),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末、2周末、4周末、8周末各时期PANSS评分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两组患者差异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嗜睡、椎体外系反应、头晕头痛、乏力、停经泌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29.4%)稍微低于对照组(35.3%),但两组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喹硫平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培酮,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安全性更高,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注射用利培酮微球与癸酸氟哌啶醇治疗残留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6例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研究组肌注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对照组肌注癸酸氟哌啶醇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研究组总有效率(78.3%)稍高于对照组(6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周两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阴性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注射用利培酮微球组的锥体外系(EPS)不良反应低于癸酸氟哌啶醇组(P〈0.05)。结论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和癸酸氟哌啶醇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而利培酮微球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入组60例符合Kane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定义的患者,随机服用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两组各30例,观察1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末、2周末、4周末、8周末、12周末、治疗16周末评定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副反应量表(TESS)、功能总体评定量表(GAF)各一次。治疗前后还需评定韦氏记忆量表(MQ)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各一次并测量体重。结果无论是服用氯氮平治疗的患者,还是服用利培酮治疗的患者,基线时各项指标没有差异,治疗第4周末GAF量表得分明显增加,治疗第8周末PANSS总分、阴性症状因子分明显降低,治疗第12周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治疗第16周末,利培酮组TESS量表得分明显低于氯氮平组,而GAF量表得分明显高于氯氮平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结论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相当,且利培酮的副反应更轻,更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利培酮替换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60例用氯氮平治疗的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利培酮治疗,观察12周,在换药前和换药后第4、8、12周末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12周后PANSS阳性症状分、总分与换药前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SS阴性症状分与换药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换用利培酮后可以进一步改善阴性症状,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利培酮替换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不良反应轻,患者服药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齐拉西酮组有效率86.7%,显效率73.3%;利培酮组有效率83.3%,显效率7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齐拉西酮在锥体外系反应、月经失调、泌乳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方面比利培酮组发生率低。结论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病人服药依从性良好,特别适合女性病人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喹硫平或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末,喹硫平组有效率为70 0%,利培酮组为73 3%,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两组各因子分总分治疗2周末起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0 01),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均显持续下降;治疗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于用药初期,发生率低,程度较轻微.结论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1.
孙付根  董瑞兰  王云  马敬 《职业与健康》2009,25(19):2109-2111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各30例,并于基线、12周末,随访至24周末时对2组患者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不良反应评定;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2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齐拉西酮组显著低于利培酮组;治疗后齐拉西酮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与利培酮的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少,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朱华芳 《中国保健》2007,15(2):42-43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氟派啶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84例符合入组条件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利培酮和氟派啶醇治疗12w,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总有效率为64.29%,明显高于氟派啶醇组的42.85%.两组间在PANSS总分、阴性症状量表分及一般病理症状量表分值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氟派啶醇,对阴性症状方面的效果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利培酮与中药方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与中药方剂温胆汤和利培酮治疗,疗程10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及发生率均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与中药方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董健  张曦明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7):1424-1425
目的 探讨利培酮合并舍曲林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78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2组,合用组(39例)给利培酮合并舍曲林治疗,单用组(39例)单用利培酮治疗,疗程12周.比较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合用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组(P<0.05),PANSS总分和阴性症状分低于同期单用组(P<0.01).结论 利培酮合并舍曲林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李振宇 《现代保健》2010,(34):54-55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8例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1、2、6、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奥氮平与利培酮的总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均能快速起效,PANSS总分比较治疗第1周与第2周末奥氮平组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显著多于奥氮平组。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均是治疗首发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分别选择。  相似文献   

16.
董健  张曦明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0):1424-1425
目的 探讨利培酮合并舍曲林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78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2组,合用组(39例)给利培酮合并舍曲林治疗,单用组(39例)单用利培酮治疗,疗程12周.比较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合用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组(P〈0.05),PANSS总分和阴性症状分低于同期单用组(P〈0.01).结论 利培酮合并舍曲林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胞磷胆碱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对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分为两组各40例.联合用药组给予利培酮合并胞磷胆碱口服,单一用药组给予利培酮口服.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8周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记忆量表(CMS)、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的PANSS总分均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两组疗效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联合用药组在CMS、CDR的改善较单一用药组明显(P<0.05);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较单一用药组少(P <0.05).结论 利培酮合并胞磷胆碱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疗效好,能减少锥体外系副反应的发生,更好地改善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姚丰菊  姜峰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713-2714
目的比较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和单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有激越、攻击行为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治疗8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估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合用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对攻击行为控制的起效时间缩短(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特异性。结论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疗效优于单用利培酮组,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某精神病院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帕利哌酮组和利培酮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8周。以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以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结果帕利哌酮组与利培酮组的总显效率(痊愈+显效)和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的差异不显著(P〉0.05)。患者治疗后,两组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明显降低(P〈0.05)。与利培酮组比较,帕利哌酮组的不良反应出现频率低、程度轻微,个人和社会功能恢复快。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可以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喹硫平与利培酮联合治疗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1例,分为利培酮+喹硫平组(A组)和利培酮(B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采用PANSS及MOAS量表进行评定患者病理行为,并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组治疗后4周、8周较治疗前PANSS评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精神病理均有显著下降(P<0.05).B组治疗8周后三项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A组治疗8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精神病理显著低于A组(P<0.05).A组治疗后4周、8周较治疗前MO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B组治疗8周后出现显著下降(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A组治疗8周MO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2组治疗后4周及8周TE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喹硫平与利培酮联合治疗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可有效缓解该类患者攻击行为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有助于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