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仪在临床血糖检验中应用的价值差异。方法:某院收治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仪检验血糖,对比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的差异。结果:快速血糖仪单次检测的血糖值为(6.20±1.18)mmol/L,多次检测的血糖值为(5.53±1.03)mmol/L,常规生化仪单次检测的血糖值为(5.69±1.12)mmol/L,多次检测的血糖值为(5.81±0.96)mmol/L。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具有常规生化仪在检验血糖方面的准确性,而且使用更简易可行和经济实用,能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和经济压力,利于医生及时确诊和给予救治措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揭俊 《医疗装备》2019,(17):32-33
目的 比较全自动生化仪、快速血糖仪在临床血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行血糖检验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次用快速血糖仪、全自动生化仪进行血糖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验效果.结果快速血糖仪单次检测和3次检测的平均值分别为(6.23±1.65)mmol/L、(5.46±1.08)mmol/L,全自动生化仪分别为(5.98±1.25)mmol/L、(5.75±1.13)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血糖仪检测时间为(4.29±1.23)s,短于全自动生化仪的(468.26±68.2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生化仪和快速血糖仪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但快速血氧仪检测可缩短检测时间,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在血糖检验中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的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次实验对象选取为到本院治疗疾病的患者92例,全部患者于入院时、治疗后均利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分别进行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检测,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在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浓度时,结果一致,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在血糖检验中均可获得较准确的结果,两种检验方式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各具优势,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检验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在血糖检验中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的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次实验对象选取为到本院治疗疾病的患者92例,全部患者于入院时、治疗后均利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分别进行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检测,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在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浓度时,结果一致,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在血糖检验中均可获得较准确的结果,两种检验方式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各具优势,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检验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血糖检验中的差异,以便为临床合理选择检测手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0例,先后使用快速血糖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值,并将检测结果分为5组进行分别比较。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在空腹时、餐后2h及睡前的血糖水平;对比不同血糖水平的患者分别给予两种检测方法所得值;比较患者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快速血糖仪在空腹、餐后2h及睡前所测血糖值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测血糖值比较差异不显著,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值在<6.1mmol/L、6.1~11.1mmol/L、11.1~16.1mmol/L及16.1~20.1mmol/L区间条件下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血糖值>20.1mmol/L时,VPG高于CBG(P<0.05);患者对快速血糖仪检测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均可准确测定血糖,但当患者血糖过高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更为精确,临床应根据需求灵活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血糖检测的对比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所收录的50例内科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血糖浓度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为血糖值≤4.2mmol/L的患者,观察组为血糖值>4.2mmol/L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后的精密数据对比情况。结果:在经过血糖仪检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精密数据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结果未产生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采用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对患者进行血糖检测,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不会产生较大的差异,而且都能够在允许范围内,对于临床检测均具有较高的使用性,但便携式血糖仪更易被普及和使用,因此对于患者的血糖监测,可选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迈瑞BS-8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院内快速血糖检测仪的血糖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石城县妇幼保健院进行血糖检测的患者66例,在采集血清样本分别用迈瑞BS-8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快速血糖检测仪进行血糖测定,比较两种方法的血糖检测差异。结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急诊测定血糖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平诊时测定血糖值略低于快速血糖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糖值>14.0mmol/L时,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平均值低于生化分析(P<0.05),其他浓度区间的血糖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抽取10份血糖样本数,两种方法对血糖值的诊断CV值均低于5.00%,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偏倚均在±20%以内,精密度高。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平均值相关性显著。结论:迈瑞BS-8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检测仪均能满足糖尿病患者血糖测定,虽然后者检测范围较窄,但可满足急诊、重症患者需要快速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仪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平均分为两个临床研究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快速血糖仪,对照组采用常规生化仪来检测其血糖的含量。对比两个小组的单次检测平均值、多次检测平均值、误诊概率。结果:两个小组的单次检测平均值、多次检测平均值、误诊概率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而言,快速血糖仪检测使用的时间相对较短、操作方法相对简便,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5种(A~E)不同品牌血糖仪测量血糖水平的准确性,为制定便携式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应用等效性临床试验研究设计,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受试者共230例,采用便携式血糖仪对其测量指端血的血糖浓度,并与静脉血生化血糖值进行比较,计算两种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和测量偏倚。结果:受试者生化血糖值为2.19~19.95mmol/L,平均生化血糖浓度为(6.77±2.65)mmol/L。血糖仪C与生化测量结果的差值均数最小,为0.08mmol/L。血糖仪E与生化测量结果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一0.87±0.68)mmol/L,差别超出了等效区间(-0.83,0.83)mmol/L范围,不满足临床等效性。其他血糖仪的差值在等效区间内,满足临床等效性。5种血糖仪测量的血糖值与生化测量值之间的测量误差≤±20%或者≤±0.83mmol/L的比例均低于95%。结论:5种血糖仪测量血糖的准确性尚可作为患者日常血糖监测,但准确度有待提高,有必要加强血糖仪准确性的持续性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12月在广东省罗定市罗平镇卫生院接受治疗的14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检验,观察组采用生化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为(8.78±1.26) mmol/L,餐后2 h血糖值为(12.56±1.24)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78±1.23)%,甘油三酯为(2.84±0.71) mmol/L。结论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上,相比于常规尿液检验,用生化检验进行诊断的总体优势较为突出,而且诊断结果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诊断有效率高,可为糖尿病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本社区医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接诊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分别记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观察两组检测结果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8.92±1.83)mmol/L和(12.10±2.54)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9.25±1.74)mmol/L和(12.32±2.28)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基本一致,但是快速血糖仪操作更加简单方便,便于携带。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阐述完成检测血糖工作使用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2019年6月~2020年3月中挑选共计150例患者资料,将其抽取的两份血液样本作为标本,常规组接受常规生化仪(西门子1800全自动生化仪)检验法,实验组接受快速血糖仪(罗氏活力血糖仪)检验法。分析技术应用差异,检测时间、血糖检验水平、检验指标情况、检测人员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标本检测时间相比较常规组更短,同时就检验各项指标对比实验组与常规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中治疗前、治疗后时检测的血糖检测水平(空腹、餐后2h)和常规组相较无差异性,P>0.05。实验组所述检验人员对操作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检测血糖时使用快速血糖仪(罗氏活力血糖仪)、常规生化仪(西门子1800全自动生化仪)检验其所得血糖指数不会有明显影响,还能缩短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基于移动物联网的远程智能血糖仪与生化仪监测血糖的一致性。方法采集150例孕妇的全血,分别采用远程血糖仪测试全血的血糖值2次,全自动生化仪测试血浆的血糖值1次,以生化仪的测试结果作为对照组,远程血糖仪的测试结果作为实验组,采用ATE/LER区域方法开展一致性评价。结果远程血糖仪第1次测试结果对比生化仪的ATE区域的落入率为96.0%(90%CI 92.5~98.0),第2次测试结果对比生化仪的ATE区域的落入率为96.7%(90%CI 93.4~98.4),两次测试的平均结果对比生化仪的ATE区域的落入率为96.7%(90%CI 93.4~98.4),3种对比的LER区域的落入率均为0%。结论远程血糖监测仪和生化仪测试血糖具有一致性,是孕期常规血糖监测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门诊急诊临床生化检验中肝素锂抗凝血技术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开展生化检验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7例采用常规血清技术检验,试验组患者37例采用肝素锂抗凝血技术检验,对比两组患者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Na、K和Li浓度分别为(145.25±3.74)mmol/L、(4.22±0.38)mmol/L和(1.18±0.34)IU/mL,对照组患者的Na、K和Li浓度分别为(122.67±3.85)mmol/L、(5.69±0.49)mmol/L和(0.78±0.21)IU/mL,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去Na、K和Li三项指标外,肝素锂凝血技术检验结果与常规血清技术检验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在门诊急诊生化检验中可以采用肝素锂凝血技术对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快速检验,提高检验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特殊临床重症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17年3月8日我科收治的一名重症耱尿病高渗性昏迷快心室率心房纤颤患者用相同血气分析仪,血清检测仪,即时血糖检测仪检测(检测高限为33.3mmol/L)补液治疗过程中相同时间动脉血血糖,静脉血血糖,指尖血糖进行对比;用同一即时血糖仪在相同时间检测指尖与趾尖血糖进行对比.结果:患者入院时11:15分动脉血血糖27.8mmol/L,静脉血糖74.63mmol/L,指尖血糖Hi;13:32动脉血血糖24.7mmol/L,静脉血糖59.25mmol/L,指尖血糖为Hi;17:30静脉血糖为39.32mmol/L,指尖血糖Hi,趾间血糖17.8mmol/L;22:00动脉血血糖18.3mmol/L,静脉血糖17.31 mmol/L,指尖血糖为21.8mmol/L;23.:00动脉血血糖6.1 rmtmol/L,静脉血糖6.18mmol/L,指尖血糖为19.2mmol/L.3月9日17:00动脉血血糖23.5mmol/L,静脉血糖22.12mmol/L,指尖血糖为28.4mmol/L.3月10日7:00动脉血血糖12.6mmol/L,指尖血糖为15.3mmol/L.结论:治疗前静脉血明显浓缩静脉血糖值是动脉血糖值的2.68倍,随着补液,静脉血糖值与动脉血糖值差异逐渐减小维持在0.08-1.38;静脉血糖值均低于可测出的指尖血糖值,差值波动在4.49-13.02,与多数学者认为的毛细血管血血糖水平和静脉血血糖水平差异不明显[1],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糖尿病患者的指尖血与静脉全血的血糖结果并没有显著差别[2]的研究有差异;高渗时指尖与趾尖血糖差异明显,指尖血糖更接近静脉血糖.重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在治疗中应结合动、静脉血血糖综合观察,不应只采用即时血糖仪监测指尖血糖.  相似文献   

16.
陈国强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588-1589
目的探讨BREEZE2血糖仪检测血糖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提供可靠参考。方法分别采用美国拜耳公司的BREEZE2血糖仪和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72例患者的静脉血进行血糖检测,测得的结果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BREEZE2血糖仪与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的血糖结果分别为6.892±2.396mmol/L和7.015±2.158mmol/L;两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REEZE2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检验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接近,可用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自我监测。  相似文献   

17.
刘常同  黄萍 《现代医院》2012,12(9):40-42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浆血糖结果的相关性及差异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6~12月期间308例血糖检测对象进行静脉血糖及毛细血管血糖检测,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血糖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测得毛细血管血糖与静脉血浆测得的血糖值分别为(11.83±4.79)mmol/L和(10.76±3.84)mmol/L,毛细血管血糖测得值较静脉血浆测得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相关性分析呈正相关(r=0.9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毛细血管血糖测定的影响因素并定期与静脉血浆测得的血糖值进行对比,可以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血糖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与研究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在血糖测定结果方面的相关性及差异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血糖测定的患者共1000例纳入研究,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仪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测定,观察与比较末梢血快速血糖测定平均值、静脉血快速血糖测定平均值及自动生化分析仪所得平均值三者的差异。结果:末梢血快速血糖测定平均值、静脉血快速血糖测定平均值及自动生化分析仪所得平均值为9.40±4.15mmol/L,9.75±4.21mmol/L,10.21±3.89mmol/L;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测血糖值均高于末梢血快速血糖测定值和静脉血快速血糖测定值;静脉快速血糖测定方法所得结果高于末梢血快速血糖测定法结果,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测定,具有操作简便、痛苦小、所需标本量少、监测快等的优点,但结果与自动生化分析仪相比偏低,而静脉血快速测定法较末梢血快速测定法所得值高,更接近于自动生化分析仪所得值,因此临床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时提倡使用静脉血,且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及操作不当造成的结果偏差,同时需定期进行血糖仪校准并与自动生化分析仪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确保测定值的准确性,以便更好指导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种不同检测仪血糖检测值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20例手术麻醉患者,其中男性69例、女性51例。随机均分成A(动脉)、V(静脉)2组。A组:经桡或足背动脉采血;V组:经上肢浅静脉采血。同一样本均应用Accu-Chek Perfoma血糖仪、Stat Profile CCX分析仪同时检测血糖。比较2种检测仪血糖检测值的差异。结果:在A组和V组中,Stat Profile CCX分析仪检测的血糖值均显著高于Accu-Chek Perfoma血糖仪检测的血糖值(由2种分析仪检测的血糖值,A组分别为(6.31±1.23)mmol/L及(5.86±1.11)mmol/L;V组分别为(5.81±0.91)mmol/L及(5.35±0.81)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Accu-Chek Perfoma血糖仪、Stat Profile CCX分析仪均采用葡萄糖与葡萄糖氧化酶相互作用的化学反应方法检测血糖,但同一样本的血糖值差异明显,应予以注意。同时提示医生对同一患者的血糖检测,应用同一检测仪器为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快速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对血糖的测定结果,分析快速血糖仪的使用范围。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14年2~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血糖检查的42例糖尿病患者展开研究,对照组采用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血糖,研究组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血糖,比较不同血糖浓度下两组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在血糖浓度不高于22.2 mmol/L时的血糖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在血糖浓度高于22.2 mmol/L时两组血糖测定结果差异较明显,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低血糖浓度下,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结果较准确,高血糖浓度下不建议使用,应合理选择正确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