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联合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诊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联合指尖自我血糖监测,试验组采用胰岛素泵联合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糖达标情况及胰岛素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Ⅰβ)均升高,同时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糖达标胰岛素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更利于控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状态,有效控制胰岛素用量并促进胰岛细胞恢复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13年1—6月使用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联合712胰岛素泵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联合712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并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情况、血糖达标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5.6±0.7)、(7.5±1.1)mmol/L、(6.6±1.1)d,对照组分别为(6.6±0.6)、(9.3±1.2)mmol/L、(8.8±1.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93、7.740、9.460,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9%,对照组为8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5)。结论对使用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高继茹 《医疗装备》2020,(6):121-12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实施胰岛素泵治疗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对照组实施胰岛素治疗联合指尖血糖监测,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对两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FPG、2 h PG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试验组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使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对初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意义.方法:配带CGMS监测全天血糖变化,监测3d后,选用712胰岛素泵治疗.结果: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后血糖较前明显降低.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可以迅速、安全、有效的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相似文献   

5.
苑学  杜高洁  冯永莉  李美  林英翔  孙永利  刘飞  朱秋祥  薛峰  于军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84-2685,2688
目的探讨氨茶碱持续泵入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选择CPHD合并T2DM 104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n=52):氨茶碱持续泵入+胰岛素泵。对照组(n=52):氨茶碱静脉滴注+诺和灵R持续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糖尿病控制情况:目标血糖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心功能。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54%,对照组为67.3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目标血糖达标快,低血糖发生率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持续泵入联合胰岛素泵治疗CPHD合并T2DM,方法适宜,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5d,其中20例联合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总量,空腹及3餐后2h血糖,比较患者用泵起始、结束时平均血糖(MBG),血糖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控制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P〈0.01),且胰岛素的使用总量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CGMS治疗的患者用泵起始、结束时MBG,血糖的AUC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难治性糖尿病效果好,胰岛素总量未增加。联合CGMS能监测血糖连续的变化曲线,可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血糖波动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瑞格列奈联合地特胰岛素对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为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分别于早餐和晚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联合治疗组患者于3餐前15 min口服1 mg瑞格列奈,并于晚上10:00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按照患者的餐后2 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以及低血糖反应对使用剂量进行调整。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并记录低血糖事件。采用SPSS15.0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91%(50/55)明显高于对照组(76.36%,4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血糖水平得到改善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3.64%)明显低于对照组(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地特胰岛素对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以平稳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使低血糖的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吴心池  施广德  黄文龙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272-2273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成胰岛素泵治疗组和常规胰岛素治疗组,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持续1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3餐前血糖及3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胰岛素泵治疗组较常规胰岛素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胰岛素泵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较常规胰岛素治疗组低。结论胰岛素泵治疗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检测仪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短期应用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2例进行研究,以是否开展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检测仪作为分组依据,将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用胰岛素泵治疗,观察组在胰岛素泵治疗基础上联合动态血糖检测仪,对比血糖波动值及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血糖波动值、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而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与3餐后2h血糖水平、22点血糖水平、凌晨2点血糖水平治疗前两组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空腹血糖与3餐后2h血糖水平、22点血糖水平、凌晨2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联合动态血糖检测仪,既能提升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达标率,又能减少胰岛素用量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内分泌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联合指尖血糖监测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5%(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为(5.64±0.75)mmol/L,低于对照组的(8.74±1.56)mmol/L(P<0.05);观察组的空腹胰岛素为(136.17±25.16)pmol/L,高于对照组的(118.26±21.45)pmol/L(P<0.05);观察组的空腹C肽释放指标为(4.15±1.37)ng/mL,高于对照组的(1.97±0.46)ng/mL(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状况,并延缓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达到的监测效果。方法:从2019年8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成使用回顾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对照组和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实验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hBG、HbALc、FBC指标均有所降低,且实验组患者的指标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优于对照组、血糖漂移度低于对照组、低血糖事件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平均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无症状低血糖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血糖波动监测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了2型糖尿病合并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50例,围手术期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及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总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有2例发生低血糖,对照组中6例发生低血糖(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视网膜围手术中,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和控制血糖,疗效确切,治疗安全,可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日,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苏可 《中国妇幼保健》2014,(23):3838-3839
目的:分析“双C系统”,即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联合胰岛素泵(CSII)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1~10月在内分泌科住院的6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CGMS联合CSII治疗,对照组予以指血监测联合CSII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孕妇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新生儿脐带血血糖、新生儿1 h血糖和新生儿出生后24 h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孕妇治疗72 h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但实验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新生儿脐带血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出生后24 h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新生儿1 h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C系统”比指血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效果更好,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新生儿低血糖,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和新生儿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2型糖尿病患者66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的不同将其分为人数相同的实验组与参照组,其中实验组有患者33例,其治疗方法为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仪,参照组有患者33例,其治疗方法为胰岛素泵。结果:治疗前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早、中、晚餐前、睡前及早、中、晚餐后2h、凌晨2时血糖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上述时间段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后可知,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明显较短,全天血糖波动值明显较小,同时其低血糖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实施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仪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儿童1型糖尿病治疗中不同胰岛素注射方案效果。方法将于2010年2月—2017年2月就诊儿童1型糖尿病患儿9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组,每组46例,皮下注射组采用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3~4次)的方案;泵注组则采用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方案治疗。就两组患儿胰岛素总用量、餐后血糖达标的时间、空腹血糖达标的时间和1型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低血糖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率进行比较,并对比治疗前后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泵注组1型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皮下注射组,P0.05。泵注组低血糖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率明显低于皮下注射组,P0.05。泵注组患儿胰岛素总用量低于皮下注射组,餐后血糖达标的时间、空腹血糖达标的时间均明显短于皮下注射组,P0.05。治疗前两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泵注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降低幅度较大,P0.05。结论儿童1型糖尿病治疗中不同胰岛素注射方案效果存在差异,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效果优于多次皮下注射,可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加速患儿血糖改善,有效预防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和胰岛泵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安全性及性价比。方法120例T2DM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联合组,60例)和泵组(CSII组,60例),两组的年龄、BMI、FC—P,FPG、2hC—P、2hPG、HbAc等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O.05)。结果联合组和泵组治疗均能有效控制血糖,FPG、2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FC—P、2hC—P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达到相同血糖水平所需的治疗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O.05),但联合治疗组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CSII组(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安全、有效控制血糖.且性价比高于胰岛素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联合人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昌黎县人民医院6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和运动指导、监测血糖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胰岛素泵组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人胰岛素(诺和灵R),并加强用泵护理;对照组应用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和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及平均三餐后2 h血糖(2 hB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胰岛素泵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泵组较对照组在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泵组低血糖发生率、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结论用胰岛素泵联合人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可使患者血糖控制稳定,增加母婴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2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则进行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浓度和餐后2h血糖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频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h血糖浓度,安全性好,可在临床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联合动态血糖仪对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遵医行为依从程度的影响.方法:收取本次研究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80例,时间为2014年4月9日至2017年11月1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联合动态血糖仪监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动态血糖仪监测,对2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遵医行为依从程度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联合动态血糖仪监测,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血糖水平,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0.
黎仁兰 《现代保健》2010,(28):84-85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护理特点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将65例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用MiniMeb508型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置泵的方法和置泵后血糖监测等全方面的综合护理。结果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后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次数减少,生活质量相应提高。结论综合护理保证了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疗效更安全、有效,是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