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sural neurovascular flap,SNF)对足踝部感染性缺损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2年7月骨科收治的足踝部发生感染性创伤性缺损患者12例,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进行清创、冲洗引流后,使用SNF进行创面修复。结果 SNF皮瓣修复术后有4例患者植入的皮瓣边缘出现炎性渗出,经换药处理后痊愈出院;12例患者住院时间1265d,出院后均获得365d,出院后均获得310个月随访,痊愈率100.0%,缺损创面得到有效修复,预后良好。结论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下,清创、冲洗引流后,选择SNF对创面进行修复,可获取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腿中下段、足踝部骨关节、肌腱及内固定之外露创面,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8月~2007年12月收治小腿中下段、踝部、后跟部、足底、足背软组织缺损患者22例,均行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男15例,女7例,病程1h至10个月。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7例,踝部2倒,后跟部8倒,足底3例,足背2例。其中伴胫骨或跟骨慢性髓炎3例.创面感染8例,骨外露5例。所取皮瓣范围6cm×3cm-16cm×12c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加压包扎。结果术后22例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全部成活.2例发生远端部分坏死,1例创缘感染,经换药处理后创面愈合。患者均获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及外观均较满意,小腿及足踝部血运,功能活动恢复正常。结论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骨关节、肌腱及内固定物外露创面,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成活率高等优点,适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修复难愈性骨缺损、骨髓炎创面的治疗方法以减少伤残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采用带肌肉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骨缺损钢板外露创面8例.患者病程2~6个月.部位:小腿中远端胫前区.钢板内固定后外露伴有骨缺损、死腔形成(容量35~65 ml).创面面积:2.5 cm×4.5 cm~4.0 cm×6.5 cm.以小腿后正中线中点与外踝和跟腱中点之连线为轴心线,蒂部旋转点在外踝上3~5 cm处,蒂部宽1~2 cm,在小腿中上部设计皮瓣.所携带肌瓣3 cm×4 cm~5 cm×7 cm.填塞死腔,放置灌洗、引流管,滴入地塞米松、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山莨菪碱.结果 术后8例皮瓣均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外观恢复满意.骨髓腔贯通骨密度较均匀,无死骨,无死腔,骨髓炎均已痊愈.结论 带肌肉腓动脉穿支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手术一次完成.不仅可以修复创面还可以利用其填充去除死骨后的骨残腔而提高局部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4.
苗卫华 《现代保健》2013,(23):26-28
目的:对小腿外侧皮瓣的切取进行改进并总结其在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经验和技巧。方法:2004年7月-2012年7月,应用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19例,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创面6例。其中8例将皮瓣内感觉神经与创面内感觉神经进行吻合。皮瓣面积最大27cm×12cm,最小9cm×5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出现动脉危象,经拆除蒂部缝线,局部注射利多卡因后危象解除。1例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经拆除蒂部缝线、抗凝、换药处理后成活良好。本组病例随访时间6个月~2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耐磨,足踝部功能恢复好。吻合神经的皮瓣恢复部分保护性感觉。结论:小腿外侧皮瓣血管解剖恒定,厚薄适中,供区隐蔽,是修复足踝部创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两套血供的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位在老年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价值.方法 对足踝部软组织严重缺损的27例老年患者进行两套血供的小腿外侧岛状逆行转位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最大者23.0 cm× 8.0 cm,最小者7.0 cm×5.0 cm.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参照王澍寰教授对皮瓣移植功能的具体标准进行预后评价分析.结果 术后27例皮瓣均成功存活,供区创面均直接缝合,无器官移位畸形.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术后皮瓣感染、坏死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其中17例患者皮瓣外观较满意,综合评分为优;9例患者皮瓣外观较臃肿,无踝关节屈伸功能异常,二期行皮瓣整形后外观较满意,综合评分为良;1例患者伸肌腱损伤,二期行肌腱移植后行走正常,综合评分为可.供区愈合良好.结论 小腿外侧岛状逆行转位皮瓣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两套血供皮瓣对老年患者行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蒂皮瓣逆行修复踝、足跟、足背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本组15例采用腓肠神经蒂皮瓣逆行修复踝、足跟、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15例患者一次修复,软组织缺损面积4 cm×5 cm~14cm×15 cm,术后随访1~2个月,功能与外观较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蒂皮瓣解剖比较恒定,操作简单,是修复踝、足跟、足背部创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分软组织缺损的术后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为选择更加适合修复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47例足、踝以及远端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5例,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组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在术后并发症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术后受区外观较好,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是一个比较好的足、踝以及远端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和总结双叶型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多指创面的可行性和临床经验。方法自2008年5月—2012年3月,应用双叶型腓动脉穿支瓣移植修复多指创面7例,其中右中小指指腹创面1例,右中环指指腹创面1例,左示中指指背创面2例,右中环指指背创面3例。结果术后7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与受区创面一期愈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耐磨、无冻伤;皮瓣供区瘢痕不明显,下肢功能无影响。结论双叶型腓动脉穿支皮瓣质地良好,血供可靠,游离移植是修复多指创面的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足跟和踝关节外伤所致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以及烧伤所致踝关节瘢痕疙瘩,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损伤多发生在承重、需要保护性感觉和活动量大的部位,是临床修复的难题之一。2006年5月-2007年1月,我科应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踝关节及足跟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烧伤后瘢痕18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足跟和踝关节外伤所致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以及烧伤所致踝关节瘢痕疙瘩,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损伤多发生在承重、需要保护性感觉和活动量大的部位,是临床修复的难题之一。2006年5月-2007年1月,我科应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踝关节及足跟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烧伤后瘢痕18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不同皮瓣修复术对手部创面修复的临床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一共将98例患者选入,时间范围是2019年1月-2020年5月。采取随机数表法方式分为不同两组(对照、试验),每组皆有49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方式,试验组展开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试验组白介素-6(IL-6)、人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血清水平和另一组比较要更低一些(P<0.05);两组中试验组手部创面修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试验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存在差异。结论 对该患者实施不同皮瓣修复术具有不同临床价值,其中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的治疗效果要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9年9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创面外露时间5 d至6个月,均伴有骨关节、肌腱、神经、血管或钢板外露.皮肤缺损范围3.5 cm×3.0 cm~10.0 cm×6.5 cm.切取皮瓣范围6 cm×5 cm~11 cm×8 cm,皮瓣血管蒂长6~15 cm,蒂宽4~5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获随访0.5~3.0年,皮瓣色泽、弹性均正常,无臃肿,外观良好,9例基本恢复了保护性感觉.供区愈合良好,足功能恢复良好,行走正常,可弹跳,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血运良好,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有效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修复手外伤创面时利用显微血管技术结合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接受显微血管技术+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手外伤患者53例进行研究。统计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瘙痒评分以及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患者经显微血管技术结合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后皮瓣全部成活,外观尚可,质地较好,患者均恢复了部分知觉,治疗优良率达到了96.23%,治疗后VAS评分以及瘙痒评分明显降低,血清IL-6、IL-8以及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对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随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77%(2/53),其中皮瓣感染和皮瓣肿胀各1例,经对症处理后并发症症状均消失。结论对手外伤患者进行创面修复时采取显微血管技术结合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修复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创面处理,皮瓣设计,实施手术和术后处理,完成修复过程.结果 应用该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8例.术后38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有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植皮后愈合.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皮肤质量较好,切取简便,供皮面积较大,不牺牲主要血管,成活率高,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患者.创面外露时间5~14 d,均伴有骨、肌腱、神经、血管或钢板外露.切取皮瓣范围6 cm×5 cm~20 cm×15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获随访3个月至1年,皮瓣色泽、弹性均正常.供区愈合良好,足功能恢复良好,行走正常,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血运良好,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有效修复小腿下段、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皮瓣移植方法修复小腿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对11例小腿皮肤组织创伤以及骨外露的情况进行皮瓣移植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11例皮瓣移植全部成活,无排斥情况发生,无副作用发生.结论 皮瓣移植修复术对小腿的皮肤组织创伤以及骨外露的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深度创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臀上或臀下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深度创面共13例.皮瓣面积为7 cm×8 cm~10cm×18 cm,覆盖创面大小为5 cm×6 cm~6 cm×14 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至1年,皮瓣质地良好,臀部外形不臃肿,对称性好,下肢伸髋功能无影响.供区愈合良好.结论 臀上或臀下穿支皮瓣血运可靠,设计灵活,手术切取简便安全,保留臀大肌,供区无须植皮,是修复骶尾部深度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逆行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足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5月至2015年7月我院应用逆行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足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11例,足部4例,小腿7例,3例伴骨外露。皮瓣面积最小7×10cm,最大11×15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外观良好,血运佳感觉恢复良好,1例皮瓣出现皮缘坏死,经换药后痊愈。供区行植皮术,术后植皮成活。结论对于足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可采用逆行小腿内侧带血管蒂皮瓣修复,便于操作,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