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营养不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来自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小儿营养不良患儿80例。80例小儿营养不良患儿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取常规护理,乙组在甲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比较结果差异。结果:乙组相较于甲组小儿营养不良治疗效果更高,P0.05;乙组相较于甲组家长满意评分、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患儿健康行为评分更高,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营养不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骨质疏松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给予甲、乙两组常规护理,另外甲组患者再施予健康教育,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甲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质疏松患者术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医疗工作者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张淑娟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204-5205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对小儿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雾化吸入辅助临床治疗;甲组患者62例,采用常规性护理方法;乙组患者64例,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治疗时间、治疗依从性。结果乙组患儿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儿,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干预,能有效的提高小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促进肺炎康复、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接受的88例白内障患者作为案例,结合护理方式的差异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实施的是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对结果分析。结果:乙组的满意率93.2%,甲组的满意率72.7%,对比后乙组的优势明显。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对比,乙组和甲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5.4%和75%。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对比,乙组的时间少,掌握度评分高。结论:在当前临床护理指导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符合当前护理指标需求,值得实施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支气管哮喘的7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甲组与乙组,每组均有39例患儿.给予甲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给予乙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进行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甲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干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长于乙组患儿,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病情,且效果较为显著,推广使用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秋季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8月-10月在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秋季腹泻患儿126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儿62例,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乙组患儿64例,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住院治疗时间、退热时间、腹泻缓解时间。结果乙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住院治疗时间退热时间、腹泻缓解时间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儿,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秋季腹泻患儿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缩短患儿住院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7.
丁曾霞 《现代养生》2014,(14):213-213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接受的脑出血56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28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乙组28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并对比。结果:甲组住院时间短于乙组,疾病基础知识知晓率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乙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对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和疾病基础知识知晓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方式和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78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护理要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干预,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69.2%和87.2%,乙组的护理优势更为明显,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其优势明显,能明显减少合并症发生几率,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甲组采用红霉素治疗,乙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5.6%,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4.4%;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5.6%,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7%,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红霉素治疗,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间,在我院选择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80例患儿,根据患儿护理方法分为常规组(n=40)和个性化组(n=40),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个性化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个性化组患儿住院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结论:采取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运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急救护理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研究对象:60例在我院急诊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0例患者,乙组采用常规措施,甲组则给予院前急救干预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的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乙组短(P<0.05),且急救成功率远高于乙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给予院前急救干预路径的应用效果相对较显著,缩短了救治时间,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挽救了更多患者的生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重症监护室在2017年1月至8月收治的8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分为甲组(40例)和乙组(40例),甲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乙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乙组的80.0%,两组比较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重症监护中心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常规性护理和针对性护理,护理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乙组的满意率93.0%,甲组的满意率为74.4%,乙组的满意率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分析,护理后,乙组的护理评分低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现象分析,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结果:对急性胃炎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指导方式,能避免病情恶化,患者对其满意率高,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护患沟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常规性护理和临床护患沟通方式,护理后对效果分析.结果:乙组的满意率91.4%,甲组的满意率为74.4%,乙组的满意率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SDS、SAS评分分析,护理后,乙组的评分低于甲组.对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几率进行分析,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于甲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临床护患沟通的方式,能缓解不良情绪,让患者主动配合接受治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神经内科在2016年6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依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平均分为甲组(40例)和乙组(40例),乙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明显高于乙组,甲组(7.5%)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27.5%),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还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治疗小儿手足口病80例,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儿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儿进行干预,实验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患儿治疗护理效果及患儿和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记录并分析。结果:经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患儿病症痊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儿病症痊愈时间快,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皮疹消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皮疹消退时间,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5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作为研究的主体,按入院顺序分为甲组(39例)和乙组(36例),甲乙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而甲组患者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乙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8)。甲组患者的SAS评分优于乙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甲组患者的SDS评分优于乙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甲组患者的再出血率优于乙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心理护理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很好,有效的改善了患者心理状况,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并降低了再出血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rrjk》2017,(8)
目的:分析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患者86例予以分组,按照1:1比例分为甲组(43例,行临床护理路径)和乙组(43例,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并发症情况。结果:甲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组间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5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退热时间、憋喘缓解及住院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相比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而退热时间、憋喘缓解及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则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在小儿肺炎护理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小儿肺炎患儿,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运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观察组(n=39)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n=39)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和分析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儿治疗依从性、患儿家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