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顺铂致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皮质脂质过氧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顺铂致大鼠急性肾衰时肾皮质脂质过氧化的变化 ,探讨顺铂肾毒性的发生机制。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顺铂Ⅰ组、顺铂Ⅱ组、顺铂Ⅲ组 ,均为尾静脉注射给药 ,每d 1次 ,连续 5d。第 6d取血测肌酐 (Scr)、尿素氮 (BUN)、肾皮质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结果 顺铂组血清Scr、BUN明显升高 ,肾皮质组织MDA含量升高 ,SOD与GSH -Px活性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且肾皮质组织SOD活性、GSH -Px活性与血清Scr、BUN含量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5 ) ,肾皮质组织MDA含量与血清Scr、BUN含量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顺铂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与肾皮质脂质过氧化增强有关 ,且随剂量增加肾皮质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2.
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细胞凋亡的实验观察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甘油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变化与发生途径.方法:采用肌注甘油法建立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分24h与5d两个时点取材检测血浆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组织脂质过氧化物(LPO),并进行肾组织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以及彗星实验.结果:在24h时点,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BUN、Scr水平均明显升高,彗星实验阳性细胞较正常水平明显升高,第5天,BUN、Scr、肾组织LPO水平基本趋于正常,但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持续存在,彗星实验阳性细胞依然有维持较高水平的趋势.结论:急性肾衰的损伤功能障碍与修复各阶段细胞凋亡充当不同的角色,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也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病Ⅰ号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纤维化及Klotho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诱导肾纤维化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游离左侧输尿管,不行结扎。造模后第3天起,西药组灌胃给予1.67 mg·kg~(-1)·d~(-1)盐酸贝那普利片(洛丁新),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8.28、16.56、33.12 g·kg~(-1)·d~(-1)肾病Ⅰ号方汤剂,连续14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等体积0.9%NaCl溶液。末次给药后,采集大鼠尿液、血清、肾脏样本。检测尿液样本24 h尿蛋白(TP)含量以及血清样本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HE和Masson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梗阻侧肾组织Klotho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cr和BUN水平显著升高(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间质增厚,伴有炎症细胞浸润,并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增生;梗阻侧肾组织Klotho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及中药中、高剂量组大鼠Scr和BUN水平显著降低(P0.01);肾小管和肾小球损伤明显减轻,且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减少;梗阻侧肾组织Klotho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中药低剂量组各项检测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Ⅰ号方能明显改善UUO大鼠的肾脏功能,减轻肾损伤并延缓纤维化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Klotho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芪、川芎两种中药对庆大霉素(GM)致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预防效果。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Ⅰ组为正常对照组;Ⅱ组为模型组;Ⅲ组为川芎预防组;Ⅳ组为黄芪预防组;Ⅴ组为黄芪 川芎预防组。动态观察各组动物的尿量、血浆肌酐(PCr)和尿素氮(BUN)、血浆和肾皮质匀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肾脏组织光镜形态变化。结果:实验第4d,模型组和各预防组的尿量、PCr、BUN较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实验第7d和第11d,各预防组的尿量、PCr、BUN、血浆和肾皮质匀浆的MDA和SOD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第14d,各预防组的尿量、PCr、BUN、血浆和肾皮质匀浆的MDA和SOD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预防组的尿量、PCr、BUN、血浆和肾皮质匀浆的MDA和SOD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在第7d和第14d,正常对照组的肾组织光镜形态无异常改变。第7d,模型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坏死、脱落,间质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各预防组以肾小管上皮细胞较广泛变性为主,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坏死少见。第14d,各预防组肾小管基本修复,而模型组的仅见部分肾小管再生修复。结论:黄芪和川芎对GM致大鼠ARF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这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的机制有关。此项研究对临床使用黄芪、川芎预防GM致ARF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怡肾汤对5/6肾切除大鼠肾功能、残肾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8)、模型组(n=32)及怡肾汤治疗组(n=32),各组内再随机分为8周、7周、6周、5周4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行5/6肾切除术。术后1d即给于模型组大鼠予生理盐水灌胃,怡肾汤治疗组予以大鼠怡肾汤灌胃[0.3g/(100g·d)],每天1次,于术后第5、6、7、8周4个时间点分别分批处死大鼠;正常组予以自由饮食、饮水,于喂养5周、6周、7周、8周时分批处死。用PAS染色观察大鼠残肾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并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结果细胞形态学观察示:模型组中肾小球内细胞数目增多明显,基质增多,有新月体形成。系膜区增宽染色深,毛细血管开放不良甚至闭塞,肾小囊囊壁增厚。治疗组细胞增生明显轻于模型组,毛细血管开放较好,肾小管结构基本正常。血液生化检查表明血清BUN、Cr明显上升,但治疗组升高程度不如模型组。结论怡肾汤可减轻肾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增生,达到延缓肾小球硬化进程和肾功能恶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STZ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模型,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DN模型组(DN)、DN模型+灯盏花素治疗组(DS)三组。模型建立后,在第12周,测量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12周末处死大鼠,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取大鼠肾组织行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MMP-9。结果实验12周末,与DN模型组比较,DS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肾组织MMP-9明显增加(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增加MMP-9表达,降低蛋白尿,保护肾脏功能。提示灯盏花素可能通过调节MMP-9的表达,从而减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抗纤灵方对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所致肾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动态观察4周。治疗组以抗纤灵方在造模的同时开始灌胃,1次/d,共4周。治疗的第2周末检测BUN、Scr含量等指标,观察肾功能变化;第4周末采用HE染色、丽春红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和胶原纤维沉积变化;采用RT-PCR法观察梗阻肾皮质C-Met、HGF、Erk1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BUN、Scr明显升高;肾小管和间质的结构基本消失,呈现弥漫的细胞增殖;肾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和大量炎细胞浸润;肾组织C-Met mRNA表达显著上调,而HGF mRNA水平显著下调。中药抗纤灵方治疗组肾脏炎性细胞浸润及间质损伤均轻于模型组;BUN含量显著降低,Scr含量趋向正常;肾组织C-Met mRNA表达明显减少,HGF mRNA水平明显上调。ERK总基因水平的表达在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中药治疗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抗纤灵方可能与抑制肾组织C-Met mRNA表达并增加抗肾纤维化的细胞因子HGF mRNA表达来改善大鼠梗阻性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益肾解毒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方法用UUO法建立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解毒汤组和科素亚组,于造模后7d、14d各组随机选取10只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24h Upro),肾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SOD、GSH明显降低(P0.01),Scr、BUN、24h Upro、MDA明显升高(P0.01);益肾解毒汤组与模型组比较,肾组织SOD、GSH明显升高(P0.01),Scr、BUN、24h Upro、MDA明显下降(P0.05);益肾解毒汤组与科素亚组比较,肾组织SOD、GSH明显升高(P0.05),Scr、BUN、24h Upro、MDA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肾间质纤维化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都有氧化应激反应的参与,益肾解毒汤能有效减轻慢性肾衰竭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可能起到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顺蓉  陈蓉  张春梅  李著华 《四川医学》2012,33(9):1530-1532
目的研究壳寡糖(COS)对氯化汞(HgCl2)诱导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保护作用。方法日本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RF组、COS组,造模24h后测血BUN、Cr,测肾组织MDA、SOD及MT表达并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RF组血Cr、BUN均明显上升(P<0.01),肾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活力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MT表达有增加(P>0.05),肾组织结构损害明显。COS组与ARF模型组相比,血Cr、BUN均明显下降(P<0.01),肾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SOD活力较ARF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MT表达显著增加,肾组织结构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COS能减少肾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力,显著降低血Cr、BUN,对兔ARF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大黄有效部位(Rep)对环孢霉素A(CsA)肾毒性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 mL/(kg·d)橄榄油]、模型组[30 mg/(kg·d)CsA]、治疗组[1~2周:30 mg/(kg·d)CsA,3~4周:30 mg/(kg·d)CsA+50 mg/(kg·d)Kep]、预防组[30 mg/(kg·d)CsA+50 mg/(kg·d)Rep],每组各15只.每周观察大鼠24h尿量,取血测定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4周后,取肾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同时做组织切片病检,用肾小管评分评价肾脏损害程度.结果 给药2周后,模型组、治疗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尿量明显增加,Scr和BUN水平明显增高,肾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发现明显异常;3~4周后给予Rep,治疗组大鼠各项指标明显改善.预防组与对照组比较,体重、尿量、尿素氮及肌酐无明显差别,其肾脏损伤程度也轻于模型组.结论 大黄有效部位能有效减轻CsA所致的肾组织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商陆水煎剂对阿霉素肾硬化大鼠肾小球硬化和肾实质细胞过度凋亡的防治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商陆治疗组和依那普利组,采用单侧肾切除并阿霉素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手术后7 d分别给予灌胃治疗,共93 d。观察商陆水煎剂对肾小球硬化大鼠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脏病理形态、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和肾小球细胞凋亡指数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商陆治疗组和依那普利组大鼠尿蛋白、Scr、BUN、GSI和细胞调亡指数增加(P<0.05),肾脏病理损害加重;与模型组比较,商陆治疗组和依那普利组尿蛋白、Scr、BUN、GSI和细胞调亡指数显著降低(P<0.01),肾脏病理损害明显改善。商陆治疗组与依那普利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商陆水煎剂能降低阿霉素肾小球硬化大鼠尿蛋白的排泄,保护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及肾小球实质细胞的过度凋亡,进而延缓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对比剂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模型组、rhEPO 1组[造模前3天注射rhEPO 3 000 IU/(kg.d)]、rhEPO 2组[造模前3天注射rhEPO 600 IU/(kg.d)],观察造模前、造模后48、72 h血清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的变化,观察肾脏病理标本。结果模型组注射对比剂后48 h和72 h Scr均较注射前升高大于2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hEPO1组、rhEPO 2组造影后48、72 h Scr、BUN均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rhEPO 1组、rhEPO 2组造影后48、72 h Scr、BUN均有明显下降(P〈0.05),肾组织损害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与rhEPO 2组比较,rhEPO 1组Scr、BUN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对比剂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有保护作用,大剂量rhEPO保护作用优于小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汉黄芩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肾组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髓样相关蛋白8(S100A8)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15mg/kg)、汉黄芩素低、高剂量组(50、100mg/kg),每组12只;模型组、厄贝沙坦组、汉黄芩素低、高剂量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厄贝沙坦组、汉黄芩素低、高剂量组于建模成功后第1天开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持续给予8周,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试验结束后,测定24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糖,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及蛋白免疫印迹(WB)法测定肾脏RAGE、S100A8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BUN、Scr、24h尿蛋白、血糖、肾脏组织RAGE、S100A8 mRNA和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厄贝沙坦组、汉黄芩素低、高剂量组大鼠BUN、Scr、24h尿蛋白、血糖、肾脏组织RAGE、S100A8 mRNA和蛋白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且随着汉黄芩素剂量的增加,汉黄芩素低、高剂量组大鼠BUN、Scr、24h尿蛋白、血糖、肾脏组织RAGE、S100A8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汉黄芩素低、高剂量组大鼠BUN、Scr、24h尿蛋白、血糖、肾脏组织RAGE、S100A8 mRNA和蛋白水平高于厄贝沙坦组(P<0.05)。结论 汉黄芩素对大鼠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汉黄芩素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RAGE、S100A8 mRNA和蛋白产生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方对5/6肾切除大鼠肾功能衰竭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120只SD雄性大鼠,建立5/6肾切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温阳活血方组、科素亚组、温阳活血方+科素亚组。分别在给药后4、8、12周,每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处死,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肾功能指标。结果:肾脏病理显示,模型组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或消失,肾间质伴有一定程度的纤维化。3个治疗组病理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温阳活血方组和温阳活血方+科素亚组肾小球硬化程度轻于科素亚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和24h尿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NAG)明显均明显升高(P<0.01,P<0.05);3个治疗组BUN、Scr、Cys-C和24h尿蛋白、尿NAG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温阳活血方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Scr、BUN、Cys-C和24h尿蛋白、尿NAG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L-肉毒碱是否对庆大霉素诱导的急性肾衰竭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B、C、D 4组,各组连续8 d分别于腹腔内注射不同药物:A组注射生理盐水,B组注射庆大霉素[80 mg/(kg.d)],C组注射L-肉毒碱[200 mg/(kg.d)],D组依次注射L-肉毒碱[200 mg/(kg.d)]和庆大霉素[80 mg/(kg.d)],两次给药时间间隔1 h。各组大鼠分别于给药后第9天采集血液、尿液,检测生化指标,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A组和C组相比,B组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蛋白含量增加,尿液总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B组相比,D组血清BUN、Cr含量明显减少,尿蛋白减少,尿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肉毒碱对庆大霉素诱导的急性肾衰竭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Salvianolate)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功能和肾内氧耗的影响。方法:通过5/6肾切除复制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根据血清肌酐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丹参多酚酸盐组、科素亚加蒙诺对照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干预60 d后,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肾血流量,肾动脉和肾静脉血气,计算残余肾内氧耗量。结果:①与假手术组比较,治疗前各组血清BUN、Scr明显升高(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较治疗前血清BUN、Scr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组大鼠血清BUN、Scr水平下降(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上升(P<0.05),肾内氧耗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肾静脉血流量升高(P<0.05),血红蛋白升高(P<0.05),丹参多酚酸盐组与科素亚加蒙诺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通过提高残余肾组织的肾血流量、降低残余肾内氧耗、改善残余肾组织能量代谢以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源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对环孢素A(CsA)致慢性肾病大鼠肾间质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雄性SD大鼠低盐饮食饲养,经口服灌胃CsA(25 mg/kg·d)4周,制作慢性CsA肾病模型,分别给予小剂量uPA持续干预和大剂量uPA间断干预.4周末,观察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24h尿蛋白的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纤维蛋白沉积,免疫组化检测肾间质ED-1阳性巨噬细胞浸润数量、肾组织uPA及转化生长因子b1(TGF-?1)的表达.结果 大鼠经CsA灌胃后,Scr、BuN升高,24 h尿蛋白增加,肾间质纤维蛋白沉积增多,巨噬细胞浸润数量增加,肾局部uPA含量下降以及肾组织TGF-?1表达上调,表明大鼠肾间质炎症模型建立成功.小剂量uPA持续给药血Scr、BuN、24h尿蛋白水平下降(P<0.01或P<0.05),肾间质纤维蛋白沉积和炎性细胞浸润减轻(P<0.05),uPA表达增加(P<0.05),肾组织TGF-?1表达降低(P<0.05).大剂量uPA间断干预生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局部uPA轻度升高,但对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下调TGF-?1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uPA持续干预能有效减轻CsA慢性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蛋白沉积、炎性细胞浸润及下调肾组织TGF-?1表达,从而减轻肾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降浊颗粒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来探讨降浊颗粒对CRF的治疗效果及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Wistar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模型组。5/6肾大部切除法建立CRF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五组给药。动物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或给药,连续60 d。观察实验大鼠治疗前后的体征及一般状态,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取大鼠肾脏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FN表达情况。结果降浊颗粒能够降低CRF大鼠血清BUN、Scr水平,贝那普利组、降浊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剂量组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浊颗粒能够降低实验大鼠肾组织中的FN的表达,降浊颗粒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降浊颗粒高、中剂量组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浊颗粒能够减少CRF大鼠血清BUN、Scr水平,抑制大鼠肾组织FN的表达,干预肾间质纤维化,最终延缓大鼠CRF进展,以降浊颗粒高、中剂量组效果最好,其疗效与贝那普利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剂量顺铂(cisplatin,DDP)所致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过程中血浆内皮素(ET-1)与肾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SD大鼠24只,依体重随机分为DDP用药后3、6、48h组和NS对照组,每组6只。10mg/kg DDP单次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随后观察并记录用药后大鼠的体重、血浆尿素氮和肌酐浓度、血浆ET-1含量、肾系数等变化。[结果]大剂量DDP用药后6h大鼠体重明显降低;用药后48h大鼠血浆尿素氮(BUN)和肌酐(Cr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现肾功能衰竭;用药后72h66%的大鼠死亡。大剂量DDP用药后6h,大鼠肾系数为11.3±1.2,与对照组9.0±0.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剂量DDP用药后3h大鼠血浆ET-1升至(213.68±28.3)ng/mL,与对照组(157.45±27.7)ng/mL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DDP用药72h后存活大鼠血浆ET-1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DDP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与血浆ET-1浓度的变化有关,但大鼠肾功能的变化与血浆ET-1的变化不一致,提示ET-1可能在DDP所致肾毒性损伤早期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