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子宫异常收缩与子宫腺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及基质存在于子宫肌层中,伴随周围肌层细胞的代偿性肥大和增生[1].AM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经产妇,近年来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未生育女性的发病率增加.由于AM的诊断主要依赖子宫切除术后的病理诊断且诊断标准不一,所以发病率报道不一.1972年就有文献报道,子宫切除术后的标本中有30%~60%存在AM.Vercellini等[2]发现,因各种疾病行切除术后的子宫中有20%~30%存在AM.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的子宫切除术后的标本中,AM的发生率在5%~70%[3]之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及血清癌抗原125(CA125)测定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120例疑为子宫腺肌病或子宫肌瘤患者,行术前腹部B超和血清CA125测定;术后切下组织送病理学检查确诊并与之对照.结果经术后病理学证实子宫腺肌病组术前血清CA125检测敏感度73.8%, 特异度73.5%; B超诊断该病的敏感度55.4%, 特异度64.8%; 以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均阳性为诊断标准, 则敏感度52.5%, 特异度94.1%.结论测定血清CA125水平,对子宫腺肌病是较好的辅助诊断指标;B超检查对该病有一定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的正确性,且方法简便、快捷、无创伤,是目前较为实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子宫腺肌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如今无创的影像学技术已用于诊断子宫腺肌病。文章重点分析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及指标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优势及不足,以帮助妇科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提高疾病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探讨彩超检查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共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及子宫腺肌病患者,各45例做为研究对象,均行妇科彩色超声检查,并对两组彩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彩色超声图像有不同特征性的改变,子宫肌瘤组彩超诊断符合率为93.33%,误诊率为6.67%,子宫腺肌病组彩超诊断符合率为82.22%,误诊率为17.78%,两组符合率与误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检查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间质,且有助于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操作方法简便,结果可靠,故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子宫腺肌病病灶组织的蛋白质表达图谱,筛选并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10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因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子宫肌层病灶组织(腺肌病组)及因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正常子宫肌层组织(对照组)各5份,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别建立两组的蛋白质表达图谱;利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进行功能分析.结果 子宫腺肌病组织考马斯亮蓝染色图谱中平均含(512±36)个蛋白质点,以其中1块凝胶为参考胶进行匹配,不同凝胶之间蛋白质点的匹配率为83.7%;银染图谱中平均含(762±54)个蛋白质点,不同凝胶之间蛋白质点的匹配率为81.1%.与对照组比较,腺肌病组中有15个恒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其中10个被成功鉴定.这些蛋白质的功能涉及细胞骨架、氧化反应、凋亡和免疫反应等.结论 子宫腺肌病组织在细胞骨架、氧化反应、凋亡、免疫反应等过程中存在异常,这些过程可能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以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而导致的以月经过多和进行性痛经为主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多发生于育龄期经产妇。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存在子宫内膜损伤内陷学说、上皮间质转化学说和干细胞学说等各种学说。组织学检查是其诊断的金标准,但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作出初步诊断。子宫腺肌病可导致不孕,并且对整个妊娠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子宫腺肌病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近年越来越多报道证实了该病有恶变的风险。研究显示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腺肌病对癌症的侵袭浸润起到保护作用,这类患者往往临床预后更好。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尚无根治性药物,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盆腔良性肿物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水平在妇科良性肿瘤、结核性肿物及其他炎症性肿物、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盆腔良性肿物中的升高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于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收治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492例妇科盆腔良性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卵巢良性肿瘤237例,其他盆腔良性肿物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结核及其他炎症性肿物等共25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有血清CA125的检测.另随机选取60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盆腔结核、子宫腺肌病、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卵泡膜-纤维组肿瘤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中位数值均高于正常值(35 kU/L以下),分别是465.0、88.9、59.0、44.5 kU/L.本组盆腔良性肿物中, 血清CA125水平单例最高值为卵泡膜-纤维组肿瘤(1281.0 kU/L),中位数值最高者为盆腔结核(465.0 kU/L).60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者达95.0%,其中位数值是755.5 kU/L,与良性肿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中,以血清CA125≥50 kU/L为标准,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相对较高,分别是72%、94%、79%和91%.结论血清CA125水平升高也可见于一些盆腔良性肿物,主要有盆腔结核、子宫腺肌病、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卵泡膜-纤维组肿瘤等,但其中位数值均明显低于卵巢上皮性癌.血清CA125水平检测有利于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及实验室比较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的价值,提高子宫腺肌病的术前诊断率。方法对比分析2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和31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相近,但子宫腺肌病的痛经症状明显。B超的诊断符合率子宫肌瘤组和子宫腺肌病分别为87.5%和60.0%,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术前行TVCDS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临床Ⅰ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析,根据二维图像特点和病灶内部及周围肌层的彩色血流情况,判断其肌层浸润程度,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1例患者术前超声均能正确诊断,超声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总符合率为72 55% (37 /51),浅肌层浸润符合率为69 .23% (18 /26),深肌层浸润的符合率为82. 35% (14 /17 )。结论:TVCDS能较准确地协助诊断子宫内膜癌并判断肌层浸润深度,为术前判断肌层浸润程度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子宫腺肌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一种类型,目前虽有定性、定位的诊断方法,但在临床上,特别在基层医院仍有误诊者。为提高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水平,现将我院近5年来诊为子宫腺肌病的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妇产科疾病治疗中子宫动脉缺如或发育不良不易发现,无特殊意义.随着介入治疗在妇产科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的介入栓塞治疗中,子宫动脉的发育情况对栓塞成功及术后临床效果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观察了9例一侧子宫动脉缺如或发育不良的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患者栓塞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的临床与大体病理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分析73例女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的临床表现及其大体形态等。结果:73例患者中,腺瘤样瘤发生于子宫者72例,其中子宫与卵巢冠同时发生者1例,另有发生于输卵管系膜1例。子宫腺瘤样瘤占同期子宫标本的2.4%,肿瘤多位于子宫浆膜下及近浆膜的子宫肌壁间,粘膜下少见。72例呈结节状,其中单发68例,多发4例,肿瘤直径1~5cm,余1例呈弥漫性生长。合并平滑肌瘤或腺肌病的比例为75%。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主要有月经紊乱21例,月经量增多17例,痛经27例,月经中期疼痛4例。大体检查可见特征性表现,肿瘤切面呈实性,灰白及灰黄色,质地较软,有网格与细小孔隙或小囊腔形成,小孔内有半透明稀粘液,肿瘤与周围肌层分界不清,无假包膜。镜下见肿瘤细胞组成形态不一的腺样及腔隙样结构,腔隙内衬以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伴平滑肌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56例肿瘤细胞间皮细胞抗体(Mc)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均阳性。结论:女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为间皮起源,子宫为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子宫腺瘤样瘤的实际发病率远高于文献报道。临床及病理检查均易误诊和漏诊,应引起临床及病理医师的重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子宫肌层连接区(EMJ)是指子宫内膜与子宫肌层连接的区域,是子宫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均具有特殊性.其结构及功能的损伤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其病理学、影像学的特征改变有助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本文就EMJ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及其在子宫腺肌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脂肪抑制序列在子宫腺肌病磁共振成像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脂肪抑制序列 (fat suppression ,FS)在子宫腺肌病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子宫腺肌病 30例行矢状面快速自旋回波 (TurboSE)T1WI、T2 WI和FS扫描 ,后者采用光谱预饱和反转恢复序列 (spectralpresaturationinversionrecov ery ,SPIR) ,包括T1/SPIR和T2 /SPIR。结果 :单独根据T2 WI或T2 /SPIR像对子宫腺肌病进行诊断 ,两者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均可作为子宫腺肌病诊断的常规序列。T2 WI的表现更接近于病理 ,T2 /SPIR像则更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边界 ,因而有利于病变径线的测量。单独根据T1WI或T1/SPIR像无助于发现子宫腺肌病低信号病变 ,对出血性异位子宫内膜岛的发现却有特异性 ,且T1/SPIR像显示得更为清晰。结论 :4种扫描序列结合有利于全面显示病变。FS在子宫腺肌病的MRI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CA125及EMAb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及子宫内膜抗体(EMAb)测定,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子宫腺肌病患者63例和子宫肌瘤患者45例,均于术前及术后测定两组血清CA125水平和EMAb。结果:子宫腺肌病组术前血清CA125平均水平及EMAb阳性率均高于子宫肌瘤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及P<0.01)。联合测定血清CA125水平和EMAb,以两者均阳性为诊断标准,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敏感性为54.63%,特异性为100%。子宫腺肌病组术后血清CA125水平和EMAb阳性率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及P<0.05)。结论:测定血清CA125及EMAb对子宫腺肌病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联合检测更能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并可作为评价子宫腺肌病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子宫腺肌病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育力及生活质量。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因此缺乏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微小RNA(miRNA)参与调控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并且存在着疾病特异性的表达谱。miRNA不仅为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子宫腺肌病的早期无创性诊断及精准治疗提供了理想的靶标。现就miRNA在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晓敏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21(11):904-905,907
通常情况下,子宫腺肌病的确诊必须通过子宫切除术后标本的病理检查,该病常发生于45~50多岁的妇女。因此,不可能评估其与不孕症的关系。直到现在,仍然没有流行病学的数据证明子宫腺肌病和生育能力低下存在确切关系。目前,新的成像技术可以在更早时期提供一种非侵袭性的诊断,国内外许多报道都证明药物、手术或者联合治疗能恢复子宫腺肌病妇女的生育能力,间接证明两者之间有关联。研究显示,在功能水平上,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子宫结合带或者子宫肌层内存在一些扰乱子宫收缩的异常现象,推测与生育能力低下有关。还有一些相关证据来源于实验数据,如在狒狒体内,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均与原发性不孕密切相关。关于子宫腺肌病妇女正常和异常子宫内膜的研究,间接证明子宫内膜功能性和容受性的改变与不孕症相关。总之,根据系统的临床研究,有充分的间接证据证明子宫腺肌病与不孕症之间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精子相关抗原9(sperm associated antigen 9,SPAG9)是新近发现的睾丸癌抗原(cancer testis antigens,CT抗原),属于C-Jun-NH2termina kinase(JNK)相互作用蛋白家族(JIP)的新成员。SPAG9高度表达于多种肿瘤,如子宫内膜癌、粒细胞白血病、外阴癌、肾癌等。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是一类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向子宫肌层"恶性"进行性浸润,并在其中弥漫性生长的疾病,因此作者推测SPAG9可能在子宫腺肌病中存在异常表达,相关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本研究将检测子宫腺肌病中SPAG9的表达情况,以期为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形成病灶、引起症状和体征的一类疾病。痛经、不孕、性交痛、盆腔包块、子宫直肠窝触痛结节是其主要表现。超声和MR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非常有帮助,腹腔镜应作为主要手术治疗手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提出统一的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20.
子宫血管内腺肌瘤病(IVA)是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罕见变异, 术前缺乏特异性的表现, 易误诊为子宫腺肌病。本文报道1例2023年2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子宫IVA患者, 从该患者的术前检查、术中情况及手术方案决策、病理诊断等方面阐述病史, 并参考相关文献研究对IVA的诊治进行讨论。IVL的特征是形态学上良性的平滑肌瘤生长在子宫和子宫外静脉系统内, 可累及右心或肺动脉, 有些也生长于淋巴管内, 多合并子宫肌瘤。子宫IVA发病年龄在50岁左右, 临床症状可能表现为痛经、绝经后出血或盆腔肿块, 彩超检查可表现为宫旁的不均质回声肿物, MRI检查可表现为子宫肌层内或延伸至子宫外的混杂T2异常信号影。组织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是关键, 应与子宫腺肌病侵及血管以及子宫腺肉瘤等相鉴别。术中应探查血管内肿物的边缘, 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是预防复发的唯一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