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会阴、阴道裂伤、缝合疼痛、胎儿窘迫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成2组,每组初产妇100例,经产妇20例,观察2组的会阴、阴道裂伤程度,缝合疼痛程度和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的例数。结果观察组会阴阴道裂伤、缝合疼痛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而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双则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分娩中有利于降低会阴、阴道裂伤程度,解除或减轻缝合疼痛,而不影响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的麻醉方式在会阴侧切缝合时镇痛的效果。方法将阴道顺产需行会阴侧切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左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组织扇形浸润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麻醉方式基础上,缝合切口皮肤层前沿切口两旁皮下各注射小剂量利多卡因做浸润麻醉。比较2组产妇会阴侧切缝合镇痛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缝合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缝合会阴切口皮肤层时,采用切口旁皮下强化浸润麻醉比单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扇形浸润麻醉效果好,能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缩短缝合时间,利于产妇体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初产妇在第二产程应用盐酸利多卡因进行双侧阻滞麻醉联合使用润滑剂对缩短第二产程、提高会阴完整率降低裂伤程度及侧切率的效果。方法:将300例宫口开全的初产妇分为3组每组100例,A组在产妇宫口开全上产床后即应用盐酸利多卡因进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润滑剂使用;B组在产妇宫口开全上产床后单纯进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C组指导产妇屏气用力,等待自然分娩。结果:第二产程时间:A组最短,B组次之,C组最长。C组与A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组与B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的会阴完整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完整率:C组与A、B两组分别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会阴侧切率:C组与A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C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会阴裂伤程度(Ⅱ度):C组与A、B两组分别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在初产妇第二产程应用盐酸利多卡因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能缩短第二产程,降低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程度,提高会阴完整率。在麻醉基础上联合使用润滑剂则二产程缩短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术采用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会阴左斜侧切、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和2-0可吸收线。观察组用连续缝合法行会阴缝合术,对照组用皮内缝合法缝合会阴切口。结果:两组在产后切口疼痛、产后72h活动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性,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的麻醉方式在会阴侧切缝合时镇痛的效果。方法将阴道顺产需行会阴侧切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左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组织扇形浸润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麻醉方式基础上,缝合切口皮肤层前沿切口两旁皮下各注射小剂量利多卡因做浸润麻醉。比较2组产妇会阴侧切缝合镇痛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缝合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缝合会阴切口皮肤层时,采用切口旁皮下强化浸润麻醉比单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扇形浸润麻醉效果好,能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缩短缝合时间,利于产妇体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角度的会阴切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08年6月~2010年6月对接受住院分娩的初产妇行改良小切口会阴切开术(角度15~30°),并与传统会阴切开术(角度45°)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弱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伤口I期愈合率和Ⅱ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讨论:这表明改良小切口会阴切开术不仅损伤小、缝合快、减轻产妇痛苦,减少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提出小角度会阴切开术应用临床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产妇会阴侧切缝合术2种麻醉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减轻产妇会阴侧切及缝合时的疼痛,进行2种会阴侧切麻醉方式的比较。方法选择我科2005年12月2—30日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产妇71例,根据入院日期分为2组,双数为对照组39例,会阴侧切前采用单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单数为观察组32例,会阴侧切前采用会阴侧切缘局部扇形浸润麻醉。结果观察组疼痛明显减轻甚至无疼痛,疼痛评分0~3分;对照组疼痛较剧,疼痛评分3~8分,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采用侧切缘扇形浸润麻醉比单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好,可以减轻产妇缝合会阴时的疼痛,甚至无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两组正常产分娩的产妇在助产过程中,施行两种不同角度的会阴侧切术,对产后切口肿痛及愈合情况进行观察.方法 实验组采用30°会阴切开术,对照组采用45°会阴切开术各100例,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在产后1~3天会阴肿痛情况比对照组轻,切口Ⅰ期愈合率为96.00%,而对照组Ⅰ期愈合率为75%,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施行30°会阴切开术,可减轻切口肿胀疼痛,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减少阴道内壁的延伸撕裂伤和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散外敷治疗产后会阴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自然分娩后会阴肿痛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予大黄芒硝散敷会阴,对照组予硫酸镁湿敷会阴,观察比较两组产后3天内会阴肿胀及疼痛情况。结果:会阴消肿、疼痛缓解观察组均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芒硝散外敷会阴治疗产后会阴肿痛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洁悠神长效物理抗菌材料在会阴切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阴道分娩并经会阴切开的产妇124例,其中对照组62例,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常规护理同时加用洁悠神.结果:产妇切口疼痛的程度比较:观察组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产妇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比较:观察组切口愈合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洁悠神是一种不舍抗生素的物理抗菌隐形敷料,在会阴切口起到物理抗菌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菌,同时具有止痛及促进切口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探究黄金散联合硫酸镁湿敷治疗产后会阴水肿及疼痛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萍乡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 70 例产后会阴水肿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5 例。 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观察组采用黄金散联合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及会阴疼痛程度,评估并比较两组 产妇的生活质量、治疗时间及费用、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产妇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产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产妇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产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护 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黄金散联合硫酸镁湿敷能够有效地治疗产后会阴水肿及 疼痛,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0.5%碘伏,美宝湿润烧伤软膏(MEBO)对会阴侧切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分成A.B两组;每组各54例。A组在会阴侧切伤口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加用0.5%碘伏持续湿敷伤口1—2小时,然后用美宝湿润烧伤涂搽伤口为观察组;B组54例会阴侧切按产后常规会阴擦洗做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会阴肿胀消退时间、伤口愈合情况、拆线时间及疼痛情况。结果:会阴切口肿胀率观察组第4天为14.81%,对照组为37.9%,肿胀消退速度有明显差异,P〈0.05;会阴侧切伤口拆线时间观察组为平均3.57天,对照组为4.11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疼痛症状缓解两组也存在差异。结论:产后会阴侧切伤口使用0.5%碘伏+美宝湿润烧伤软膏治疗能加速伤口肿胀的消退,缓解疼痛,促进伤口的愈合,缩短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静吸复合麻醉联合外周神经阻滞对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泉州滨海医院收治的68例股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外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及维持时间、疼痛程度、镇静情况、炎症应激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 h、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中以静吸复合麻醉联合外周神经阻滞,可缩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麻醉阻滞维持时间,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降...  相似文献   

14.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1,2 ] ,目的在于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或防止因自然分娩、手术产造成的严重会阴部裂伤。常用的方式有会阴侧方切开术及会阴正中切开术。我科今年开始推行正中切开术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会阴正中切开术为试验组 ,会阴侧方切开术为观察组各 50例 ,均为初产妇、头位、自然发动分娩 ,无妊娠并发症。会阴侧切组平均年龄为2 4 .9岁 ,孕周为 39W 1d;正中切开组平均年龄为 2 5.2岁 ,孕周为 4 0 W 3d,均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1.2 方法。试验组 :即在胎儿娩出前作正中切开约 1~1.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湿敷方在产后会阴侧切、直切分娩的产妇会阴切口肿胀、疼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直切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其中治疗组予中药湿敷方湿敷会阴,对照组予碘伏常规会阴擦洗。分别于产后d1、d2观察两组产妇会阴肿胀、疼痛情况,比较其差异。结果:治疗组产后d1、d2会阴切口肿胀、疼痛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湿敷方对治疗产后会阴切口肿胀、疼痛等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1月~2003年7月,我院对足月初产妇阴部双侧神经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降低了会阴切开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限制会阴切开在产科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11月-2013年2月分娩的205例无禁忌证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以2012年11-12月不限制会阴切开法进行接生的初产妇102例为对照组,以2013年1-2月采用限制会阴侧切方法进行接生的初产妇103例为观察组。观察2组侧切率、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情况、会阴裂伤情况等。结果 2组产妇的产时出血、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2组会阴完整率及Ⅰ度、Ⅱ度和Ⅲ度裂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会阴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会阴伤口疼痛天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限制会阴切开符合分娩的自然原理,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水肿发生率,降低产后伤口疼痛,对产妇及新生儿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芙气与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应用减轻分娩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产痛。方法:在分娩中的第一产程使用笑气填痛,进入第二产程后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结果:200例中有170例产妇使用本法后有效减轻了分娩疼痛,缩短了产程。结论:茭气用于第一产程,使产妇处于亚麻醉状态,既可战轻产痛,亦可使产妇保持清醒,更好地配合了产程的进展;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区域性麻醉,既可阻断分娩时套阴及盒底组织的疼痛,亦可松弛阴道组织,降低了会阴撕裂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探讨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给予控制胎头娩出以及无保护会阴接生方法进行干预后获得应用效果。 方法:选 取东莞广济医院 2017 年 6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102 例自然分娩初产妇,按数字奇偶法分组;观察组(51 例):采用控制 胎头娩出+无保护会阴接生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51 例):采用传统托肛保护会阴方式进行干预;就组间新生儿窒息情况、 新生儿 Apgar 评分、会阴裂伤情况、产后并发症、第二产程时间展开比较。 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为 1.96 % 低于对照组的 13.7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初产妇的新生儿 Apgar 评分为(7.25 ± 1.23)分高于对 照组的(5.60 ± 0.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自然分娩初产妇会阴完整率、Ⅰ度裂伤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初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88 % 低于对照组的 19.61 %,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观察组初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为(53.42 ± 4.11)min 与对照组的(54.46 ± 4.23)min 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 0.05)。 结论:控制胎头娩出+无保护会阴接生方法的有效运用,可使得自然分娩初产妇会阴侧切率明显降低, 将会阴裂伤有效减少,最终使得自然分娩安全性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早期会阴瘢痕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然分娩产妇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A组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B组采用手法按摩治疗,C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治疗。观察3组患者产后42 d、3个月、6个月会阴疼痛、性交痛及性欲情况、瘢痕情况、阴道收缩力变化情况。结果产后6个月时,C组会阴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B组(P均<0.05);C组随访期间恢复性生活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B组(P均<0.05),性交痛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P均<0.05);C组产妇阴道收缩力在产后3个月、6个月时较A组、B组明显提高(P均<0.05);C组产妇瘢痕VSS评分在产后3个月、6个月时较A组、B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会阴局部手法按摩治疗产后早期会阴瘢痕疼痛,可缓解甚至消除瘢痕疼痛,降低瘢痕VSS评分,提高广大妇女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