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池积血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术后急性脑积水的影响。方法将邯郸市第一医院2014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根据病人有无出现急性脑积水分成研究组(急性脑积水)和对照组(非急性脑积水),针对诊断脑积水病人实施脑室引流术,比较两组急性脑积水发生率、病人脑池不同部位积血量。结果本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90例病人,32例病人出现急性脑积水,发生率为35.5%,两组病人治疗方案、再出血情况、侧别、脑室积血、动脉瘤所处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5个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消除各个因素互相影响,动脉瘤所处位置与脑室积血为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组急性脑积水病人各个脑池脚间池血量最高,其次是右侧外侧裂池底部,与对照组病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右侧脑池、中部脑池积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素众多,动脉瘤所处位置、脑室积血可为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梗阻性脑积水,因此脑池部位与脑池积血分布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而在未发生脑池积血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脚间池、右侧外侧裂池底部积血量的增加会提高病人术后发生急性脑积水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慢性脑积水引起患者智能障碍、步态异常、尿失禁,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负担,该文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慢性脑积水产生原因、诊断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目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之一,血性脑脊液及其代谢产物是引起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癫痫等并发症,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综述血性脑脊液清除方式的临床进展,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临床选择血性脑脊液的引流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1概述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是严重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并对全身多个器官产生病理影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1]。由于动脉瘤破裂出血,尤其是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evere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 SAH),对脑组织造成的原发性损伤,加之动脉瘤早期再破裂出血、急性脑积水、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其危害性表现为急性颅内压增高及并发的血管痉挛、蛛网膜颗粒粘连引发脑积水等。出血量越多,血液滞留的时间越长,其并发症发生率也越高。因此,尽快清除蛛网膜下腔中的积血是减轻高颅压症状及降低并发症重要环节。近年来我院采用早期不等量脑脊液(CSF)置换并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积水为神经外科常见病,其病因复杂,可由多种因素造成脑脊液在脑室系统中大量聚集,引发脑室扩大,使脑组织受压迫,而产生多种体征及脑部症状[1,2].现阶段对脑积水治疗多以手术为主,且有一定的疗效保障,但相关手术方法多达数十种[3],本文回顾分析常用的几种手术方法对急慢性脑积水老年患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至2012年9月我院神经外科老年脑积水患者154例,其中男97例,女57例,年龄65~ 85[平均(72.25±9.74)]岁;急性脑积水68例,包括: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及脑室出血后24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1例,外伤后脑内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外伤后后颅窝血肿11例,合并脑室积血的6例,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慢性脑积水86例,后颅窝肿瘤3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史2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史12例,脑炎病史12例,外伤史7例,原因不明2例.  相似文献   

7.
李伟  李牧 《山东医药》2007,47(6):84-84
2000年5月以来,我们采用神经内窥镜第三脑室造瘘术(EVT)治疗脑积水8例,疗效好,创伤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17~53岁。松果体区肿瘤2例,后颅窝中脑及小脑占位3例,外伤性脑积水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1例,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1例。临床表现为头痛者8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脑脊液置换治疗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定。方法对61例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的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与同期未采用该治疗的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对比分析。结果脑脊液置换治疗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能缓解患者头痛的剧烈程度,缩短头痛、发热、颈强直等的持续时间,减少脑积水,血管痉挛及脑梗死的发生率。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迟发性脑积水的疗效。方法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时伴有脑积水的老年患者140例按照入院就诊的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分别采用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平时用时、住院时间、症状缓解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造瘘组:手术平均用时(45.82±7.44)min,住院时间(13.53±3.55)d,症状缓解率为94.29%,复发率仅为8.57%,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分流组:手术平均用时(82.94±11.46)min,住院时间(18.51±2.01)d,症状缓解率为84.29%,复发率为20.00%,并发症发生率为12.86%,出现1例因术后严重感染死亡患者。造瘘组和分流组在上述五项观察指标上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均比手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且造瘘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4个维度均显著高于分流组(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经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迟发性脑积水的疗效优于脑室-腹腔分流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2月巴中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43例,根据患者是否有慢性脑积水形成分为慢性脑积水组23例和非慢性脑积水组12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动脉瘤位置、出血次数、Hunt-Hess分级及Fisher分级等。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和饮酒史阳性率及动脉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脑积水组患者年龄、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大于非慢性脑积水组,高血压病史阳性率和出血破入脑室发生率高于非慢性脑积水组,出血次数多于非慢性脑积水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83,95%CI(1.21,2.59)〕、高血压病史〔OR=2.09,95%CI(1.46,3.14)〕、出血破入脑室〔OR=2.01,95%CI(1.27,3.09)〕、多次出血〔OR=1.95,95%CI(1.42,3.61)〕、Hunt-Hess分级较高〔OR=2.82,95%CI(1.79,4.28)〕及Fisher分级较高〔OR=2.12,95%CI(1.58,3.90)〕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有高血压病史、出血破入脑室、多次出血、Hunt-Hess分级较高及Fisher分级较高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易并发慢性脑积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治疗组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结果在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减少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积水发生率及恢复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无相关并发症。结论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确切,能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正>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脑积水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常见并发症之一[1]。根据发病时间将a SAH脑积水分为急性(0~3 d)、亚急性(4~13 d)和慢性(≥14 d)[2]。aSAH后急性脑积水指动脉瘤破裂后3 d内发生的脑积水,发生率为15%~87%[3],其中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及疗效安全性进行评定.方法选择1991年12月-2003年12月间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58例与同期未采用该治疗的53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对比分析.结果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缓解病人头痛的剧烈程度,缩短头痛、发热、颈强直等的持续时间,减少脑积水及脑梗死的发生率.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若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治疗前认真分析病情,治疗过程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脑室出血(IVH)为颅内出血的一种常见类型,脑积水为其严重并发症。2002年11月~2005年6月,我们在颅脑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的监视下,对6例严重IVH的患儿进行了早期连续腰椎蛛网膜下腔穿刺术(腰穿,LP)治疗,患儿脑积水的发生率较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卒中发生位置与心电图改变间的关系。方法对156例经CT确诊为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心电图进行系统性回顾,其中自发出血性卒中134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比较不同部位急性出血性卒中心电图异常率及QTc间期延长发生率,并对104例患者的自发出血性卒中异常心电图改变情况进行了统计,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电图异常率及异常心电图中QTc间期延长发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脑干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较易致心电图异常,脑叶出血心电图异常率最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易致QTc间期延长,与脑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较易合并心电图异常。结论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易合并脑心综合征,应加强心电图监测及看护。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介绍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病例及狗脑积水的模型。1.慢性脑积水病例作者在过去10年中对住院的24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中初次发作1周内施行头部 CT 扫描141例。其中出血原因为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占39%,大脑中动脉的占26%,椎-基底系统的占7%,颈内动脉的占16%。141例 CT 扫描,显示脑室扩大,有88例,占62%。急性期示脑室扩大的病例70例,占50%,发作2周之后的慢性期呈脑室扩大的为51例,占36%。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病程中,脑室扩大而自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缺血性脑损害包括迟发性血管痉挛(CVS)、急性脑积水、晚发性脑梗死(DCI)和再出血四种类型,其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996年以来,我们收治79例SAH继发性脑损害患者。现将其近期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采用颅内压监测下腰大池持续引流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早期(发病48 h以内)行颅内压监测下腰大池持续引流。对照组45例,于发病3天以上行颅内压监测下腰大池持续引流,通过比较两组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的发生率评定疗效。结果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慢性脑积水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27.5%和1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8%和26.6%,两组急性脑积水分别为7.2%和11.1%,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颅内压监测下腰大池持续引流能够有效地减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慢性脑积水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05年-2012年颅脑外伤、开颅术后、高血压脑出血、脑室出血、动脉瘤术后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共38例。腰大池持续引流3 d--10 d,最长14 d。结果全部患者效果明显,血性脑脊液全部消失,无再出血,无感染,仅1例慢性脑积水行分流术。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简单、微创、安全、有效、价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总结分析78例临床资料完整病人的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所有病人中23例发生脑血管痉挛;17例发生再出血;16例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36例发生低钠血症;42例发生心脏功能异常;17例病程中出现贫血;6例并发脑梗死;5例有癫痫发作;2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病程中并发肺水肿;死亡17例,其中6例死于脑疝;8例死于再出血;3例死于多种并发症。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的并发症是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低钠血症、心脏功能异常、贫血等可能影响病人的预后,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