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归经理论的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名勇 《今日药学》2008,18(2):22-23
归经的概念,虽遍见于历代本草著作,但尚无统一的确切定义,而且众医家对其概念理解各持己见。现代学者对其理解亦有所差异。如凌一揆在《中药学》中指出:“归经就是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郭兰忠㈦认为:“归经,是指某种药物对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数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高晓山指出,归经应包含着趋向和归属两个涵义。归经的“归”,主要指药物作用所及或药物效应的定向、定位:归经的“经”则不是单纯的经络、经脉之意,而是以经络、脏腑等脏象学说为基础形成的,带有药性理论特色的方向,是空间和功能的综合。其共同之处在于均指出了中药的归经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归经的概念,虽遍见于历代本草著作,但尚无统一的确切定义,而且众医家对其概念理解各持己见。现代学者对其理解亦有所差异。如凌一揆在《中药学》中指出:“归经就是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郭兰忠㈦认为:“归经,是指某种药物对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数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高晓山指出,归经应包含着趋向和归属两个涵义。归经的“归”,主要指药物作用所及或药物效应的定向、定位:归经的“经”则不是单纯的经络、经脉之意,而是以经络、脏腑等脏象学说为基础形成的,带有药性理论特色的方向,是空间和功能的综合。其共同之处在于均指出了中药的归经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472〔标准答案〕E 〔题解〕 归经,就是药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有着特殊的作用。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的,如肺有病变时,常出现咳嗽、气喘等证,用贝母、杏仁能止咳,说明它们能归入肺经;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等,全蝎能平肝熄风止痉,说明它能归入肝经。药物的归经是人们长期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如栀子入心、肺、肝、胃、三焦经,故其药效在心、肺、肝、胃、三焦,既有泻肺火、清心热、泻三焦之火,又能清肝、胆湿热等病证。故本题标准答案为E。  相似文献   

4.
对中药归经理论的认识与其现代研究的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人树  李焕德 《中国药师》2006,9(3):268-270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对阐明中药的作用特点与指导中医用药具有重要作用。近50年来,许多学者尝试用现代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高晓山认为在开展现代研究前,归经的定义和内涵有待明确,具体药物的归经认识尚须取得共识;中医脏腑、经络的现代解剖、生理学诠释,药理学概念的中医药学解读尚待完成。首先必须准确理解其本质意义。再与中药的药效学研究相结合,才能提高对中药归经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赵振宇  李梅 《天津药学》2008,20(3):54-57
脐疗法是指选用适当的药物制成一定剂型填敷脐部,利用脐部皮肤结构有利于药物吸收的特点和经穴刺激作用,以治疗疾病的外治法.该疗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利用药物对脐的刺激,达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治疗疾病的目的.此法安全、无痛苦、治疗范围广、节省药源、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炮制对中药四气五味及归经药性的影响。作者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总结炮制对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等方面药性的影响。经分析研究发现,炮制可缓和、增强、改变中药的四气五味药性以及改变与增强中药归经作用。  相似文献   

7.
脐疗是选用合适的药物将它制成某一定型,在填敷脐部,运用脐部的皮肤结构有助于药物的吸收等特性和经穴的刺激作用,是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在中医中广泛应用。脐疗的理论依据为中医经络学说,在中医的辨证论治指导下,运用合适药物对患者的脐进行刺激,进而达到有效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控脏腑的功能,进而达到医治疾病的目标。由于脐疗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等优点,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儿、外、内、妇等科。本文选取脐疗在儿科的临床应用,探讨其罪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脏腑经络为依据,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在腧穴部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取得“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的作用,从而排除病理因素,治愈疾病。我们在临床中,采用针灸百会穴、合谷穴配合抢救青霉素过敏反应取得了用常规抢救不能取得的效果。现  相似文献   

9.
中药炮制是依照中药理论,并结合药物自身的特性以及工艺的要求进行制药的技术。中药炮制的不同方式可以对药物的药性有着一定影响,并且提高药物的疗效。中药炮制对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以及补泻、毒性五个方面的影响,进而对药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增强药物药效的同时,可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归经理论体系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经理论体系作为中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该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贯穿着中医理论和临床学发展的主要过程;其主要内容涉及脏腑学说,经络学说,药性理论等方面,本文拟论述中医基础理论与归经理论体系的关系,以及该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多是动植物及矿物质 ,属于天然物质 ,应用中药治疗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但中药也具有一定的毒性。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时有所见 ,现就临床常发生的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作一简要分析。1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1 1 药物本身的毒性 中药都有自己的性味归经 ,有一些中药还具有某些毒性 ,如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附子、甘遂、大戟、天南星、朱砂等。在炮制、用法、用量不当时均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1〕。1 2 药物炮制不当 某些有毒中药必须经过相应的炮制以减其毒性。炮制方法不当或炮制程度不够也会导致毒性发…  相似文献   

12.
<正>脊柱、脊旁软组织病变的诊断要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但重在辨病。辨病即通过各种检查方法(包括中医的四诊),充分收集病情资料,弄清发病部位、原因、有无并发症等,以便对疾病做出明确诊断。辨证则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分析局部与整体、脊柱与肢体内脏的关系,以及病邪与人体抵抗力的消长变化,运用八纲、气血、脏腑、经络等辨证方法,判断疾病发生的部位、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确定疾病  相似文献   

13.
“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所以人体某一脏腑和部位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应到耳廓相应点上。  相似文献   

14.
黄自华 《中国药业》2006,15(9):58-58
为提高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一般需对中药材进行炮制.炮制对中药材的性味、作用趋向、归经、有效成分等都会产生影响,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炮制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湿疹的发病机理复杂多样,难以追溯。本文从脏腑、经络的角度,提出将“脏腑-经络-皮肤”视为一个整体,探讨湿疹的发病机理。病变可由脏腑而发,通过经络传至皮肤,发为各种皮损表现,同时发生于皮肤表面的病变也可循经络内传至脏腑,进而出现脏腑功能的失调,引发各种疾病。“脏腑-经络-皮肤”体系全面地将湿疹疾病的发病过程及机理囊括为一个逻辑清晰的整体框架,完整地阐述了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湿疹病机的探究以及治疗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香附为常用中药,炮制可提高疗效以及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该文对香附的炮制方法和理论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其炮制方法、炮制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脏腑辨证,特别是五脏辨证,是中医辨证的主要部分,也是中医基础的主要部分,因为一切病症总离不开脏腑及与之相联系的经络、五体和五官、九窍等。外感疾病,虽然是应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但也是和脏腑辨证相关的,因为阴阳营卫气血津液的生理及其病理变化,与脏腑是密切联系的,这在中医学方面叫做“脏腑经络的整体观念”。同时,脏腑之间又是互相促进和互相影响的,辨证时,既要明确病症的虚实寒热,又要找出所属脏腑的病位、病理变化,及与其他脏腑的生理、病理关系,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辨病、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一系列的辨证论治活动。简而言之,脏腑辨证,一般来说应该  相似文献   

18.
胡雁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6):466-466
药物穴位贴敷是一种疾病外治疗法,利用中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节脏腑功能,使阴阳得以平衡。应用穴位贴敷治疗各种原因的失眠症疗效比较满意。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指针点穴是以祖国传统经络学说为基础,将人身体看作一个整体的生物系统。穴位是连接各脏腑之间的重要连点,刺激身体的某一个穴位就能起到调解人体脏腑功能的作用,达到强身健体、治病之功效。 目前,针炙已被人们所接受,指针点穴与针炙相比有见效快、立竿见影等特点。但由于它的古朴的不易掌握等原因已基本失传。笔者根据经络学说理论为基础,收集继承祖传二指针点穴方法,为许多患者疑难病患者解除了痛苦。 现将指针点穴2例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药传统炮制与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银财 《海峡药学》2004,16(4):93-95
中药炮制学是随着中药的发现与发展而产生。现代化的中药炮制要在传统中药炮制学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探索中药炮制作用原理、作用机制、研究炮制工艺,通过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药理学及临床药物学等临床研究多学科的结合,来研究药物炮制前后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的变化,通过炮制来改变药物的内在成分和性能,以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刮作用,以适应中医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