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特性。方法对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全血粘度特别是低切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1,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则显著下降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发生与高粘稠血症、血小板聚集的明显增加、血浆粘度的增加、高纤维蛋白原有着密切关系,是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96例高血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微循环变化,旨在探讨二者关系。方法血液流变学检测6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微循环观察采用徐州医用光学议器厂生产的WX-753型微循环显微镜,观察微循环8项指标。结果血液流变学改变为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P<0.001);微循环改变为管袢长度变长、数目减少,管袢轮廓模糊率,异常形态率增高,血液流速减慢,袢顶瘀血程度、红细胞聚集程度加重,管袢排列紊乱,经t测验,X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别(P<0.01-0.001)。结论甲襞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在高血压病患者中均有改变,且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通过测定二者指标变化,对临床指导用药,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脂血症患者74例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帆  李永康 《临床荟萃》1994,9(7):335-336
为了观察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特设对照组,高脂血症组分别作血沉、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和红细胞电泳时间等七项血液流变学测定,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叶菁黑龙江省医院叶晓菱我院对5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对其中8项指标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现将研究方法与评估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选自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内科急诊室1990年至1...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体位改变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做一探讨,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2名志愿受试者,其中男、女各11人.年龄23~57岁.重庆大学维多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制生产的FASCO-94B全自动表观粘度快测仪.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突聋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特点,提供临床诊疗依据,本文对33例突聋患者和50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16项指标检测,对照研究发现,突发性耳聋患者多数表现多项指标异常,提示突聋患者血液处于高血粘状态,是造成内耳循环障碍的原因之一,血液流变学检验不仅可以作为诊断突聋的依据之一,在治疗上,应采取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黏滞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复杂 ,最终结果则影响血流改变 ,血流减慢易发生血细胞的聚集 ,造成小血凝块的形成 ,形成血管栓塞 ,是心、脑、血管疾患的高危因素。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膳食结构的改变 ,高动物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增加 ,高脂血症患者增多 ,为了解血液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水平升高 ,对血液黏滞度的影响 ,本文对 15 6例TC升高、46 8例TG升高和 149例TC、TG同时升高与 5 86例TC、TG均正常者进行对照分析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 ①高TC组 15 6例 ,TC >5 .17mmo…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揭示糖尿病人慢性病变的发病机理.方法对92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液呈高粘、高聚、高凝状态,血液流变学指标经统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5或P<0.01).结论血液粘度升高,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进而导致多种合并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243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新正  刘红丽  涂学亮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0):2213-2213,221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变情况。方法对243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200例进行对照,分析其异常特点。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10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红细胞比容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出现微循环障碍,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8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与2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乳腺癌患者纤维蛋白原(Fbg)含量、低切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变形指数无显著性变化;手术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仍未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可显著缓解肿瘤导致的血液高粘滞高凝固状态。  相似文献   

12.
100例胃癌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液流变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0例胃癌患者与50例健康成人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校正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①胃癌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多呈现为血液的高粘滞状态,表现为校正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增高,随着浸润深度增加,各项指标的异常更加明显。②限局型、团生型中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高于浸润型、巢弥生型,差异极其显著。进行期组红细胞刚性指数极显著高于早期组及对照组。结论胃癌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的变化对胃癌的生长、局部浸润及血行转移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湛江市男女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特点。方法 常规检测脑血栓形成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 ,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男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EPT、K值、ESR、ηb、ηp、FAD、L、MW、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女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FIB、FAD、L、MW、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湛江市男女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特征基本一致 ,但引起的原因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氏病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皱微循环的特点。方法阿尔茨海默氏病气虚证、肾虚证、血瘀证患者各30例及30例健康者,采用平行对照法,应用LBY-N6型旋转式血液粘度计检测血粘度,应用MCAS-2011型临床微循环图象分析系统检测甲皱微循环。结果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各不同证型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甲皱微循环主要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气虚证组、肾虚证组与血瘀证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甲皱微循环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气虚证组与肾虚证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粘度增高及甲皱微循环异常是患阿尔茨海默氏病危险因素之一,其指标可提供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病因诊断及中医辨证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29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参数及血脂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作了对比分析.结果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发病与血液高黏度、早期发生血小板变化及高血脂密切相关,在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脂增加及血液流变性损害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2年1月~2006年8月急诊科的126例自主循环恢复的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A组在自主循环恢复后除采用常规的支持治疗外加用乌司他丁,B组采用常规的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均在自主循环恢复后2h、24h、72h、第7d查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观察患者的病死率、所需肾脏替代治疗的例数、所需机械通气治疗的例数、所需血管活性药物支持的例数,抗菌药使用时间超过两周的例数、存活出院患者的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自主循环恢复后2h、24h两组的血流变指标无明显的差异(P>0.05),但72h、第7d的差异明显(P<0.05,P<0.01)。乌司他丁治疗组的病死率、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所需肾脏替代治疗的例数、所需机械通气治疗的例数、所需血管活性药物支持的例数均较常规组明显的减少或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改善心肺复苏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缩短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降低心肺复苏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妊娠高血压疾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PIH)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对48例PIH患者组、30例正常妊娠对照组和30例正常未孕妇女的血液流变学及部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相对于正常妊娠组,PIH患者呈高粘滞血症伊〈0.01),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也有显著增高(P〈0.01)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和刚性指数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而红细胞变形和电泳指数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该结果证实了PIH病理过程中存在着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8.
A型行为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A型行为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全国心身医学协作组编制的"A型行为类型问卷”筛选出A型行为(简称TAB组)和与之相匹配的非A型行为(简称非TAB组)脑梗死患者各45例,同时随机选取4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三组人员均于晨6时空腹抽静脉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TAB组患者全血低切粘度(1s-1)、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100s-1)、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非TAB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A型行为可能是导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对A型行为给与适当的干预,应是脑梗死一级预防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对164例ACI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按照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标准分为4大亚型,分析OCSP各亚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该组OCSP各亚型构成比为:完全前循环型13.4%、部分前循环型30.5%、后循环型19.5%、腔隙性梗死型36.6%。完全前循环型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最高,其次为部分前循环型,而腔隙性梗死型最低-1与腔隙性梗死型比较,完全前循环型、部分前循环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I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随OCSP亚型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