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影响因素,以及 CMBs 对 ACI 患者再发心 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4月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CI患者131例, 分为无 CMBs 组(85 例)和 CMBs 组(46 例) 。根据两组患者的吸烟、 饮酒、 糖尿病、 高血压、 脑出血等既往史, 探讨引起 ACI 患者 CMBs 的危险因素,并分析 CMBs 对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脑梗死、 脑出血既往史是引起 CMBs 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抽烟、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 冠心病) 等一般资料不是 CMBs 的危险因素。131 例患者中 46 例?CMBs, 共查出脑微出血 183 个; 46 例 CMBs 中, 重度 17 例, 中度 13 例, 轻度 16 例。心脑血管事件主要为再发脑卒中、 脑梗死、 脑出血、 缺血性心脏病以及死亡。 CMBs 组患者的再发脑卒中和脑出血发生率与无 CMBs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CMBs 组患者 的脑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及病死率与无 CMBs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CMBs 严重程度与再 发脑卒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重度 CMBs 组的发生率最高 ; 脑梗死、脑出血、缺血性心脏 病及病死率与 CMBs 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脑梗死、脑出血既往史是脑微出血的危 险因素,而脑微出血也可一定程度增加 ACI 患者再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脑微出血严重程度与脑出血发生 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收缩压和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收缩压和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 2 95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卒中时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在年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和脉压上的差别。结果 :脑出血组的收缩压及脉压比脑梗死组高 ,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年龄、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在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收缩压升高 ,脉压增大可作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并发脑出血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及出血转化的临床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方法 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头颅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检测并记录脑微出血数量及部位。根据SWI上CMBs的病灶数可以分为轻度组33例(1~5个),中度组27例(6~15个),重度组20例(≥15个)。应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影响CMBs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同时探讨其临床护理。结果轻、中、重三组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心房颤动等因素无显著性差异(P 0.05)。微出血的程度随着脑梗死灶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脑出血率也随着病情加重而增加,故护理的持续性最为重要。结论脑出血严重度与病情成正相关,临床护理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配合医师的治疗措施,持续至病情有明确地转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灶(CMBs)发生以及影响CMBs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行MRI常规序列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检查的1 61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进行病例匹配,最终将CMBs阳性和阴性患者各668例分别纳入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临床资料的差异。按照CMBs个数,将CMBs阳性患者进一步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比较三者临床资料有无差异。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脑白质稀疏(LA)和腔隙性脑梗死(LI)等差异显著(P<0.05),高血压、年龄与CMBs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轻度、中度及重度CMBs患者的高血压、LA及LI级别亦有显著差异(P<0.05)。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LA以及LI级别与CMBs数目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高血压及年龄是CMBs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且CMBs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LA和LI的程度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31-34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性,为急性脑卒中的防治寻求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8月石河子地区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90例、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90例,高血压非脑血管病90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90例。分别于次日晨测定其血压、尿酸(UA)、空腹血糖(FBG)、血脂(TG、TC、HDL、LDL)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所有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进行评分,按照评分分别将高血压伴脑梗死、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分成两个亚组,即0~4分为轻型组,5分及以上为中-重型组。结果 (1)四组比较,BMI、UA、FBG、TG、TC、LDL在高血压伴脑梗死组高血压伴脑出血组高血压非脑血管病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则相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非脑血管病组及高血压伴脑梗死组、高血压伴脑出血组血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高血压伴脑梗死及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越高,神经系统缺损程度越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为急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其与高血压患者伴急性脑卒中发生率及其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张超 《黑龙江医学》2002,26(8):613-613
高血压病是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 ,脑卒中病人中70 5 %有高血压病 ,在我国高血压病的主要转归是脑卒中。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者 ,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病人血压严重程度、病程长短 ,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缺血性脑血管病 (ICD)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 ,往往被人们忽视。高血压病无症状性脑缺血发展为无症状性脑梗死 ,严重者可出现致残性或致命性脑梗死。为了解高血压患者无症状脑缺血发生情况 ,现将高血压病人与脑缺血的相关关系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高血压病组 (D组 ) :37例 ,男 18例 ,女 19例。符合Ⅰ级高血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52例,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46例,急性脑梗死806例[根据TOAST分型标准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A组)484例,心源性脑栓塞(B组)92例,小动脉性脑梗死(C组)166例,不明原因脑梗死(D组)64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2例作为对照。比较各组CMBs发生率、严重程度及比较初发、复发患者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C组的年龄及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脑白质病患者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B组糖尿病史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IA组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4个分组CMBs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组CMBs分布在Ⅱ、Ⅲ、Ⅳ级的比例接近,B组集中分布于Ⅱ级,C组Ⅳ级多见,D组及TIA组以Ⅱ级多见。初发急性梗死患者的CMBs发生率明显低于复发患者(P<0.05)。A组、C组初发急性梗死患者CMBs发生率明显低于复发患者(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急性脑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CMBs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差异较大,另外在初发、复发型脑梗死患者中的CMBs发生率也不尽相同,这可能与CMBs不同的影响因素差别大有关。  相似文献   

8.
张力 《中外医疗》2013,32(14):30-3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发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入住该院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磁敏感技术显像(SWI)和常规磁共振显像(MRI)扫描,并根据患者有无脑微出血分为两组,监测患者的年龄、高血压、脑白质疏松症、高血脂的发生情况,并对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部位进行相应的统计。结果 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并发CMBs患者为28例,无并发CMBs患者1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脑白质疏松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脂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脑微出血的部位多位于丘脑。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CMBs与患者年龄、高血压、脑白质疏松症有关,并且多发于患者丘脑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脑出血后吞咽困难的发生情况及不同程度吞咽困难与脑出血部位、出血量和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脑出血病人252例,入院后行颅脑CT或MRI检查,进行吞咽功能评估,根据吞咽障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比较不同出血部位、不同出血量脑出血病人吞咽障碍发生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出现吞咽困难者125例,吞咽困难发生率为49.60%;小脑、脑干出血和幕上大脑半球出血量≥30mL病人吞咽困难发生率更高,差异有显著性(χ~2=23.967、40.072,P<0.01)。轻度吞咽障碍病人32例,并发肺部感染3例(9.38%);中度吞咽障碍病人47例,并发肺部感染9例(19.15%);重度吞咽障碍病人46例,并发肺部感染41例(89.13%),重度吞咽障碍病人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度、轻度病人,差异有显著性(χ~2=65.825,P<0.01)。结论吞咽困难是脑出血常见并发症之一,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可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对382例原发性高血压单纯并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进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静息心率(RHR)测定,并根据RHR的测量结果分为三组(R1组<75次/min,R2组为75~84次/min,R3组≥85次/min),统计各组并发脑出血、脑梗死、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人数并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随着静息心率水平的升高而增加(P<0.05).结论:静息心率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探讨西宁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我科收治的21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图像观察,将其中有微出血灶者60例作为CMBs组,154例未发现有微出血灶者作为无CMBs组,两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合并脑微出血与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病史、腔隙性脑梗死数目有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病史、腔隙性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脑微出血(CMBs)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105例CMBs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检查,将可能导致CMBs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MBs 的检出率41.9%,额叶、颞叶、丘脑、底节区及深部白质是病灶最易发生的部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脑出血病史及脑梗死病史与CMBs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结论随着患者年龄的逐步上升,其CMBs的检出率也逐渐增高,年龄、高血压病病史、脑出血病史及脑梗死病史是CMBs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搜集2010年2月-2012年2月本科住院患者217例,年龄60~96(81±6)岁。采集病史及实验室资料,签署知情同意。采用GE公司1.5T扫描仪行常规磁共振及三维梯度回波序列检查,分别记录各个脑叶及脑区的CMBs病灶数。结果本组CMBs检出率为39.2%,随年龄增长CMBs的检出率逐步增高。皮层CMBs病灶多位于额颞叶,深部CMBs病灶多见于深部白质和丘脑。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脑出血史及脑梗死史是CMBs的危险因素。分层分析显示年龄(OR 1.677,95%CI 1.061~2.652,P=0.027)、高血压病(OR 5.415,95%CI 1.723~17.016,P=0.004)及脑出血史(OR 4.065,95%CI 1.129~14.629,P=0.032)与皮层CMBs密切相关。脑梗死史(OR 3.376,95%CI 1.661~6.863,P=0.001)是深部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不同部位的CMBs相关危险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血压变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变化规律。方法 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42例发生脑出血;54例发生脑梗塞:以同期65例Ⅰ期高血压对照,全部患者均作1—3天的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并于第二天始每隔12小时记录1次,连续记录7天,至第14天再记录1次:结果 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24小时及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但脑出血组较脑梗塞组更明显,二组有显著差异(P<0.05)。上午平均舒张压和下午平均收缩压脑出血组高于脑梗塞组,差异显著(P<0.05)。血压下降率在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亦有明显差异(P<0.05):而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塞组、脑出血的危险性分别是非高血压患者的3—4倍:急性脑卒中后84%患者血压迅速升高,于12小时达到高峰,4天内逐渐下降至低水平。结论血压的昼夜波动变化特点与发生脑卒中的类型有密切关系。急性脑卒中后血压的变化呈先升后降的自然规律。高血压患者急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5.
王玥  王礼  段春梅 《重庆医学》2018,(21):2812-2814,2818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伴高血压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与脑微出血(CMBs)的相关性.方法 对缺血性卒中伴高血压患者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明确是否存在CMBs,在入院24 h内测量患者动态血压,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的检验指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CMBs与动态血压的关系.结果 总共纳入186例缺血性卒中伴高血压患者,利用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糖尿病病史、日间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与CMBs的相关性显著.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收缩压与CMBs的相关性显著.结论 在缺血性卒中伴高血压患者人群中,较高的平均收缩压是CMBs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早期动态血压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早期血压动态血压变化的规律.方法 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脑出血32例,脑梗死46例,并以45例Ⅰ期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对全部患者住院第1天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均明显异常.结论血压的动态变化与脑卒中的类型有关,与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血压心脏表现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压、心脏表现与不同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分析 1 0 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压及心电图表现。结果 ⑴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梗死在急性发病时 80 %以上测得高血压 ,两组无论在高血压发生率、收缩压、舒张压升高的程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⑵急性脑出血患者左室肥大、缓慢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改变显著高于脑梗死组 (P <0 0 5 ) ;⑶急性脑出血者易出现一过性Q波及Q -Tc间期延长。⑷急性脑梗死组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较急性脑出血者常见。结论 在心脑血管病事件同时发生时 ,对高血压的控制仍应在正常范围为宜 ,以降低心肌耗氧量  相似文献   

18.
黄华  帅杰  刘勇  谷月玲 《重庆医学》2007,36(13):1261-1261,1263
目的 通过病例分析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治疗原则及并发缺血性脑卒中后的降压处理措施.方法 比较1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治疗并发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病例,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方案及并发缺血性脑卒中后的降压措施.结果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在明确有无脑血管病变前不可盲目、过度降压治疗,并总结了一套处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措施.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降压宜平缓;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时在缺乏证据预判保障脑供血的主干血管病变之前,如果收缩压不高于180mm Hg(1mm Hg=0.133kPa),一般不考虑降压处理.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是导致急性脑血管病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 32例进行分析 ,以探讨其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 999年 3月~ 2 0 0 0年 8月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 2 96例 ,其中脑出血 (含蛛网膜下腔出血 ) 84例 ,脑梗死 (含腔隙梗死 ) 2 1 2例 ,脑出血组并发MOF1 8例 ( 2 1 4% ) ,脑梗死组并发MOF1 4例 ( 6 60 % )。并发MOF32例中 ,男 2 0例 ,女 1 2例 ,年龄 43~ 89岁 ,平均 70 2岁 ,其中 40~49岁 2例 ,5 0~ 5 9岁 4例 ,60~ 69岁 7例 ,7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压变异性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64例,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CMBs组(78例)和非CMBs组(86例).患者完成24 h动态血压监测,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 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血压变异性(BPV)包括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和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BP-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BP-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BP-SD)、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CV)、日间舒张压变异系数(DDBP-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CV).比较两组间动态血压相关参数.结果 CMBs组24 h SBP、DSBP、DSBP-CV、NDBP、NDBP-CV高于非CM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SBP-CV (OR=1.245,95%CI:1.032~1.504,P=0.022)、NDBP-CV (OR=1.323,95%CI:1.195~1.464,P=0.000)是脑深部CMBs的危险因素,NDBP-CV(OR=1.102,95%CI:1.022~1.189,P=0.012)是幕下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压变异性是CMBs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DSBP-CV、NDBP-CV是脑深部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NDBP-CV是幕下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