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出血热是一组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为特征者,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又名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EHF亦是国内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首位病因.本文就HFRS作一简要介绍. 一、病理生理HFRS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为全身广泛性小血管损害、血管麻痹扩张、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血液循环障碍,皮肤粘膜广泛性充血、水肿与出血.肾脏和其他器官的出血、变性和坏死.由于血液浓缩、循环血量减少,神经内分泌的失调、低血压和休克的发生,又加剧DIC的形成,继之而来的是少尿和ARF.有关HFR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白,近十年来,许多学者对免疫反应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有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的饮食调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简称出血热。病原体可能为病毒。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以高热、低血压、出血现象、肾脏损害、电解质紊乱等为主要表现。出血热典型临床表现分为5期,即高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根据各期特点,抓住病变的主要矛盾,除施以适时必要的对症治疗及严密细致的  相似文献   

3.
李雅清 《浙江预防医学》1998,10(11):699-700
我院从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间,对21例流行性出血热(EHF)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少尿期病人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治愈率达90.47%,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布尼亚科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在我县发病率较高 ,主要引起肾功能损害。在少尿期的第 2~ 4天 ,因血管通透性有一定的恢复 ,渗出的组织液大量重吸收 ,血容量骤增 ,而肾小球损害未恢复 ,滤过功能不良 ,易发生急性肺水肿[1]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透析疗法应用临床后 ,病死率仍高达 6 7.6 % [2 ] 。因此 ,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患者进行严密有效的监护 ,预防急性肺水肿的发生至关重要。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6~ 1999年间共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 10 7例 ,其中男 77例 ,女 30例 ,年龄 12~ 70岁 ;来自农村的…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54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以全身小血管广泛损害为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的疾病,笔者通过对54例患者的观察发现,其高血压症状不仅常见于病程的少尿期,而且在多尿期及多尿期以后病程中也不少见,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不同程度存在着可使肾素水平升高的因素,而肾素水平的增加导致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Ⅲ分泌增加,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54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以全身小血管广泛损害为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的疾病,笔者通过对54例患者的观察发现,其高血压症状不仅常见于病程的少尿期,而且在多尿期及多尿期以后病程中也不少见,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不同程度存在着可使肾素水平升高的因素,而肾素水平的增加导致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Ⅲ分泌增加,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  相似文献   

7.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危重症候群之一,各种严重并发症如高血压、高血容量综合征等极易在此期发生,是HFRS死亡的主要原因。HFRS伴有ARF的发病机理是全身广泛小血管和毛细血管中毒性损害,肾素分泌增加,肾血管痉挛,肾血流量降低,肾脏缺血微循环障碍。 为此,我院选用立其丁(又称甲磺酸酚妥拉明)Rogitine与多巴胺治疗HFRS伴有ARF取得满意疗效。机理,立其丁是一种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能降低肾脏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解除肾素血管紧张素对肾小球血管的阻力,改善肾脏微循环,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亦增加;多巴胺兼有α及β受体双重作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机体多脏器损害,包括肾脏损害,严重时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renal failure,ARF),尤其是子痫前期、子痫患者伴发HELLP综合征、急性脂肪肝、胎盘早剥、心力衰竭、原有肾损害、产后溶血性尿毒症时,更须警惕可能并发AR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础上,急骤进行性氮质血症伴少尿,结合相应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作出诊断。确立诊断主要依据血肌酐和尿素氮浓度以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值,而尿量多寡不能列为ARF的必备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e hemorrhagic fever,EHF),又名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简称“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以鼠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呼吸道、伤口、消化道等多种途径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高热、低血压、出血、少尿及多尿等肾功能损害为特征。根据传染源的种类不同,出血热在我国存在姬鼠型、家鼠型和姬鼠家鼠混合型3种疫区。本病在我国分布广,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对军民威胁较大。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可在出血热各期出现,但以少尿期多见。特别是伴有急性肾功能不全(ARF)时,病情急、预后差。因此,必须严密观察早发现、早治疗。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4~2005年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例,均符合全国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16~60岁,平均年龄37.6岁。来诊时均为病程的第7~9天,呕血量多在800 ml以上,体温36~37.2℃,皮肤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24小时尿量均少于400 ml。2急救处理5例均为急症入院,遵循稳、利、促(稳定内环境,…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危重症候群之一,为HFRS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HFRS并ARF的病情观察、治疗及护理极其重要,现将我们的点滴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1996年10月~2000年10月,共收治HFRS病人368例,全部病例诊断均按“全国HFRS防治方案标准,并经血清学证实,其中108例伴有ARF。男69例,女39例,平均年龄33.9(17~68)岁,平均少尿天数7.69(3~15)d,BUN 19.29(11~49)mmol/L。治愈100例,死亡6例。  相似文献   

12.
肾综合征出血热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出血倾向,心肌损害及全身重要脏器功能损害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如何合理选择血液净化时机及透析方式对于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来说至关重要。我科于1998年-2004年共收治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150例,做血液透析135例.腹膜透析15例,顺利渡过危险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重型及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应用血液透析是抢救重型及危重型HFRS合并ARF的有效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应用无肝素透析法治疗42例重型及危重型HFRS合并ARF,疗效显著. 1 对象和方法 1.1病例选择本组42例HFRS患者均系我院住院病人.按HFRS诊断标准,重型18例,危重型24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38±14)岁.42例均合并ARF,主要表现为少尿、无尿、尿蛋白阳性、电解质紊乱、血尿素氮和肌酐显著升高;其中26例无尿2d以上,16例无尿4d以上,血尿素氮(38±8) mmol/L,血肌酐(906±198) μmol/L.全部病例均可见皮肤及粘膜出血点或/及瘀斑.25例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8例伴有鼻出血,7例伴有少量至中等量的咯血,另有4例女性患者伴有阴道出血. 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随机、时照进行了多巴胺与速尿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少尿时利尿效果的临床研究。结果,用药24小时平均尿量治疗组145ml比对照组335ml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笔者认为,多巴胺与速尿在治疗ARF少尿时的利尿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速尿治疗儿童急性肾衰竭少尿期临床效果。方法分析不同剂量速尿治疗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前后患儿24h尿量、肾功能指标及血钠、钾、氯、钙的变化,以评价大剂量速尿[5与10mg/(kg·次)]对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少尿期及电解质的影响。结果2种大剂量速尿组较早出现利尿反应,少尿期缩短,肾功能恢复快,血透率低,疗效优于常规剂量组。而5mg/(kg·次)速尿使用总量与常规速尿组差异无显著性,毒副作用少。结论大剂量速尿疗效法是缩短重症ARF患儿少尿期的有效措施,按5mg/(kg·次)可用较少药量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出血热病人的饮食调理兰景轩洪太安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简称出血热。病原体可能为病毒。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以高热、低血压、出血现象、肾脏损害、电解质紊乱等为主要表现。出血热典型临床表现分为五期:即高热期、低血压休克期、...  相似文献   

17.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以肾脏损害为主的由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全身多脏器损害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1999年我院传染科共收治136例,现将病人的资料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 根据卫生部1987年EHF(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试行)的标准确诊,且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EHF特异性抗体阳性的病例136例做一分析。其中发热期97例,低血压休克期10例,少尿期25例,多尿期4例。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由汉坦病毒引起,是以发热、出血和肾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基本病理特点是全身小血管、毛细血管的广泛损伤,导致机体各器官的损害.   ……  相似文献   

19.
甘露醇在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病人在基层医院病死率较高,通过对我院1994年4月~1999年4月35例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病人应用20%甘露醇后加用速尿治疗作为治疗组,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18~55岁;回顾本单位在出血热少尿期单纯用速尿治疗的3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0~50岁。所有病例均经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合出现少尿或无尿进行确诊。一、材料和方法以20%甘露醇及其他药物作为材作者单位:555100贵州省石阡县人民医院内科料,其方法为:治疗前在考虑为肾前性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少尿及在防止出现急性肺水肿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肯定了微循环障碍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与各种类型休克、出血状态、某些肾病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均有极大关系。而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是小血管(小动脉、毛细血管及小静脉)的多发性损害合并明显的血液动力学障碍,尤其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此其发病也可能与微循环障碍及 DIC 密切有关。为此,作者研究了罹患流行性出血热各期患者血浆及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