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电热蚊香有效成分挥发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对电热蚊香的卫生质量管理,主要是对驱蚊生物效果、禁用物质残留量及部分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因生物效果测定受干扰因素影响较多(如温度、湿度、生物个体差异等),且需大量昆虫,工作量较大。而电热蚊香驱蚊效果如何,直接与有效成分释放至空间的挥发率密切相...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霹蚊灵(PWL)与ETOC复配及ETOC单剂电热蚊香片在现场条件下防治蚊虫的效果。方法在开门窗、开灯、开空调的条件下,点燃蚊香后不同时间段内用人诱法捕捉成蚊。结果8个实验房间轮转实验显示加热霹蚊灵蚊香A(PWL/ETOC=2.5mg/2.5mg)、B(PWL/ETOC=4mg/4mg)、C(ETOC=14mg)3种蚊香片后,人诱法捕获的蚊虫数量分别比空白对照房下降了74.3%、79.2%和75.4%。结论3种蚊香在现场应用均具有较好的驱蚊效果,适用于评价蚊香的实际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455 mg/片右旋烯丙菊酯电热蚊香片林地防蚊效果。方法在公园的树林中选择4块试验场地,其中3块为试验区,1块为对照区。试验人员8名,分为4组,每个试验区和对照区分别2名。观察4组志愿者在电热蚊香片使用前后不同时间蚊虫的叮咬情况,计算平均保护率。结果该产品用于林地防治蚊虫,1~4 h的平均保护率分别为91.67%、98.11%、90.91%、95.96%。结论电热蚊香片在林地具有很好的防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试不同配方电热蚊香片对淡色库蚊的防制效果。方法室内药效试验和模拟现场实验。结果测试的所有配方电热蚊香片对库蚊都有较好的防制效果。结论目前市场上的电热蚊香片能够有效防制室内的蚊虫。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必扑电热蚊香片分别置于必扑、飞燕、长江牌电热器中,对致乏库蚊杀灭效果及电热器有效温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同一种电热蚊香片在不同电热器中对蚊虫杀灭效果均有差异,必扑电热器中的药片对蚊半数击倒值为4.57~5.58min;飞燕、长江电热器中的药片对蚊击倒值6.23~6.33、6.41~6.69min,24h死亡情况基本相同;电热器恒定温度与药片杀灭效果有密切关系,电热器中心温度越高,药片效果越好。因此,药片质量鉴定,必须首先测试电热器的有效温度,以便确定药片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谢敬松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5,11(4):277-277
为提高电热片蚊香的药效、降低成本,笔者根据卫生杀虫剂复配原理对可用于电热蚊香片的拟除虫菊酯药物进行了复配,通过对20种配方进行了筛选,其中重点测定了2种复配电热蚊香片对致乏库蚊的灭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药物92%Es—生物炔丙菊酯、92%富右旋反式烯丙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电热蚊香片中有效成分含量及允许波动范围的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参考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电热蚊香片中Es-生物烯丙菊酯的检测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结果样品电热蚊香片中Es-生物烯丙菊酯的含量为19.1~19.8 mg/片时,测量结果扩展不确定度:U=0.4 mg/片,包含因子k=2。结论电热蚊香片中有效成分含量及允许波动范围的测定分析过程的每一步都存在着误差,而且各种误差随着过程的进行而积累着,构成了影响整个测量的总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周光智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2,8(1):29-31
目的:为提高富右丙烯菊酯在电热蚊香片中的应用价值,笔者根据杀虫剂复配原理将其与EBT、增效剂等进行了复配;方法:用密闭圆筒法对10种预配方进行筛选,采用GB13917.5—1992“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方法”密闭圆筒法测定了两种复配配方对淡色库蚊的毒杀效果;结果:25mg/片和10mg/片富右丙烯菊酯电热蚊香片通电预热2h、4h、6h、8h的KT50(min)分别是2.31、2.24、2.40、2.72和2.69、2.42、2.45、3.05;24h死亡率分别为89.66%-100%和88.33%-96.77%;结论:按GB/T17322.5-1998国家标准测试,结果均达到A级,完全达到复配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对电热蚊香片的卫生质量管理主要是对其驱蚊生物效果、禁用物质残留量及部分有效成份含量的测定,而电热蚊香片驱蚊效果如何,直接与有效成份释放至空间的挥发率有关,目前国内还未见报道有关测定电热蚊香片有效成份挥发率方法,而只能通过测定生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试蚊香在燃烧过程中达到的最高温度、升温速率及有效成分的挥发率。方法以黑蚊香为材料,绘制盘香燃烧过程中某测量点温度随燃烧时间的变化曲线,得出燃烧的最高温度、升温速率;通过不同加热方式对蚊香进行温度控制,模拟蚊香燃烧过程中达到的不同温度,对该温度下蚊香的有效成分残留量进行测定,计算挥发率。结果蚊香燃烧中,最高温度在300℃左右,在100℃以前升温速率平均为10℃/min,100℃以上到最高温度升温速率平均为50℃/min;蚊香有效成分的挥发率超过99%。结论通过对残留在蚊香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测量及分析,进一步了解蚊香燃烧、挥发及杀虫等步骤的作用机理,为蚊香的实际生产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揭示电热蚊香液散发过程的机制,解释电热蚊香液的实际挥发特征。方法分析电热蚊香液使用时的传质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证明。结果建立了可以解释电热蚊香液实际挥发特征的数学模型,揭示了溶剂组成对蚊香液各组分散发速率的影响程度。结论药液通过芯棒散发这一结构,决定了蚊香液中的各个组分能够按配方比例均衡地挥发,溶剂的纯度对蚊香液的挥发特性无显著影响,采用高纯度的十四碳正构烷烃作为溶剂没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电热蚊香是通过电加热器加温,使浸有丙烯菊酯成分纸片中的有效杀虫成分定量持续地挥散而发挥效能。其杀虫活性的蒸发速率与纸片厚度和电加热器温度有关。据文献报道,电热蚊香片使用8h后,尚有20~30%的有效成分残留在纸片中。为充分利用纸片,减少杀虫药剂的残留和浪费,我们观察了纸片的反复利用、滴加时间等滴加型电热蚊香片的灭蚊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室内使用盘式蚊香防治蚊虫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 ,但近年来全国城乡居民已经开始普及使用电热片蚊香 ,又称之为第二代蚊香。它的技术难点主要是电热片蚊香滴加液的配制 ,因为它使用很少的溶剂 ,却同时要控制挥发速率的稳定性和较低的残留量及控制恰当的褪色能力。所以长期以来电热片蚊香滴加液都以进口产品占据垄断地位 ,国内有一些厂家曾经尝试却大多没有研制成功 ,主要原因是质量上一直无法与进口产品抗衡。随着用户对电热片蚊香的熟悉 ,越来越多的用户对电热片蚊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提高药效 ,延长使用时间 ,颜色指示剂的退色时间与药液… 相似文献
14.
三种电热片蚊香的药效比较钱薇萍1周忆昭1陈东平1朱鸿斌1阎晓华2近年来我们在成都市卫生杀虫剂市场销售品种调查中发现电热灭蚊片的有效成份主要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强力毕那命40,益多克10(单剂)及其混配制剂等,为了比较上述两种单剂与其混配电热片蚊香... 相似文献
15.
电热片蚊香是70年代开发的新型蚊香,近年来国内生产、销售量猛增,选用的电热片蚊香药剂已不仅仅是强力毕那命40(日本)。因为药剂质量直接关系到电热片蚊香的质量和信誉,针对选用较多的国内配制的益必添20、益必添20(法国)及强力毕那命40(日本)3种药剂制成的电热片蚊香,我们进一步做了药效、挥发率及贮存有效期等测试研究,同时用益必添20(法国)与强力毕那命40(日本)混配,做了药效测试。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电热片蚊香产品,应在使用时能使杀虫有效成份以一个既稳定且平均的方式在8~10 h内释放出来.要达到这些效果,必须具备充分的电热片蚊香制作技术、电热片蚊香器设计知识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影响电热片蚊香药效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麻毅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3,9(2):53-53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和专家编写的“家用卫生杀虫剂国家标准”气雾杀虫剂、电热蚊香、电热液体蚊香、盘式蚊香经四年多的曲折终于于二三年三月二十二日于北京正式“宣贯”付诸实施 ,这次修订的家用卫生杀虫剂“四项”标准 ,主要在有效成分相对偏差的控制范围、生物药效、热贮稳定的降解率等主要技术指标上作了调整 ,对一些物理性能指标在检测方法上进行了统一。总而言之 ,经修订的这四个国家标准无论从标准本身还是它的可操作性上都具备一定的水平。对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加… 相似文献
18.
19.
电热片蚊香检测方法及生物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热片蚊香检测方法及生物效果分析广东省卫生防疫站(广州,510300)安志儒,蔡松武,林立丰,庄敏电热片蚊香是用恒温电加热器产生一定的温度,使药片的有效成分挥发至空间,达到驱蚊效果。由于其具无烟、无灰尘、气芳香、驱蚊效果显著等优点,成为传统燃点盘香的...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成为右旋丙烯菊酯的两种电热片蚊香对淡色库蚊的杀灭效果,经实验室生物测试,KT50为6min15s ̄8min23s和5min01s ̄6min47s,24小时死亡率为63% ̄87%和48% ̄90%,两样品8小时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