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盾叶薯蓣皂素提取工艺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汤兴利  徐增莱  夏冰  史云云 《中药材》2004,27(11):877-880
目的:盾叶薯蓣是我国的特有植物,是我国生产薯蓣皂素的主要原料,因其薯蓣皂素的含量高而倍受关注,其薯蓣皂素提取工艺一直是众多科研人员和生产厂家以及环境工作者关心的问题.盾叶薯蓣皂素提取的方法有直接酸水解法、预发酵法、分离法、酶解法和微生物发酵法提取薯蓣皂素.而其薯蓣皂素的检测也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有重量法、红外光谱法、薄层扫描法、旋光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RP-PHLC)等,在具体的工作可以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9种药用薯蓣进行皂素、水分、灰分的含量测定以及皂素熔点测定,比较不同种类资源的质量差异,以利于薯蓣类药用资源的科学采集、栽培和开发.方法 采用水分测定甲法、灰分测定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黄姜类的皂素含量普遍高于萆薢类.而块茎类薯蓣、日本薯蓣、黄独三种的含量最低,其熔点均在196°以上.薯莨不含皂素,盾叶薯蓣水分含量最高,柴黄姜的灰分含量最高.结论 萆薢类的皂素含量达到了1%以上,可以用于工业生产.皂素含量与薯蓣种质有关,水分含量与薯蓣皂苷元含量无明显相关趋势,灰分含量与薯蓣皂苷元含量有一定的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3.
运用组织培养技术筛选盾叶薯蓣新品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概况盾叶薯蓣 (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 H.Wright)为薯蓣科植物 ,其根茎所含的皂素是目前合成避孕药等多种甾体类激素的起始原料 ,国内外需求量很大。致使盾叶薯蓣野生资源长期遭受破坏性采挖 ,自然恢复能力激剧下降。近年来国内一些单位开展了人工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由于引种的种质缺乏均一性 ,是一个相对一致的混合群体 ,田间整齐度较差 ,致使产量和含量不十分理想 ,并且皂素含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皂素化工企业对薯蓣的含量有明确的要求 ,若皂素含量低于 1 .5 % ,就没有生产利润。因此 ,高皂素含量的薯蓣新品种选育已成为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表面活性剂-超声法提取黄姜中薯蓣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薯蓣皂素收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面活性剂异丙苯磺酸钠(SCS)结合超声法提取效果最好,最优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12,超声45min,超声温度65℃,SCS浓度为10 mg/ml。结论表面活性剂-超声法对薯蓣皂素的提取具有方法简便,收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盾叶薯蓣Discorea zingibernsis C.H.Wright是一种野生的、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属薯蓣科薯蓣属;分布在湖北、四川、云南、陕西和湖南等省。现采于云南省文山州者,其根茎中所含地奥配基(薯蓣皂素),是合成避孕药、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药源。其根茎中除含少量的薯蓣皂甙外,还有约40%的淀粉,50%纤维和其他化学成份。但在生产中对如何快速确定样品中皂素的含量,至今仍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我们通过实验,摸索出了两种新颖、快速测定薯蓣中皂素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黄姜(Dioscorea zingibrensis.C.H.Wright)又称盾叶 薯蓣、火头根,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是我国特有 种,分布在湖北、陕西、湖南、河南、四川、甘肃等省;是 我国用来生产甾体激素类药物原料薯蓣皂素的主要植物,也 是我国薯蓣皂素含量最高的植物。  相似文献   

7.
运用组织培养技术筛选盾叶薯蓣新品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志安  王日照 《中草药》2002,33(4):361-363
目的 繁育优质高产薯蓣新品种。方法 在筛选最佳的培养条件和外植体类型的基础上,以高皂素含量和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的种质为材料,开展快速繁育技术研究。结果 盾叶薯蓣的不同种质间产皂素含量有较大差异;以叶柄为外植体在添加有4mg/L 2,4-D和1.5mg/L 6-BA的L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其出愈率可达75.2%,经不添加2,4-D的LS培养基培养可产生再生植株;共获得源于高皂素含量种质的试管苗8136株,田间成苗6830株,皂素含量达2.48%。结论 运用组织培养诜神通 优质高产薯蓣新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穿山龙野生变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穿山龙即穿龙薯蓣。其根状茎含薯蓣皂素(甙元)是合成各种避孕药品和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穿山龙根茎所制取的制剂——“冠心平”对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建立预发酵-双相联合酸水解法从黄姜药材中萃取薯蓣皂素的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 以薯蓣皂素的得率为考察指标, 分别优化预发酵和双相联合酸水解法的最佳条件, 并与两类传统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将黄姜药材粉末在500 r·min-1搅拌下于30 ℃预发酵72 h后, 加入浓硫酸和甲醇使它们的终浓度均为10%, 再加入石油醚形成双相体系, 并于120 ℃油浴中加热回流萃取4 h, 薯蓣皂素的平均得率为4.28%;而两类传统水解方法的得率则分别为3.01%和3.28%。结论 利用预发酵-双相联合酸水解法从黄姜药材中萃取薯蓣皂素简便易行, 并且提取率明显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从滇重楼中克隆得到糖基转移酶基因PpUGT2,该基因ORF长度为1773 bp,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为590个。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糖基转移酶归为UGT80A亚家族,经国际糖基转移酶命名委员会命名为UGT80A49。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pUGT2,通过诱导蛋白表达及蛋白提取,进行体外酶促实验,以UDP-葡萄糖为糖基供体,薯蓣皂素和偏诺皂素为底物,鉴定了其具有催化薯蓣皂素及偏诺皂素C-3羟基β糖基化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其催化特性,对其进行了底物宽泛性研究,以UDP-葡萄糖为糖基供体,共选取了包括甾体及三萜类化合物在内的15个底物,发现其具有催化甾体类化合物睾酮C-17羟基糖基化的功能。通过同源建模及分子对接,预测了PpUGT2与底物薯蓣皂素及偏诺皂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识别位点。并且通过对配体与多肽的氨基酸扫描,模拟突变,根据复合物的结合亲和力变化,在以底物为中心的5Å范围内,寻找到了最佳突变体,对突变体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该研究为完整解析重楼皂苷生物合成途径以及甾体类糖基转移酶的结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水解原位萃取薯蓣皂苷元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正交试验法研究利用穿山龙提取薯蓣皂苷元的生产工艺。方法 :采用水解原位萃取法 ,以薯蓣皂苷元得率为指标 ,确定了最佳工艺 ,并将该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较。结果 :穿山龙用含约 1.5mol·L-1硫酸的75%异丙醇水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回流提取 4.5h ,其提取效果最佳 ,优于传统工艺。结论 :该工艺薯蓣皂苷元得率高 ,成本低 ,操作简单 ,实用性好。  相似文献   

12.
薯蓣皂苷元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本文阐述了从黄姜中提取薯蓣皂苷元的各种工艺路线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生产工艺路线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任建伟  白云  郭秋月 《中草药》1994,25(2):93-94,112
对悬浮培养的盾叶薯蓣细胞的生长及薯蓣皂甙元产生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培养基及激素浓度对愈僵组织生长及皂甙元含量的影响,为细胞连续培养及培养条件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元的抗炎活性及其可能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酵母多糖A诱导的小鼠腹膜腔白细胞游走模型,评价薯蓣皂苷元的体内抗炎活性;利用白细胞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化的内皮细胞粘附的实验,验证薯蓣皂苷元的抗炎活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流式细胞术,考察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测定细胞核中转录因子NF-κB/p65的表达及细胞裂解液中NF-κB/p65的磷酸化情况,以探讨薯蓣皂苷元抗炎的可能机制。结果:薯蓣皂苷元1,3mg·kg1灌胃给药1次,可显著减少酵母多糖A诱导的小鼠腹腔内白细胞数量;薯蓣皂苷元0.1,1μmol·L1体外加药5h,显著抑制人HL-60细胞与TNF-α活化的ECV304细胞的粘附,但对ECV304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也不影响HL-60细胞与静息状态ECV304细胞的粘附。同时,薯蓣皂苷元0.1,1μmol·L1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ECV304细胞ICAM-1mRNA和蛋白的过量表达,1μmol·L1可抑制NF-κB/p65的核转移;薯蓣皂苷元明显减少TNF-α刺激10~30min诱导的NF-κB/p65的磷酸化,并呈一定浓度依赖性。结论:薯蓣皂苷元具有显著抑制白细胞的黏附迁移活性,其部分机制与抑制内皮细胞NF-κB活化,下调I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薯蓣皂苷水解微生物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可水解薯蓣皂苷的微生物。方法:从盾叶薯蓣根茎表面、根际土壤、叶片及根茎内筛选可降解薯蓣皂苷得皂苷元的菌株,薯蓣皂苷元采用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结果:筛选得到水解薯蓣皂苷的微生物,经鉴定分别属于曲霉属和交链孢属,并对其中一株菌的产酶特性和发酵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论:筛选菌株分泌的薯蓣皂苷水解酶,可水解薯蓣皂苷得到皂苷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薯蓣皂苷元对小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只小鼠分为0(对照)、100、200、400 mg·kg-1共4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90天,评估薯蓣皂苷元对小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观察指标包括小鼠体质量、毛色、饮食、粪便情况等,检测指标包括血常规分析、血液生化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雄性药物组小鼠体质量略减轻。血液学和病理学检查并无明显异常。结论:薯蓣皂苷元亚慢性毒性无可见不良效应剂量水平大于400 mg·kg-1,口服给药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7.
黄姜中薯蓣皂苷元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枫  李稳宏  李冬  唐璇  陈练洪 《中成药》2007,29(12):1765-1768
目的:考察超声波提取技术在薯蓣皂苷元提取中的应用,并寻求一种高效节能的薯蓣皂苷元提取方法。方法:采取先溶剂提取再酸水解的方法提取黄姜中的薯蓣皂苷元,对提取环节进行了五种不同方法优化组合和对比研究,以及反应机理的探讨,并与传统的直接酸水解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对黄姜磨浆后进行超声提取的方法提取效率最好,收率比传统提取法提高15,用酸量降低90以上,提取物纯度高。结论:对黄姜磨浆预处理后进行超声提取能充分发挥超声波的作用,该方法具有收率高,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大鼠肠内菌对麦冬皂苷D''''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通过大鼠肠内菌代谢转化麦冬皂苷D′的离体、在体实验,探索麦冬皂苷D'口服后吸收入血成分.方法:采用HPLC-ELSD定量检测离体实验的代谢产物及原形药含量;采用TLC,HPLC-MS法分别鉴定、监测在体实验大鼠尿、血中的代谢产物.结果:麦冬皂苷D′可被大鼠肠内菌群代谢,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代谢产物之一薯蓣皂苷元含量增加.结论:薯蓣皂苷元为麦冬皂苷D′经肠内菌代谢后的吸收入血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曹玉芳  王太霞  胡正海 《中草药》2004,35(5):562-565
目的 揭示盾叶薯蓣根状茎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期中皂苷的积累与分布以及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差异。方法组织化学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果 皂苷主要分布在基本组织内,有小维管束分布的区域皂苷积累最丰富,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也最高;其次是无维管束分布的区域:有大维管束分布的区域皂苷积累最少,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最低。结论 雄株3个区域的皂苷元含量均明显的高于雌株,雌雄同株其含量界于雄株和雌株之间。  相似文献   

20.
周媛  胡春根  朱健  姚家玲 《中草药》2006,37(3):423-426
目的通过比较盾叶薯蓣Dioscoreazingiberensis人工四倍体植株和普通二倍体植株在抗性相关指标及薯蓣皂苷元量方面的差异,探索药用盾叶薯蓣倍性育种的应用前景。方法以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的、经鉴定确认的3个不同株系四倍体盾叶薯蓣为材料,以二倍体原种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PO)活性以及可溶性糖的量;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HPLC法测定根状茎薯蓣皂苷元的量。结果四倍体植株SOD、PPO、CAT的活性以及可溶性糖的量明显高于二倍体;四倍体植株薯蓣皂苷元的量显著高于二倍体,增加幅度最大为二倍体原种的27%。结论人工四倍体植株薯蓣皂苷元量高,其生理指标也显示较强的抗性基础,可望直接利用或作为进一步培育高产、高薯蓣皂苷元量薯蓣新品种的良好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