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构建含有人TGF-βRⅡ型受体胞外区及ⅠgG1Fc段融合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并进行初步的功能活性鉴定。方法RT-PCR扩增人TGF-β1Ⅱ型受体胞外区及IgG1Fc段基因。通过Overlap PCR融合为目的基因hTTβRⅡ-ⅠgG1Fc;克隆至pAdTrack-CMV穿梭质粒.线性化后转染含骨架质粒的BJ5183菌.同源重组构建腺病毒质粒;将线性化的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293细胞,并扩增、纯化、RT-PCR鉴定;ELISA初步检测重组腺病毒的功能活性。结果目的基因经酶切分析、测序鉴定正确;RT—PCR及ELISA表明重组腺病毒能表达hTβRⅡ-ⅠgG1Fc,中和HLF分泌的TGF-β1。结论成功构建了含融合基因hTβRⅡ-ⅠgG1Fc的腺病毒载体,体外实验证实表达的蛋白具有中和TGF-β1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含有人TGF-β1Ⅱ型受体胞外区及IBG1Fc段融合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并进行初步的功能活性鉴定.方法 RT-PCR扩增人TGF-β1Ⅱ型受体胞外区及IgG1Fc段基冈,通过Overlap PCR融合为目的 基因hTβRⅡ-IgG1Fc;克隆至pAdTrack-CMV穿梭质粒,线性化后转染含骨架质粒的BJ 5183菌,同源重组构建腺病毒质粒;将线性化的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293细胞,并扩增、纯化、RT-PCR鉴定;ELISA初步检测重组腺病毒的功能活性.结果 目的 基因经酶切分析、测序鉴定正确;RT-PCR及ELISA表明重组腺病毒能表达hTβRⅡ-IgG1Fc,中和HLF分泌的TGF-β1.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融合基因hTβRⅡ-IgG1Fc的腺病毒载体,体外实验证实表达的蛋白具有中和TGF-β1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表达IgE高亲和力受体FeεR Ⅰα亚基,并用重组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方法 用RT-PCR的方法从过敏性疾病病人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调取FcεR Ⅰα蛋白基因,经T-A克隆、亚克隆至pET28a( )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STAR(DE3),IPTG诱导表达FeεR Ⅰα亚基蛋白,通过Ni-NTA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并用其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FcεR Ⅰα亚基单克隆抗体,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调取了人IgE高亲和力受体FcεRⅠα亚基的基因,且测序正确;构建原核表达质粒FcεR Ⅰα-pET28a( );成功建立4株稳定分泌抗FcεR Ⅰα亚基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G101、C22、G113、G42.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证实,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特异性结合人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 Ⅰα亚基.结论 成功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备了FcεR Ⅰα亚基蛋白,制备了4株效价高、特异性好的抗FcεR Ⅰα亚基单克隆抗体,为FeεR Ⅰα亚基及其抗体在过敏性疾病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肺气肿中的作用。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肺气肿组、rhTNFR:Fc干预组和假干预组。肺气肿组、干预组和假干预组予以香烟熏吸。烟雾暴露达1个月时,干预组予以TNF-α拮抗剂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皮下注射,假干预组给予空白对照制剂。熏烟80d后处死大鼠。大鼠肺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BALF中TNF-α浓度及BALF中VEGF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气肿组肺平均内衬间隔(MLI)升高,平均肺泡数(MAN)降低,BALF中VEGF水平降低,血清、BALF中TNF-α浓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肺气肿组比较,rhTNFR:Fc干预组MLI无显著差异(P0.05),MAN增高(P0.05);BALF中TNF-α、VEGF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TNF-α浓度降低(P0.05)。肺气肿组BALF中VEGF水平与TNF-α浓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VEGF表达降低和TNF-α表达增加与吸烟大鼠的肺气肿形成有关。VEGF与TNF-α可能各自独立促进肺气肿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PCP-2胞外区(PCP-2EC)与人免疫球蛋白IgG Fc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并纯化PCP-2EC/Fc蛋白,研究其在神经细胞黏附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以PBLIISK-PCP-2为模板扩增PCP-2EC片段,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IGplus;重组质粒分别转染COS-7细胞和293细胞,可溶性表达PCP-2EC/Fc融合蛋白,并通过金葡菌蛋白A特异性纯化;以此融合蛋白作为基质,观察原代培养神经元的黏附情况.结果:成功构建PCP-2EC/Fc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预期设计相符;进一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并纯化PCP-2EC/Fc蛋白;PCP-2EC/Fc蛋白可以促进原代培养神经元的黏附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PCP-2EC/Fc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获得有活性的PCP-2胞外区可溶性分子,初步研究发现其在神经细胞黏附中发挥促进作用,为后续神经及其他领域中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Ⅰ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方法 合成内质网滞留型MHC-Ⅰ细胞内抗体的基因片段,测序正确后酶切获取该胞内抗体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插入质粒pSSHG/CMV的EcoR I-BamH I位点构建pSSHG/MHC-Ⅰ。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将腺病毒辅助质1粒pFG140、包装质粒pAAV/Ad及已构建的pSSHG/MHC-Ⅰ三质粒在293细胞系中同源重组包装rAAV。采用地高辛标记的斑点杂交方法测定rAAV滴度。结果 成功构建了重组病毒质粒pSSHG/MHC-Ⅰ及人类MHC-Ⅰ胞内抗体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MHCI),经蔗糖梯度离心法获得rAAV组分,梯度稀释测得滴度为6.88×1010PFU/mL。结论 通过分子克隆体外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rAAV-MHCI,为下一步人体细胞实验及移植免疫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含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HSV1-TK)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质粒pSNAV2.0-TK,制备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HSV1-TK,并检测HSV1-TK基因在转染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整合和表达,为后囊膜混浊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HSV1-TK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质粒pSNAV2.0-TK,并通过PCR和酶切鉴定;将该质粒转染BHK-21细胞,经G418筛选出携带该质粒的载体细胞株BHK-21/TK,在辅助病毒的参与下包装成重组病毒rAAV2/HSV1-TK;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重组病毒rAAV2/HSV1-TK的纯度,用斑点杂交法检测重组病毒的滴度;重组病毒rAAV2/HSV1-TK转染兔晶状体上皮细胞N/N1003A,用PCR和RT-PCR检测HSV1-TK基因的整合和表达.结果:经PCR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pSNAV2.0-TK构建成功;成功制备了重组病毒rAAV2/HSV1-TK,病毒滴度达1×1012v.g./mL;重组病毒转染N/N1003A细胞后,PCR和RT-PCR检测显示HSV1-TK基因在细胞中整合并且有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含HSV1-TK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质粒,制备了高滴度重组病毒rAAV2/HSV1-TK,HSV1-TK基因在转染该病毒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可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8.
TGF-βRⅡ/Fc融合蛋白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TGF-βRⅡ/Fc融合蛋白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并使之成功表达。为将来TGF-βRⅡ/Fc融合蛋白在肺间质纤维化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Bac-TRⅡ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采用DNA脂质体转染技术和昆明细胞培养技术培养和扩增Bac-TRⅡ重组病毒颗粒;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重组的Bac-TRⅡ杆状病毒感染的sf9细胞中可以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结论:重组的Bac-TRⅡ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可以用于正确表达TGF-βRⅡ/Fc融合蛋白。由于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效率较高,因此,今后可利用该系统进行目的蛋白的纯化及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IgG1 Fc段融合蛋白(sTNF-αR-Fc)对于感染性休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注射脂多糖)和sTNF-αR-Fc处理组(注射sTNF-αR-Fc和脂多糖).多道生物信号分析系统监测各组大鼠平均动脉压变化并记录死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中TNF-α水平;RT-PCR检测肝脏及心脏组织TNF-α、IL-6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NF-α mRNA表达水平升高,平均动脉压和生存率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sTNF-αR-Fc处理组TNF-α、IL-6水平下降,生存率提高(P<0.05).结论 sTNF-αR-Fc可以显著降低脂多糖所致感染性休克大鼠的死亡率,其可能是通过降低TNF-α水平而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IgG1 Fc段融合蛋白(sTNF-aR-Fc)对于感染性休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注射脂多糖)和sTNF-αR-Fc处理组(注射sTNF-aR-Fc和脂多糖)。多道生物信号分析系统监测各组大鼠平均动脉压变化并记录死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中TNF-α水平;RT-PCR检测肝脏及心脏组织TNF-α、IL-6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NF-α mRNA表达水平升高,平均动脉压和生存率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sTNF-αR-Fc处理组TNF-α、IL-6水平下降,生存率提高(P〈0.05)。结论sTNF-aR-Fc可以显著降低脂多糖所致感染性休克大鼠的死亡率,其可能是通过降低TNF.TNF-α平而耗治'存作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和比较单独或联合进行外源性血管r8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疗效,从而寻找出安全有效的基因治疗方法。方法用线栓加环扎方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持续性闭塞(MCAO)模型。36只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VEGF基因治疗组、bFGF基因治疗组、基因联合治疗组和MCAO组,治疗组于术后24h内将分别表达VEGF和bFGF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rAAV—VEGF和rAAV—bFGF通过大鼠侧脑室输注。术后14d取脑,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脑缺血边缘区脑细胞凋亡数,HE染色观察脑组织坏死情况。结果与MCAO组比较,VEGF基因治疗组、bFGF基因治疗组、基因联合治疗组脑缺血边缘区脑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P〈0.05),脑组织坏死体积缩小(P〈0.05),其中以基因联合治疗组更为显著。结论外源性VEGF和bFGF基因联合比VEGF或bFGF基因单独治疗大鼠脑缺血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赛普(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毒组和益赛普干预组,一次性灌胃染毒造模,肺组织切片行免疫组化方法测定TNF-α、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毒组TNF-α、NF-κB表达均明显较高,只是各时间点程度有所不同。与中毒组相比,干预组TNF-α、NF-κB表达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NF-α、NF-κB对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过程中起促进作用,而益赛普对减轻其损伤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与芍药苷(Pae)联合应用对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对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经知情同意,收集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正常滑膜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人滑膜细胞进行培养。取第3代人FLS,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0μg/L)刺激,分别用rhTNFR:Fc(10 mg/L)、Pae(10-5mol/L)及二者联合干预。MTT法检测人FLS的增殖反应,免疫组化法半定量分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死亡结构蛋白(TRADD)在FLS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rhTNFR:Fc与Pae联合用药对FLS增殖的抑制作用优于rhTNFR:Fc和Pae单独给药组。rhTNFR:Fc、Pae及联合用药均能明显下调FLS中TNFR1和TRAF2表达,上调TRADD表达;与单独用药相比,联合用药能进一步上调TRADD表达,而对TNFR1和TRAF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rhTNFR:Fc和Pae联合用药对人FLS增殖的抑制作用优于单独给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RADD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G Fc段低亲和力受体Ⅱ (FcγRⅡ) 和表皮生长因子A (VEGF-A)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FcγRⅡ?VEGF-A基因在56例大肠癌组织和相应切缘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FcγRⅡ和VEGF-A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FcγRⅡ与VEGF-A的相关性?结果:FcγRⅡ基因表达在大肠癌组织中较正常组织低,其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浸润深度和TNM分期相关(均P < 0.05)?VEGF-A基因表达在大肠癌组织中较正常组织高,其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TNM分期相关(均P < 0.05)?肠癌患者FcγRⅡ基因的表达与VEGF-A呈负相关(r = -0.104, P = 0.002)?结论:FcγRⅡ基因与肠癌的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其高表达提示较好的预后,推测可能是通过调控VEGF-A的表达而发挥作用?FcγRⅡ基因有望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可溶性TNFR-Fc融合蛋白对大鼠MODS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TNFR)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关系 ,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 Fc融合蛋白 (s TNFRp75 - Fc)在 MODS中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制。 方法 :将 4 8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 ,通过创伤 +感染二次打击 ,建立“双相迟发”大鼠 MODS模型 ,在模型基础上动物复苏时静滴 0 .4mg/ kg s TNFRp75 - Fc作为给药组。采用 Western印迹技术 ,对各组大鼠主要器官细胞膜表面 TNFR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 :给药组动物主要器官损害指标明显减轻 (P<0 .0 5 ) ,MODS发生率 (4 3.7% )和病死率 (12 .5 % )与模型组 (10 0 .0 %、5 0 .0 % )相比均显著降低 (P<0 .0 5 )。s TNFRp75 - Fc显著抑制血浆中 TNF-α活性。正常组 TNFR1和 TNFR2均为低水平表达 ,MODS模型鼠的两种 TNFR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 ;给予 s TNFRp75 - Fc后各器官中两种 TNFR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 :TNF-α及TNFR的表达在 MOD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外源性 s TNFR的应用可能减少细胞膜 TNFR的表达。实验证明 s TNFRp75 - Fc可以对 MODS模型动物起到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DDR2/Fc真核表达载体,使其在HEK293细胞中进行表达. 方法:采用PCR技术,分别从大鼠脑组织、含人IgG1 Fc全长互补DNA(cDNA)的质粒中扩增出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的DS区域、Fc段,以定向克隆的方法将其串联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获得重组表达载体DDR2/Fc-pcDNA3.1(-);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HEK293细胞; RT-PCR、免疫印迹检测融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DNA测序和限制型酶切鉴定证明两段基因正确克隆至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细胞裂解物中检测到融合蛋白的表达,其分子质量与预期大小一致,该融合蛋白能正确表达于HEK293细胞中. 结论:成功构建了DDR2/Fc融和表达载体,表达了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7.
益赛普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玉 《吉林医学》2011,(7):1417-1418
<正>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免疫疾病的主要炎性介质和发病机制的关键因素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其参与调控的炎性反应可导致关节的病理改变。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是一种生物制剂,它能竞争性地与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合,阻断它和细胞表面TNF受体结合,降低其活性,减轻炎性反应。我科自2009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MR1/IgG1 Fc融合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并使其在昆虫细胞内表达获得MR1/IgG1 Fc二聚体,制备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用于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MAIT)反应性代谢物及MAIT细胞功能调控研究。方法 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β2m编码基因。商业化合成MR1胞外段和IgG1 Fc融合基因的全序列基因MR1/IgG1 Fc,与β2m基因重组构建pFastBacTM Dual+[β2m+MR1/IgG1 Fc]表达载体;利用Bac-to-Bac昆虫表达系统表达MR1/IgG1 Fc二聚体融合蛋白,并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建立MR1/IgG1 Fc二聚体加载的人工抗原提呈细胞(artificial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APCs),即MR1 aAPCs,提呈大肠埃希菌(DH5α)来源的代谢物,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检测MAI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水平。结果 经PCR及测序鉴定证实pFastBacTM Dual+[β2m+MR1/IgG1 Fc]载体中MR...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HLA-B54/IgG1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至721.221细胞中,获得HLA-B54/IgG1Fc二聚体融合蛋白.方法 通过RT-RCR我们获得了HLA-B54的胞外段与人IgG1的CH1-CH2-CH3的cDNA,将HLA-B54与IgG1重链的恒定区插入到质粒pcDNA3.1(+)中形成pcDNA3.1(+)-HLA-B54/IgG1Fc重组基因.为了获得稳定转染,用电穿孔法将质粒pcDNA3.1(+)-HLA-B54/IgG1Fc转染到721.221细胞中,大量收集通过G418筛选的721.221阳性克隆株的无血清的上清,通过PEG20000浓缩得到可溶性HLA-B54/IgG1Fc二聚体融合蛋白,双抗体夹心ELISA和Western-blot(利用MHCⅠ类特异性抗体、人IgG的Fc段特异性抗体)来鉴定融合蛋白.结果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等证实了成功构建了pcDNA3.1+[HLA-B54/IgG1Fc]重组质粒.ELISA和Western-blot结果表明:HLA-B54/IgG1Fc融合基因能够在721.221细胞中表达.融合蛋白由预期的HLA-B54的胞外段与IgG1的Fc段两个部分组成.结论 二聚体融合蛋白HLA-B54/IgG1的构建有助于理解HLA-B54限制性的T细胞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一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fitis,RA)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受试者每周口服2次甲氨蝶呤(MTX)(7.5mg/次);治疗纽20例,受试者每周口服2次MTX(7.5mg/次),同时每周2次皮下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25mg/次)。连续用药12周。观察药物对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活动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RA症状及病情活动的指标在2周起即有明显的下降,起效速度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结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一抗体融合蛋白与MTX连用能较好的降低RA症状及病情活动的指标,比单用MTX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