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4 年10 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儿科输液室首次进行静脉输液的学龄前患儿3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属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属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 05 ). 结论 前瞻性护理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儿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门诊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门诊静脉输液学龄前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在输液操作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输液依从性、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液治疗的1次、2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门诊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患儿依从性和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促进输液顺利进行,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士进行梯队管理减少婴幼儿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门诊注射室实施静脉输液治疗的120例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静脉输液护理干预;观察组在静脉输液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将护士进行梯队管理。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输液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门诊注射室护士实行梯队管理,高年资护士对静脉治疗进行督察指导,有利于提高其工作责任心,提高了婴幼儿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减少了婴幼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情景游戏为中心的干预措施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10月我院输液室接受静脉输液患儿12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以情景游戏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穿刺过程中的疼痛感、满意度、输液依从性及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液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情景游戏为中心的干预措施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可缓解患儿的疼痛感,增加其输液依从性,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洞察-应答-支持”情绪疏导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1日~9月1日在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10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穿刺护理;将2020年10月1日~12月1日101例静脉输液患儿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洞察-应答-支持”情绪疏导法。比较两组患儿穿刺依从性(采用穿刺依从性问卷)、疼痛程度[采用儿童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LACC)]、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输液时脱针、渗漏及家属配合度。结果:研究组穿刺依从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家属配合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LACC评分、输液脱针及渗漏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洞察-应答-支持”情绪疏导法对静脉穿刺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穿刺成功率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能够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强化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9月医院儿科就诊且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20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疼痛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首次穿刺成功率、二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单次穿刺时间、穿刺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穿刺时、穿刺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穿刺时心率、平均动脉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低于对照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可有效提高患儿的静脉输液依从性、穿刺效率、穿刺成功率,减轻穿刺时血流动力学波动、应激反应、疼痛感,有利于减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提高患儿家长满意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能级对应模式应用于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5月儿科住院并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7年6月至8月儿科住院并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设为观察组,接受能级对应模式输液治疗。评估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首次成功率、静脉输液重复穿刺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01);静脉输液重复穿刺率低于对照组(P<0.001);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8)。结论:在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中应用能级对应模式,可有效提高首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降低重复穿刺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门诊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需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学龄前儿童,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50例,采用一般的护理干预方式,并随时观察两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儿童的依从性、疼痛级别、恐慌情况以及60 s哭闹停止率等,并做好详细记录。对患儿及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心理行为干预后,观察组恐惧程度和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依从性、60 s哭闹停止率、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及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进行心理行为干预,降低了儿童家属的心理压力,能够使患儿更好地服从医生,保证了一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临床价值,适用于临床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静脉输液患儿心理状况及输液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86例静脉输液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静脉输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两组均护理至静脉输液治疗结束;比较两组接诊时间、输液等候时间、拔针时间、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依从性、穿刺疼痛度[采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穿刺前后心理状况[采用儿童焦虑量表中文版(SCAS)]、输液期间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输液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接诊时间、输液等候时间、拔针时间及穿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穿刺成功率、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穿刺后,两组SCAS评分低于穿刺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输液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患儿护理干预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缩短静脉输液治疗时间,减少风险事件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中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需行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静脉穿刺时间、疼痛评分、配合度、一次穿刺成功率、情绪稳定率及陪护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时间、疼痛评分显著减少,配合度、一次穿刺成功率、情绪稳定率及陪护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为患儿提供医疗服务,提高患儿的依从性,避免医患冲突,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应用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门诊2017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需要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入组。其中2017年6月—2017年8月为A组共30人,予常规护理;2017年9月—2017年11月为B组30人,予特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小儿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治疗依从性、输液期间生活质量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结果 A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B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A组,P0.05;B组输液治疗依从性高于A组,P0.05;A组SF-36评分均低于B组,P0.05;B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护理质量,并且输液期间小儿的生活质量高,可以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输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输液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患儿和家长的意愿,将140例学龄前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输液操作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即患儿的配合度和输液一次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率92.9%,对照组7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静脉穿刺恐惧心理护理干预,对静脉穿刺的合作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u=2.8110,P0.05)。结论针对静脉穿刺恐惧心理,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能缓解学龄前患儿输液时的恐惧心理,提高对于静脉穿刺的依从性,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需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治疗的患儿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患儿发生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护理干预对学龄前患儿接受静脉输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学龄前患儿在接受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状况与影响因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的学龄前患儿208例分成观察组109例和对照组99例,观察组运用沟通技巧实施心理疏导,对照组则予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时的行为状况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在配合治疗的主动性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学龄前患儿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从而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对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改进方法前本院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9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成立输液护理质量改进小组,利用RCA法找出近端原因和根本原因。随后选择本院静脉输液治疗患儿90例为观察组,根据RCA得出的结果,从输液环境、专业知识讲解、心理护理、穿刺护理和输液后护理5个方面进行护理流程的改善。观察并分析改进前后穿刺成功率、治疗依从性、家长护理满意度以及儿童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静脉输液穿刺中,RCA通过追根溯源,发现问题发生的近端原因与根本原因,从而对护理流程进行相应改善,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儿的疼痛评分。  相似文献   

16.
洪珊珊 《妇幼护理》2022,2(3):665-667
目的 探究情景游戏联合细节护理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4 月在我院门诊 静脉输液的 100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情景游戏联合细节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治疗依从性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 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 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护理中实施情景游戏联合细节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依从性,从而提高一次 性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春辉  冯淑芳  周春丽 《全科护理》2012,10(11):965-966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儿童输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830例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疼痛客观评分低于对照组;患儿依从性和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静脉输液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患儿对疼痛的敏感度,明显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患儿的依从性,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冯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364-536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58例接受输液的学龄前儿童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9例,两组输液均由专人操作,干预组根据患儿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操作,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穿刺时依从性及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 干预组静脉穿刺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干预组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能提高家属和患儿对静脉穿刺的合作性.配合护士操作,从而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提高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4例行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输液护理,研究组采取常规静脉输液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情绪改善情况、静脉输液依从性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96.15%高于对照组82.69%,静脉输液依从性80.77%高于对照组55.77%,家长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不良情绪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时采取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高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缓解患儿不良情绪,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的顺从性、穿刺成功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6-7月于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18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90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通过改进小儿静脉输液相关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干预技术。比较两组患儿的顺从性、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的顺从性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99;P<0.05);观察组患儿穿刺成功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54;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61;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儿静脉输液的顺从性、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