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种洗手方法手部带菌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口腔科医务人员3种不同洗手方法下手部微生物污染情况,控制医院感染,特别是外源性医院(医源性)感染。方法2003年1—12月,对口腔科医务人员卫生洗手、七步洗手、七步洗手后进行0.5%碘伏擦手3种洗手方法后进行抽样检测。结果检测卫生洗手、七步洗手、七步洗手后进行0.5%碘伏擦手共300人次,合格率分别是62.0%、82。3%、100%。结论卫生洗手不能彻底清除皮肤上的细菌,遵照专业七步洗手法效果可靠,七步洗手法后进行0.5%碘伏擦手可达无菌,保证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七步洗手法是防治感染最基本、最重要的护理操作之一,但让初学者并不容易掌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记忆印象,笔者对筷子兄弟创作的流行歌曲《小苹果》歌词进行大幅度改编,制成一曲《洗手歌》,并将其应用于七步洗手法教学中,受到学校护生欢迎,现将此教学案例展示如下。1《洗手歌》歌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居家腹膜透析操作者操作前规范洗手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操作前规范洗手调查问卷、规范洗手评分标准,对2010年4月份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腹膜透析中心的76例居家腹膜透析操作者进行调查。结果腹膜透析操作者以女性居多(64.5%),以退休人员为主(65.8%),大多数由患者本人进行腹膜透析操作(73.7%)。现场观察洗手合格者仅有5例(6.6%)。被调查的操作者洗手平均用时8s,漏洗2个部位者,占57.8%;漏洗2个及以上部位者占81.6%,居家腹膜透析操作者漏洗率较高的部位依次是:指关节、指间、指尖。细菌菌落计数合格者14例,合格率18%。菌落计数与洗手得分呈负相关,洗手得分越低菌落计数越高。操作者的年龄、透析龄、文化程度、职业、性别、与患者的关系等因素与洗手得分无相关性。结论居家腹膜透析操作者洗手不规范,护士应关注操作者对规范洗手的重要性、操作方法等方面的认识,提高洗手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CCFES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CCFES组在患侧腕背伸肌给予CCFES,将电极置于双侧腕背伸肌运动点,首先采取三点法对健侧产生轻微腕背伸动作(<10%完全动作幅度)、中等腕背伸动作(50%完全动作幅度)、完全腕背伸动作时的肌电值进行标定,然后调节刺激器使患侧腕关节产生与健侧三个相同幅度的动作,记录所需电流强度。治疗时健侧做腕背伸动作以触发刺激器,给予患侧腕背伸肌相对应强度的电刺激以产生与健侧相似的动作。输出波形为方波,电流频率60Hz,脉冲宽度200μs,持续时间20min。对照组在患侧腕背伸肌运动点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输出波形为方波,电流频率60Hz,脉冲宽度200μs。两组治疗方案均为每次20min,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法、上肢运动力指数(MI)、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主动腕背伸活动度(AROM)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周结束时,CCFES组上肢Fugl-Meyer、MI、FTHUE-HK评分及腕背伸AROM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上肢Fugl-Meyer、MI、FTHUE-HK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CCFES组上肢Fugl-Meyer和FTHUE-HK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较神经肌肉电刺激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鉴别腕背隆凸综合征和腕背腱鞘囊肿,以减少误诊率。方法:2007年以来我门诊手术处理腕背腱鞘囊肿102例,其中复发17例,11例经再次手术后至今无复发,另外6例手术后再次复发,后经X线片检查明确诊断为腕背隆凸综合征。结果:6例患者分别行手术治疗,切除腕背滑囊及凿除增生骨质,随访5例患者均无复发,4例患者无任何症状,1例患者仍感腕背疼痛、腕无力。结论:腕背隆凸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少见,绝大多数患者以腕背逐渐增大的囊性包块就诊,临床上极易误认为是单纯的腱鞘囊肿,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及经第2、3腕掌关节背侧切线位X线片即可资以鉴别。  相似文献   

6.
<正>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手的特定神经节段的传导速度进行比较。方法:作正中神经与尺神经传导研究时,通频带0.8~3.2kHz,用1Hz.波宽0.1ms 的超强刺激.进行指—腕感觉神经传导研究时,置环形电极于指上,近端为阴极,隔2~3cm 的远端为阳极,顺向法。进行掌—腕感觉传导研究时,刺激器放在掌中部指神经上,阴极置近端,将标准塑料条形电极(极间距离为30mm)沿神经线放手腕部作为记录电极。第2和第3指的指—腕平均距离,为132(±11.0)mm,小指为112(土12.2)mm,正中神经,尺神经的掌—腕距离平均为75(±7.9)mm.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腕手关节矫形器对偏瘫患者腕手关节屈肌痉挛及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偏瘫患者5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疗法,观察组加用改良腕手关节矫形器,于每天训练结束后累计穿戴4~8 h,每次30~60 min,休息15 min。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及治疗12周对两组患者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式Fugl-Meyer评定(FMA)进行评定,采用量角器测量患侧腕关节主动掌屈、背伸、桡偏、尺偏关节活动度(AROM)。结果治疗4周时,两组均未见明显改善,两组间也无显著性差异。治疗8周时,两组MAS和FMA评分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时改善(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腕关节各方向AROM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5),其中背伸AROM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治疗12周时,观察组MAS和FMA评分较治疗8周时进一步明显改善(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背伸、掌曲、桡偏AROM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腕手关节矫形器可明显缓解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腕手关节屈肌痉挛,促进腕手关节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张淑珍  刘玉海  吕杰 《中国康复》2012,27(4):288-289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充气压力衣配合支具对偏瘫患者患侧手肿胀的疗效。方法:偏瘫手肿胀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充气压力衣训练,训练结束后配带腕背伸支具。分别在治疗前后给予患手肿胀程度(体积)、掌指关节活动度及简易手功能检查(STEF)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患手的肿胀体积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减少更显著(P<0.01);掌指关节活动度及STEF评分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增加更显著(P<0.01)。结论:早期应用充气压力衣进行训练并配带腕背伸支具能明显消除偏瘫患者手肿胀,增加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9.
李萍 《当代护士》2013,(12):100-101
通过现场发放自制调查问卷了解护工手卫生概念、卫生手概念、七步洗手法和手卫生指征,现场考核执行手卫生情况,对护工进行关于手卫生知信行全方位了解,掌握护工手卫生执行率和七步洗手法的执行正确率。认为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科学性的干预措施,施行PDCA循环管理法,改善护工手卫生现状,提高洗手依从性从而降低医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正确六步洗手法预防院内感染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加强对医疗护理操作前后的规范洗手,提高手卫生消毒质量,对控制医院感染,特别是外源性(医源性)感染有着重要意义。方法:对六步洗手法后与普通洗手法的微生物进行监测,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六步洗手法后培养菌落数均少于普通洗手法,手卫生消毒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加强洗手的监督管理,普及洗手相关知识,做到规范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自行设计一种适合矫正前臂、腕、掌、指功能障碍的矫形器,有利于前臂外伤、手外伤后的保护和功能训练。该矫形器由主架、掌指关节背杆架、前支架、各指的手指套圈和弹力带及钢丝结构组成。由掌背护板和腕托架构成主架,主架的前侧固定安装一U形前支架;食指套圈、中指套圈、无名指套圈和小指套圈分别通过弹力带连接在主架的掌背护板上;拇指套圈通过钢丝安装在掌背护板的食指套圈外侧;一用于腕臂套置的腕臂套圈通过弹力带连接在U形前支架的横杆上。根据训练方式不同,起到了保护神经、肌腱、血管吻合端和防止骨折端错位的作用;起到了改善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活动度的作用;起到了增强旋前圆肌、旋前方肌、旋后肌、腕伸肌、腕曲肌、指总伸肌、指深屈肌和指浅屈肌肌力的作用。该矫形器可用于前臂、腕、手损伤术后,能较好地促进该部位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冉春风 《中国临床康复》2008,(26):5120-5122
自行设计一种适合矫正前臂、腕、掌、指功能障碍的矫形器,有利于前臂外伤、手外伤后的保护和功能训练。该矫形器由主架、掌指关节背杆架、前支架、各指的手指套圈和弹力带及钢丝结构组成。由掌背护板和腕托架构成主架,主架的前侧固定安装一U形前支架;食指套圈、中指套圈、无名指套圈和小指套圈分别通过弹力带连接在主架的掌背护板上;拇指套圈通过钢丝安装在掌背护板的食指套圈外侧;一用于腕臂套置的腕臂套圈通过弹力带连接在U形前支架的横杆上。根据训练方式不同,起到了保护神经、肌腱、血管吻合端和防止骨折端错位的作用;起到了改善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活动度的作用;起到了增强旋前圆肌、旋前方肌、旋后肌、腕伸肌、腕曲肌、指总伸肌、指深屈肌和指浅屈肌肌力的作用。该矫形器可用于前臂、腕、手损伤术后,能较好地促进该部位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张超  刘璇  何斌 《中国康复》2016,31(2):156-157
目的:观察前臂掌侧腕手矫形器对于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32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2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传统上肢运动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前臂掌侧腕手矫形器辅助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及上肢腕手部分Fugl-Meyer评分(FMA)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手指屈肌群MA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臂掌侧腕手矫形器应用于脑卒中急性期的患者可以有效地降低腕手肌张力,且对于上肢腕手运动功能恢复有一定效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第一腕掌关节掌、背侧韧带的同时重建,为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陈旧脱位提供一种可靠的方式。方法:利用桡侧腕屈肌腱和桡侧腕长伸肌腱部分腱束移位,与拇长展肌腱交叉后编织缝合,起到同时重建掌、背侧韧带,使脱位的第一腕掌关节复位并稳定。结果:临床应用48例,效果满意。结论:桡侧屈腕肌腱和桡侧腕长伸肌腱部分移位与拇长展肌腱交叉缝合后,符合第一腕掌关节韧带重建的解剖要求,操作简单,疗效满意,是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陈旧脱位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品管圈活动对科室后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对科室后勤人员(包括陪护人员、运送人员、保洁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及七步洗手法操作正确率进行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比较。结果进行品管圈活动后科室后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从17.3%上升至86.5%,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从42.3%上升到84.5%,七步洗手法操作正确率由20.5%上升至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科室后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医护人员手上的GNB(革兰氏阴性杆菌)是病人口咽部定植病原体和NP(医院内肺炎)病原体的重要来源,据报道抗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传播与医护人员的手有很大关系,经研究发现,护士手上带有大量的白色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有抗甲氧苯青霉素的菌珠[1].可见医护人员手上病原菌的传播是院内感染的重要来源.有研究表明仅就洗手一项就可以降低院内感染的30%[2].ICU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各种操作频繁,洗手要求次数多.据调查,医生每班次平均需洗手16次,护士为55次.但由于标准洗手法费时较多,秋冬季节频繁洗手对手有一定损伤,因此,实际洗手率仅为(16.36%士12.95%),为探讨一种高效、省时、实用的洗手方法,我们对肤摩尔洗手液洗手法和传统标准六步洗手法两种洗手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测定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第一腕掌骨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第一腕掌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腕掌骨关节炎应用1.9 mm的关节镜,采用1R及1U入路进行清理,同时在第一、二掌骨基底背侧作3 cm横切口,于第二掌骨基底打入微型缝合锚,锚钉缝线经桡动、静脉背支及拇长伸肌腱深面穿过,采用悬吊及紧缩缝合第一腕掌关节桡背侧关节囊,行关节囊成形术,矫正因骨关节炎造成的第一腕掌关节半脱位。结果术后随访18~24个月,本组优5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75%;改良MAYO评分术前(26.88±13.08)分,术后(82.50±12.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X线片示第一腕掌关节对位关系良好,无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第一腕掌骨关节炎具有术中操作简单、术后恢复良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的洗手消毒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间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消毒供应中心无菌间的12名护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名,分别采用鼓楼牌抗菌洗手液配合流动水七步洗手法+纸巾擦干、爱护佳免洗手消毒液配合七步洗手法,比较两种洗手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两种洗手消毒方法洗手后的细菌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洗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洗手消毒方法的消毒合格率,3 h后两种洗手方法的消毒合格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鼓楼牌抗菌洗手液对皮肤刺激性显著小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鼓楼牌抗菌洗手液对皮肤的消毒效果较好,且消毒持续时间较长,对皮肤无刺激,是一种安全、高效、方便快捷的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保洁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问卷与访谈结合的方式,调查62名手术室保洁人员的手卫生知识;现场考核其七步洗手法;随机挑选11名保洁员手部采样,做细菌培养。[结果]手术室保洁员在清洁洗手池前后、擦拭手术病人接送平车后手卫生执行率偏低,为40%、20%;接受过手卫生培训的保洁员七步洗手法的合格率高于未接受过培训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8,P0.05);七步洗手法大拇指、指间和手腕等部位的漏洗率最高,分别为64.2%、42.8%及78.5%;手卫生前手部细菌学监测无人合格,手卫生后有64%的保洁员合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4,P0.05)。[结论]手术室保洁人员是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人群,加强对保洁员的手卫生培训并定期监测其手卫生效果极其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在Sauvé-Kapandji手术中,采用一种新的内固定方法用于下尺桡关节融合,及其中远期随访效果。方法:1994-10/1997-01接受Sauvé-Kapandji法手术的类风湿腕关节炎患者8例10腕,男2例2腕,女6例8腕;年龄36~68岁,平均51岁;病程6.4~24.4年,平均15年;术后随访5.1~7.8年,平均6.5年。下尺桡关节固定:6腕为自体骨钉autologousbonepeg+Polydiox-anone(PDS)钉;4腕为自体骨钉+Poly-LLacticAcid(PLLA)螺钉。结果:随访时10腕全部疼痛缓解。1腕在尺骨截骨近端部有轻微压痛。术后腕关节平均背伸增加,掌屈减少。前臂的旋前和旋后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术后的病期变化、腕高比值进一步加重,桡尺骨间的距离轻度变小。尺侧移位指数和掌侧半脱位比值与非手术侧比较,腕骨无明显向掌或尺侧移动。全部病例术后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采用自体骨钉和生物可吸收钉固定下尺桡关节,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