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专项护理干预在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患者家属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临床上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且接受姑息治疗的101例患者及其家属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52例,仅给对照组患者进行姑息治疗;观察组患者共计49例,在对照组姑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对其家属进行专项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并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焦虑及郁闷指数情况和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QLQ-C30量表中各项功能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家属的SDS、SAS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郁闷指数,干预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QLQ-C30各项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癌症晚期姑息治疗患者家属的专项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对患者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有缓解,更能够影响患者的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肿瘤晚期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治疗的140例晚期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疼痛、焦虑、抑郁、心理情绪、躯体功能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觉症状、心理情绪状态、躯体生理功能状态、日常生活、社会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肿瘤晚期患者疼痛护理中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以及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及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96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1个月.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价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知信行(知识、信念、行为)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知信行干预。分别于入组时和干预12周后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两组患者进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问卷调查。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在经济负担、情感负担、身体负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在经济负担、情感负担、身体负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方面均优于入组时,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干预能够显著减轻糖尿病足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改善其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BC-X模型对急诊患者家属不良心理和情绪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市某三甲医院急诊就诊的患者家属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干预组患者家属采用ABC-X模型进行情绪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用情绪状态量表(POMS)、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和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家属情绪和心理状态。结果:ABC-X模型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家属情绪状态(POMS)得分、焦虑(SAS)得分和抑郁(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家属SO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BC-X模型干预可缓解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和情绪,提升心理一致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癌症患者配偶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癌症患者配偶120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依据理性情绪疗法中的心理诊断、领悟、修通、再教育4方面,分阶段、分主次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干预效果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症患者配偶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理性情绪疗法能有效改善癌症患者配偶的焦虑和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三阶梯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7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I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三阶梯治疗,干预组在采用三阶梯止痛的同时加心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止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明显提高了三阶梯止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120例脑肿瘤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干预组予以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结果两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组干预对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门市人民医院肿瘤科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入院的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干预模式。分别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于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对两组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组癌症患者照顾者在心理领域、社会领域、总体感受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组干预能够提高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在心理领域、社会领域、总体感受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改善该群体的焦虑、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动机性访谈对脑卒中患者家属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卒中患者家属73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7人和实验组36人.实验组采用动机性访谈技术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干预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家属得分均高于常模,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动机性访谈后实验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患者家属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严重,动机性访谈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家属的抑郁和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六字诀对肝郁脾虚证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63例肝郁脾虚证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西医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六字诀锻炼。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六字诀疗法对缓解乳腺癌肝郁脾虚证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姑息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东台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肿瘤晚期姑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体化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评价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在各个领域得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躯体功能、认知功能和晚期肿瘤模块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得分和抑郁得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在干预后的焦虑得分和抑郁得分低于干预前,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结合姑息护理可以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同时能够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属同期护理干预措施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抑郁状态和自我感受负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3月在本科住院的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属同期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抑郁状态和自我感受负担水平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抑郁得分和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得分和自我感受负担水平均有下降,但干预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家属同期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家属均应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前,患者家属 SDS 及 SAS评分分别为(39.81±5.34),(34.67±4.61)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71,8.92;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属SDS及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61,2.85;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状况,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6个月后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调查生活质量,干预前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患者情绪变化。结果干预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生活质量各因子得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4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阶段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3、6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3、6个月SAS和干预6个月时SDS得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3个月时SDS得分与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同时段SAS、SDS得分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依从性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结论:阶段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歌唱疗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56例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歌唱疗法干预。干预前及干预24周后采用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HAD及焦虑分量表(HAD-A)及抑郁分量表(HAD-D)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HAD及HAD-A、HAD-D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HAD及HAD-A、HAD-D组内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HAD及HAD-A与HAD-D组内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后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对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歌唱疗法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与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宁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0B):14-15,43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肿瘤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干预组予以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结果 两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名精神病患者家属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名,研究组给予综合性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观察患者住院全程。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0.01)。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家属予以综合性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尿毒症病人家属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尿毒症病人家属103人随机分成对照组(n=50)和干预组(n=53),对照组给予一般指导,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 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尿毒症病人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