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风险评估表在神经内外科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在神经科患者入院或转入4h内填写预见性护理风险评估表,包括跌倒与坠床、烫伤与冻伤、压疮、导管滑脱、走失、药物损害、窒息等项目评分,如其中某一项评为存在风险,即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预见性护理风险评估表的应用使神经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7.30%下降到1.94%,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940,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风险评估表的应用能有效保障神经内外科患者护理安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管道风险评估表在预防心内科置管患者导管滑脱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76例带多种管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6例和观察组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使用管道风险评估表评估患者并根据风险分级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管道滑脱率及管道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管道总脱落率为2.26%,对照组为11.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31,P=0.000);观察组患者发生管道安全事件发生率为6.48%,对照组发生率为25.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632,P=0.000).结论 应用管道风险评估表能最大程度降低管道脱落风险,提高了心内科护士风险识别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患者入院后的不同护理级别均行风险评估,填写《精神科住院患者疾病及医疗相关风险评估表》,制定相应医疗、护理措施。结果实施风险评估后,不良事件明显减少(P0.01),外走、伤人、自伤、噎食减少(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明显减少,使用违禁药物者明显增加(P0.01);患者年龄更大、低文化程度患者减少、发生不良事件时的住院天数减少(P0.01)。精神科住院风险评估,可有效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见性风险评估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重性精神疾病患者9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0例,观察组52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精神科风险管理预案及预见性风险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风险发生率、风险告知执行率、风险评估执行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精神科风险管理预案及应用风险评估表,强化了精神科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有效降低了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海恩法则的警示作用,启示护理管理者增强风险的可预见性,善于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方法 建立健全风险评估、风险防范、风险上报及讨论机制;强化护理人员培训与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奖惩机制,加强制度执行力.结果 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相比减少.结论 预见性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拟误吸风险评估表在老年护理院中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护理院2010年9月—2011年12月入院患者124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2012年1月—2013年6月入院患者178例为干预组,采用护理院患者误吸风险评估表评估误吸风险,筛选出得分5分者为高危患者,实施针对性防误吸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入组时及入组后每2周1次的评价中,误吸风险评分和高危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60 d内干预组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护理院入住患者中应用误吸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对高危患者落实相应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误吸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对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预警、监控及干预,从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利用医院计算机网络对新入院患者及住院期间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录入,系统进行自动筛选并对达到或超过阈值的高风险人群进行预警提示,护理单元根据风险类别实施干预措施并进行风险监控传报,实行院-科-护理单元三级实时跟踪监控,对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前瞻管理。结果 :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实施1年来,住院患者护理风险监控上报阳性情况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之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提高了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及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了护理安全管理效率,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根据导管滑脱的危险因素自行设计住院患者导管滑脱危险度评估表,并设置相应危险度分值.使用该评估表对心胸外科179例住院置管患者进行评估,确定导管滑脱的危险度,并根据危险度不同采取相应针对性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提高护理安全度.住院患者导管滑脱危险度评估表的临床应用,使心胸外科导管护理更加规范化,提高了护士对留置导管的风险评估和预测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导管脱落的发生率,确保了管道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本组179例患者均未发生导管滑脱,预防导管滑脱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海恩法则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海恩法则对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采取重视护理技能训练,提高护士素质;建立健全风险评估、防范、上报及讨论机制;针对病房仪器、设备、药物加强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比较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相比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海恩法则的警示作用,能增强护理管理者对风险的预见性,易于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陈文琴 《当代护士》2021,28(8):107-108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道护理管理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3月的100例术后带管道的患者为对照组,将2019年4月—2019年9月的100例术后带管道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态化的管道护理,实验组给予规范化的管道护理,即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价导管滑落的危险度,并根据评分结果采取相应安全防范措施.比较两组管道滑脱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不良事件管道滑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管道护理明显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了管道安全,提高了神经外科管道护理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的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为深化神经内科预见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3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预见性护理干预时间等分为对照组(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和观察组(2017年4—11月),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管道滑脱危险因素评估及防范措施监控表在泌尿外科术后高危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将泌尿外科术后留置管道≥4根患者13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使用管道滑脱危险因素评估及防范措施监控表,有针对性地实施患者术后管道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管道滑脱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管道滑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道滑脱危险因素评估及防范措施监控表应用于临床可明显减低管道滑脱率、提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评估在社区家庭病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地区开设的家庭病床患者70例,使用社区护理风险评估表格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家庭病床护理问题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改进,并对改进措施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改进前70例家庭病床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得分在70分以下者65例,对使用降低社区家庭病床护理风险表格进行评估改进措施后,66例家庭病床患者风险评分调查标准得分在70分以上,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措施改进后各维度得分均明显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家庭病床护理风险评估表格能明显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规范急诊抢救室患者安全管理,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建立急诊护理风险预警及预控管理体系,包括科内三级管理、规范使用急诊患者风险评估表、安全知识培训与模拟应急演练、全方位实施质量控制。结果抢救室实施护理风险预警及预控管理后,危重患者转运意外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下降,护理质量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急诊护理风险预警及预控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用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抢救室患者的护理安全,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张艳  周桂琴 《妇幼护理》2023,3(18):4294-4296
目的 研究风险评估策略下手术室护理对于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联合盆腹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作用。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我院接诊的 40 例接受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腹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将患者随 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20 例。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风险评估策略下手术室护理。分析和对比两 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术后康复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 组手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用时更短(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风险评估下的手术室护理可以明显降低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结合盆腹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 率,提高患者术后排气和进食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病的有效预见护理措施。方法设计大剂量化疗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病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对105例缓解期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患者实施不同形式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侵袭性肺部真菌病,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侵袭性肺部真菌病发生率从38.37%下降到20%;病死率由11.62%下降到1.91%。结论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容易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病,应早期诊断,并进行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病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综述手术室专用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表的研究现状,认为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的使用,能监测手术室的护理水平,高效检出有风险的患者,从而采取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火灾预防性安全管理措施在降低手术室火灾风险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加强手术团队火灾应急预案培训;手术前使用火灾风险评估表对术中火灾风险评估,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加强手术室火源、易燃易爆物品、环境温湿度控制等细节管理;加强手术中使用电外科设备管理;倡导公开透明的安全文化,及时对火灾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等措施,有效降低手术室火灾发生。结果火灾相关不良事件上报数量逐年上升;发生火灾隐患后都能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理;人员对手术室火灾预防意识增强。结论火灾的预防性安全管理,需要手术团队和管理团队团结协作,及时制定相应工作流程和制度才能将手术室火灾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规范手术室各类管道标志的管理,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手术室实施管道标志管理,如自制彩色管道标志、对没有刻度的管道在距皮肤切口1cm处做外露标志等,并与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的病房护士满意度、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通过规范手术室管道标志的管理,降低了管道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0.127%vs 0.322%),提高了病房护士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0.93±1.72)vs(90.25±2.41)分]及手术室护理质量[(98.46±1.54)vs(95.01±2.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规范的管道标志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体现了手术室优质护理的理念,实现了患者安全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974-976
探讨HFMEA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依据是否实施HFMEA模式分组,对比组间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RPN值。观察组实施HFMEA模式后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RPN值均明显较对照组更理想(P0.05)。手术室运用HFMEA模式,有利于预见护理流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护理流程中的风险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