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云萍  薛小玲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062-106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及其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Herth希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对1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7.9%的MHD患者的希望水平处于中、高水平,希望总体的均分为(32.39±4.59)分;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60%、71.43%;希望总体及其分项目与焦虑、抑郁情绪均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MHD患者的希望水平较为理想,希望是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预测变量;护理人员应以希望作为新的视点,提高MHD患者的希望水平,降低其焦虑、抑郁,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分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接受MH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评分,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存在焦虑情绪41例,轻度焦虑37例、中度焦虑3例、重度焦虑1例;存在抑郁情绪38例,轻度抑郁35例、中度抑郁3例、重度抑郁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SAS、SDS评分与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医疗费用来源、透析龄、主要陪护人员、希望水平有关(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对中青年、文化程度较高或低者、低收入人群、自费者、透析龄1年者、非配偶或子女陪护者、希望水平较高MHD患者重点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我国MHD患病率逐年升高,截止2018年总患病率约414/100万,现有在透患者近58万人。MHD患者预后不良,50%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生活方式在MHD预后中的重要作用,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于营养、运动、睡眠和抑郁情绪[1],但研究结果与观点仍有争议。因此,本文试图综述生活方式行为对MHD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或死亡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早期识别、早期干预高危MHD患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栓塞抗凝治疗患者负性情绪与疾病认知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栓塞抗凝治疗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贝克焦虑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及疾病认知评分量表对入选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患者负性情绪与疾病认知水平的关系。结果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个人控制、疾病控制、疾病理解及情绪表征与焦虑呈正相关(P 0.05),疾病严重后果、疾病控制、疾病理解及疾病认知总分与抑郁呈正相关(P 0.05),疾病病程和疾病相关性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P 0.05)。结论临床应时刻关注患者疾病症状变化及情绪状态,针对性给予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重视患者对疾病认知的评价和执行能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疾病认知水平和治疗信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胃癌患者希望水平、人格特征,焦虑抑郁情绪的状况,探讨希望水平与人格特征、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对62例住院胃癌患者应用Herth希望量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调查.结果 胃癌患者的希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胃癌患者的希望水平与人格的外倾性、宜人性、严谨性呈正相关,与人格的神经质呈负相关;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呈负相关.结论 胃癌患者希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大五人格的神经质、严谨性、开放性及焦虑抑郁情绪与胃癌患者的希望水平相关.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人格特征及情绪状况及时干预,以提高其希望水平,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与疾病认知、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疾病认知量表及医学应对问卷对15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为38.0%和27.8%;疾病认知量表得分最高维度为疾病病程,最低维度为治疗控制;与常模相比,患者多采用回避、屈服的应对方式;焦虑、抑郁与疾病认知多个维度和应对方式相关;疾病相关性、情绪表征、面对、屈服是焦虑的影响因素,治疗控制和屈服是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疾病认知,引导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以减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61例,应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评分量表(hospital anxei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调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抑郁状况。了解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与焦虑、抑郁情绪情况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呈中等强度,评分为(83.2±10.2)分;有焦虑情绪的患者38例(占62.3%),有抑郁情绪的患者37例(占60.7%),评分分别为(17.5±7.8)分与(16.2±8.4)分;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其焦虑、抑郁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较高,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呈正相关,对COPD患者需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从而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减少焦虑和抑郁心理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希望水平状况及其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应用Herth希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69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宫颈癌患者希望水平状况及其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患者总体希望水平为(36.89±4.21)分,在高等水平;年龄≥50岁、已婚、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1500元、有医疗保险的宫颈癌患者希望水平总分及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维度得分高于年龄50岁、离异或丧偶、个人月收入≤1500元、自费的宫颈癌患者,组间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7.83%、52.17%,希望总体及其3个维度与焦虑、抑郁情绪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宫颈癌患者希望水平为高等水平,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及医疗支付方式影响患者希望水平;患者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情绪呈负相关,提高宫颈癌患者希望水平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研究妇科患者负性情绪及影响因素,探讨心理疏导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妇科住院患者3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与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不同年龄、疾病种类、文化程度、希望水平、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及家属情绪状态者的Zung量表评估结果,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研究因素与焦虑、抑郁的关系。结果 360例妇科住院患者中焦虑191例(53. 06%)、抑郁150例(41. 67%),不同年龄、疾病种类、文化程度、希望水平、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及家属情绪状态者的焦虑与抑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疾病种类、文化程度、希望水平、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及家属情绪状态均是妇科住院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妇科患者的负性情绪明显,且影响因素较多,可根据影响因素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便利抽取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110例进行MH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析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因素。结果110例MHD患者自我管理总得分为(58.76±9.440)分。不同年龄、性别、病程、工作状况、文化程度的MHD患者自我管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总分及其各维度、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维度均呈正相关(r>0,P<0.05)、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呈负相关(r<0,P<0.05)。病程、文化程度、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焦虑评分是影响MH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P<0.01)。结论MHD患者整体自我管理处于中低水平。明确影响MH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有助于MHD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青光眼患者心理状况和个性特征,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评估焦虑、抑郁情绪,应用个性测查表(MMPI)评估患者的个性特征,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心理状况和个性特征相关性。结果患者焦虑评分(57.48±7.19)分,处于中度水平;抑郁评分(61.35±8.37)分,处于中高水平,表示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患者的Hs,Hy,Ma,Sc的评分均在60分左右,表示患者存在疑病、癔病、躁狂及精神分裂等人格异常特征。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与Hs,Hy,Ma,Pa,Sc等个性特征呈正相关(P<0.05)。结论青光眼的个性特征与心理状况存在密切关系,应强化对个性特征的重视程度,改善负性心理情绪,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与情绪的状况,分析焦虑和抑郁与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广东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及2家二级医院30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透析患者的抑郁患病率为33.60%,焦虑患病率为29.20%;透析患者的正性情绪得分为(25.13±7.84)分,负性情绪得分为(20.16±7.42)分;透析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与其正性情绪之间呈负相关(P0.001),与其负性情绪之间呈正相关(P0.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病率低于国内水平,与国外研究报道的水平接近,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与情绪有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A型性格与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相关性研究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其与A型性格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189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A型性格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焦虑、抑郁与A型性格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 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且焦虑、抑郁与A型性格有关,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评估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行为方式及焦虑、抑郁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支持治疗及行为干预,通过有效的心理支持及行为干预,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亲属焦虑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血液净化中心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亲属54例及同期在肾脏内科病房住院非透析患者亲属4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调查对象的焦虑状态,分析焦虑情绪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与患者关系、照料时间、患者透析时间、透析费用的关系。结果 66.7%的MHD患者亲属处于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显著高于同期肾脏内科病房住院非透析患者亲属17.5%焦虑发生率(P<0.01);照料时间、透析费用对焦虑情绪有显著影响(PP<0.05),MHD患者透析时间对亲属焦虑情绪有显著影响(PP<0.01)。结论 MHD患者亲属焦虑情绪发生率较高,并且受照料时间、透析费用及患者透析时间影响。MHD患者亲属精神心理问题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并积极给予心理支持和关怀,以减少其焦虑情绪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肝癌患者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刘佳 《护士进修杂志》2014,(18):1640-1642
目的 了解肝癌患者的希望水平、焦虑抑郁水平及应对方式的现状,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erth希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医学应对方式调查表及自制一般调查表,对178例肝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肝癌患者希望总分为(30.15±6.76)分,希望水平为中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肝癌患者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逃避、屈服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焦虑、抑郁、家庭人均月收入及应对方式可解释肝癌患者希望水平的41.9%。结论 肝癌患者的希望水平不高。焦虑抑郁及应对方式是肝癌患者希望水平的重要预测因素,因此,护士应鼓励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减轻焦虑抑郁,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3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自行设计患者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水平高于国内常模(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并发症情况、入院前是否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是其焦虑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糖尿病并发症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是其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比国内常模较高,其焦虑情绪受糖尿病并发症和入院前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影响,其抑郁情绪受糖尿病并发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影响。医护人员加强患者糖尿病相关疾病知识健康教育,讲解入院后采取的各种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控制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发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7.
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疾病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疾病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以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医学应对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对61名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均为9.84%,8.20%的患者同时合并焦虑、抑郁情绪。老年慢性病患者多采用“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且“屈服”的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情绪呈正相关。“屈服”的应对方式与年龄、健康水平自测、性别、住院天数和文化程度等无关,与在以往工作中担当的职务和医药费的负担形式有关。结论护士在工作中应评估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所采取的应对方式,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指导和帮助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干部医疗科住院的老年患者焦虑、抑郁、孤独等负性情绪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标准量表和自制问卷对65例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患者焦虑、抑郁、孤独等负性情绪及其相关性。结果 65例老年患者中焦虑20例(30.7%)、抑郁22例(33.8%)、孤独62例,其中轻度孤独32例(占50.0%)、中度孤独30例(占46.1%)。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焦虑、抑郁、孤独等负性情绪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住院老年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可能性大,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和及时评估其心理状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老年患者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与自我效能、焦虑抑郁的相关性,为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相应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便利抽样29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其问卷调查,评估终末期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效能、焦虑抑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96.62%终末期肾病患者普遍存在自我感受负担,其平均(29.75±5.41)分,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度水平;患者自我效能平均(16.04±2.96)分,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感受负担呈负相关(P<0.05);有39.19%患者可疑存在/必定存在焦虑情绪,有41.89%患者可疑存在/必定存在抑郁情绪,其焦虑、抑郁与自我感受负担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效能、焦虑抑郁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护理人员可通过激励、心理疏导等方式,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来降低其自我感受负担.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肝住院患者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慢性乙肝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相关性,为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调查表(PSSS)对120例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和社会支持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且焦虑、抑郁情绪和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慢性乙肝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普遍呈负相关,其中抑郁情绪与家庭支持的相关性及焦虑情绪与朋友支持的相关性具有显著意义,提示加强社会支持能够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临床医疗护理工作应重视社会支持与慢性乙肝患者心理状态的交互影响,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