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31例漏斗部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漏斗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31例漏斗部室间隔缺损患者,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经肺动脉根部横切口涤纶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合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例单纯修补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切开升主动脉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复查无残余分流,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术后6月复查为轻微返流。结论:漏斗部室间隔缺损应及早手术,以补片修补为主,术中应正确判断和处理主动脉瓣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不同类型,及其合并症的外科处理对策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09年8月,3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病人,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合并其他畸形同期矫治。其中14例(43.7%)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6.2%)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并同期进行主动脉瓣置换,1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并同期进行主动脉瓣成形。结果全组手术过程顺利无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8年心功能(NYHA分级)均恢复到Ⅰ~Ⅱ级。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应早日手术,使用补片修补缺损手术效果满意,预后良好。同时矫正合并的心脏畸形可获得良好的近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先天性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下隔膜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并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入选15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下隔膜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测室间隔缺损与主动脉瓣下隔膜的关系,室水平分流特点,主动脉瓣下隔膜引起狭窄的程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程度,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 (1)室水平分流频谱为收缩及舒张期连续性左向右分流.(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程度与室间隔缺损的大小呈正相关性(0.001<P<0.002 5).(3)术前超声测量室间隔缺损数据组比术中实际值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下隔膜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具有较高且独特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牛心包置换单叶主动脉瓣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 应用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25例牛心包置换单叶主动脉瓣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行术前、体外循环停机后术中检测和术后3~6个月随访,判定瓣膜结构、病变和反流程度,同一切面相同时相测量手术前后左房、左室内径.结果 25例患者术前经胸超声检测反流与停机后术中反流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中停机后经食管超声与术后3~6个月经胸超声检测反流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术后3~6个月左房内径[(3.19±0.90)cm]、左室内径[(4.72±1.19)cm]较术前[左房(3.80±1.37)em,左室(5.75±1.32)em]明显回缩,手术前后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牛心包置换单叶主动脉瓣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近期疗效较好,远期效果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及瓦氏窦瘤破裂的治疗体会.方法 118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中合并主动脉瓣脱垂80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合并瓦氏窦瘤破裂37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3例,三尖瓣关闭不全4例;合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7例,合并主动脉-右心室通道1例.结果本组无术后早期死亡,无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复查部分病例仍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术后3个月再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及瓦氏窦瘤破裂及早手术治疗总体效果好.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正确处理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的临床诊断方法与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31例主动脉窦瘤患者均于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合并心脏畸形者同时矫治,包括主动脉瓣成形1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右室流出道疏通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月至5年,无复发残余分流,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需尽早手术,预后良好。对于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应同期行主动脉瓣成形或主动脉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7.
赵根 《中国综合临床》2007,23(3):256-257
目的 探讨心脏直视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9例心脏直视术后IE患者,其中主动脉瓣置换1例,二尖瓣置换1例,双瓣置换1例,主动脉窦瘤修补合并主动脉瓣置换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合并主动脉瓣置换1例,室间隔修补合并三尖瓣成型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合并主动脉辩成型术后再手术1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1例。除2例未手术外,余均予再次手术治疗。结果 死亡3例。6例手术成功,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IE内科治疗效果差,有外科手术指征时,尽早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主动脉窦瘤破裂及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罕见瓣环不完整的重症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无手术及远期死亡,心功能明显改善,瓣膜开启灵活,无瓣周漏、窦瘤复发及残余分流,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应用Dacron补片行室间隔缺损、窦瘤修补和主动脉瓣环重建,并同期置换主动脉瓣的手术方法,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SPVS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 194例小儿SPVSD进行了手术治疗 ,其中补片修补182例 ,直接缝合 12例。对 8例合并中至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I)采用主动脉瓣成形术和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结果死亡 4例 ,病死率2 .1%。存活 190例 ,效果满意 ,14 2例随访 3个月至 16年 ,自觉症状基本消失 ,能参加正常活动 ,无残余漏和新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结论对SPVSD治疗以补片修补为主 ,采用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治疗合并有AI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58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经验.[方法]在1991年1月到2011年5月20年间本院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58例,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7~ 61岁,平均(31.7±11.7)岁,窦瘤来源于右冠窦31例,无冠窦27例;破入右心室18例,破入右房39例,破入左心房1例;合并心脏病变室间隔缺损12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1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7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7例.通过破入心腔修补40例,通过主动脉切口2例,通过双途径修补16例.应用补片55例,直接修补3例.同时室间隔缺损修补12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成形2例,三尖瓣成形5例,二尖瓣置换1例.[结果]早期死亡1例,随访45例(随访率为78.9%,45/57),随访时间2个月至18年,平均(5.5±5.3)年,晚期死亡1例,窦瘤复发再次手术1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行主动脉瓣置换2例.[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术中准确闭合缺损的窦瘤壁和彻底矫治合并的心脏畸形是关键,术后注意随访观察主动脉瓣病变情况,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68例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儿,55例行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13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主动脉瓣成形术。术后随访6个月~10年,无并发症,无近远期死亡本文着重讨论本病在小儿时期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院自 1995年 3月至 2 0 0 0年 11月共施行心脏瓣膜手术 98例 ,进行了早期随访并对早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早期死亡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8例中 ,男 4 0例 ,女 58例 ;平均年龄 32 .4 (16~ 6 0 )岁。风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MS) 2 0例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MS +MI)47例、其中 3例并有三尖瓣重度返流 (TR) ,联合瓣膜病变 15例 ,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AS +AI) 5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I)合并室间隔缺损 (VSD)、动脉导管未闭 (PDA)各 1例 ;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  相似文献   

13.
68例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儿,55例行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13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主动脉瓣成形术。术后随访6个月-10年,无并发症,无近远期死亡。本文着重讨论本病在小儿时期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主动脉瓣下隔膜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主动脉瓣下隔膜患者术前超声及术中探查结果,分析隔膜位置、范围、合并畸形及主动脉瓣情况等。结果31例术前经胸超声检查确诊主动脉瓣下隔膜,1例术前检查漏诊术中证实为主动脉瓣下隔膜;主动脉瓣下隔膜位于室间隔缺损下缘3例,无冠瓣下3例,右冠瓣与无冠瓣交界下3例,右冠瓣下6例,左右冠瓣交界下12例,环形隔膜5例;单纯主动脉瓣下隔膜7例,合并室间隔缺损21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3例,膜周型室间隔缺损18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各1例,动脉导管封堵术后及主动脉缩窄矫治术后再发主动脉瓣下隔膜各1例;18例合并不同程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结论主动脉瓣下隔膜以左右冠瓣交界下及右冠瓣下方多见,可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增厚,应尽早矫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SAVSD)合并主动脉窦瘤(ASV)、主动脉瓣脱垂(AVP)及主动脉辩关闭不全(AI)的外科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手术治疗SAVSD 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ASV 31例,AVP146例,AI 101例.均以补片修补缺损,同时行主动脉瓣成型21例,瓣膜置换(AVR)16例.结果 治愈出院244例,手术病死率0.8%(2/246),术后低心排综合征16例(6.5%),残余分流3例(1.2%).结论 SAVSD易并发主动脉辩损害和(或)ASV,采取恰当的方法 处理AVP、AI及ASV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一片法修补SAVSD和ASV,一片法加宽主动脉瓣环及脱垂主动脉瓣高位悬吊法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方法:2002年7月~2004年7月,采用右腋下小切口(3. 5~8. 0 cm)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92例,年龄10个月~63岁(平均32. 7±12. 4岁);体重7~67kg(平均36. 3±15. 4kg)。先天性心 脏病患者73例,其中房间隔缺损22例,室间隔缺损35例,肺动脉瓣狭窄6例,法洛四联症5例,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主动脉瓣关闭 不全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10例,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8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17例;风湿性心 脏病患者19例,其中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12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6例,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1例, 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10例。结果:全组死亡2例,死亡率2. 2%。随访1~20个月,90例患者恢复良好,切口瘕痕小且隐蔽,无胸骨畸 形。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可行,适用于大多数心内直视手术;其操作简便、创伤小、显露好、恢复快、瘢痕小、切口美观,是 安全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彩色多普勒诊断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邮政编码510500汪萍,陆本文回顾了578例室间隔缺损(VSD)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资料,有82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男58例、女24例,按年龄分为三组:≤7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叶式主动脉瓣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二叶式主动脉瓣的超声心动图结果,重点观察并记录主动脉瓣的形态、数目、活动情况及血流动力学状态,观察合并的其他心血管畸形。结果二叶式主动脉瓣在大动脉短轴切面均显示为两个瓣叶,舒张期呈单一关闭线。12例患者中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0例(83.3%),合并主动脉瓣狭窄1例(8.3%),合并主动脉瓣脱垂2例(16.7%),合并主动脉瓣钙化1例(8.3%),合并升主动脉瘤1例(8.3%),合并升主动脉增宽2例(16.7%),伴发室间隔缺损1例(8.3%)。结论二叶式主动脉瓣易合并1种或多种并发症,超声心动图对二叶式主动脉瓣的诊断及随访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Valsalva窦瘤破裂及合并畸形的超声表现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2例,Valsalva窦瘤并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超声检查结果 与手术结果 对照.结果 62例患者中,术前超声诊断Valsalva窦瘤破裂58例(符合率93.5%),误诊为法洛四联症、三尖瓣反流各1例(3.2%),漏诊2例(3.2%);常见的合并畸形有干下室间隔缺损(33例,53.2%)、主动脉瓣发育不良伴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1例,17.7%);超声报告窦瘤部位及破人腔室与手术结果 一致,超声所测室间隔缺损大小明显低于手术所见.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Valsalva窦瘤破裂的部位、破人心腔及主要合并畸形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46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46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5例,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及肺动脉瓣狭窄3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例;部分型心内膜缺损合并二尖瓣和三尖瓣不全3例;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房间隔缺损和右室发育不良综合征1例;法乐氏四联症9例,法乐氏四联症合并房间隔缺损8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3例;三尖瓣闭锁合并房、室间隔缺损和右室流出道狭窄1例。46例患者均在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行一期矫治术。结果 术后1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和1例法乐氏四联症患者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4.3%)。其余44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体外循环应平稳,手术操作要精细,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畸形矫正满意和良好的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