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评价"翻转教堂"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带教中运用的效果,为"翻转教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带教中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将2014年6月来我院实习的36名本科护生按照奇偶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8名"翻转教堂"教学模式的护生为实验组,另外18名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的护生为对照组。采用Jane思维评价问卷包括自身评价和各科总带教老师综合评价及护生实习前后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的方法,对两组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实习前两组实习护生Jane思维评价问卷、理论知识、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平均成绩没有差异。2实习后,实验组Jane思维评价问卷、理论知识、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平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翻转教堂"教学模式重新构筑了互动性和互补性的课堂学习系统,提高了护生的自主学习性,也提升了护生的临床能力和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校护生作为标准化病人(SSP)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效果,为建立一种全新的护理带教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在衡阳市某卫校招募在校学生10名作为标准化病人,将2014年6月~2015年4月来本院实习的72名护生随机分为2组,其中36名利用在校护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护生为实验组,另外36名护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作为对照组。比较:12组护生实习前后Jane思维评价问卷得分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得分;2招募志愿护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前后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并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实习前2组实习护生Jane思维评价问卷得分、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习后,实验组Jane思维评价问卷得分及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校护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护理带教中不仅能有效提高护生的临床能力思维和护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还能提高在校志愿招募护生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评价程序教学法在血液净化护理临床带教中运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来本院血液净化科室实习的60名护生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30名护生采用程序教学法模式带教作为观察组,另外30名护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为对照组。采用自制患者对护生满意度调查问卷与护生对临床带教方法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以及护生实习前后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实习前两组理论知识、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平均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观察组理论知识、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平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临床带教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对观察组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教学法在血液净化护理带教中的运用是以护生为中心,护生能得到及时的反馈,真正体现了"以护生为本",有利于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谐护生与患者的关系;带教老师对护生整个带教过程的学习状态能够清楚掌握,更利于加强管理和教育,因材施教,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侯雪 《当代护士》2016,(7):158-160
目的观察"SWOT分析法"在三本院校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带教中的运用效果,为SWOT分析法在三本院校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带教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3月来本院实习的34名三本院校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7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SWOT分析法"带教。采用自制考核表和CTDI-CV批判性思维能力(中文版)测量量表,分别于实习前后对护生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评判性思维进行考核。结果实习前,两组批判性思维能力、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观察组CTDI-CV批判性思维能力、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OT分析法"在三本院校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带教中,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发挥了各个护生的特长,激起了护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改变了传统带教的刻板的"授"与"收"模式,激发了护生的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反思性教学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带教老师72名、大专护生72名,将带教老师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名,大专护生随机安排带教老师,根据带教老师分成研究组所带教的护生和对照组所带教的护生各36名,但由于轮转等原因,自始至终由研究组老师带教的护生为30名,由对照组老师带教的护生29名.研究组按反思性教学方式带教,对照组按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教.分别于大专护生来院实习的第1个月、最后1个月评价两组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考核两组护生的技术操作、理论知识,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习的最后1个月,研究组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所带教大专护生的技术操作成绩、理论知识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反思性教学能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水平,激发带教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临床能力考核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实习的32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带教。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实习的32名护理本科生为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采用以临床能力考核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入科时的理论成绩、出科时理论成绩、出科时的操作成绩,比较两组护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两组护生入科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科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生对两种教学模式评价比较,观察组在临床思维、沟通技巧以及临床综合能力方面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带教模式会直接影响护生的带教结果,以临床能力考核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护生的理论、操作成绩,更获得了护生的高度评价,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临床教学实践,进而提升了护生的临床能力,为其更好地步入临床岗位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理念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本院实习的本科护生共56名,随机抽取28名护生作为实验组,运用品管圈理念对其进行带教,其余28名护生为对照组,运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进行带教。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实习护生对带教的期望值和要求,比较2组护生实习前后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情况。结果 1实习前2组实习护生对带教的期望值和要求、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的成绩没有差异(P0.05)。2实习后实验组对带教的期望值和要求、带教老师带教满意度、考核平均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理念运用到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有利于提升护生对从事护理事业的认可度,提高了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微课程设计研究的效果,为此种设计研究的推广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4月来本院实习的86名护生分为两组,其中43名采用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微课程设计研究为实验组,另外43名护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为对照组。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测试(CCTDI2000)量表评价护生实习前后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及护生对本职工作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实习前两组实习护生CCTDI2000、理论知识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平均成绩、护生对本职工作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习后,实验组CCTDI2000、理论知识、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平均成绩、护生对本职工作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微课程设计研究不仅能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还能提升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对本职工作的喜爱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反思性教学对急诊科实习护士带教效果的影响,旨在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急诊科实习的8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护士分为观察组46名和对照组42名,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观察组接受反思性教学,比较两组护士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对带教的满意度、急救护理技能提升时间。结果观察组护士基础知识得分、急救护理技能得分、护患沟通意识得分、风险防范意识得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对带教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士急救护理技能提升时间早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反思性教学能够缩短急诊科实习护士的急救护理技能提升时间,且急救护理技能更好,在实习护士中满意度更高,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Orem护理教学法在微创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在微创外科实习的护理本科生按随机配对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教学法,观察组实施Orem护理教学法,观察两组学生实习前后护理技能成绩。[结果]实习后两组护生微创外科护理技能成绩均高于实习前,观察组护生护理技能得分为(85.47±1.23)分,高于对照组(72.50分±2.11分)。[结论]在微创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采用Orem护理教学法可提高护生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模式在ICU护理本科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与体会。方法将112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54人和观察组58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带教,观察组采用目标管理模式进行带教。比较2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本科生在出科考核中理论成绩及技能操作成绩与对照组护生相比有显著提高,学员自我评价以及对教学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目标管理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ICU护理本科生的实习效果,提高ICU护理本科生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感染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入科实习的30名护理专业学生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带教基础上增加微信辅助教学指导。以2014年入科实习的30名护理专业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实习结束后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及实习综合成绩之间的差异,并评价两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学生各项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辅助带教模式可有效提高感染科护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成绩,对改善带教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泌尿造口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护生行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行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实习周期完成后,由带教老师制定泌尿造口临床护理带教考核标准分别对2组护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考核。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平均理论考核成绩得分和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泌尿造口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能有效提高带教质量,进而提高护生的实习成绩,更好的满足护生实习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评教评学模式在肿瘤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实习护士80名作为对照组,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实习护士80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传、帮、带的教学模式,观察组接受评教评学双向评价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带教老师和学生在综合能力以及实习护士出科理论成绩考核、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实施评教评学教学模式后,带教老师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其职业态度和价值观、临床护理能力、护理教育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管理与专业发展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护士综合能力各评价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出科理论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评教评学模式有助于及时发现临床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充分调动带教老师和护生的学习热情与工作积极性,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甘雄琴 《当代护士》2014,(10):163-164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方式在眼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时间段将66名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分为对照组32名和实验组3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目标教学方法,在护理实习生眼科实习结束后利用眼科专业知识笔试、真实病例考核、基本临床技能考核、调查问卷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组学生对于眼科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异并不明显(P>0.05),但是真实病例考核和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考核实验组成绩要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教学有助于护理实习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和理解眼科护理工作,并能提高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激励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12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激励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以及综合素质考核情况、带教老师对护生的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以及综合素质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激励教学法有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强自信心,培养护生良好的综合素质,提高实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效能团体辅导对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实习的37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18名,对照组19名。对试验组进行5次"我自信,我成长"团体辅导。采用临床实习效果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临床实习总效果及理论知识和动作技能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效能团体辅导可提高实习生的自信心及其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云班课移动APP的延续带教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便利选取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32名护理专业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并按入科实习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外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试验组在常规带教基础上联合应用云班课APP延续带教模式;两组在进入外科实习4周后进行外科护理基础知识、技能考核及带教满意度调查。结果进入外科实习4周后试验组知识、技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习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云班课APP的延续带教有利于提高护生外科实习效果与带教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反馈机制的案例导入式竞赛活动的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本科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来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117名护理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59名与观察组58名。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实习带教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反馈机制的案例导入式竞赛培训活动护理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基础操作成绩、专科操作成绩及护生的实习质量自评结果。结果 带教结束后,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的基础操作成绩、专科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生实习质量自评(护理综合知识、临床实践技能维度、临床护理思维、沟通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职业精神)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反馈机制的案例导入式竞赛培训能够提高护生的操作技能,进而提升其护理综合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完善实习教学体系.[方法]将护理本科生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模式,研究组采用改革后的护理教学模式,运用毕业实习模式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在毕业实习总模式、组织管理、实习计划、目标教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质量控制方面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革后的本科护理实习带教模式,能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