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状况、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脑卒中后运动干预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国内外尚未有研究者对脑卒中后运动干预的应用进行全面综述。该文从PSCI患者流行病学特征、评估工具及运动干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PSCI患者的运动干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又称动态肌电图(dynamic electromyography,DEMG),是从皮肤表面通过电极引导、放大、显示和记录下来的神经肌肉系统活动时的生物电信号。其最大的特点是非损伤性、多靶点检测以及信号特征变化与内在生理、病理改变的一致性。采用sEMG技术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肌肉神经功能状态、指导康复治疗以及康复疗效评估等,已经成为康复医学研究的一  相似文献   

3.
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定量脑电图(qEEG)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脑功能成像技术,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就qEEG在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评估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感觉运动整合障碍严重影响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本文从感觉运动整合的角度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机制及其治疗手段进行综述, 旨在为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行为干预5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择100例伴有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干预,即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睡前不做剧烈活动,不饮茶、咖啡,不吸烟等.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睡眠质量有很大提高.认为对伴有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实行行为干预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选择100例伴有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干预,即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睡前不做剧烈活动,不饮茶、咖啡,不吸烟等。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睡眠质量有很大提高。认为对伴有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实行行为干预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社区干预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世棋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8):3895-3895
为探讨社区干预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康复的方法。对14例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社区内进行认知康复训练。患者治疗后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提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家进行认知干预,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能促进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改良Barthel指数对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60 d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患者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脑卒中且神志清醒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只进行一般护理,2周后在恢复期进行功能锻炼,干预组病情稳定的前提下,发病48 h内即早期进行心理康复指导及急性期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肌力。结果干预组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35%)(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并发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梗死并发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Barthel指数(MBI)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分、整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脑梗死并发运动功能障碍,促进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资料表明,脑卒中大约有85%患者伴有上肢功能缺损.他们中的55%-75%患者在发病后3—6个月仍伴有上肢功能障碍口“,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脑卒中康复已成为康复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简述近年来脑卒中后瘫痪肢体康复治疗的新进展,以及对未来脑卒中康复发展方向的展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应用认知疗法早期干预脑卒中后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岩  吴坤艳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5):148-148,154
目的 观察用认知疗法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1999-01/2002-1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并进行健康教育,对实验组采用认知疗法指导,两周后对两组患者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状况和认知功能。结果20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平均得分低于对照组(54.34&;#177;3.46,65.62&;#177;5.37,P〈0.05)。实验组患者轻度、中度、重度抑郁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5%,25%;5%,16%;1%,7%)。②两组患者中认知障碍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23.29&;#177;2.46,16.86&;#177;3.84,P〈0.05)。实验组患者轻度、中度认知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9%,18%;5%,16%)。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用认知疗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认知功能障碍,促进患者的身心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医学数据库文献,收集RCTs临床证据,按照Jadad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 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临床试验,1280例脑卒中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7篇研究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性提高,从62.4%(131/210)增加到83.6%(179/214)(P0.01);Fugl-Meyer总量表评分6篇研究合并效应量WMD=9.86,95%CI(6.34,13.37),Z=5.49(P0.00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6篇研究合并效应量WMD=7.02,95%CI(3.17,10.88),Z=3.57(P=0.000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NIHSS量表评分5篇研究合并效应量WMD=-1.48,95%CI(-2.09,-0.88),Z=4.82(P0.00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现阶段的RCTs临床证据(Jadad≥3分)表明,针灸治疗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针灸治疗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提高21.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给予基于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的功能锻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步态指标、下肢关节运动...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运动功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脑卒中患者中约有80%遗有肢体运动障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对其运动功能进行早期而全面的评价,有助于了解病人运动障碍的程度,指导制定康复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及分析预后。因此,运动功能评定是脑卒中临床康复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运动功能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脑卒中患中约有80%遗有肢体运动障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对其运动功能进行早期而全面的评价,有助于了解病人运动障碍的程度,指导制定康复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分析预后。因此,运动功能评定是脑卒中临床康复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运动肢体功能康复锻炼的影响。方法 5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排除意识障碍,严重认知障碍和调查过程不能认真配合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及对照组28例。两组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干预组于治疗1~3 d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康复护理治疗,采用Brunnstrom评价肢体功能,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前,干预组与对照组肢体功能和AD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30 d后,两组肢体功能和ADL均有提高,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温灸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护理的选穴特点。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通过收集温灸法干预卒中后肢体障碍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温灸法干预卒中后肢体障碍的选穴规律和特点。收集到的文献共涉及119个穴位,总使用频次为534次。腧穴的选择上以局部取穴为主,运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依次是曲池(40次)、合谷(36次)、肩髃(33次)、外关(29次)、足三里(25次)。在经络的选择上多考虑阳经腧穴,同时要重视特定穴特别是交会穴的使用。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曲池、合谷、肩髃、外关、手三里等穴的相关性较高,聚类分析结果提示采用温灸法时联合使用腧穴以达到更佳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各项不良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后相关功能的康复,降低长短期内各项不良预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