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能力及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2009年在本院内分泌科实习的40名护生.问卷设14个问题,包括护生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影响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情况的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能较好地在临床中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但沟通能力、胜任工作能力等方面仍有不足.结论 强化护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意识,培养护生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实习中注重培养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琪珩  裴艳玲  姜连英 《吉林医学》2010,31(23):3997-3998
目的:针对临床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认知和能力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培养临床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方法:对在我科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结果:护生健康教育的知识和能力不足。结论:代教老师应该使护生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3.
护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态与知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研实习前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知识和能力缺乏的相关性,分析影响实习前护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知识和能力等相关因素。方法通过焦虑状态-特质问卷量表(STAI)和BECK抑郁自评问卷量表(BID)检测实习前护生的焦虑和抑郁状况,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检测实习前护生知识和能力缺乏状况,对100名即将参加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进行测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实习前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知识能力缺乏的相关性。结果实习前护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分析表明,实习前护生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主要与自测量表一级指标中的职业知识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担心的法律知识不足与病人发生医疗纠纷,学校教学与临床实际发生差距的问题,角色转变的适应能力慢等是影响护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实习前护生焦虑、抑郁状态与知识和能力缺乏呈正相关,应加强实习前护生该方面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护生的理论实习和实践内容提供参考和努力方向,提高和完善临床实习教育质量。方法:对本院10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Likert-type scale计分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对专科护生的护理技能的能力、对本科护生的专业知识及对于耐心方面都感到满意。结论:针对专科护生专业知识的不足和本科护生的护理技能的不足给予专项的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健康教育能力.方法 将护生教育分为4个阶段:1阶段:解护生的学习情况,找出影响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因素,评估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第2阶段:据护生的基本要求、科室实际拟定具体的教育计划.第3阶段: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计划由带教老师组织实施,方法和形式可多种多样.第4阶段:价阶段,通过走访病人,调查提问护生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全面评价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结果 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显著提高.结论 护理程序应用于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目的明确,措施得当,教学具有针对性,提高了护生临床实习能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81名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认知情况、影响健康教育因素和临床实施健康教育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2.0进行处理,并计算百分比。结果98.75%的护理本科生能够正确认识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但学校及实习医院对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重视度不够,缺乏系统的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临床带教教师健康教育能力也存在不足;仅15.59%的护生独立开展过健康教育。结论学校和实习医院应强化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意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设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培养护生健康教育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高职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调查分析,探讨提高其健康教育能力的对策。方法抽取2015年至2017年在本院实习的218名高职实习护生,从知识、态度、行为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能力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高职实习护生对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认知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是对于实施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具体内容及自主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却比较低下。结论分析影响高职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可能因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77名护生制定健康教育的实习教学计划、对护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将健康教育技能纳入实习考试和出科考评内容等方法,显著增强护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并通过对护生的培养和实践,增强护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指导护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专护生在接受专业教育时近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临床实习上。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由之路,是护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时期。为提高临床实习效果,分析影响护生实习效果的因素,如缺乏吃苦精神、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人际交往能力差、专业知识缺乏、社会偏见及带教教师因素等,了解护生临床实习的现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实习护生的沟通能力,提高社区健康教育水平。方法: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实习护生68名参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评估及健康宣教,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在实施前后对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实习护生的沟通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前后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实习护生的沟通能力均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由实习护生参与的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够发挥实习护生人力资源的作用,既提高了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又提高了实习护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护生临床实习中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能力的调查,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选择某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31名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自制调查问卷,围绕病人手术前后应获得的健康教育内容列举25个问题,调查在该科实习的28名护生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后病人的满意率.同时,自制另一份问卷,围绕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技巧,对28名护生进行调查.检验其健康教育的合格率.结果 收集汇总问卷,病人满意率仅为55%;按照健康教育要求.护生实施健康教育的合格率仅为46%.分析发现,护生在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时存在观念滞后、语言表达能力弱、沟通技巧差、专业知识不全面、人文素质欠缺等问题.结论 护生健康教育能力不能适应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需要,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充分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与专科知识,增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方法 改革传统带教方式,在护生进入专科病房前由带教老师进行为期3天的专项培训,包括基础操作,相应的专科知识及与患者的沟通技巧.进入病房后强化知识点,增强服务意识,并将护生在临床中的沟通、解释、健康教育等人性化服务内容纳入考核标准中.结果 接受改进教学方式的护生在技术操作、与患者沟通方面都有很大进步,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结论 随着护生们在临床实践中思维的活跃,改进带教方式不仅增强了护生在临床中的实践能力,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对患者安全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患者安全认知问卷》对218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Spearman相关及Hierarchical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实习护生的安全认知总评分为4.22±0.19;态度评分为4.52±0.18;行为评分为4.18±0.22;知识评分为3.97±0.32。影响实习护生对患者安全认知因素依次为:知识、行为、态度、招收类型。结论患者安全教育贯彻于护理教育各阶段,学校应把患者安全教育内容融入到护理学教材中。临床教育管理者应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措施,加强护生安全认知能力提升训练,提高护生安全文化的认知水平,让护生在实习过程接受患者安全相关培训,尽早参与到医院构建的安全文化氛围中,全面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对中专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鲁梨英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0):131-131,133
目的 了解中专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情况,以帮助卫生职业院校和实习医院正确认识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现状,设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施教,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谩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本校实习返校的240名四年制中专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力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护生对整体护理已有正确的认识,能够认识到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但实践中绝大多数护生的健康教育意识还比较薄弱,不能满足各层次患者的健康需要,亟待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中全面、系统地充实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对策(1)重视教学过程护生健康教育意识的培养;(2)做好岗前培训;(3)通过临床实践,强化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4)医院营造健康教育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培训和专题讲座,以增强护生的健康教育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北海市高中生关于艾滋病和性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北海市2 667名高中生进行艾滋病和性病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殖健康、艾滋病及性病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行为及自我价值等内容,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学生在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和生殖健康常识方面的认知率较高(>88%),在艾滋病病毒(HIV)非传播途径、流行状况、安全性行为及性病防治知识等方面的认知率<78%.男生的生殖知识、艾滋病知识、性病知识得分均高于女生(P<0.01).自我价值、知识培训史、性别、月均消费水平是影响学生艾滋病和性病相关知识的因素(P<0.05).女生对婚前和婚外性行为态度的平均得分高于男生(P<0.01).艾滋病知识得分、自我价值评分、男性、知识培训史与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态度得分呈正向回归关系(均P<0.05).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占3.3%,有吸烟和饮酒行为的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3.2%和5.7%.结论 对高中生实施艾滋病及性病行为干预非常迫切和必要.应结合影响因素,对不同学生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侧重,通过适当的同伴教育、课堂教育等干预手段,帮助高中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有关常识,改变对艾滋病及患者的态度,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北海市高中生关于艾滋病和性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北海市2 667名高中生进行艾滋病和性病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殖健康、艾滋病及性病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行为及自我价值等内容,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学生在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和生殖健康常识方面的认知率较高(>88%),在艾滋病病毒(HIV)非传播途径、流行状况、安全性行为及性病防治知识等方面的认知率<78%.男生的生殖知识、艾滋病知识、性病知识得分均高于女生(P<0.01).自我价值、知识培训史、性别、月均消费水平是影响学生艾滋病和性病相关知识的因素(P<0.05).女生对婚前和婚外性行为态度的平均得分高于男生(P<0.01).艾滋病知识得分、自我价值评分、男性、知识培训史与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态度得分呈正向回归关系(均P<0.05).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占3.3%,有吸烟和饮酒行为的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3.2%和5.7%.结论 对高中生实施艾滋病及性病行为干预非常迫切和必要.应结合影响因素,对不同学生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侧重,通过适当的同伴教育、课堂教育等干预手段,帮助高中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有关常识,改变对艾滋病及患者的态度,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不同层次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  吴明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8):93-94,96
目的 分析在校不同层次护生对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况和影响其实施的因素,探讨提高健康教育能力的对策。方法 对福建卫生学校256名大、中专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并采用层次法对健康教育实施存在不同顾虑。对策 增加相关课程设置进行系统知识传授,增加锻炼机会,培养语言交流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护生实习期间的健康教育能力.方法⑴让护生充分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⑵使护生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意义;⑶指导护生学习有关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⑷指导护生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结果通过以上四方面的教育,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结论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须有计划及系统的完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梅毒孕妇的生殖保健知识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675例梅毒孕妇和1353例非梅素孕妇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婚姻、胎产次、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总收入等一般情况;婚前检查、婚前教育、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及优生优育等生殖保健有关知识行为等。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梅毒孕妇的生殖保健知识,用比值比(oddsratio,OR)表示影响因素与梅毒的关系。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经济情况、进行婚检及接受婚前健康教育生殖保健相关知识、获得生殖保健相关知识途径、年龄别与妊娠期梅毒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殖保健知识和婚检对梅毒孕妇有影响,应采用综合措施提高人群的生殖保健知识水平及婚检率,进而降低梅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知信行模式[1]探究健康教育课程及实践对护理本科学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把本院2006级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选修社区模块课学习的为实验组,其余为对照组。社区模块学生接受相关课程、组织深入社区开展健康调查、收集资料、评估、制作健康教育计划,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及时进行效果评价。本研究主要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通过课程学习、社区实践,对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更加了解,提高了护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更加主动实施。同时发现健康教育能力与沟通能力、专业兴趣等因素也存在相关性。结论:健康教育课程对于护理系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该课程应完善教学手段,课堂与实践并重,提高教学效果,注重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