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阴道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 yxoma,AAM)是一种临床罕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软组织肿瘤。国内外文献报道仅百余例。本院收治1例阴道AAM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发现子宫肌瘤6个月,近期增大"于2017年3月6日收入院。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黏膜皱襞滑润,伸展良;宫颈表面光滑;子宫后位,略大于正常,表面不平,活动尚可。子宫偏右侧触及约4.0cm×4.0cm大的囊实性包块,无触痛,活动欠佳。双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妇科彩超示:子宫后位,5.4cm×6.0cm×4.9cm,宫腔线清;  相似文献   

3.
一,病例摘要 患者,女,46岁,因“发现下腹部包块2年”,于2004年11月13日入院。2年前无意中发现下腹有一鸡蛋大包块,活动,无压痛,未诊治,随后逐渐增大,伴下腹疼痛,腰酸痛及下坠,活动后加重,无发冷发热,无心慌气短,无阴道流血排液,月经规律,无明显消瘦。既往体健。孕3产3,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20年。查体:体温36.4℃,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肿大,心肺无异常,腹膨隆,肝脾未触及,下腹部可及一如7个月孕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差,表面高低不平,压痛明显。  相似文献   

4.
一、病例摘要 患者45岁,因经量增多7个月于2013年7月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月经周期及经期尚正常,偶有轻度痛经,无进行性加重,未诉其他特殊不适。妇科检查:子宫前位,不规则增大如孕3个月余大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组织学来源、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年龄18~72岁,平均43.14岁,男女比1:6.5例位于外阴,1例阴道壁,1例盆底前列腺旁区.误诊率71%.除1例行外阴广泛切除+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患侧盆腔腹膜后淋巴结切除,6例均行局部肿物切除.随访2+~106月,1例复发,行介入治疗后痊愈.免疫组化阳性结果:波形蛋白(vimentin)3/3,结蛋白(desmin)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3/5,人类造血干细胞抗原(CD34)2/2,增殖细胞标记物(Ki67)2/2,染糖原(PAS)1/2,S-100蛋白(S-100)1/3.结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误诊率及局部高复发率的良性间质性肿瘤,免疫组化提示肌纤维母细胞或纤维母细胞来源,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无需强调广泛切除,对复发且手术困难者可以考虑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6.
<正>子宫圆韧带囊肿是妇科较少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低,临床上较罕见,故临床一线医生对其诊断及处理缺乏基本的认识,较易发生误诊、治疗不彻底等。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8月我院收治的3例子宫圆韧带囊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一患者,女,37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区肿物7+年,自觉明显增大1+年于2011年2月22日入院。患者于7+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患者,45岁,G2P2,均自然分娩,末次月经:2010年9月29日。因发现外阴阴道肿物半年入院。半年前发现外阴肿物,自觉经期增大,无疼痛、发热,无活动不适。妇科检查:左侧大阴唇至会阴体间局部肿大,长约10cm,囊性感,无张力,无波动感,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无触痛,无红肿,阴道检查发现肿物亦向阴道扩张。入院诊断:外阴阴道肿物。拟行肿物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软组织黏液样肿瘤,本文以其来源于间叶组织,属于软组织黏液样肿瘤的新视角,重新认识和解释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易复发"、"好发盆腔-会阴-外生殖器"、"黏液质"、"漩涡或分层状"的临床、病理及辅助检查特点。  相似文献   

9.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可发生于全身的软组织,国内外文献多为个案报道,误诊率高[1],肿瘤多呈局部侵袭性生长.2003年我院收治1例巨大外阴侵袭性血管黏液瘤,自发出血导致失血性贫血,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生殖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Liao Q  Liu Z  Zhang Y  He Q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6):359-362
目的 了解女性生殖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组织学来源、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至2000年的8例女性生殖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中7例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6例发生于外阴,2例发生于会阴、阴道及盆底。其中,2例有病灶局部切除史。发病时间长短不一,为5个月至20年不等。治疗以局部肿物切除为主,术后随访3-63个月,除1例复发后访外,无一例复发。7例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肿瘤细胞阳性反应为波形蛋白(vimentin)者7例、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7例、8因子(factor8,F8)7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4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3例、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4例,S-100蛋白及CD68均阴性。结论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的间叶性肿瘤,免疫组化提示其肌纤维母细胞或纤维母细胞来源可能性大。主要临床特点有生长缓慢和局部浸润性生长。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虽偶有复发,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三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例摘要 病例1:患者34岁,因二次剖宫产术后5年余,经期进行性延长5年于2010年4月10日入院。患者分别于2000年、2005年因"骨盆狭窄"行剖宫产,第二次剖宫产术中出血较多,具体情况不详,术后反复少量阴道出血,B超提示子宫切口血肿,经积极治疗后血肿消失,症状消失。恢复月经后经期由剖宫产术前的5~6d延长至术后的12~13d,无腹痛、痛经,近3~4年以来症状较以前加重,经期延长至15~20d,月经周期无明显改变。曾多次在外院就诊,诊刮3次,  相似文献   

12.
一、病例摘要 患者61岁,因腹痛2个月,加重20余天于2008年10月17日急诊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无明显痛经,绝经12年,无异常阴道排液和出血。1年余前曾因急腹痛伴盆腔肿物,在外院行腹腔镜手术,术中探查盆腔肿物破裂,盆腹腔内有血块及陈旧性出血300ml,行肿物活检并电凝止血。  相似文献   

13.
一、病例摘要 例1:患者女,38岁,因“右下腹隐痛3年”于2006年8月入院。患者右下腹阵发性隐痛3年,无异常阴道出血,月经规律,孕1产1,既往体健。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B超提示子宫壁外不均囊实性肿物4.2cm。CT显示子宫右侧实性结节4cm,形态规则,增强可见明显强化,与子宫及右侧附件均无明显分界。术前诊断:子宫肌瘤变性?  相似文献   

14.
妊娠合并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4岁,主因“发现混合性结缔组织病5年,停经23粕周伴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双手掌皮疹20余天”于2008年5月23日入院。患者孕3产0,2001年3月药物流产1次,2006年7月胎停育大出血行清宫术。既往2006年11月因子宫浆膜下肌瘤(直径约5cm)于外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患者2003年因双手指端苍白、发冷、疼痛,双膝关节、腰部活动受限就诊于301医院,经临床及血清学检查后确诊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相关检验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55岁,因“发现外阴脱出物1年,加重3个月”于2011年5月27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出现外阴胀痛,外阴有肿物脱出,可还纳,但未作治疗。半年前出现咳嗽后漏尿,3个月前外阴脱出肿物不能还纳并伴有尿频、尿急及尿不尽感,要求手术治疗人本院。患者既往患糖尿病10年,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较理想。否认外伤输血史,  相似文献   

16.
一、病例摘要患者45岁。发现盆腔包块2年,继发性痛经10年。于2010年6月29日收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发病以来,无不规则阴道流血和排液,无月经改变,无白带异常,无腹痛、尿频及排便异常,无发热及恶心和呕吐,  相似文献   

17.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是一种临床少见的间叶性肿瘤,生物学特性多样,恶性潜能未确定,发生于子宫极为罕见,术前极易漏诊、误诊,临床医生必须给予足够重视。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现对1例子宫PEComa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进一步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以加深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并提高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病例摘要患者29岁,已婚,孕0产0。2010年3月因"月经淋漓不尽5个月"在外院行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摘除术。2010年11月初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小便时自觉有阴道脱出物,平卧回缩。2011年1月门诊以"子宫黏膜下肌瘤"收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检查:阴道内有一鸭蛋大小的肿物自宫颈口脱出,表面发黑,味臭。子宫增大如鹅蛋大小,无压痛,活动可。双侧附件未及异常。  相似文献   

19.
一、病例摘要 患者48岁,孕2产1,婚前痛经需服止痛药。8年前因子宫内膜重度非典型增生局灶高分化腺癌,外院行广泛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术后因潮热、出汗、失眠、烦躁和阴道干涩等症状,外院给倍美力0.625mg/d和醋酸甲羟孕酮250mg/d口服,治疗半年后上述症状缓解,因自觉乳房胀痛停用醋酸甲羟孕酮,  相似文献   

20.
一、病例摘要 患者30岁。因孕1产0、妊娠40+4周,持续性枕后位于2011年2月27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以左枕后位取出一活男婴,重3500g,Apgar评分10分,胎盘胎膜自娩,完整。术中查子宫切口向左下方裂伤4cm,切口血窦出血涌,予结扎,间断缝合后好转。术中出血多,产后24h出血量1245ml,术后予抗感染补液输血治疗,共输红细胞悬液3.0单位,患者病情平稳,但仍有低热,每天少量阴道流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