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聚丙烯网片和传统的前壁修补术对阴道前壁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通过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OVID数据库,收集国外已发表的1990年至2013年符合要求的英文随机对照实验,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2对手术失败率、术后新增压力性尿失禁、新增的性交困难、术后尿储留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10篇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文献,共1288例受试者。与传统的前壁修补术比较,使用聚丙烯网片能明显降低手术的失败率(P0.01,RR=0.37,95%CI为0.31~0.45),术后新增的压力性尿失禁和性交困难则无显著差异(P=0.10,RR=1.52,95%CI为0.93~2.48;P=0.16,RR=1.99,95%CI为0.97~4.08),术后尿储留网片发生率较高(P0.05,RR=2.31,95%CI为1.10~4.83)。结论:使用聚丙烯网片能显著降低手术的失败率和术后复发率,但在术后并发症上无特殊优势,并且术后尿储留的发生率略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改良宫骶韧带顶端悬吊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通过腹腔镜改良宫骶韧带顶端悬吊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并于术后按时随访的47例患者,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围术期相关数据,并进行长达18个月的随访。通过比较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的变化评价手术的客观疗效,通过比较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的变化评价手术的主观疗效。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111.4±20.2)min,平均出血量(50.8±21.6)mL;平均恢复排气时间为术后(33.8±6.8)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3.75±0.6)d。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47例患者随访18个月,术后POP-Q分度及PFDI-20评分显示所有患者的客观脱垂程度及盆底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各指示点虽随时间发生不同程度下移,但无复发者。结论 腹腔镜改良宫骶韧带顶端悬吊术可有效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安全性高,无须使用网片,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阴网片全盆重建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及并发症,评估该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盆腔器官脱垂行经阴网片全盆重建术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各指示点位置,评价总体客观治愈率及复发率。采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简表(PFDI-20)等相关问卷评分评价主观治愈率以及术后尿失禁相关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110例患者中失访12例(12/110, 10.91%),其中1例因心血管疾病术后1年余死亡,随访98例(98/110, 89.09%)。随访时间6~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110例患者年龄(65.30±8.00)岁;绝经时间(14.01±9.08)年;采用POP-Q分期评价,术后15例(15/98,15.31%)出现复发,其中11例POP-Q分期Ⅱ期,无主观症状不需再次手术,4例阴道顶端复发(POP-Q Ⅲ期),需再次手术治疗。术后主观治愈率95.92%(94/98),客观治愈率84.69%(83/98);网片挛缩4例(4/98, 4.08%),网片外露11例(11/98,11.22%)。术后PFDI-20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性生活13例,其中性生活质量5例满意,6例患者较术前差,2例配偶出现性交疼痛;患者总体术后满意度评分满意率95.91%(94/98)。结论 经阴网片全盆重建术用于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主、客观治愈率高,不仅能达到较好的解剖学复位,对患者的盆腔器官脱垂相关症状有明显改善,术后满意度高且长期疗效稳定,但对性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vNOTES)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中盆腔缺陷的短期和中期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因中盆腔缺陷行vNOTES阴道骶骨固定术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盆腔器官脱垂术后患者全身状况改善问卷(PGI-I)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时间36.79±12.85个月,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其中有48位患者接受至少3年的随访,术后短期及中期随访POP-Q评分及PFDI-20、PFIQ-7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6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POP-Q评分及PFDI-20、PFIQ-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I-I均为“明显改善”,主、客观治愈率为100%。随访期间出现3例网片暴露(4.41%),7例新发尿失禁(10.29%),所有并发症经处理后症状均好转。结论:vNOTES阴道骶骨固定术安全可行,疗效肯定且中期疗效不亚于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Y Liu式腹腔镜下非网片盆底修复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因盆腔器官脱垂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CY Liu式腹腔镜下非网片盆底修复术病例共8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以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作为器官脱垂的客观评价指标,观察术后POP-Q各指示点的变化、手术相关数据及并发症等,采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价患者术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主观满意率。结果 83例患者随访时间(18.88±3.82)月,失访8例,随访期间本术式客观成功率97.33%(73/75);术前术后POP-Q各评分比较、PFIQ-7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主观满意率96.00%(72/75)。结论 CY Liu式腹腔镜下非网片盆底修复术治疗Ⅱ~Ⅳ度子宫阴道脱垂患者效果良好,短期随访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全盆底重建术与传统阴式修补术治疗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09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妇产科进行手术治疗且完成随访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60例,年龄≥55岁,均为绝经后妇女,POP-Q分期为Ⅲ~Ⅳ期。采用网片进行全盆底重建术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的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5年内定期门诊随访,以POP-Q判断术后疗效,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PFDI-20)评价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07.83±13.00)min vs.(127.50±13.25)min],术中出血量[(194.67±21.13)m L vs.(220.67±28.15)m L],住院总费用[(32 488.38±3 408.43)元vs.(13 811.41±2 634.89)元]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OP-Q重新评分,至术后5年,观察组有1例复发至Ⅱ度,对照组5例复发。2组患者术后1,6个月的PFDI-20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1,2,5年的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相比,全盆底重建术术后复发率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7.
改良的经后路阴道壁悬吊术在盆底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的经后路阴道壁悬吊(PVWH)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同时保留子宫,及进行盆底重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2例有不同缺陷的盆腔器官膨出患者进行改良的PVWH术。应用聚丙烯网片悬吊双侧骶棘韧带,将脱垂的子宫复位;经阴道放置悬吊带,以加固子宫骶骨韧带;在应用聚丙烯网片形成新的阴道直肠筋膜的同时,加固肛提肌板,完成中后盆底重建。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改良的PVWH术的手术时间平均为55min,出血量平均为150ml。根据POP-Q分度法,32例患者的子宫脱垂全部得到纠正;平均随访7个月,均未出现阴道扭曲、缩短,无性生活障碍。除1例患者出现宫颈延长外,其余无复发;各种症状改善率≥50%。结论改良的.PVWH术,对子宫脱垂患者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行中后盆底重建的短期疗效稳定,长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PROSIMA盆底重建手术治疗症状性Ⅱ~Ⅲ期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旨在寻找一种治疗POP的理想手术方式。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2例症状性POP-QⅡ~Ⅲ期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施行PROSIMA修复系统盆底重建手术,采用盆底功能障碍影响问卷简要版(PFIQ-7)和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价其效果,并分析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 32例患者症状均缓解,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0.4±13.7)ml,平均手术时间为(65.1±33.5)min,无血管、神经、膀胱及肠道损伤。平均随访时间为(10.1±9.2)个月(3~18个月),无不适、感染及排异情况。2例补片暴露,对症治疗。无新发急迫性及压力性尿失禁。术后3个月PFIQ-7评分(21.4±21.2)分较术前[(69.1±21.6)分]明显降低(P〈0.05)。20例患者术后有性生活,术后3个月PISQ-12评分[(26.7±11.7)分]较术前[(81.3±12.6)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PROSIMA修复系统盆底重建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好,但其远期疗效及患者性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9.
全盆腔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全盆腔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并同时进行盆底重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6例具有不同缺陷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进行全盆腔悬吊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5分钟,平均出血150 ml,盆腔脏器脱垂全部得到纠正,随访期间未发现有阴道缩短、扭曲等症状,性生活不受影响.1例出现宫颈延长,1例出现网片排异,余无异常.结论全盆腔悬吊术对 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在保留子宫同时进行盆底重建,简化了手术治疗的过程,手术方法简单易掌握,短期疗效肯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和随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无穿刺加用网片盆底重建术治疗症状性Ⅱ~Ⅲ度盆腔器官脱垂的近期疗效。方法:对盆腔器官脱垂定量系统(POP-Q)评价为Ⅲ度的8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加无穿刺加用网片盆底重建术(PROSIMA盆底重建术),采用主观评价[盆底功能障碍影响问卷简版(PFIQ-7)评分]和客观评价(POP-Q)等方法对围手术期及术后近期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位手术时间为60分钟(54~65分钟),中位术中出血量55ml(30~90m1);无术中并发症;88%(7/8)的患者手术次日即拔除尿管,且残余尿量<100ml;术后病率为0;中位术后住院时间3天(3~6天)。中位随访时间4个月(1~6个月)。术后随访POP-Q评分,手术有效率达100%;仅1例患者诉术后阴道分泌物增多。术后半年内随访所有患者未出现下尿路感染、新发尿失禁、网片侵蚀、下肢疼痛等并发症,且症状得以改善。PFIQ-7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结论:PROSIMA盆底重建术易于掌握,创伤小、无术后疼痛等并发症,术后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尚待循证。  相似文献   

11.
POP-Q评分体系应用于临床20余年,已成为目前公认并通用的评估盆腔器官脱垂的分期体系。但临床实践中也发现其存在不足和缺陷。文章详解了POP-Q分期的内容、其与盆腔器官脱垂的关系、对临床治疗的指导及对疗效的评价意义,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文献,阐述了其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Fibulin-3在子宫骶韧带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脱垂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子宫脱垂组(POP组)46例和正常对照组28例子宫骶韧带组织中Fibulin-3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两组中Fib-ulin-3均有表达,POP组骶韧带中Fibulin-3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OP组Fibulin-3mRNA表达水平为0.68±0.38低于对照组的0.96±0.44(P<0.05);POP组Fibulin-3蛋白表达水平为0.76±0.48低于对照组的1.14±0.52(P<0.05),且随脱垂程度的增加表达降低(P<0.05)。结论:Fibulin-3的表达与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盆底重建手术中传统术式与新术式应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盆底重建传统术式的定义和复习盆底重建传统术式与新术式的RCT研究结果.传统术式是指非应用网片添加的盆底重建手术,主要指全子宫切除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新术式是指使用人工合成和捐赠者的移植物来进行的盆底重建手术.对于重度前盆腔脏器脱垂大多数RCT研究结果提示应用新术式解剖学效果好于传统的阴道前壁修补术.各种术式的解剖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了解动态磁共振成像(MRI)测量骨盆耻尾线(PCL)评估盆腔器官脱垂(POP)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例POP患者分别进行POP定量(POP-Q)分度法测量,同时行动态MRI检查,用梯度回波二维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FLASH)T1加权快速扫描序列,获得静息和用力屏气期间盆底矢状面MRI影像,分别测量骨盆PCL以评仙阴道前壁脱垂、子宫脱垂和阴道后壁脱垂的程度,并与POP-Q分度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例POP-Q分度法诊断为阴道前壁脱垂的患者,在最大屏气用力时,17例患者的膀胱颈或膀胱最低点位于PCL以下,与POP-Q分度法的符合率为85%(17/20).19例POP-Q分度法诊断为阴道后壁脱垂的患者,最大屏气用力时,4例患者的肛直肠连接部下降至PCL下2.5 cm之下,与POP-Q分度法的符合率为4/19.14例POP-Q分度法诊断为子宫脱垂的患者,最大屏气用力时,宫颈最低点均位于PCL上l cm以下,与POP-Q分度法的符合率为14/14,但有5例POP-Q分度法未诊断子宫脱垂的患者,宫颈最低点位置在最大屏气用力时位于PCL上1 cm以下.结论 与POP-Q分度法相比,采用动态MRI检查中的骨盆PCL作为标志线,可以准确判定子宫脱垂的程度,对阴道前壁脱垂也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而对阴道后壁脱垂则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动态MRI测量骨盆PCL评估POP程度的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硅胶子宫托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硅胶子宫托保守治疗POP-QⅢ~Ⅳ期盆腔器官脱垂72例患者进行随访,填写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简表(PFDI-20)和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评价子宫托治疗的疗效。结果 72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中,1例为全盆腔重建术后复发。随访时间24~5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0.71±5.49)个月。13例失访,59例完成随访,随访率为81.94%。59例患者中,35例(59.32%)效果显著,持续佩戴,取放间隔时间为1~4周;24例(40.68%)在3个月内放弃使用子宫托,其中取放困难11例(45.83%),长期佩戴有不适感8例(33.33%),易脱落4例(16.67%),1例83岁患者因偏瘫长期卧床放弃使用。35例患者治疗前PFDI-20和PFIQ-7评分分别为(46.94±36.10)分和(98.23±48.01)分,治疗后6个月分别下降至(6.07±15.63)分和(14.56±11.14)分,治疗后2年分别下降为(3.72±12.76)分和(5.3±4.87)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子宫托可以有效改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适合门诊广泛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网片在女性全盆底功能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探讨应用聚丙烯网片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进行盆底重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2005年3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66例有不同缺陷的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应用聚丙烯网片进行全盆底悬吊,具体包括:采用聚丙烯网片悬吊双侧子宫主韧带、骶韧带,并将网片置入膀胱阴道筋膜和直肠阴道筋膜,同时进行肛提肌及会阴体的修复从而完成盆底3个平面的重建。合并有压力性或混合尿失禁的患者同时行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95min,出血量平均为120mL,根据POP-Q分度法,66例患者的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症状全部得到纠正,术后无院内感染发生,未观察到其它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术后随访平均11个月,患者的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应用聚丙烯网片进行全盆底悬吊是一种微创而又经济的盆底重建术,该手术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全部或部分重建。中、短期疗效稳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compare vaginal repair augmented by mesh with traditional colporrhaphy for the treatment of pelvic organ prolapse.
Design  Prospectiv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Setting  Tertiary teaching hospital.
Population  One hundred and thirty-nine women with stage ≥2 prolapse according to the 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 (POP-Q) system requiring both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ompartment repair.
Methods  Subjects were randomised to anterior and posterior vaginal repair with mesh augmentation (mesh group, n  = 69) or traditional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olporrhaphy (no mesh group, n  = 70).
Main outcome measures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the absence of POP-Q stage ≥2 prolapse at 12 months. Secondary outcomes were symptoms, quality-of-life outcomes and satisfaction with surgery. Complications were also reported.
Results  For subjects attending the 12-month review, success in the mesh group was 81.0% (51 of 63 subjects) compared with 65.6% (40/61) in the no mesh group and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 P -value = 0.07). A high level of satisfaction with surgery and improvements in symptoms and quality-of-life data were observed at 12 months compared to baseline in both group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se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Vaginal mesh exposure occurred in four women in the mesh group (5.6%). De novo dyspareunia was reported by five of 30 (16.7%) sexually active women in the mesh group and five of 33 (15.2%) in the no mesh group at 12 months.
Conclusion  In this study, vaginal surgery augmented by mesh did not result in significantly less recurrent prolapse than traditional colporrhaphy 12 months following surgery.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Gynecare Prolift TM盆底重建系统和Avaulta SoloTM骨盆底修复系统在前盆腔重建手术中的疗效和并发症,探讨更为适宜的前盆腔重建手术补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30例因重度前盆腔器官脱垂接受Prolift和Avaulta补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rolift手术18例(Prolift组),Avaulta手术12例(Avault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均穿刺顺利,无脏器损伤及血肿发生。Prolift组平均出血量[(101.7±50.6)ml]与Avaulta组[(65.8±39.4)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lift组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SUI)3例,补片侵蚀2例,阴道后壁或前壁脱垂复发8例,其中复发部位在治疗腔室者2例,在非治疗腔室者6例。Avaulta组术后无新发SUI,补片侵蚀2例,阴道后壁或前壁脱垂复发6例,其中复发部位在治疗腔室者3例,在非治疗腔室者3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POP-Q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Gynecare Prolift TM盆底重建系统和Avaulta SoloTM骨盆底修复系统治疗重度前盆腔器官脱垂,可达到解剖学恢复,有一定的疗效,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一种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伴随着全球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POP已成为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全世界众多妇科肿瘤学专家及学者致力于研究骶棘韧带复合体固定术在女性POP患者中的应用。基于多个单中心研究结果发现,该术式可改善患者排尿功能、盆腔功能障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文章重点介绍了骶棘韧带复合体固定术在POP患者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其疗效和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动态磁共振成像(MRI)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POP病人78例,对其临床检查并进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期及HMO分度,与动态MRI的测量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临床检查与动态MRI的相关性:Aa与膀胱颈、Ba与膀胱底、C与宫颈或阴道穹窿最低点到H线的距离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745、0.836、0.867,相关性好;Bp与子宫直肠陷凹最低点、Ap与直肠肛管连接处直肠前壁到H线的距离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481,仅中度相关。两种分期在诊断前、中、后盆腔脱垂的Kappa检验结果分别为:K=0.313、0.794、0.385,前后盆腔一致性弱,中盆腔一致性强;χ2检验结果分别为:χ2=3.368(P=0.064)、5.143(P=0.016)、15.042(P<0.01),前盆腔两种检查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盆腔POP-Q的诊断率较高,后盆腔动态MRI的诊断率较高。两种分期在评价前、中、后盆腔脱垂程度的Kappa检验结果分别为K=0.063、0.328、0.167,一致性均差。结论 动态MRI能够准确评估前、中盆腔器官脱垂,评估后盆腔器官脱垂比临床检查更具有优势。动态MRI可以作为临床检查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