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测定胃镜检查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方法 选择胃镜检查患者60例.ASAⅠ~Ⅱ级,按序贯法进行实验,最初血浆浓度设置为4μg/ml,浓度变化0.5μg/ml,计算丙泊酚的EC50及其95%的可信区间。结果 胃镜检查中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为4.5μg/ml.95%的可信区间4-5μg/ml。结论 胃镜检查患者丙泊酚的EC50为4.5μg/ml。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不用肌松药行气管插管术中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舒芬太尼时丙泊酚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方法择期手术患者22例,在舒芬太尼0.5μg/kg推注复合靶控输注(TCI)丙泊酚4min后经口行气管插管,并根据下颌松弛程度、声带位置和对气管插管的反应进行插管评级(优、良、一般和差;优、良认为是临床满意而一般,差看作临床不满意)。丙泊酚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按序贯法确定,相邻血浆靶浓度差为0.5μg/ml。结果当达到临床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时丙泊酚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控浓度为6.69μg/ml,95%的可信区间为5.999~7.463μg/ml。结论复合舒芬太尼0.5μg/kg时,在不用肌松药行气管插管术达到插管条件为优良时丙泊酚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是6.69μg/ml。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下,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方法:全身麻醉患者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P)和单纯丙泊酚组(P)。RP组给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待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达到4ng/mL时开始丙泊酚靶控输注,靶控输注浓度为血浆浓度4μg/mL。P组单纯按4μg/mL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结果: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下,令患者意识消失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ECe50值为0.84(0.75,0.93)μg/mL,ECe95值为1.40(1.27,1.59)μg/mL。单纯靶控输注丙泊酚则分别为1.9(1.83,1.98)μg/mL和2.8(2.72,2.94)μg/mL。两组ECe50值和ECe95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RP组患者意识消失的时间和丙泊酚用量均明显低于P组,Narcotrend指数则高于P组,平均动脉压降低也较P组严重(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可增强丙泊酚的镇静效果,降低令患者意识消失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D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0例。D组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6 ng/ml及丙泊酚4μg/ml, S组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0.6 ng/ml及丙泊酚4μg/ml,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D组麻醉维持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4 ng/ml及丙泊酚3μg/ml, S组麻醉维持采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0.3 ng/ml及丙泊酚3μg/ml。结果 D组患者在插喉罩后1 min、拔管时HR及MAP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在插喉罩后1 min、气腹后15 min、拔喉罩时的HR及MAP低于D组(P〈0.05)。2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为87%, D组镇痛满意度为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方法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中应用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全身麻醉手术病人血浆中丙泊酚浓度,分析实测的病人血浆中丙泊酚浓度与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系统预测的丙泊酚浓度的相关性,对TCI系统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级为ASA1~ ASA2级的全身麻醉手术病人,TCI系统丙泊酚的诱导浓度为6μg/ml;麻醉维持浓度分别为2.8、3.2、3.5、3.8 μg/ml.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病人血浆中的丙泊酚浓度.结果:麻醉诱导和维持阶段病人血浆中丙泊酚实测浓度高于靶控输注浓度,停止输注后实测浓度低于靶控输注浓度.TCI系统的偏离度(MDPE)和精密度(MDAPE)分别为6.0%和6.2%.病人脑电双频指数、反应熵和状态熵受麻醉影响明显.结论:TCI系统在麻醉指标监测下,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愈肠颗粒中小檗碱和异白茅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测定小檗碱的流动相:乙腈-0.035mol/L磷酸二氢钠(40∶60),测定异白茅苷的流动相:乙腈-0.05mol/L乙酸(用三乙胺调节pH至5.0)(52∶48);检测波长:小檗碱265nm,异白茅苷310nm;流速:1.0 ml/min。结果:小檗碱在1~60μg/ml,异白茅苷在0.1~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小檗碱低、中、高浓度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24±0.40)%、(97.72±1.39)%、(98.33±2.40)%(n=3);异白茅苷低、中、高浓度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6±0.01)%、(101.4±0.01)%、(101.8±0.000 7)%(n=3)。3批愈肠颗粒样品中小檗碱的平均含量为(574.13±9.68)μg/g(n=3),异白茅苷的平均含量为(3.09±0.10)μg/g(n=3)。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操作简便易行,可用于愈肠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用RP-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丙泊酚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丙泊酚浓度的RP-HPLC法.方法:以麝香草酚(thymol)为内标,血浆中加入缓冲液(0.1 mol/L NaH2PO4)混匀后经环己烷萃取,吸取有机相,加入四甲基氢氧化铵-异丙醇稀释液,氮气吹干,以流动相甲醇-水(80∶20)溶解.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结果:丙泊酚血药浓度在0.20~~ 10.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最低定量限为0.20 μg/ml.低、中、高3种浓度的方法回收率为98.37%~100.26%,提取回收率为83.47%~92.11%.日内RSD为4.72%~9.70%,日间RSD为4.27%~6.41%.结论:该方法适用于丙泊酚的人体药动学研究和血药浓度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用于无痛绝育术的最适靶控浓度。方法99例自愿要求行绝育术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设定靶控浓度为4、5、6μg/ml。术前单次静注芬太尼1μg/kg,切开皮肤前3min靶控输注丙泊酚。记录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SPO2值的变化,呼吸抑制情况;记录丙泊酚的首剂量、总剂量、苏醒时间等。结果靶控输注前各组值较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效应室靶控浓度时和探查输卵管时各组平均动脉压、呼吸和SPO2值较基础值比较及组间比较P<0.01/P<0.05;C组心率减慢P<0.01。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输卵管绝育术是安全的。丙泊酚目标靶控浓度以5μg/ml为宜。  相似文献   

9.
丙泊酚血药浓度监测及其小儿靶控输注系统性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婉花  陈冰  李娟  原永芳  顾洪斌 《中国药房》2008,19(20):1547-1550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的方法,评价TCI-Ⅲ型靶控输注系统(Pediatric模型)的性能。方法:将14例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根据手术情况,在TCI-Ⅲ型丙泊酚靶控输注中预设不同血浆靶浓度,抽取静脉血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比较靶控输注时预设丙泊酚血浆靶浓度(Cp)和实测血药浓度(Cm)的差异,采用执行误差(PE)的中位数(MDPE)、PE绝对值的中位数(MDAPE)和摆动度(Wobble)评价丙泊酚靶控输注系统的性能。结果:丙泊酚血药浓度在19.26~9 63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检测限为0.38ng·mL-1;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1.58%~94.46%,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9.45%~102.68%,日内与日间RSD均<3.75%。丙泊酚TCI-Ⅲ型靶控输注系统的MDPE、MDAPE和Wobble分别为1.05%、9.12%和17.55%。结论:本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一性强、结果可靠,可用于血浆中丙泊酚浓度的测定。丙泊酚TCI-Ⅲ型靶控输注系统的性能可满足临床小儿麻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拟行择期人工流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一组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为3.2ug/ml;复合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为2.0u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为3.0ug/ml。结果两组体动程度评分和体动次数比较复合组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行人工流产术时降低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可以产生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效应室靶浓度瑞芬太尼对异丙酚靶控输注半数效应室浓度(ECe50)的影响。方法:择期静脉复合全麻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60例,年龄65~85岁,按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浓度的不同随机分成3组,瑞芬太尼0.5 ng/ml(R0.5);瑞芬太尼1.0 ng/ml(R1.0);瑞芬太尼1.5 ng/ml(R1.5),每组20例。达到效应室靶浓度后,按照序贯试验原则靶控输注(TCI)异丙酚,进电切镜出现体动反应,则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反之,采用低一级浓度,各相邻浓度之间均为等比级数,比率为1.2。计算异丙酚ECe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R0.5组异丙酚的ECe50为2.37μg/ml,其95%可信区间为(2.22,2.53),R1.0组异丙酚的ECe50为1.84μg/ml,95%可信区间为(1.75,1.94),R1.5组异丙酚的ECe50为1.66μg/ml,95%可信区间为(1.60,1.71)。结论:增加瑞芬太尼靶浓度可降低异丙酚靶控输注浓度,但随着浓度增加,麻醉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微波萃取-HPLC法测定木兰脂素的含量,并考察4个不同产地辛夷药材中木兰脂素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微波萃取法,以75%乙醇为溶剂,在76℃恒温800 s萃取辛夷药材中的木兰脂素。Shim-Pack VP-ODS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0∶60),流速:0.8 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38 nm,采用HPLC法测定木兰脂素的含量。结果:以峰面积(A)对浓度(c)作线性回归,回归方程为A=2.922 7×104c-3 617.4(r=0.999 9),在5.6~240.8μg/ml浓度范围内,木兰脂素的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该法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低、中、高浓度(104.87、127.42和172.51μg/ml)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39±1.58)%(、103.82±4.04)%和(103.74±0.13)%(n=3)。采用该法测得河南、河北、湖南、湖北4地所产的辛夷药材中木兰脂素含量分别为(6.59±0.39)%(、3.44±0.48)%、(2.73±0.28)%和(4.18±0.25)%(n=3)。其中河南产辛夷药材中木兰脂素含量最高。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作为辛夷药材及相关制剂质量控制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惠君  王彦  唐芳丽 《中国药房》2011,(22):2054-2056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丙泊酚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6%高氯酸乙腈溶液沉淀蛋白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进样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0),流速1.0 mL·min-1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70∶30,磷酸调pH值至4.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为室温,内标为麝香草酚,进样量20μL。结果:丙泊酚血药浓度在0.1~1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最低检测限为0.1μg·mL-1;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8.07%~92.08%,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9.07%~100.31%;日内、日间RSD分别为5.50%~6.60%、4.12%~10.90%。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快速,可用于丙泊酚的血药浓度监测及临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丙泊酚靶控输注对七氟醚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的患者85例,按照丙泊酚靶控浓度随机分为a、b、c、d、e5个实验小组,5个分组中丙泊酚血浆浓度分别是1.0、1.5、2.0、2.5μg/ml以及单纯吸入七氟醚e组,每组各17例。研究不同血浆浓度丙泊酚对七氟醚MAC的影响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两者配伍的合理使用方案。结果 5组中T1~T4时刻,七氟醚MAC值比较,e组对应各时刻七氟醚MAC值明显较低(P〈0.01);d组与其他组比较,血管活性药物及阿托品使用量及其次数较少,七氟醚MAC值的降低与丙泊酚血浆浓度的升高之间呈线性关系。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浓度和七氟醚的MAC值之间的反相关关系,有利于临床上利用该关系检测和诊断,不同靶浓度的丙泊酚对七氟醚MAC的影响不同,血浆浓度逐渐增高,七氟醚MAC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测定三利乳膏中盐酸利多卡因含量的RP-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钠-三乙胺(47∶53∶0.15),用磷酸调节pH值至3.15,内含0.015 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结果:盐酸利多卡因在6.576~87.68μg/ml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3),低、中、高三种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99.78±1.14)%、(98.91±1.78)%、(100.77±2.3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三利乳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厄贝沙坦片给药后大鼠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色谱柱为Consmosil-C18,流动相为磷酸-甲醇-乙腈(7∶80∶13,V/V/V),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2nm;大鼠灌胃给予厄贝沙坦水溶液30mg·kg-1后分别在在给药前及给药后0、5、10、20、30、45、60、120、180、240、360、480min测定血浆中厄贝沙坦的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厄贝沙坦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5~50μg.mL-(1r=0.999 1);回收率为93.89%,RSD小于4.14%;t1/2、tmax、Cmax、AUC0~t分别为(48.71±4.037)h、(0.33±0.12)h、(1.33±0.18)μg·mL-1、(23.10±1.56)mg·L·h-1。结论:所建立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简单、灵敏、专一,能够满足血药浓度和药动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季平  袁浩宇  易红  石庆平 《中国药房》2013,(17):1569-1571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帕潘立酮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其药动学。方法:6只大鼠单剂量灌胃给予帕潘立酮2.5mg。以利培酮为内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0.25、0.5、1、1.5、2、4、8、12、24、36、48h的血药浓度。采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色谱柱为Scienhome KromasilC18,流动相为乙腈-0.1mol/L Na2HPO4(pH6.0)(62∶38),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7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结果:帕潘立酮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1~0.40μg/m(lr=0.9995),方法回收率为98.7%~102.2%,萃取回收率为82.8%~85.8%,日内和日间RSD均<9%。帕潘立酮在大鼠体内吸收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102.3±21.56)μg/L、tmax为(1.5±0.22)h、t1/2β为(14.969±5.651)h、Vd为(17.568±9.688)L、AUC0-48h为(1799.721±329.573)μg·h/L。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帕潘立酮的血药浓度测定;帕潘立酮在大鼠体内消除较慢,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18.
杨少勇  张广华  张凤文 《河北医药》2011,33(18):2727-2729
目的将短效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加入靶控异丙酚(TCI)诱导并插入喉罩(LMA),观察艾司洛尔的抗伤害刺激作用。方法50例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艾司洛尔组,以TCI输注异丙酚效应部位浓度3.0μg/ml,平衡6min后,加入艾司洛尔0.5mg/kg继以0.05mg·kg^-1·min^-1维持,同时静脉注射芬太尼0.25μg/kg,4min后置入LMA(对照组予以等量盐水)记录各时点HR、MAP、脑电双频指数(BIS)及体动情况。结果在置入LMA之后,艾司洛尔组较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及BIS反应减轻。在对照组,LMA的插入伴随着BIS明显升高(与插入前比较)最大增加△BIS(P〈0.05);AMAP(P〈0.05);AHR(P〈0.05)。体动反应(无/有)在艾司洛尔组较轻微(P〈0.05)。艾司洛尔组未观察到心动过缓和低血压,也未发生知晓和回忆事件。结论艾司洛尔0.5mg/kg+0.05mg·kg^-1·min^-1与靶控异丙酚3.0μg/ml合用,降低了喉罩插入的血流动力学、BIS波动,并减少了体动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