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语言交流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由于语言沟通障碍而意识清楚的患者提供非语言交流,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方法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运用体态语、空间、抚摸及手写板、图片等方式进行非语言交流。结果非语言交流满足了患者的需求,减少了患者各种精神心理障碍的发生,使患者的满意度达到94.73%,从而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抢救成功率。结论用非语言交流方式作为载体进行无声信息传递,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患者情绪,减轻心理负担,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心外科ICU中意识清楚但语言交流障碍患者护患沟通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护理需求识别交流卡与82例进行交流,并与传统的交流方式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护理需求识别交流卡的护患交流方式更为简便、准确,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高于传统交流方法(P〈0.05)。结论应用护理需求识别交流卡能有效实现护士与意识清楚但语言交流障碍患者之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护患交流的桥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由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引起暂时失声,导致语言沟通障碍,护患交流只能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恰当运用非语言交流,能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非语言沟通在呼吸道烧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甜 《河北医药》2010,32(19):2775-2776
沟通是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是指在社会环境下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它包括所有的被人们用来给予和接收信息的符号和线索。正常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离不开语言链的作用,语言链一个以上环节障碍就会出现言语障碍,中度呼吸道烧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意识清楚但言语沟通障碍,无法与医生、护士、家属交流,身心需求就得不到满足。非语言沟通作为一种特殊的方式应用于这些患者,可得到情感、信息及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支持,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相似文献   

5.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它可以分为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在多数情况下,护士会把重点放在语言沟通技巧上,而忽略了非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从而影响了护患沟通的效果。而非语言沟通可以跨越语言沟通的障碍,通过非语言信号如护士的仪表、眼神、体态语言、沉默等,来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利于护理行为的实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护患交往的桥梁。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由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引起暂时失声,导致语言沟通障碍,护患交流只能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由于气管切开患者不能用口语与医护人员及家属进行交流,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往往导致烦躁、恐惧、抵触等心理反应。适时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取得他们的主动配合尤为重要。此时,护患交流只能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7.
适应行为训练在喉癌病人手术后康复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运用适应行为训练,强化与喉癌术后暂时性失语病人的交流和沟通。方法 将我科40例喉癌病人,分成两组,对其中一组应用自制图片、自编手语、写字板及发音训练等手段实施术前指导。结果 经临床观察统计,两组病人在提高沟通满意度上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适应行为训练在喉癌病人手术康复中有显著意义,可提高暂时性失语病人的生活质量,扩延护士的知识内涵。  相似文献   

8.
<正>护患交流的方式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所谓非语言沟通是指伴随沟通的一些非语言行为,是指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空间距离、辅助语言等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制的汉语拼音卡在建立人工气道致暂时性失语患者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致暂时性失语患者,均因无力执笔写字或患者虽然能执笔写字,但字迹难以辨认,而传统非语言沟通方法又不能明确患者需求。将汉语拼音及四种音调制成卡片,由护士出示卡片根据患者表示指认字母,逐字拼出患者需求。结果 20例患者在拼音卡使用后明确需求指令期间遵医行为明显高于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后患者心率、呼吸及收缩压均较使用前下降而趋于稳定;拼音卡使用后患者对沟通效果的满意度高于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拼音卡可较准确地明白建立人工气道致暂时性失语患者的各项需求,弥补了写字板等沟通的不足,提高患者遵医率,利于生命体征的稳定,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老年患者的非语言护理沟通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由于老年人的感觉、知觉、记忆力、思维能力、智力等方面均发生变化,其心理状态也发生了巨变。非语言沟通因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又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在与老年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中,往往显得比语言沟通更富有感染力[1]。因此,护理人员有必要掌握一些非语言沟通的知识与技巧,以增加与老年患者间的有效沟通,提高整体护理水平。1非语言沟通的特点非语言沟通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2]。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采…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化,中国护理从功能制护理向整体护理转变,整体护理强调了病人身心的整体性,人与环境的整体性,人际关系的整体性,病人需求的整体性,从而引出护理服务的整体性,医疗与护理整体性,最终体现“以病人健康为中心”的思想。整体护理强调应用护理独立手段帮助病人解决健康问题,重视病人的需求。在飞速发展的医学及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护患关系是一种专业性的基础,是护士保持良好护患关系、医护关系、护际关系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护理活动的重要工具。交流可以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信息交流,语言交流是用语言方式来进行交谈、沟通。非语言交流通常也称身体语言,是通过表情、动作等来表达到沟通的目的。沟通是护士与患者进行交流的一种治疗性护理技术。护士每一个沟通行为都会对病人产生影响。因此,掌握良好的交流技巧,有助于提高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是实施病人健康教育并取得成效必不可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实施,这就要求临床护理必须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时,首要的就是护士与患者的沟通问题。沟通是进行心理护理的第一步,也是保证护理诊断是否正确的关键一步,因此必须掌握好沟通技巧。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又分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指使用语言并诱发语言的沟通方式。非语言沟通是指语调、举止、行为、表情、动作等的沟通方式。本文就沟通技巧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非语言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护患关系也日趋紧张。良好的护患沟通能有效地缓解或消除护患之间的矛盾。护患沟通除了运用恰当的语言沟通以外,非语言沟通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非语言交流比语言行为更能贴近事实.能表达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思想.从而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提供正确的医疗知识,减轻患者痛苦,增进护患了解,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护理服务.方法 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结果 护患沟通,使患者在安全感、信任感、舒适感、患者角色适应及护患关系等方面明显增强.结论 亲切、信任、融洽的护患沟通,促进了护患关系,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尽快康复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神经内科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方法治疗中非语言性沟通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机械通气方法治疗的84例神内重症监护病房中神志清楚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根据医嘱应用机械通气方法对呼吸模式及参数进行调节。实验组基于此对患者加强非语言性沟通,采用微笑、眼神、肢体语言及触摸等方法交流情感,有效洞察患者内心真实想法,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采用非语言性交流对于机械通气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体征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结论患者通过非语言性沟通,改变对机械通气的认识,在治疗中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护理操作,使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机械通气时间有效缩短,患者减轻了痛苦,对于机械通气更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语言沟通在临终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入住本院中医康复科的癌症终末期患者58例,通过目光、面部表情、体势、技术的娴熟和举止稳重、触摸语言、沉默和倾听等非语言沟通技巧进行临终护理,来研究非语言沟通对临床护理的价值。结果护理后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了解临终护理中应用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及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将其融入到临终护理工作中,进一步了解非语言沟通在临终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使临终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主要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两种方式进行。非语言交流即态势语言交流,是人们在进行交流时,通过自己的仪表、姿态、神情、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交流工具。  相似文献   

18.
儿童孤独症9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孤独症临床症状特点,探讨矫治方法。方法使用统计学方法对9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孤独症以语言障碍和交流障碍为主,行为及教育矫治、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是治疗孤独症儿童的有效方法,年龄越小、训练时间越长越密集效果越好。结论以语言发育迟缓伴非言语性交流障碍为主诉的儿童应考虑孤独症的可能,综合训练是治疗孤独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语言康复能力训练对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康复组入院后2-3 d开始进行为期1个月的语言康复训练和护理,采用标准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评定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情况,对照组仅给予日常治疗护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在复述、表达及运用语言功能方面,恢复明显(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语言康复能力训练护理,对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和非语言交流能力有良好的促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语言沟通在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各种方式及时掌握老年患者发出信息,了解患者身心需求及病情变化,促进老年患者身心健康。在于老年患者接触过程中,充分把握接触时间,积极主动与老年患者进行沟通。并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及护理时心理状况。结果护患沟通促使老年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过程中处于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语言沟通(包括非语言沟通)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康复概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