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刊主编梁之彦教授因患心脏病,医治无效,于1986年8月26日下午4时35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6岁。梁之彦教授生前任湖北省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生化学会荣誉理事,湖北省暨武汉市生化学会理事长,同济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高教一级教授。梁之彦教授是我刊的创始人之一,一直任主编。为了提高刊物质量,促进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他呕心沥血、经常日以继夜地  相似文献   

2.
甘美伦教授(Prof John Roderick Cameron)是国际上知名的医学物理学和放射学专家。他于1979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得了“花灵顿、丹尼尔斯教授”(Farrington Daniels Professor)这一以名教授名字命名的教授衔。1980年,他获得了美国古烈茨奖(Willian D Coolidge Award)。甘美伦教授于1922年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现年59岁。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2月1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懿德楼二楼报告厅,Richard A.Flavell院士的莅临令本就师生满堂的大厅蓬荜生辉。这位和蔼的老先生是免疫学界数一数二的大牛:拥有英国皇家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院士等殊荣,同时也是耶鲁大学免疫学系创始人。他曾获耶鲁大学  相似文献   

4.
悼梁老     
梁之彦教授为祖国的医学教育、生物化学与新兴的分子生物学事业,全心全意地辛勤工作了64个年头。近年,他参加政治协商工作,为祖国的统一与振兴又作出了贡献。他的去世,使我们感到突然和震惊,心情万分悲痛! 梁老是知识分子的良师益友,是我最敬爱的前辈之一。解放初期院系调整时,我就认识了他,由于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我经常向他请教生物化学问题,同乡之情使我们更加熟悉亲热起来。自1957年起,由于同遭厄运,又一同下放劳动,风雨同舟,促进了我们的相互了解,逐渐成了莫逆之交。在这期间,我不仅从梁老那里学到了许多业务知识,更深刻地了解  相似文献   

5.
原耶鲁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临床病毒研究室主任世界著名美籍华裔病毒学家熊菊贞教授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2006年8月20日在美国康湟狄克洲临终医院逝世。享年88岁。  相似文献   

6.
郑毅教授今天很高兴和丁宗一教授一起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美国国家儿童医疗中心儿科和精神科Chatoor教授讨论婴幼儿喂养障碍问题。Chatoor教授是美国著名婴幼儿精神病学专家,曾任美国精神病学会婴幼儿精神医学委员会主席,2006年获美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协会杰出导师奖,Chatoor教授长期从事婴幼儿喂养障碍的研究,提出的婴幼儿喂养障碍的诊断分类标准目前已被婴儿或儿童早期精神和发育性障碍诊断分类标准采用。  相似文献   

7.
全国首届脂蛋白及载脂蛋白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5月27日至5月31日在武昌举行,会议是在全国生化学会的大力支持下由湖北医学院等单位筹备召开的,是我国从事脂蛋白研究的科学工作者的一次盛会。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44个单位的70余名代表出席了大会,著名生化界老前辈梁之彦教授也出席了开幕式。大会共收到论文113篇,其中60余篇在大会上宣读,书面交流10余篇。这是近几年来我国脂蛋白科研成果的一次大总结、大检查、大交流。会上王克勤教授、张华征教授作了“脂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脂蛋白受体与  相似文献   

8.
正当地时间2016年4月3日至4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第25届年会上,我刊常务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姜宗来教授和副主编、中科院力学所龙勉研究员同时获颁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meric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AIMBE)会士(AIMBE Fellow)证书。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http://www.aimbe.org)是国际医学与生  相似文献   

9.
霍夫曼教授1970年到西雅图市华盛顿大学化工系任教以来,积极从事生物材料的研究,促进了该校生物工程中心的成立和发展。他现在该校生物工程中心从事医学与生物技术中聚合物应用的研究,经常在国际上知名的学术刊物中发表重要论文,目前他所指导的学生中,有我国前去的四名访问学者。今年6月他与本刊主编乐以伦教授出席在纽约召开的美国生物材料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和19届国际生物材料学术会议。会后他应邀来成都科技大学访问,并特为本刊撰文介绍华盛顿大学生物材料学科教学和科研的情况。现将原文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叶天星简介     
叶天星,1915年生于安徽合肥,1937年毕业于上海东南医学院及1946年毕业于美国军医学院。1942年为美国洛氏基金会访问学者在印度哈夫金研究院及印度中央医学研究院研究鼠疫及霍乱病原学及免疫防治。1947年在美国军医研究和进修学院及康奈尔大学进修学院进修。曾任上海国防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东南医学院及复旦大学微生物学教授,现为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一级教授。担任过上海免疫学会理事长。编著有《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理论与  相似文献   

11.
<正> 美国俄克拉荷马(Oklahoma)大学医学院解剖学系教授兼主任李景昀博士,应广州暨南大学的邀请,前来讲学。从5月2日至6日共作了七个专题报告,并与暨大医学院、中山医学院和省内外兄弟院校的教师、医生,举行了一次座谈会。李教授在报告中,着重介绍了当前医学的动态和研究方向,并结合他本人的研究成果来阐明医学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其中如分子生物学的进展、新技术的应用、神经系统的超微结构和临  相似文献   

12.
据美国WebMD医学新闻网(2015-11-16)报道,美国盐湖城犹他大学医学院的眼科与视力科学教授Paul Bernstein 认为,吃水果和蔬菜对眼睛健康非常重要,刊登在2015-10-08《美国医学学会眼科杂志》( JAMA Ophthalmology)中的一篇研究证实了这个说法.  相似文献   

13.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7):445-445
国际病理学会香港分会第十五届周年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12月1-3日在香港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公共卫生学院医学深造中心召开,邀请美国南加洲大学Para Chandrasoma教授和美国旧金山加洲大学Philip LeBoit教授分别就消化道病理和皮肤病理进行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代烧伤学科开拓者之一——杨之骏教授积劳成疾永远离开我们已近1年,忆起相聚的日日夜夜,久久不能入睡。杨之骏出生于1930年,1946年,只有16岁的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地下党组织,走上革命道路。杨之骏教授原来专攻文科,后来党组织要他学医,于是他考入了当时的圣约翰大学医学院,为革命、为人民投身医学事业。解放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归并上海第二医学  相似文献   

15.
<正>爱祖国,知识分子的楷模;爱事业,为人师表的典范。2016年3月16日我们敬爱的陈以慈教授离我们远去了,在此我们撰文表达对他的深切怀念。陈以慈教授是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解剖学家、一代名师和医学教育家。曾任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委员、中山医科大学支社主委。他毕生献身于我国的解剖科学事业,在科研、教学和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刊创始人,名誉主编余(冫贺)教授于1988年5月20日离开我们了,我们感到无比的悲痛。余(冫贺)教授是我国的著名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家,他在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事业中奋斗了六十五个春秋,功绩卓越,  相似文献   

17.
题词     
本杂志顾问,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和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冯元桢(Y.C.Fung)教授于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一日为杂志题词时的照片和题词内容。  相似文献   

18.
张建中教授摘译了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医学中心病理学系MarkR.Wick教授发表在《美国临床病理学杂志》上关于医学研究论文的评论,反映了国内外包括SCI收录杂志在内的医学出版物的许多共同问题,值得一读。希望能对提高作者的研究论文水平有所帮助,这也是保证杂志质量最关键的因素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黄祯祥教授是我国医学病毒学的泰斗之一,他不仅对病毒学有很高的造诣,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待人、处事上也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相似文献   

20.
微循环所的“冯元桢讲演厅”是为了与美国加州大学(UCSD)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在其新落成的生物工程大楼内建立“冯元桢讲演厅”的计划同步,为了纪念冯元桢老教授创立生物力学学科及其卓越贡献,为了弘扬冯元桢老教授的“学德、学风、学术”并使其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以及在我国学术界发扬光大,由所长修瑞娟教授提议设立的。 8月31日,“世界生物力学之父”、美国总统科学奖章获得者、美国国家工程院士、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力学科学院院长(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加州大学(ucSD)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八十三岁高龄的冯元桢博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