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I/R加大蒜素处理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后,分别观察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变化,同时分析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中ALT、AST、LDH及肝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增加,而SOD活性显著的降低(P<0.01);经大蒜素处理后,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较,血清中ALT、AST、LDH及肝组织中MDA含量均降低,而SOD活性增高(P<0.05)。结论大蒜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一氧化氮(NO)的变化规律及NO对其的影响.方法:11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损伤组、L-精氨酸(L-arg)处理组和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 L-arg处理组.各组动物分别在复流后0,1,3,6和12 h取血液标本,用以检测血清NO,ALT,MDA和血浆TNF-α水平.结果:损伤组NO在肝脏I/R早期略有升高,然后明显降低.血清ALT,MDA和TNF-α在复流后升高.给予L-arg处理可以明显减轻这种变化(P<0.05).联合应用L-NNA可以明显抑制L-arg的作用(P<0.05).结论:在大鼠肝脏I/R损伤中,血清NO再灌注1 h后明显降低.应用L-arg可以明显抑制大鼠肝脏I/R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SD大鼠制作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 、缺血预处理组(IPC)、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PC)和假手术组(Sham),其中RPC组又分0.2、1、10 μg·kg-1·min-1共3个剂量亚组(RPC1、RPC2、RPC3)。观察各组肝脏缺血45 min再灌注2 h后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肝细胞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肝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并用TUNEL染色比较各组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I/R组、RPC1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血清ALT、AST 含量显著升高,肝细胞匀浆中MDA含量增高,SOD含量降低,肝组织病理学损害明显增加;TUNEL染色显示存在大量凋亡细胞。而IPC、RPC2、RPC3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血清ALT 和AST 含量与前二组相比显著降低,肝细胞匀浆中MDA含量减少,SOD含量增加,肝组织病理学损害和凋亡明显减轻;TUNEL染色显示凋亡细胞明显少于前两组。Sham组未见明显酶学改变和病理学损害表现。结论:合适剂量的瑞芬太尼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类似IPC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NO 在白藜芦醇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C 组)、缺血再灌注组(I/R 组)和白藜芦醇后处理组(Res组)。测定各组大鼠再灌注后2 h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透明质酸酶(HA)及一氧化氮(NO)含量,及再灌注后2 h 肝组织 NO、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及诱导型NOS (iNOS)的水平,光镜观察各组肝细胞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与 SC 组相比,I/R 组血清 ALT、AST、AKP和 HA活性明显增高而NO 水平降低,病理学检查可见肝细胞肿胀,肝窦变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片状坏死。Res组再灌注后血清 ALT、AST、AKP 和 HA 值明显下降,肝脏病理损伤改善,同时NO 和T-NOS水平升高而iNOS水平降低。结论:Res 可以通过提高 I/R 大鼠体内 NO 和 eNOS,降低iNOS水平,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对肝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炎性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36只,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I/R组)、右美托咪定干预组(Dex组),I/R组和Dex组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予Dex组右美托咪定干预。再灌注后12 h,采集血清并测定ALT、AST、BUN、Cr的水平,收集肝脏组织并测定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再灌注后12 h,I/R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高于对照组,Dex组大鼠血清中ALT、AST的水平低于I/R组(均P<0.05);I/R组大鼠肝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 (IL-1)、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高于对照组,Dex组大鼠肝脏组织中IL-1、IL-6、TNF-α的水平低于I/R组(均P<0.05);I/R组大鼠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的水平高于对照组,Dex组大鼠血清中BUN、Cr的水平低于I/R组(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肝损伤,改善肾功能,其机制与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芹菜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芹菜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I/R加芹菜素处理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后,分别观察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变化,同时分析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肝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中AST、ALT、LDH及肝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增加,而SOD活性显著的降低(P<0.01),同时肝脏门静脉周围瘀血明显,可见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肿胀、脂肪空泡变;经芹菜素处理后,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较,血清中AST、ALT、LDH及肝组织中MDA均降低,而SOD活性增高(P<0.05),同时肝脏的瘀血明显较缺血再灌注组轻,微血管未见明显损伤,窦间隙稍宽,细胞变性坏死不明显。结论芹菜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HO-1)是否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N),假手术组(S),手术组(I/R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手术给药组(I/R+hemin),手术给药组(I/R+ZnPP),手术后6h、12h下腔静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锰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组织caspase-3的表达。结果:1hemin组ALT、AST较I/R组及ZnPP组明显降低(P<0.01);2hemin组MDA较I/R组降低(P<0.05),MnSOD较I/R组增高(P<0.05);ZnPP组MDA较I/R组增高(P<0.05),MnSOD较I/R组降低(P<0.05);3肝组织caspase-3:hemin组caspase-3表达减少(P<0.05),ZnPP组caspase-3表达明显增多(P<0.01)。结论:HO-1可能通过抗氧化损伤通路而抑制细胞凋亡来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雄性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A组:假手术组;B组: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C组:肝脏缺血再灌注 雌激素处理组。选取肝脏损伤典型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肝组织中中性粒细胞(PMNs)浸润量、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B组、C组与A组比较,血清ALT、AST、AKP以及血清TNF-α升高,但13组明显高于C组;B组、C组均可见肝脏损伤,但B组明显重于C组。结论:雌激素对肝脏I/R造成的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雌激素降低肝脏I/R时血清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对SD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雄性SD大鼠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n=16):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强力霉素处理组(DC组)。再灌注3 h后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MMP-9及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IR组的ALT、AST、TNF-α、MD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S组(P<0.05),而DC组中各指标得到改善。在I/R组中,MMP-9及caspase-3较S组表达增强,而在DC组中其表达较I/R组减弱。结论:MMP-9的低表达,可减轻炎症细胞及因子的释放和浸润,抑制caspase-3介导的肝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七氟烷和异氟烷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七氟烷和异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七氟烷预处理(Sev)和异氟烷预处理组(Iso),于肝脏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120min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以及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IR、Sev和Iso组血清ALT、AST和LDH含量均显著升高,肝组织SOD和GSH显著降低,而MDA明显升高,和Sham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Sev、Iso组和IR组比较,ALT、AST、LDH和MDA降低,而SOD和GSH显著升高(P<0.05或P<0.01),其中Sev组比Iso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七氟烷和异氟烷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TNF-α及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肝脏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SD成年雄性大鼠30只,体重150~220 g。随机平均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S组和IR组用1 mL/(kg·h)速度静脉滴注0.9%生理盐水30 min;Dex组用右美托咪定5μg/(kg·h)预处理30 min。间隔2 h后IR组和Dex组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开腹后不作缺血再灌注。缺血1 h后行再灌注4 h,然后处死大鼠取材。测定大鼠血清ALT和AST,检测肝组织TNF-α活性和ICAM-1水平,观察大鼠组织学病理改变。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Dex组血清ALT、AST和肝组织TNF-α和ICAM-1表达明显升高。Dex组血清ALT、AST酶升高幅度明显较IR组小,肝组织TNF-α和ICAM-1表达低于IR组,肝细胞损伤程度小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能抑制肝缺血再灌注细胞的TNF-α和ICAM-1表达;TNF-α可能通过调控ICAM-1的表达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锦英  沈途  陈权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1454-145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七氟烷保护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SD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七氟烷组,七氟烷-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七氟烷组作为对照;缺血再灌注组和七氟烷-缺血再灌注组阻断支配大鼠肝脏左叶和中叶的门静脉造成约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h、再灌注2h后取材。测定大鼠血清ALT和A ST作为肝损害的标志被检测,光镜观察组织学病理改变,电镜下观察肝细胞的超微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TNF-α活性和ICAM-1水平。结果:七氟烷-缺血再灌注组,肝ALT、A ST酶升高受到显著抑制,电镜显示七氟烷-缺血再灌注组细胞损伤程度小于缺血再灌注组,七氟烷-缺血再灌注组TNF-α和ICAM-1表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七氟烷预处理能抑制肝缺血再灌注细胞的TNF-α和ICAM-1表达;TNF-α可能通过调控ICAM-1的表达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CHIRI)中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2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SC)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白藜芦醇后处理(Res)组,每组8只。建立大鼠在体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6 h 采集血液和肝组织标本。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中肝脏酶学指标 ALT、AST、AKP 和炎症介质指标 TNF-α、IL-6、IL-10、TGF-β的变化。结果:白藜芦醇后处理可以减轻肝脏病理损伤,显著降低肝脏酶学指标,同时促炎介质 TNF-α和 IL-6明显下降,抑炎介质 IL-10和 TGF-β含量明显升高,与 I/R 组比较,各指标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白藜芦醇对大鼠 HIRI 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 TNF-α和 IL-6的释放,促进 IL-10和 TGF-β的分泌,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实现。  相似文献   

14.
Liu ML  Zhang J  Wu W  Liu RL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4):225-229
目的 探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致肠黏膜损害的机理及乌司他丁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组)、肠缺血45 min再灌注6 h组(I/R组)组,乌司他丁预处理组(UTI组).每组均为10只.用无创伤动脉夹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制成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无菌开腹,但不钳夹该血管.乌司他丁预处理组在术前30 min经阴茎背静脉注入乌司他丁(2×104 U/kg),而肠缺血45 min再灌注6 h组和假手术组则分别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在缺血45 min再灌注6 h后,各组分别采集静脉血、肠系膜淋巴组织及小肠组织标本.分别观察各组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小肠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血液及肠系膜淋巴组织细菌移位率;并对小肠组织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 和I/R组比较,UTI组IFABP,NO,TNF-α,MDA,MPO水平均明显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IFABP(520.87±75.41)pg/ml比(1493.57±136.35)pg/ml,NO (58.97±7.06)μmol/L比(95.15±9.13)μmol/L,TNF-α(15.38±1.70)pg/ml比(23.55±4.34)pg/ml,MDA(4.5±1.1)nmol/mg比(9.2±2.6)nmol/mg,MPO(1.98±0.22)U/g比(3.02±0.55)U/g,SOD(77.08±7.14)U/mg比(60.61±6.83)U/mg,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肠系膜淋巴组织细菌移位率显著降低(P<0.05),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乌司他丁可能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诚轻中性粒细胞聚集及活化、降低TNF-α、NO释放抑制过度炎症反应,对肠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 EGC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30 min后松开再灌注 60 min的方法建立在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 ( I/R)、EGCG( 1 0 mg/kg)与 EGCG( 2 0 mg/kg)治疗组、丹参对照治疗组。用心功能分析系统全程记录缺血再灌注期间心功能的变化。实验结束后 ,取血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乳酸脱氢酶 ( L DH)、肌酸激酶 ( CK)、一氧化氮 ( NO)和肿瘤坏死因子 - α( TNF- α)水平 ;取左室心肌用 4%多聚甲醛固定切片 ,用 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 AI)。结果 :I/R组在缺血及再灌注期间 ,大鼠左室功能呈进行性下降 ,血浆 SOD与 NO水平显著降低 ,同时 MDA、LDH、CK及 TNF- α水平显著升高 ,心肌细胞 AI明显增加 (与假手术组比 ,P<0 .0 1 )。EGCG及丹参治疗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 ,血浆 SOD与 NO明显升高 ,MDA、L DH、CK及 TNF- α水平则显著降低 ,同时 AI亦明显降低 (与 I/R组比 ,P<0 .0 1 )。结论 :EGCG通过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保护心肌和内皮细胞 ,促进 NO合成 ,抑制 TNF- α的表达及细胞凋亡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大鼠心功能降低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NO和NOS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灯盏花素用药(5 mg)组,每组8只。复制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D)、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等指标;观察光镜和电镜下肝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ST、LDH、MDA、XOD、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NO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Bre组AST、LDH、MDA、XO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及Bre组肝组织病理损害较正常对照组重,Bre组病理损害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灯盏花素预处理对兔肝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NO和不同亚型NOS的变化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RvE1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库普弗细胞(KCs)中Chem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ontrol group),缺血再灌注组(IRI group),RvE1治疗组(RvE1group)。建立大鼠常温下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RvE1治疗组制模前10min静脉注射RvE1,于1h、6h、12h和24h取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同时分离KCs,采用ELISA法测定KCs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用免疫组化和RT-PCR测定KCs中Chemerin蛋白与mRNA的表达。结果:RvE1组血清中ALT和AST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KCs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水平及KCs中Chemerin蛋白和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术前应用RvE1可以明显降低这些炎性因子的表达(P<0.05)。结论:RvE1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它可以减少KCs产生的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降低KCs中趋化因子Chemer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奥曲肽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Pringle’s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48只Sprague Daweley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组)、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奥曲肽预处理组(OPC组)。测定各组在缺血30min和再灌注120min的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比较其组织形态学改变,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肝脏热缺血15,30min,以及再灌注30,60,120min肝组织内ATP,ADP,AMP的含量,计算其能荷(energy change,EC)。结果:(1)在肝脏缺血30min及再灌注120min,OPC组ALT和AST低于I/R组(P〈0.01或P〈0.05),ATP和EC高于I/R组。和I/R组比较,OPC组的组织形态学损伤较I/R组为轻。(2)在热缺血过程中,OPC组ATP和EC的下降速度比I/R组缓慢;在再灌注30,60,120min OPC组ATP和EC高于I/R组(P〈0.01或P〈0.05),整个再灌注过程中,OPC组EC的上升速度比I/R组迅速。结论:奥曲肽通过提高肝细胞能量储备而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起保护作用,其对肝细胞的能量代谢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对内分泌活动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肝损伤中的变化及其意义.②方法 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肢体缺血再灌组(LIR组)和BQ-123(内皮素受体特异性阻断荆)+LIR组,每组8只.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浆ET-1、透明质酸(HA)、丙二醛(MD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肝组织ET-1、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和DNA双链百分率的变化.③结果 LIR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ET-1、HA、MDA、ALT、AST和肝组织中ET-1、MDA、MPO含量升高,肝组织DNA双链百分率下降(P<0.05),组织损伤加重.BQ-123+LIR组与LIR组比较,血浆ET-1、HA、MDA、ALT、AST和肝组织中ET-1、MDA、MPO含量下降.肝组织DNA双链百分率升高(P<0.05),组织损伤减轻.④结论 大鼠LIR后继发性肝损伤可能与肝微循环障碍有关,ET-1可能参与了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白藜芦醇后处理与缺血后处理(IPTC)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SC)、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后处理组(IPTC)、白藜芦醇后处理组(Res),每组10只。建立大鼠在体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于再灌注6 h 经下腔静脉取血,用于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取肝匀浆低温离心后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同时取肝脏组织作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 I/R 组比较,Res 组和 IPTC 组 ALT、AST、AKP、MDA 均明显下降,而SOD 明显升高(P <0.01)。与 IPTC 组比较,Res 组 ALT、AST、AKP、SOD、MDA 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白藜芦醇后处理组和缺血后处理组对减轻大鼠 HIRI 的保护效果一致,其可能的机制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活性氧的损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