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构成比变化、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等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2年1月-2011年12月首次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例1616例,分析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构成比变化;比较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组(A组)与单灶组(B组)及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组内不同亚组相关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构成比由2002年的8.33%(4/48)逐渐上升至2011年的30.38%(96/316).A组与B组相比有更高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45.09% vs25.02%;P =0.000)和腺体外浸润率(20.95%vs 9.04%;P =0.000).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中非单纯微小癌组比单纯微小癌组、病灶数目≥3个的病灶组比病灶数目为2个的病灶组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概率高(P<0.001),而腺体外浸润发病率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证实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复具有更高的复发率(24.05% vs 8.98%;P=0.000).结论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数量及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组较单灶组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腺体外浸润;非单纯微小癌组比单纯微小癌组、病灶数目≥3个的病灶组比病灶数目为2个的病灶组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概率高,而腺体外浸润发病率则无差别;颈部淋巴结转移与疾病的复发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现阶段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潜在相关蛋白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潜在相关蛋白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既往研究显示,许多生物学指标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相关,如白细胞介素-13受体α2、趋化因子受体7、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细胞因子受体样因子1、Rho相关蛋白激酶1、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等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增殖、迁移与转移,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潜在治疗靶点。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相关蛋白在肿瘤转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转移机制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应进一步加强对相关蛋白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约是化型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预后良好,但一旦发生远处转移,预后便会明显变差。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主要是肺和骨,转移至神经,肝脏,胰腺,肾上腺等器官的病例则少见。本文通过报告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肾上腺转移患者的诊治,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讨论,以期加强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少见部位转移的认识,避免漏诊和误诊。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合并左侧肾上腺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本病例54岁男性患者,2018年因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证实的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双侧甲状腺全部切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1年后年度体检CT证实左侧肾上腺肿块,行左侧肾上腺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肾上腺腺瘤。 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远处转移尤其肾上腺转移少见,但是由于远处转移对患者预后明显不利,因此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终生随访监测是有必要的,监测手段包括CT、MRI等,也包括甲状腺癌特殊监测手段如甲状腺球蛋白、I131全身显像、I131 SPECT/CT等,一旦发现肿瘤样病变时,应仔细鉴别其良恶性以指导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4.
在甲状腺微小癌中乳头状癌最多见,其他少见的特殊病理类型有滤泡变异型、滤泡型、嗜酸细胞型、高细胞亚型、弥漫硬化压型等。对有明显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外浸润和远处转移的高危病人,理想的手术方式是甲状腺全或近全切除术+淋巴结清扫。甲状腺癌肿瘤直径<1 cm、单发病灶局限于腺叶内、无甲状腺外浸润、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复发危险度低的病人,可以行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复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文献,针对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特征及预测因素进行综述。结果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年轻患者、肿瘤直径更大、多灶癌及BRAF基因突变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肿瘤位于上极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可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保护因素。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低,无法满足术前诊断的需要。大量研究证实,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对术前颈部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析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特征及肺转移风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收集2005-2016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14岁以下首次行手术治疗并经过术后常规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40例,将有关头颈部恶性肿瘤或淋巴瘤病史、继发性甲状腺癌、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资料不完整的病例排除.40例患儿年龄3 ~ 14岁,其中男12例,女28例.最大肿瘤直径7.5 cm,最小肿瘤直径0.3 cm.肿瘤病灶单发22例,多发18例.肿瘤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33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7例.肿瘤合并肺转移10例,无肺转移30例.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病灶数、手术方式、颈部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及肺转移相关风险因素.结果 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肺转移的阳性率为25.0%(10/40),统计分析发现:肿瘤合并肺转移患儿阳性率在多发病灶数(x2=8.620,P=0.003)、肿瘤直径≥2 cm(x2=5.763,P=0.016)中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示:多病灶数是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肺转移的危险因素(OR:13.058,P=0.028).结论 较高的肺转移率为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对于多病灶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儿,肺转移风险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CR7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表达情况及其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1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34例直径>1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3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12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对侧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CR7的表达情况。结果 CCR7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及直径>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均为10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CR7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7%和33.3%,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7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侵犯甲状腺被膜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 CCR7的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和直径>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均呈高表达,两者可能具有相同的生物学特性,两者均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均需要进行颈淋巴结(中央区)清扫。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D2-40,CK19,galectin-3,VEGF和EGF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12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组织中D2-40,CK1 9,galectin-3,VEGF和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 D2-4 0,CK1 9,galectin-3,VEGF和EG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组织(P<0.05);D2-40,VEGF,EG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K19,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2-40,CK19,galectin-3,VEGF及EGFR的检测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D2-40,VEGF和EGFR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对预测淋巴结的转移与否可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乳头状癌通常被认为具有低生物侵袭性,具有良好的整体预后。 位于峡部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比位于腺叶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更高的侵袭性特征,包括更频繁的腺外浸润、淋巴结转移和多灶性等特征。手术治疗是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的最佳治疗手段,目前术前检查无法确诊淋巴结是否转移,针对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的手术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存在很多争议。不断积累、更新和总结对不同情况,如病灶大小、多灶性、淋巴结转移与否等情况进行不同术式的选择的相关临床证据,有望为临床医生对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一种亚型,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0.7%~6.6%,其侵袭性强,复发、转移及持续带病率均比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高.因此本病手术要求更严格、更彻底.由于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低,许多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临床诊治过程中易漏诊或误诊;因此本文将对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流行病学、临床及病理特点等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医师对本病有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