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医疗与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丽 《上海医学》1997,20(12):683-684
  相似文献   

2.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保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对妇女身心的影响1 概述性激素在妇女一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卵巢的生殖内分泌功能与生命活动存在着时间差距 ,卵巢的功能期限约为 3 0~ 4 0年 ,而妇女的平均寿命在发达国家已达 70岁左右 ,这意味着妇女一生l/3~l/2时间将处于性激素缺乏状态。因此正确认识及治疗性激素缺乏所致的相关疾病越显重要。2 围绝经期基本概念以往对卵巢功能衰退导致妇女性格、心理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时期称为更年期 ,但此名称不十分明确 ,最近国际上重新将其分类命名如下。2 1 围绝经期 指妇女 4 0岁以后任何时期开始到最末…  相似文献   

3.
柳君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6):1175-1175
宫内节育器(IUD)避孕方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避孕方法,一次放置能长期避孕,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而取环困难这一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针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我院2002年对常规取器失败的33例妇女,采用B超指导取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该人群取器困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加味逍遥散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6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加味逍遥散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加味逍遥散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我科采用小剂量维尼安用于绝经妇女激素替代治疗30例,效果甚好,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0年1~12月门诊患者30例,自然或手术停经12个月以上,年龄最大59岁,最小42岁.30例患者绝经后有生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和精神神经症状,经对症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与探讨小剂量奥美拉唑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1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使用奥美拉唑进行口服治疗,对照组使用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进行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任何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头痛2例,哮喘1例,便秘2例,腹泻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结论采用小剂量奥美拉唑口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在目前临床上是一种安全系数高、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状况及可接受激素替代治疗(HRT)的程度,探讨HRT是否象在西方和国内其他地区妇女中一样,能保持或减少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降低,改善血脂代谢。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实验组30例病人采用激素补充疗法,30例未采用干预治疗的围绝经期妇女对照组,首先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进行评估,然后观察用药前后Kupperman评分,血脂,BMD,子宫内膜的变化。结果:心理咨询结果显示,实验组要求行HRT治疗者之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均优于对照组,但对HRT及围绝经期保健知识了解的程度均低。用药前后评分显示,实验组用药12月后症状完全缓解率达90%,而对照组中66%患者症状无改善。实验组用药后BMD保持不变,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用药后TC,TG无变化,HDL水平上升(P<0.001),LDL下降(P<0.001),对照组无变化,两组子宫内膜均无明显变化,结论:(1)西安地区相应群体对HRT缺乏认识和了解,相关部门普及围绝经期保健工作的力度不够,需政府,社会和家庭的支持。(2)西安地区围绝经期妇女适宜HRT,其可保持BMD,改善血脂,保护心血管,提高该群体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宫内节育器(IUD)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长效节育措施,我国使用者约占采取避孕措施育龄妇女的45%,占国际上使用者总数的80%。有研究表明,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取环难度增加,并发症也相应增多。我院对178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酌情采用术前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近年术中选用宫腔镜、B超监护等多种方法提高了取器成功率,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氯烯雌酚醚对围绝经期及经经后妇女骨丢失的影响。方法:59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患者,随机分成氯烯雌酚醚组(38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各测1次血、尿骨代谢生化指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年时用DEXA测定股骨颈及腰椎的BMD。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氯烯雌酚醚组的血清BGP及尿HOP/Cr均较对照组为低,而MD较对照组为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氯烯雌酚醚组治疗后血清BGP、尿HOP/Cr及BMD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除BMD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清BGP、尿HOP/Cr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上升,BMD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结论:氯烯雌酚醚能抑制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高骨转换状态,防治骨丢失。  相似文献   

11.
袁如彩  朱炳喜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2502-2503
目的:评价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FD患者30例,为治疗组;单用多潘立酮治疗FD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4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能有效缓解FD的症状,是治疗FD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开郁消痞方联合低剂量米氮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伴体质量减轻(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FD伴体质量减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米氮平,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低剂量米氮平治疗基础上给予开郁消痞方。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变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体质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体质量增加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肝胃不和证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胃不和证积分和HAMA、HAMD评分降低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1)。结论 开郁消痞方联合低剂量米氮平治疗FD伴体质量减轻(肝胃不和型),能缓解患者不适症状,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增加体质量。  相似文献   

13.
胃肠神经介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莹  刘文天 《医学综述》2008,14(4):486-488
来源于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神经介质,包括小分子活性物质和多肽,不仅存在于胃肠道内,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可以作用于胃肠道感觉神经末梢或平滑肌细胞的相应受体而调节胃肠道感觉与运动。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常见的临床症候群,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对部分神经介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由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引起,以胃肠运动及分泌功能紊乱为主,常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厌食、食后饱胀、恶心、泛酸、嗳气等症状,属于中医"郁证"、"胃脘痛"范畴,笔者以针灸配药物治疗,效果颇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伊托必利与氟西汀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伊托必利联用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80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给予伊托必利50mg,3次/d,氟西汀20mg,1次/d;对照组40例,给予伊托必利50mg,3次/d.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4周后临床主要症状均明显缓解(P〈0.01或0.05);除恶心、呕吐和上腹部疼痛外,其他症状消失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5.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伊托必利与氟西汀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FD的疗效,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陆伟华 《中外医疗》2010,29(21):22-22,24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30例(实验组),随机选择以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30例(对照组)临床资料,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本组治疗中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及胃肠动力药与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20例FD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将心理测评异常的132例患者随机分成莫沙必利组、赛乐特组和综合组三组。8周为1疗程。莫沙必利组给予莫沙必利5mg、tid、po;赛乐特组给予赛乐特10mg,qm、po;综合组给予莫沙必利5mg,tid加赛乐特10mg、qm、po;治疗前后分别对其进行FD症状、SAS、SDS评分。结果 FD患者各量表均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赛乐特治疗FD有效率36.37%,莫沙必利治疗FD有效率65.91%,两者合用疗效最佳,有效率为84.09%,三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FD与精神心理因索关系密切,胃肠动力药联合抗焦虑、抗抑郁药治疗能明显提高FD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抗抑郁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育荣 《医学综述》2006,12(3):190-19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暖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经济、科技、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社会,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因而受到广泛重视。欧美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在我国人群中总的患病率为20%。普通门诊中占20%-40%,在消化专科中占60%-70%。FD的发病机制复杂,部分患者存在精神心理的异常,本文通过对FD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zuag评分)评定和抗抑郁药物治疗,旨在探讨二者关系及抗抑郁治疗FD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运用小剂量地西泮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消化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治疗的17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地西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应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35%vs86.05%,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0%vs16.28%,P>0.05)。结论对于消化性功能不良患者运用小剂量地西泮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优于单用莫沙必利治疗者,具有安全高效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