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β-羟丁酸与酮体粉剂半定量法检测间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36例糖尿病无酮症(NDK)患者、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51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血清β-羟丁酸、血清酮体粉剂半定量法检测,并观察1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前、治疗中血清β-羟丁酸、酮体粉剂半定量法检测值的变化。结果 DKA组与NDK组、DKA组与健康对照组、NDK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β-羟丁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DKA组与NDK组、DKA组与健康对照组的酮体粉剂法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NDK组与健康对照组酮体粉剂法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DK组血清β-羟丁酸阳性率明显高于酮体粉剂法阳性率(P0.01);DKA组在治疗前血清β-羟丁酸明显升高,酮体粉剂法结果升高幅度低于血清β-羟丁酸;治疗中血清β-羟丁酸水平开始直线下降,酮体粉剂法值却在明显升高后降低。结论血清β-羟丁酸检测比血清酮体粉剂半定量法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诊断、病情监测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如果诊治不及时就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目前 ,临床常以检测尿酮体的方法间接判断患者血液中酮体的浓度 ,此方法虽然简便易行 ,但容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当时的病情[1 ] 。 2 0 0 3年 6月~ 2 0 0 4年 5月 ,我院为 76例DKA患者利用微量末梢全血检测血β -羟丁酸 (β -HB) ,指导DKA的诊疗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 0 0 3年 6月~ 2 0 0 4年 5月 ,我院为 76例DKA患者检测血 β-HB ,男 4 0例 ,女 36例 ,年龄…  相似文献   

3.
比较2种酮体检测方法在酮症酸中毒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β-羟基丁酸在糖尿病酮症(DK)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中的临床意义和灵敏度,并与传统血酮体定性方法作比较。方法比较和分析100例健康对照组、89例无酮症糖尿病组、37例DK组及24例DKA组血清β-羟基丁酸的含量及阳性率,同时对标本作血酮体定性试验阳性率统计。结果β-羟基丁酸水平随血酮体的增加而上升,DKA组(1.82±1.07)mmol/L明显高于无酮症糖尿病组(0.19±0.21)mmol/L和DK组(0.93±0.6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β-羟基丁酸的灵敏度高于传统血酮体定性分析,对早期诊断DKA和预防病情恶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妊娠剧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速率法测定血清β-羟丁酸浓度,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无酮症(NDK)、健康对照、妊娠剧吐孕妇、正常孕妇组进行β-羟丁酸检测,同时对其进行尿酮体和血糖检验.结果 DKA的β-羟丁酸浓度和阳性率显著高于NDK组(P<0.01)和对照组(P<0.01);NDK组的β-羟丁酸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A尿酮体阳性率显著高于NDK组(P<0.01)和对照组(P<0.01).妊娠剧吐组的β-羟丁酸浓度和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P<0.01);妊娠剧吐组的尿酮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P<0.01).结论 β-羟丁酸对DKA和妊娠剧吐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鉴别诊断和治疗的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联合血糖、尿酮体等同时检测更能全面诊断和分析疾病.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特点是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时,脂肪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经β氧化产生大量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血清酮体超过正常水平时称为酮血症.尿酮体排出增多称为尿酮.临床上统称为酮症[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速率法测定并比较非酮症糖尿病组(NDK)、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DKA)、健康对照组(NC)血清β-羟丁酸的浓度变化。同时应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进行血酮体定性分析。结果血清β-羟丁酸在糖尿病患者中明显升高,升高程度与病情相关,酮症酸中毒患者高于无酮症糖尿病患者(t=28.92,P<0.01),在无酮症糖尿病患者中β-羟丁酸阳性率(36.7%,11/30)高于酮体定性阳性率(10.0%,3/30)。结论血β-羟丁酸测定对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和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检测96例糖尿病非酮症患者(糖尿病非酮症组)、2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60例正常体检人员(正常组)血清中的β-羟丁酸、空腹血糖(FBG)及尿酮体,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血β-羟丁酸(1.75±1.77)mmol/L、FBG(14.27±5.1mmol/L、尿酮体阳性率85.7%;糖尿病非酮症组血β-羟丁酸(0.275±0.34)mmol/L、FBG(11.34±3.65)mmol/L、尿酮体阴性;正常组血β-羟丁酸(0.16±0.09)mmol/L、FBG(4.69±0.36)mmol/L、尿酮阴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血β-羟丁酸、FBG、尿酮体与糖尿病非酮症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β-羟丁酸有助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其敏感性高于尿酮体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将116例DK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实验组实施急救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血酮、尿酮体恢复正常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做好DKA患者的急救护理工作,有利于患者的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多见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是由于糖代谢紊乱发展到严重阶段,脂肪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脏经β氧化产生酮体,使酮体生成超过了利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β-羟丁酸的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用酶法测定105例正常体检人员,86例糖尿病无酮症酸中毒患者和28例DKA血β-羟丁酸的浓度,同时测其血糖浓度的变化.比较28例治疗前后血β-羟丁酸浓度.[结果]糖尿病患者中血β羟丁酸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5),DKA患者血β-羟丁酸较正常人及糖尿病无酮症酸中毒患明显升高(P<0.01).DKA患者治疗后血β-羟丁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β-羟丁酸的测定可作为监测糖尿病进展有效指标;同时也是诊断DKA及观察其疗效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水平。方法:我院1999年-2002年收治DKA患者82例,根据病情给予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离子紊乱及酸中毒、消除诱因等治疗,监测血糖、尿酮体、血离子、血气分析。结果。82例中除3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余均治愈。结论:合理的补液及胰岛素的应用是DKA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β-羟丁酸(β-HB)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6月至12月间在邯郸市中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内分泌科确诊住院及门诊的78例DKA患者(DKA组)以及75例无酮症DM患者(NDK组)的血液中β-HB、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检测,分析检测指标在各组的差异以及DAK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HB的变化情况。结果 DKA组检测β-HB、FBG、HbA1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NDK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NDK组检测β-HB、FBG、HbA1c水平高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A组检测β-HB的阳性检出率(94.87%)显著高于NDK组(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A患者治疗后β-HB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HB是DM诊断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监测指标,可为DKA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病情监控及疗效观察方面提供可靠、准确的实验室依据,对DKA的及时诊断、防止漏诊、早期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施耀方  邹建英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2):2066-2067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是由于诱因导致糖尿病患者血中胰岛素严重不足及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1].其病情通常较重,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为了及时、准确地判断病情,我们需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指标.酮体的主要成分是β-羟丁酸,约占酮体总量的78%,是导致糖尿病酮症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14.
宋文琪  张美和 《检验医学》2002,17(4):219-220
目的通过对I型糖尿病并发酮症(DK)、酮症酸中毒(DKA)的住院患儿进行血清β-羟丁酸及其他生化指标的检测,确立血清β-羟丁酸测定在该并发症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重要性及意义.方法对44例I型糖尿病并发DK、DKA住院患儿采用全自动酶分析法测定血清β-羟丁酸等项目.结果 I型糖尿病并发DK及DKA患儿发病初血清β-羟丁酸100%增高.其中DK组测定值0.41~5.69 mmol/L;中位数为1.92 mmol/L.DKA组测定值0.52~6.5 mmol/L,中位数为4.12 mmol/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病人在接受胰岛素及其他相应治疗后血清β-羟丁酸在3~8 d内迅速降到正常水平.结论血清β-羟丁酸检测在I型糖尿病并发DK及DKA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中显示出其特有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应成为该并发症进行实验室检查时与其它生化项目及血气分析同样不可缺少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已成为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内分泌代谢专科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临床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诊、误治。酮体监测为DKA诊疗的重要环节,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专家共同制定了《中国糖尿病血酮监测专家共识》,本文从酮体的代谢、血酮监测的临床意义、适应证、DKA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过程血酮监测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血淀粉酶(AMS)、血尿氮素(BUN)及β-羟丁酸(β-HB)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DKA患者205例(DKA组)、无DKA的糖尿病患者100例(无DKA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80名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以及AMS、BUN、β-HB水平;比较DKA患者不同病情程度AMS、BUN、β-HB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KA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AMS、BUN、β-HB单独及联合诊断DKA的价值。结果 三组年龄、性别、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S水平:DKA组>无DKA组>对照组,BUN水平:DKA组>无DKA组>对照组,β-HB水平:DKA组>无DKA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S水平:重度>中度>轻度,BUN水平:重度>中度>轻度,β-HB水平:重度>中度>轻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乙己苏在老年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7月本院老年科观察17例确诊严重DKA老年患者,其中8例接受传统治疗(OT),9例接受乙己苏加传统治疗(ST),分别观察两组的血糖(BG)、β-羟丁酸(β-HB)、尿酮、非呼吸因素影响的PH、阴离子间隙(AG),碳酸氢根(HCO3-)及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缓解时间的变化,以研究乙己苏在DKA治疗中的效果。结果乙己苏组较常规治疗组在BG、PH、AG、β-HB、HCO3-缓解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加用乙己苏能缩短病程,及时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36例DKA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治疗2~6 h后血糖降至13.6 mmol/L 23例,1~4 d内血糖恢复到10 mmol/L以内13例,3~48 h酮体消失.结论: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可提高DKA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诊治要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安阳钢铁公司职工总医院1996年至2010年收治的76例DK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76例均采用静脉持续泵入小剂量胰岛素,每1~2小时检测血糖、电解质、尿糖和尿酮体,同时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结果 75例治愈,血糖均降至6.1~10.01 mmol/L,尿糖和尿酮体阴性;1例死亡。结论 DKA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内科急症之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尽快做出正确的诊断,具体分析,正确使用胰岛素,积极祛除诱因,个体化综合治疗,是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系因体内胰岛素缺乏使糖代谢紊乱加剧,脂肪代谢紊乱而产生大量酮体所致。亦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1992~2002年收治的2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