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防城港市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人群的HIV、梅毒感染情况,为制订HIV、梅毒传播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防城港市2010年度婚检人群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查。结果:2010年婚检人数18 837例,其中HIV抗体检测人数为18 106例,HIV确诊阳性28例,HIV感染率为0.15%;梅毒筛查人数为18 614例,检出梅毒191例,检出率为1.03%。性传播是感染HIV和梅毒的主要途径,感染人群以低文化程度和农民为主,男性比女性感染率高。感染趋势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发展。结论:防城港市婚检人群中HIV、梅毒感染情况严重,预防和控制HIV、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工作严峻;婚前医学检查是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控制HIV、梅毒感染及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涉外婚检人员中梅毒感染者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涉外婚检人员中梅毒的感染情况,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2000年到湖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婚前检查的涉外婚姻人员8498人实施了梅毒血清学检测,并对检出的梅毒感染者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8498名涉外婚检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者83例,总感染率为0.98%。1997年涉外婚检人员中的梅毒感染率为0.61%,至2000年已上升为1.22%,呈逐年上升趋势。83例梅毒感染者中,女性53例,占感染者总数的63.86%;男性30例,占36.14%,男女性别比为1:1.77。梅毒感染者以青年女性和中年男性为主,从职业上看女性以农民为主;男性以工人为主。从地区分布看,女性以湖北省人为主;男性以香港台湾人员为主。〔结论〕加强对涉外婚检人员性传播疾病的监测,是切断输入型传染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全州县婚检人群中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到全州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婚前医学检查人群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抗体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确定阳性率,并收集与感染有关行为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122名婚检人群中,HBsAg、梅毒抗体、抗-HIV阳性率分别为12.00%、0.32%、0.08%。不同年度HBsAg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10),男、女性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于女性(P<0.05)。2012—2014年梅毒抗体阳性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各年度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阳性率高于农村(χ2=7.18,P<0.05);2012—2014各年度抗-HIV阳性率无明显差异(χ2=0.59,P>0.05)。结论全州县婚检人群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婚检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城区高于农村,梅毒、HIV抗体阳性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应加强婚检人群的梅毒、艾滋病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增城市婚检人群中梅毒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甲苯红不加热血清反应试验对2001~2002年增城市18 677例婚检人群进行梅毒筛查.结果共检查出梅毒患者131例,其中Ⅰ期梅毒12例(9.16%),Ⅱ期梅毒3例(占2.29%),潜伏梅毒116例(占88.45%),男女比例为0.85∶1; 20~29岁病例占75.57%;职业分布以待业人员为主,占41.98%;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5.49%.结论重视性传播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给予合理的婚育指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婚前检查人群中梅毒感染状况,以便制定有效预防措施,减少和阻断梅毒的传播,提高人口素质。[方法]对日照市2000~2004年婚前医学检查人群梅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检查15325人,梅毒感染率为0.26%,男性高于女性,司机、机关干部高于其他职业人员。[结论]婚检人员中有人是梅毒感染者,建议对高危人群在结婚前进行梅毒等疾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宣威市梅毒流行趋势及流行特点,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3年宣威市传染病疫情中的梅毒病例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宣威市2005-2013年共报告梅毒1038例,年平均发病率7.69/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1.28/10万上升至2013年的12.49/10万;近年来男性报告发病率有所下降,女性报告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女性报告发病率均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1:1.35;高发年龄组为20~49岁性活跃人群,占报告发病总数71.68%;重点人群是农民、家务待业人员和离退人员;近年来隐性梅毒上升较快,其它梅毒有所下降,梅毒患者中隐性梅毒居多占67.24%,隐性梅毒中女性报告发病数高于男性。[结论]宣威市梅毒流行呈上升趋势,应针对梅毒疫情的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防治工作,遏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济南市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济南市2006-2012年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济南市报告的梅毒病例占乙类传染病中性病报告数的64.06%。近年发病率逐年上升,年均增长15.27%。早期梅毒占61.60%,胎传梅毒人数逐年增多,隐性梅毒增加趋势明显。男女性别比为1.16︰1。男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占65.52%,女性主要集中在20~34岁,占53.78%。老年组发病率升高,早期梅毒男性占40.59%、女性占31.22%。结论济南市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应加大重点人群干预检测力度以控制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1997年元月至2000年12月,连续四年对8498例涉外婚检人员进行了梅毒血清学检测,其感染率明显呈逐年上升趋势。四年间共检出梅毒感染者83例,感染率为0.98%,女性梅毒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地区与职业尤以本省女性农民(打工族)的感染构成比最高为62.65%。提示我们,在今后的涉外婚检中要特别加强年青女性和中年男性人群的性病监测,以提高涉外婚检人员的健康素质,有效地阻止性病在社会及家庭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自愿婚检政策实施前、后婚前医学检查(婚检)中艾滋病、梅毒及乙型肝炎检出情况,探讨婚检率与艾滋病、梅毒及乙型肝炎检出率间的关系,在女性及新生儿艾滋病、梅毒及乙型肝炎防治方面认识婚检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6年北京市朝阳区《婚前医学检查年报表》和《疾病分类编码表》及检验科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卡方检验对自愿婚检前、后的90 807人婚检人群的艾滋病、梅毒及乙型肝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自2003年10月1日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朝阳区婚检率从2002年的97.91%下降至2004年的2.36%;自2007年朝阳区大力推行免费婚检制度以来,婚检率略有回升,达到2008年的7.3%,而后2016年又降低至5.5%。在检出的传染性疾病中,乙肝HBs Ag阳性高居首位,且男性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两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612,P=0.000);梅毒在2003年前、后的检出率分别为1.4‰和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773,P=0.000)。在梅毒检测阳性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两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77,P=0.025);婚检16年间共检测出HIV阳性5例,且全部为男性患者(已经确诊实验室确证)。结论在母婴艾滋病、梅毒及乙型肝炎的防治中,婚检作为预防两性和新生儿艾滋病、梅毒及乙型肝炎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起到重要的作用;低婚检率造成艾滋病、梅毒及乙型肝炎疾病的大量漏检,为艾滋病、梅毒及乙型肝炎的防治埋下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和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新两纲》)中期中国内地各区县婚检人群梅毒感染率状况,揭示婚检人群梅毒感染率变化趋势,促进中国婚检工作发展,提升婚检机构的性病防治水平。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收集整理2011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公开发表的针对中国内地婚检人群的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对梅毒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中国内地各区县婚检人群梅毒总感染率加权平均为0.325%,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婚检人群的感染率为1.03%,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各区县(0.11%~1.03%)。通过统计分析,中国内地各区县婚检人群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322,P0.001),华南、华东和西南三个大区之间婚检人群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02,P0.001),但男性与女性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8,P=0.489)。对三个大区梅毒感染率进行Pearson卡方与两两比较,华南与华东地区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84,P0.001),华南与西南地区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73,P0.001)。华东与西南地区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08,P=0.088)。华南和华东地区、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婚检人群梅毒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可能与当地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程度、地方性风俗习惯、人口流动性、婚检意识、医疗水平和预防干预措施的差异有关。结论中国内地各区县婚检人群梅毒感染率近几年有增高趋势,地区差异大,中国各级政府、婚检和疾控机构应加强合作和监管,只有形成合力才能阻断传染病传播,避免胎传性梅毒的发生,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维护家庭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四会市婚前医学检查(婚检)检出疾病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四会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婚检的1 212份资料。结果1 212名婚检者中男性598人,女性614人;共检出患病者159人,检出率为13.1%;检出患有遗传性疾病101例,检出率为8.3%,遗传性疾病检出人数占总检出疾病人数的63.5%,遗传性疾病中α-地中海贫血占66.3%,β-地中海贫血占33.7%。人群疾病检出率对比:女性高于男性(P<0.05)、乡镇高于市区(P<0.01)。人群遗传性疾病检出率对比:女性与男性、乡镇与市区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会市检出的遗传性疾病以地中海贫血为主,未作婚检的人群中存在着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隐患;要重视妇女保健,积极宣传婚检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梅毒感染在武汉口岸人群中的分布情况,防止其传染与蔓延。[方法]1996.2001年在武汉口岸采用快速血清反应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PA(TPHA)对出入境人员和涉外婚检人员进行梅毒检测。[结果)6年中在出入境人员和涉外婚检人员中检测出梅毒感染者183例,年平均感染率为31/万。年龄最小为17岁,最大为76岁。男性中30-49岁年龄段的感染最高,占男性感染者的53.25%;女性中20.39年龄段的感染最高,占女性感染者的87.74%,涉外婚前检查人员梅毒感染率为81/万。梅毒感染以低文化水平人员(初中以下)为高,占感染者总数的64.48%;职业分类中以打工、经商者为高,分别为45.36%和21.86%。[结论)梅毒感染与人群文化素质、职业有关。性乱则是导致感染与传播的主要原因。男性感染者趋于高年龄组、女性感染者趋于低年龄组这一现象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天津市塘沽区婚检人员传染病感染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婚前保健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LISA法对塘沽区2006年1月~2009年6月婚检人员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及HIV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用RPR方法对婚检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塘沽区婚检人员的HBsAg阳性率为2.98%,其中男性HBsAg阳性率为3.47%,女性为2.48%,随年龄增长HBsAg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婚检人员乙肝病毒总感染率为40.81%。RPR阳性率为3.024‰,男性为2.259‰,女性为3.790‰,女性高于男性;抗-HIV阳性6例(阳性率为0.218‰)经天津市疾病控制中心确认皆为HIV感染。结论:开展婚检工作,提高对婚前检查重要性的认识和优生优育意识,对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福州口岸出入境人群的梅毒感染情况及趋势,我们对2001-2003年福州口岸出入境人群的梅毒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方法 采用TRUST法对被检者血清进行梅毒筛查,并用TP-PA法进行确认.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01-2003年福州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率为4.99‰,男性与女性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介于2l~50岁之间的感染者占总感染者的80.56%.有婚外性史的感染者约占总感染者的47.81%.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感染者无自觉症状. 结论 为了防止梅毒的传播和扩散,必须加强出入境人群的梅毒监测.此外,在人群中开展梅毒筛查工作将有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5.
1991~2002年上海市卢湾区婚前医学检查梅毒1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围婚期人群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殖健康教育、STD知识普及、婚前医学检查及有效实施方法等问题。方法: 对 1991~2002年间婚前保健门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重点分析梅毒的发病情况。结果: 受检 56 550人次, 检出梅毒 111例, 检出率为 196 29 /10万。1999~2002年检出梅毒 93例, 检出率为 551 80 /10万, 占梅毒总数的 83 78%。93例梅毒中女性 63例, 占 67 74%; 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84例, 占 90 32%; 20岁 ~及 30岁 ~年龄组 74例, 占 79 57%; 无业人员 59例, 占 63 44%; 潜伏梅毒 91例, 占 97 85%; 妊娠梅毒 12例, 占女性梅毒的 19 05%; 外来女性与该市女性同期梅毒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婚前医学检查有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梅毒尤其潜伏梅毒, 消除潜在传染源, 控制梅毒流行, 控制胎传梅毒的增加; 围婚期人群是STD的高危人群, 需要动员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以及广大妇幼保健人员的不懈努力, 对其开展生殖健康教育, 增强婚前保健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主动地、积极地参加婚前保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普洱市梅毒、淋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普洱市2011-2012年梅毒、淋病疫情情况。[结果]两年间报告梅毒727例(男性267例、女性460例),报告淋病93例(男性69例、女性24例),梅毒占88.66%,淋病占11.34%。普洱市10县(区)均有报告,无死亡病例;发病年龄最小1岁,最大85岁,20~40岁年龄组居多(占53.05%);职业以农民较多(占51.46%)。[结论]应当加强性病防治知识宣教,加强重点人群监测及规范性传播疾病诊治措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7.
王成科 《预防医学论坛》2011,(11):1032-1034
[目的]了解绵阳市涪城区2005~2010年淋病和梅毒的流行情况,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涪城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淋病和梅毒报告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0年,淋病累计发病752例,梅毒累计发病939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9.10/10万和23.85/10万。淋病年均发病率,男性为29.93/10万、女性为7.56/10万(P<0.01);梅毒年均发病率,男性为23.97/10万、女性为23.72/10万(P>0.05)。淋病病例中15~59岁人群占94.95%,农民占19.28%,工人占18.62%。梅毒病例中15~59岁人群占87.33%,农民占15.44%,工人占13.10%。[结论]涪城区2005~2010年淋病发病率呈快速下降趋势,梅毒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绵阳市2010—2014年梅毒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绵阳市2010—2014年的梅毒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绵阳市10个县市区共报告梅毒病例7 125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9.50/10万、38.78/10万、30.45/10万、26.18/10万、23.53/10万。女性病例多于男性病例,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共4 649例,占65.25%。报告病例数居前4位的区县是江油市、三台县、涪城区和梓潼县,共4 882例,占68.52%。哨点监测吸毒人群、暗娼人群和男男性行为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9%、5.17%和8.39%。结论绵阳市梅毒疫情地区分布差异较大,感染人群特征多样化,青壮年和男男性行为人群是梅毒重点防治人群,要加强孕期妇女的梅毒筛查,减少胎传梅毒的发生,并进一步加大防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艾滋病高流行地区婚检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探讨恢复强制婚检的必要性.方法 收集婚检登记表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个案调查表等相关信息,分析不同年份、不同人口学特征婚检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结果 ①2005~2007年间伊宁市对20 418人进行婚前医学检查,检出确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3人;3年来婚检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依次为2.98%、2.12%和2.51%;②2007年婚检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男性为3.13%,女性为1.89%;婚检人群中维吾尔族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为3.09%;婚检人群中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大部分属于城市无业人员.结论 2005~2007年伊宁市婚检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较前升高,提示伊宁市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有必要恢复强制婚检.  相似文献   

20.
200l—2002年增城市婚检人群梅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增城市婚检人群中梅毒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甲苯红不加热血清反应试验对200l—2002年增城市18677例婚检人群进行梅毒筛查。结果:共检查出梅毒患131例,其中I期梅毒12例(9.16%),Ⅱ期梅毒3例(占2.29%),潜伏梅毒116例(占88,45%),男女比例为0.85:1;20—29岁病例占75.57%;职业分布以待业人员为主,占41.98%;初中以下化程度占85.49%。结论:重视性传播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给予合理的婚育指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