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孔法与经典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三孔法”与经典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效果:方法采用“双肓随机对照”将40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择期于术患者分成2组,分别行三孔法LC与经典LC,比较2组手术时间、成功率、术后不同部位及整体疼痛程度、止痛剂使用情况、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切口美容效果。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成功率、并发症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三孔LC组右肋缘下疼痛程度比经典LC组轻,而2组在剑下疼痛、擎体疼痛程度以及止痛剂使用情况无明显差别;三孔LC组切口美容效果好于经典LC组。结论和经典LC相比,三孔LC并没有因为戳孔的减少而增加手术的难度,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切口局部疼痛程度轻,美容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三孔、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应用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斌  罗来斌  叶祥燕 《山东医药》2008,48(47):35-36
采用三孔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16例,采用四孔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20例。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普通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三孔法与四孔法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四孔法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三孔法(P均〈0.05)。认为对普通病例,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常规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多采用三孔法操作,现我院普外科采用美国产siryker腹腔镜施行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5例,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情况和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潘志坚 《山东医药》2007,47(30):96-96
对行二孔法、三孔法腹腔镜以及开腹手术治疗的180例卵巢良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二孔法与三孔法和开腹手术比较及手术时间及患者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认为二孔法短暂气腹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李光  张海燕 《山东医药》2008,48(9):69-70
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586例,其中胆囊三角无粘连组260例(127例行前三角入路三孔法LC、133例行后三角入路三孔法LC),胆囊三角严重粘连组326例(154例行前三角入路三孔法LC、172例行后三角入路三孔法LC).结果 胆囊三角无粘连组后三角入路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前三角入路方式;胆囊三角粘连组后三角入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中转开腹率均优于前三角组入路方式.认为后三角入路三孔法LC安全可行、容易掌握,可减少手术并发症,尤其适用于胆囊三角严重粘连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两孔法胸腔镜手术在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127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均经胸腔镜手术治疗,其中58例采用两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两孔法组),69例采用标准三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三孔法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伤口长度、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经胸腔镜完成手术,两组之间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别;两孔法组伤口长度较三孔法组短,两孔法组术后VAS疼痛评分较三孔法组低.结论 两孔法胸腔镜行自发性气胸手术不增加手术操作难度,且能更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手术创伤,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不同微创技术在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不同微创技术在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治疗中的应用结果,分析其优缺点,探讨最佳手术适应证。方法 2005年1月到2010年11月我院采用微创技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140例,年龄0.3~50岁,其中经皮导管封堵术60例,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封堵术30例,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腋下小切口修补术50例。观察和比较三种微创技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成功率、切口长度、费用等。结果经皮导管封堵术、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封堵术、腋下小切口修补术的成功率分别为95、96.7及100,三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无住院死亡。三组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0.25±0.06)cm、(4.53±1.32)cm和(10.43±2.5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费用分别为(24146±3073)元,(24811±3255)元,(23300±4799)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安全有效和小创伤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两孔法、三孔法腹腔镜及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7年~ 2 0 0 3年 ,我院行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 98例 ,同期行三孔法LA 4 18例 ,开腹阑尾炎切除术(OA) 372例 ,我们对这三组术式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中 ,两孔法LA 98例 ,其中男 5 7例 ,女 4 1例 ,平均年龄 (30 7± 8 4 )岁 ;单纯性 (包括急性和慢性 )阑尾炎 6 5例 ,化脓性阑尾炎 33例。三孔法LA 4 18例 ,男2 38例 ,女 180例 ,平均年龄 (32 2± 13 7)岁 ;单纯性阑尾炎5 2例 ,化脓性阑尾炎 2 13例 ,坏疽性阑尾炎 15 3例。OA共372例 ,男 2 13例 ,女 15 9例 ,平均年龄 (34 0± 10 1)岁 ;单纯…  相似文献   

9.
冯波  冯志  于海涛  刘飞 《山东医药》2011,51(14):58-59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老年胆囊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将185例老年胆囊良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LC组122例和MC组63例,分别行LC、MC治疗。结果与MC组相比,LC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均〈0.05),术后6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明显提高(P〈0.05)。结论与MC相比,LC更适于老年胆囊良性病变患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肝脏》2017,(12)
目的评价急诊胆囊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三孔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急诊胆囊手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1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三孔法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对切口美观满意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及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对切口美观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胆囊腹腔镜手术中实施三孔法处理,相比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创伤,而且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切口美观程度,安全性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昌明 《山东医药》2009,49(34):39-40
目的对比观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小切口组各38例,分别行LC、MC治疗。结果与小切口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费用增加、住院时间缩短(P均〈0.05)。结论LC、MC治疗胆囊结石均有效,可根据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几种不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行LC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单孔法LC组、二孔法LC组、三孔法LC组、四孔法LC组各100例,通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6 h疼痛程度6个指标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4组之间的临床疗效。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组间比较时单孔法组的术后6 h疼痛程度与二孔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4)分vs(1.9±0.8)分,P=0.036],单孔法手术时间与三孔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6±23.5)min vs(36.0±24.3)min,P=0.028],单孔法术后住院天数与三孔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2.3)d vs(5.2±3.3)d,P=0.042],其他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4种方法都是安全可行的,但应规范操作技术,熟练解剖知识,严格掌握手术情况的变化,手术前还应根据患者的意愿及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对144例合并高血压的IGT患者随机分为生活方式控制组(LC),生活方式控制加二甲双胍组(LC+M)两组,分析干预12月后各组IGT转化为正常糖耐量NGT和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以及高血压高血压与IGT、NGT、DM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干预治疗后,2hpG均明显降低(P〈0.01)与LC组比LC+M组转化为NGT的人数明显增多(P〈0.01),并且血压越达标,糖尿病发病率越低。结论:对伴有IGT的高血压患者,二甲双胍的干预可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术术后戳孔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术作为微创外科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其诊治病种的增加及病例的增多,一些不常见并发症随之出现,本文仅对其术后戳孔疝作一简要综述。   一、腹腔镜术术后戳孔疝的发生率   腹腔镜术戳孔较开腹手术切口为小,术后戳孔疝的发生率较低。自 1974年 Schiff等 [1]报道第 1例腹腔镜术后戳孔疝至今,因治疗病种、操作入路、术者技术熟练程度的不同,各家报道其发生率存在很大差异。 Azurin等 [2]回顾分析了 13 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病例,共有 10例发生术后戳孔疝,其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切口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封堵器封堵大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方法 253例大型继发孔ASD患者,ASD直径(19±7)mm,均在右胸骨旁第三或第四肋间作长1.5~2.5 cm切口,切开心包并悬吊,右心房外侧缝双荷包,将合适封堵器纳入输送管,在TEE引导下穿刺右心房荷包,通过ASD将封堵器送入左心房,释放封堵器完成手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即刻残余分流发生率为16.0%(40/253),术后3个月为2.8%(7/253),1年为0.8%(2/253),5年为0.4%(1/253),7年时无残余分流。随访3个月~9 a,无其他晚期并发症。结论 TEE引导下封堵器封堵大型继发孔ASD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小恩 《山东医药》2009,49(32):97-98
目的分析引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LC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切口感染的总发生率为6.4%,其发生与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情况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吸烟、咳嗽、病变类型、胆囊破裂、接台手术及手术时间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临床上应注意避免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枕大孔区脑膜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例枕大孔区脑膜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7%以枕颈部疼痛起病,枕颈部疼痛、渐进性四肢感觉运动障碍和手内肌萎缩为其三主征,MR检查对本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8例患者共进行20次手术,15例(次)经后颅窝正中切口,4例(次)经中线拐杖形切口,1例经口咽入路手术,肿瘤全切除13例,大部切除5例。术后死亡1例;随访14例,11例恢复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对比Mast Quadrant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ni-TLIF)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Open-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0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Quadrant后路微创撑开系统辅助下行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20例为微创组,开放腰椎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20例为开放组。收集患者围手术期的资料,包括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2周、2个月、1年、2年进行VAS及ODI评分并记录。比较微创组与开放组患者之间的疗效。结果 微创组在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方面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微创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OD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术后各时点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组术后VAS、ODI评分下降幅度较开放组下降幅度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VAS、ODI评分,微创组优于开放组(P<0.01)。结论 Mast Quadrant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与开放腰椎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比较,具有切口小、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短期临床疗效显著等优点。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该项微创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阎立凯  韩宗明 《山东医药》2006,46(35):65-65
胆囊切除术常用术式为常规胆囊切除术(C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003年11月~2006年5月,我们对668例患者分别施行MC、LC、CC,现回顾分析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LC)与急诊LC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诊治的9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其中应用SLC治疗52例,应用急诊LC治疗40例。在行SLC时,先行在B超实时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抽出胆汁,同时予以抗感染治疗。在炎症控制后3月,再入院行LC,在行急诊LC时,于发病72 h内行急诊LC术,手术中依照常规方法留置腹腔引流管,手术结束后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果 两组均成功顺利完成手术。SLC治疗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0.2±7.0) min、(24.1±3.3) h和(5.6±1.3) d,中转开腹和胆道损伤发生例数分别为3例(5.8%)和0例(0.0%),而急诊LC治疗组则分别为(58.7±8.1) min(P=0.784)、(26.2±5.8) h(P=0.047)和(8.1±1.9) d(P=0.029),中转开腹和胆道损伤发生例数分别为8例(20.0%, P=0.018)和7例(17.5%, P=0.039); SLC组术后发生出血、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和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 SLC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好,更安全,应尽量减少行急诊LC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