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电图与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经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经X线及细菌学检查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心电图、D-二聚体诊断,探讨心电图、D-二聚体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诊断价值。结果心电图检测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检测阳性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慢性支气管炎检测阳性率(P0.05);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检测阳性率为89.66%,显著高于对慢性支气管炎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心电图与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152例疑诊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D-二聚体表达水平及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急性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急性肺栓塞患者(P〈0.01);APE患者D-二聚体的诊断敏感性为91.0%(71/78),特异性为83.8%(62/74).结论 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肺栓塞诊断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功能损伤对疑似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水平及其诊断价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住院且Wells评分为低-中度疑似肺栓塞的患者664例。通过肺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显像和/或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明确其是否存在肺栓塞。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GFR>90m L/分钟)、肾功能轻度受损组(GFR 60~89m L/分钟)和肾功能中度受损组(GFR 30~59m L/分钟)。应用多种统计学指标,包括D-二聚体阴性排除肺栓塞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每排除一例患者需要进行D-二聚体检测的例数(NNT),评价D-二聚体检测筛查肺栓塞的诊断价值。结果:D-二聚体水平随肾功能受损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以年龄调整界值为标准,在肾功能正常组、轻度受损组和中度受损组D-二聚体阴性比例分别为65.4%、51.2%和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二聚体阴性排除肺栓塞的敏感性为93.8%~100%,而其特异性分别为70.5%,52%和39%;每排除一例肺栓塞患者需要进行D-二聚体检测的例数分别为3、3.6和4.8。结论:在疑似肺栓塞患者中,肾功能损害可导致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从而使得D-二聚体对肺栓塞的诊断效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魏国庆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167-4168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联合纤维蛋白原检测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对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联合纤维蛋白原检测,以对急性肺栓塞进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结果研究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93、8.56,均P<0.05)。血浆D-二聚体联合纤维蛋白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单独检测的检出率(χ2=5.39、6.01,均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联合纤维蛋白原检测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早期筛选具有敏感、快速、价廉等优势,对于急性肺栓塞诊断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急性肺栓塞时动脉血气指标Pa O2和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探讨动脉血气指标Pa O2联合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急性肺栓塞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性别、年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与对照组对照血浆D-二聚体值、动脉血气分析测定结果。结果临床表现为胸痛8例,咯血4例,血压降低3例,咳嗽12例,心悸3例,紫绀2例,单侧下肢水肿2例。肺栓塞组血浆中D-二聚体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气分析Pa O2明显低于对照组。肺栓塞组患者中血浆D-二聚体和Pa O2分别检测与血浆D-二聚体和Pa O2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比较,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明显增高。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Pa O2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肺栓塞诊断的灵敏度,对肺栓塞的诊断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二聚体联合肺泡血动脉氧分压差检测在诊断全麻术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肺栓塞患者41例,并与通过肺动脉造影排除肺栓塞者40例,比较肺栓塞组与非肺栓塞组患者PA-aO_2和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不同PA-aO_2水平和不同D-二聚体水平发生肺栓塞情况。结果肺栓塞组PA-aO_2显著高于非肺栓塞组(P0.05),同时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肺栓塞组(P0.05),PA-aO_250mm Hg者发生肺栓塞的比率显著高于PA-aO_250mm Hg者(P0.05),D-二聚体500 ug/L者发生肺栓塞的比率显著高于D-二聚体500 ug/L者(P0.05),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8158。结论 PA-aO_2联合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能更好的提高诊断率,尤其是对于PA-aO_2高于50mm Hg,同时D-二聚体超过500ug/L者,要提高临床重视,早期诊断肺栓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种检测方法在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10例疑为肺栓塞者行肺动脉血管照影(CTA),分析CTA联合血清D-二聚体的诊断价值,并根据D-二聚体和CRP水平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结果依据临床标准,46例确诊肺栓塞;依据CTA确诊41例,另17例为非确定诊断,其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13%和81.25%,当以血清D-二聚体500 mg/L为临界值,17例非确定诊断中有8例被确诊为阴性,两者联合使诊断的特异性提高至93.75%。高危组肺梗死占10.52%,心肌损伤26.32%,与低危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D-二聚体可辅助确诊CTA中的不确定性诊断病例,从而提高诊断特异性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含量检测对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 69例第一诊断为肺栓塞的患者,测定入院时第一次采血的D-二聚体,其中D-二聚体阴性9例,阳性60例,对D-二聚体阴性及阳性的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对比观察.结果 9例D-二聚体阴性肺栓塞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为(0.9±0.4)μg/ml,阴性率为13%(9/69);D-二聚体阳性肺栓塞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为(16.5±14.2)μg/ml,阳性率为87%(60/69).D-二聚体阴性与阳性两组之间在D-二聚体含量、发病时间及血栓栓塞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性别、年龄、肺动脉压、下肢静脉曲张及血栓形成等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阴性并非100%排除肺栓塞,临床对高度怀疑肺栓塞的患者,不要只关注D-二聚体水平,还要进行肺动脉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患者纤维蛋白原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方法分析29例经临床确诊为肺栓塞患者与30例健康人群分为两组,对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肺栓塞患者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健康人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对肺拴塞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所致胸痛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2例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经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80例(心梗组),急性肺栓塞72例(肺栓塞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浆cTnI、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分析cTnI、D-二聚体对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肺栓塞的鉴别效果。结果肺栓塞组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心梗组,cTnI水平显著低于心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D-二聚体ROC曲线的AUC值为(0. 95±0. 05),95%CI=0. 82~0. 99,最佳界点值442ng/m L,其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 00、0. 95。cTnI ROC曲线的AUC值为(0. 95±0. 02),95%CI=0. 92~0. 97,最佳界点值0. 37ng/m L,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 85、1. 00。cTnI、D-二聚体拟合数据后,ROC曲线AUC值为(0. 98±0. 02),最佳界点值取0. 17,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 00、0. 99。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肺栓塞引起的急性胸痛,联合进行血浆cTnI、D-二聚体检测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熊国均  齐向前 《山东医药》2011,51(21):47-48
目的探讨临床评分、D-二聚体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以CT肺动脉血管造影作为诊断急性肺栓塞的"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诊断试验常见评价指标,评价Wells评分、改良Geneva评分、D-二聚体检测以及这两种临床评分方法与D-二聚体检测相结合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结果共102例患者确诊为急性肺栓塞,Wells评分、改良Geneva评分高度可能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2%、100%,低度可能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2%、88.1%,且Wells评分、改良Geneva评分低度可能与血浆D-二聚体阴性结合可进一步提高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和97.3%。临床评分和D-二聚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Wells评分为0.817,改良Geneva评分为0.850,D-二聚检测为0.773,除改良Geneva评分和D-二聚体检测ROC曲线下面积有统计学差异外(Z=2.369,P=0.018),其余两两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Wells评分、改良Geneva评分可以对急性肺栓塞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两者之间的预测价值相似。Wells评分、改良Geneva评分结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是一种安全且实用的管理肺栓塞疑似患者的诊断策略。  相似文献   

12.
D-二聚体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D-二聚体在诊断肺栓塞中的作用。方法 对80例临床可疑肺栓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均行血D-二聚体测定和肺灌注扫描,通过肺扫描分为正常组、高可能性组和非诊断组,非诊断组再经肺动脉造影确定诊断。血D-二聚体测定采用乳胶凝集法。结果 共检出肺栓塞阳性41例,阴性39例,检出率51.2%。D-二聚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8.5%、51.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5.8%、54.5%。结论 D-二聚体测定尚不宜作为肺栓塞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应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与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联合检测的效果,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45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自愿接受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对象均进行血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其中同型半胱氨酸采取酶循环法测定、D-二聚体采取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采取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记录两组对象Hcy、D-二聚体及hs 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在Hcy、D-二聚体及hs CRP水平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研究组组内重度患者与轻度患者比较可知,重度患者在Hcy、D-二聚体及hs CRP水平上要明显高于轻度患者(P0.05)。结论 Hcy、D-二聚体及hs CRP水平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中有明显升高,且重度患者要明显高于轻度患者,可见将血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应用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不同类型和病期的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探讨D-二聚体对主动脉夹层诊断和评估的价值。方法:共收入近3年来经治的4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影像特征分为4组,分别测定其急性期和慢性期的D-二聚体水平;同时测定通过介入技术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治疗术后1d和7d的D-二聚体水平。以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瘤及非器质性心肺疾病胸痛患者作为对照。分析D-二聚体在不同类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急性主动脉夹层形成后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D-二聚体检测在夹层不同病期和不同类别中存在显著差异,腔内隔绝术也会显著升高D-二聚体水平。结论:D-二聚体的水平有助于对不同类型、不同病期和介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合理诊断和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联合D-二聚体及Wells评分在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03月-2019年03月收治的疑似APE患者64例,入院后结合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g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筛选出APE组26例,非APE组3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HGF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应用Wells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以三级评分法确定低度可能、中度可能、高度可能组患者。结果APE组患者血清HGF水平(772.75±257.27)pg/mL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1.53(0.91,1.75)mg/L明显高于非APE组(480.47±152.51)pg/mL、0.67(0.47,0.84)mg/L,(t=﹣5.201,Z=﹣4.3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Wells评分,高度可能组、中度可能组与低度可能组分别有14例、41例、9例,各组经CTPA诊断为APE患者分别为11例、14例、1例。ROC曲线分析示:以CTPA阳性诊断为金标准,HGF及Wells评分单独应用对诊断APE具有较高特异度,但灵敏度偏低;而D-二聚体对诊断APE灵敏度较高而特异度较低。当HGF与D-二聚体或Wells评分联合应用时,其对APE诊断的诊断效能、灵敏度与特异度均得到明显提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GF、D-二聚体、Wells评分均可作为临床上APE检测的特异性指标,当HGF与D-二聚体、Wells评分联合应用时,对APE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和血气分析测定在肺栓塞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78例为肺栓塞组,另选取本院同期进行常规健康体检人员78例为正常组,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气分析指标[血氧分压(PaO_2)]。结果肺栓塞组PaO_2≤60 mm Hg者所占比例高于正常组,PaO_2>60 mm Hg者所占比例低于正常组(P<0.05)。肺栓塞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且PaO_2≤60 mm Hg者所占比例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联合血气分析检测可有效提高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主动脉壁夹层形成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26例急诊胸痛患者(急性主动脉壁夹层形成14例,肺栓塞32例,急性心肌梗死40例,非心源性胸痛40例)的血浆D-二聚体,同时检测其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并行WBC计数,并以20例慢性主动脉壁夹层形成者作对照组。结果急性主动脉壁夹层形成及肺栓塞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及对照组(P均〈0.01),急性主动脉壁夹层形成患者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及对照组(P均〈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有助于对怀疑急性主动脉壁夹层形成患者的排除性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和血气分析测定在肺栓塞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78例为肺栓塞组,另选取本院同期进行常规健康体检人员78例为正常组,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气分析指标[血氧分压(PaO_2)]。结果肺栓塞组PaO_2≤60 mm Hg者所占比例高于正常组,PaO_260 mm Hg者所占比例低于正常组(P0.05)。肺栓塞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且PaO_2≤60 mm Hg者所占比例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联合血气分析检测可有效提高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秀芝 《山东医药》2010,50(33):68-69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35例AAD患者(Ⅰ型14例、Ⅱ型9例、Ⅲ型12例)和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比较两种疾病血清D-二聚体水平差异,并分析AAD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AAD不同分型及AAD生存与否的关系。结果 AAD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明显高于AMI患者(P〈0.05)。AADⅠ型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Ⅱ型和Ⅲ型(P〈0.05);死亡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 D-二聚体水平对于AAD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定量测定血浆D-二聚体在肺栓塞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燕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691-1692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VlDAS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检测D-二聚体在急性PE患者和对照组(非PE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急性PE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lDAS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D-二聚体测定法可作为PE的敏感、快速、廉价的初步筛选指标,值得在急诊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