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寒证为临床的基础证和常见证,多因外感寒邪或阳气不足所致。寒证有外寒、内寒之分,伤寒、中寒之别,亦有表里、虚实之类,临床可见表寒证、里寒证、实寒证、虚寒证。中医证的核心是“病机”,脉象是揭示病机最有力的工具,“辨脉论治”之说亦不为过。然寒证的主脉,教材中多言迟脉,亦可见紧脉、牢脉、微脉、弱脉等,笔者从文献出发,结合临床,认为寒证的脉象不仅限于此,数脉、弦脉、细脉、沉脉亦可主寒证,临证中应加以体会和辨识。  相似文献   

2.
阳萎一证.医家多责于肾,以温补肾阳,填补肾精而立法,但亦有补肾无功者,余临症之时,知常达变,着眼于肝,从肝论治,多获效验.盖肝主藏血,职司疏泄,为谋虑之官,性喜条达.其经脉"循阴股人毛中,过阴器抵少腹","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肝经与阴器之关系至为密切.且肝肾同源,肾之气化,亦赖肝之疏泄条达,玉茎得肝气之疏泄,肝血之充盈交合正常.苟  相似文献   

3.
“缩阴”在男子又称为“缩阳”。细考病因则为寒凝肝脉所致。《中医诊断学》一书指出 :“阴茎缩入者 ,多是寒凝经络。”《素问·热论》篇云 :“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 ,故烦满而囊缩。”《中医内科学讲义》也指出 :“阴囊收缩 ,为寒滞厥阴 ,致少腹之脉收引 ,故多与少腹痛胀同时并见。”“缩阴”证 ,临床少见报道 ,医书记载亦较少。笔者有幸经治 1例 ,现报道如下。患儿施某 ,男 ,年龄 9个月。于 1 0月某日晚间 1 0时许 ,突然惊啼 ,持续 2 h啼号不休 ,额汗出 ,哭声嘶竭。其母发现患儿阴器上缩 ,急使人邀余诊治。余见患儿面黑唇青 ,额有冷汗出 ,…  相似文献   

4.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一、概说本篇论述五脏中风、中寒、真脏脉、三焦各部病证以及脏腑积聚等病证。因均属五脏病变,故合篇论述。五脏中风、中寒,断不同于《伤寒论》所论外感中风与伤寒,亦不同于中风历节病篇之中风。文中“风”,“寒”二字代表两种性质不同的病因。由阳、热、实邪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五脏证候即属中风,由阴、寒、虚邪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五脏证候则属中寒。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用吴茱萸汤治愈数例典型的厥阴头痛,似有所悟,略述如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主之。”本条复见于《伤寒论》厥阴篇第3条。本证系脾弱胃虚,寒饮内生,因肝阳不足而寒饮犯之,胃病及肝。寒为阴邪,重伤肝阳,肝阳伤则阴无以制、足厥阴之脉属肝挟胃上贯膈,与督脉会于巅顶,故浊阴之气循经上犯,寒凝经脉,则见厥阴经脉所至之巅顶疼痛。吴茱萸汤中吴茱萸温振肝阳,肝阳振则浊阴自降。方中主用生姜,温胃散寒化饮,胃阳复则寒饮自化,人参、大枣补脾益气以扶正,全方共奏温阳散  相似文献   

6.
龙胆泻肝汤出自《兰室秘藏》方。由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近代加黄芩、栀子)组成。为泻肝火,利湿热之良方。因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故临床上因肝火盛,湿热下注所致的男科疾病,用龙胆泻肝汤为主,随证变通,可取得良好效  相似文献   

7.
喉咽本属肺胃 ,然自仲景以来便咽喉并称 ,或总称咽。肾经循喉咙 ,挟舌本 ,并不入咽。《伤寒论》310条猪肤汤证 ,本肾阴不足 ,虚火循经上炎之喉痛 ,先师亦称之为咽痛。后世或咽或喉 ,皆并称咽喉 ,或独称咽 ,沿袭已久 ,故今亦从之。按咽喉与经络而论 ,肺经过喉 ,胃经循喉 ,心脾二经挟咽而小肠经循咽 ,肾经循喉。脾本中宫己土 ,多寒多湿 ,故其经虽挟咽 ,而其病每无咽痛之证。而大肠经虽未入咽 ,然其与胃同属阳明 ,多气多血 ,多火多燥 ,相接于面。故胃肠之病每多关联 ,而大肠之病 ,倒常见咽痛之证。按咽喉之痛 ,每因于火 ,舍此则鲜之又鲜也 ,倘…  相似文献   

8.
宋建平  卫红  李瑞琴 《新中医》2011,(5):149-150
黄苔属热,人尽知之。然临床上有些患者出现黄苔却非属热证而反为寒证,对此前人已有论述,如清·王学权《重庆堂随笔》说:“淡白舌苔亦有热证,黄厚满苔亦有寒证……当以脉、症、便、溺参勘。”明确提出黄苔可见于寒证。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曰:“若苔黄厚而舌中青紫,甚则碎裂口燥而舌不干者,此夹阴寒症也,宜温下之。”也提出黄厚苔可辨为寒证而用温下之法。黄苔可见于寒证不仅前人有论述,  相似文献   

9.
肝气虚,肝阳虚证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力 《河南中医》1998,18(5):266-267
肝虚为病,习以阴虚、血虚立论者多,而论及肝气虚、肝阳虚者少。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内寄相火,外应风木,体阴用阳,阳易亢动,阴易亏损,临证多见肝血虚、肝阴虚之证,然肝之阴阳气血之间互根互用,相互依存,既有肝脏阴血之不足,也有肝之阳气之不足。今就肝气虚...  相似文献   

10.
论肝与阳痿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阳痿病机历代医家多责干肾虚,强调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但临床上确有不少患者并无肾虚症状,而为肝郁气滞使然,肝是主持人体性机能的又一个重要器官,阳呼发病与其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灵枢·九针》“肝主筋”和《素问·摩论》“肝主身之筋股”都强调筋膜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而前阻为宗筋之所聚。如《灵枢·经脉》云:“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台也;筋者聚于阴器。”《素问·厥论》更明确指出:“前阴者,宗筋之所聚。”所以肝的功能会直接影响宗筋的功能。从经脉循行看,足厥阴肝经与前阴关系尤为密切。《灵枢·经脉》云:“肝足…  相似文献   

11.
吞酸一症古有寒热之分,如《四明心法·吞酸》云:“凡为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河间主热,东垣主寒,毕竟东垣是言其因,河间言其化也。盖寒则阳气不舒,气不疏则郁而为热,热则酸矣;然亦有不因寒而酸者,尽是木气郁甚,熏蒸湿土而成也。”但临证所见,寒热之吞酸者固有之,而属阴虚吞酸者亦屡见不鲜。察其脉证,虽颇寓郁而化热之机,然其病因未必属寒,概其病理,实乃阴虚津亏、肝胃郁热所致。  相似文献   

12.
阳痿一证,考诸前贤典籍,多数认为是由恣情纵欲,或误犯手淫,导致命门火衰,肾气亏损所致。即便是由其它病变所致之阳痿,亦多涉及到肾。所以在治疗上,每每兼顾及肾,常用《景岳全书》赞育丹、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等方加减化裁而治之。此类补肾壮阳之药治疗阳痿,虽然确有疗效,但却不能尽愈所有之沉疴。这是因为阳痿一证,除责之于肾外,尚有心、肝、脾、肺,故临床治疗时,断不可一味补肾。一、肝病可致阳痿。《内经》曰:“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在《灵枢·经筋》篇更明确提出厥阴之筋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以上经文,明确地说明了肝病与阳痿的  相似文献   

13.
祖国医学认为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是说肝体阴而用阳,即肝以阴血为体,而能调节一身之气机为用。肝藏一身之血,阴血充足则肝体得养,而肝木畅茂。肝性喜柔而恶刚,调节情志,条达气血,尽疏泄之能事。尤其在经行、孕后,阴血下注,肝血不足,肝阳偏盛,诸症滋生。正如《河间六书》云:“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属厥阴论之;天癸既绝,乃属太阴经也。”  相似文献   

14.
吴海滨  熊文生 《新中医》2011,(4):130-131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邙日有余阴不足论》中谓“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常行疏泄功能,居阳动之态,肝体精血易耗散而常虚致肝之阴血耗损,就会发生肝系的病理变化而出现相关的临床证侯。笔者就肝脏“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生理病理及临床应用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凡一息五六至 ,谓之数脉 ,数脉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脉象。历代医学专著多认为数脉为热证主脉 ,如《脉经》曰 :“数者 ,腑也。数即有热”。《活人书》中曰“气血热则脉数。数者腑也 ,数则为热。”但在临床实践中 ,寒证出现数脉者也不少见。所谓寒证是指阳虚阴盛、机体机能活动衰减或感受寒邪 ,阴寒内盛所产生的证候。由于寒性收引 ,脉道拘急或寒困气机或阳虚鼓动乏力 ,寒证之脉多为紧脉或迟脉。但亦有一些会出现数脉。当然 ,要除外寒证化热或寒热错杂的情况。现将临床上常见的寒证数脉情况分述如下 :1 太阳伤寒证主要表现为恶寒 ,发热 ,无汗 ,…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认为,女性属阴,血常不足,心神柔弱,不耐情伤;且妇女多思、多虑、多郁,肝为情志之官,七情伤肝,直接影响肝之条达。而肝经系目、肝血养目、肝气通目,故笔者拟对妇人经期眼病从肝辨治作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琦 《四川中医》1999,17(12):43-44
崩漏是妇人在非行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下班,淋漓不断者(西医简称功血)。中医现行教材认为本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而导致冲任损伤的原因以血热、血瘀、脾虚、肾虚四型为多见,较少论及肝。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因肝导致崩漏者,亦较为多见,从肝论治崩漏不仅有利于止血,更有利于月经周期恢复,兹分述如下。1肝郁血瘀,治当疏肝开郁以止血肝经与跑宫、冲任二脉相贯通。“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腿”,交会任脉,联络跑宫,对胞宫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课节作用。《医学入门》称肝为…  相似文献   

18.
杭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功有平抑肝阳、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一般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血虚之证。小儿为“纯阳之体”,且“脾常不足”、“肝常有余”,与杭白芍之药性颇为相合。《幼幼集成·夜啼证治》曰:“小儿夜啼有数证:有脏寒、有心热、有神不安、有拗哭,此中寒热不用,切宜详辨”。笔者临证中体会到,对因暴受惊恐所致之心神不宁的夜啼,用杭白芍治之,常收佳效。如治张某某,男,3岁。患儿1周前随母亲下乡时被牛群所惊,当夜即开始夜啼,每至夜深人静于睡梦中啼吵哭闹不休,惊惕不安,需父母抱起,摩胸揉腹,软语…  相似文献   

19.
崩漏的病因复杂,大致说来可由气虚不摄、脾胃虚损、肝旺血热、肾虚失固、劳伤冲任、气滞血瘀等引起。辨证应根据经量、色质参合舌脉及发病久暂辨其寒热虚实。女子属阴,以血为主,由于经带胎产等生理特点,阴血易耗。肝藏血,体阴而用阳,阴血不足,易致阳亢,阴虚阳盛则迫血妄行,血得热则行,所以崩漏属热证者多,寒证者少,虚证者多,实证者少,热证也属虚热者多,实热者少。  相似文献   

20.
总观肝之生理,以阴血为体,以阳气为用,故称体阴而用阳。由此而及肝之病理,则证有虚实,历代医家多从肝之特性而言:在五行属木,在时令应春,春时阳生,阳气多动而升发;其病为升动无制,肝气偏亢,久甚化火,故有“肝无虚证”之说。其实则非,肝血不足,肝阴亏损,临证故为常见,然而肝之虚证既有阴血亏损的“体”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