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16层螺旋C T血管成像对颈部动脉血管变异的诊断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16层螺旋C T血管成像诊断的颈部动脉血管变异20例.结果 椎动脉起源变异3例,椎动脉行径异常3例,单侧双腔椎动脉及窗式椎动脉变异5例,左颈总动脉与头臂干共干变异9例,头臂干变异1例.结论 16层螺旋C 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性诊断颈部动脉血管变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颈部手术及介入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64排128层CTA诊断椎动脉变异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椎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经64排128层CTA诊断为椎动脉变异患者95例,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变异的类型、部位、形态与周围血管及骨质的关系及其合并症。结果单侧椎动脉先天性狭窄38例,一侧椎动脉未汇入基底动脉(单干椎动脉形成基底动脉)23例,椎动脉窗式变异17例,椎动脉行径变异9例,椎动脉起源变异4例,单侧双支椎动脉变异2例,单侧椎动脉2例,伴其他血管动脉瘤8例,伴基底动脉成窗变异6例。结论 64排128层CTA能快速、直观、准确地诊断椎动脉变异,可作为无创性诊断椎动脉变异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及其三维影像解剖特征。方法对300例接受椎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的患者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横断面、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观察椎动脉变异情况。结果共94例椎动脉先天变异(6种类型),占31.3%,其中3例合并2种以上的变异,包括单侧椎动脉先天性狭窄32例(10.7%);椎动脉起源变异18例(6.0%);椎动脉行径变异37例(12.3%);椎动脉窗式变异1例,双椎动脉1例,单干椎动脉形成基底动脉7例(2.3%)。结论椎动脉先天变异较为常见,解剖变异较为复杂,MSCTA能予以较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椎基底动脉先天性变异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93例临床诊断或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病例组)和51例无临床症状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头颈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应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高级血管分析(AVA)等后处理技术对椎基底动脉进行观察,统计分析椎基底动脉发生起源、路径、数目、窗式等变异的部位及数量。【结果】病例组693例患者成功获得1386根椎动脉:47例(6.8%)起源异常;112例(16.2%)路径变异;1例(0.1%)右侧双椎动脉;38例(5.5%)有窗式变异;62例(8.9%)一侧椎动脉发育不良,未汇入基底动脉,对侧直接延续为基底动脉。对照组健康体检者51例,成功获得102根椎动脉:1例(2.0%)起源异常;5例(9.8%)路径变异;51例(100.0%)双侧椎动脉正常汇合成基底动脉。【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清晰的显示椎基底动脉的解剖变异,在研究椎基底动脉先天性变异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发病的影响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椎动脉变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CTA诊断为椎动脉变异患者的影像资料,重点观察分析椎动脉起源、走行变异及椎动脉内径变化特点.结果:117例椎动脉变异中1例椎动脉起源异常(0.9%),17例椎动脉走行异常(14.5%),62例椎动脉发育不良(53%),6例椎动脉部分缺如(5.1%),2例椎动脉窗式变异(1.7%),5例单干椎动脉形成基底动脉(4.3%),24例同时发生两种或3种变异类型(20.5%).结论:CTA可以清楚显示各类型椎动脉变异,对椎动脉变异的相关疾病诊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在椎动脉起源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椎动脉起源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月,400例临床可疑或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接受椎动脉MSCT检查,对椎动脉CT原始图像进行重组。[结果]MSCT检出椎动脉起源异常17例(4.3%),其中左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15例(9例合并左椎动脉行径异常,5例合并左椎动脉发育不良,2例合并单干椎动脉形成基底动脉);左椎动脉起源于左颈总动脉1例,合并左椎动脉行径异常;右椎动脉起源于右颈总动脉1例,合并右椎动脉行径异常、右椎动脉发育不良和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结论]MSCT是无创诊断椎动脉起源异常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在椎动脉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41例患者行椎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检查,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R)、最大强度投影(MIP)、容积成像(VRT)及血管仿真内窥镜(CTVE)。结果44例中,26例患者有异常血管,其中双侧血管异常3例,单侧血管异常23例,行走变异3支,狭窄17支,迂曲11支,2支局部动脉壁钙化。结论椎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楚显示椎动脉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对椎动脉病变引起的多种临床常见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潘晓奇 《吉林医学》2012,33(6):1246-1247
目的: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技术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指导意义和价值进行研究讨论。方法:抽取66例胃癌患者,采用胃癌根治术对其进行治疗,在进行手术之前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技术对供胃血管情况进行检查。结果:检查结果显示供胃血管状态正常的患者有59例,发生解剖变异的有7例;实际手术中观察到的结果显示,供胃血管状态正常的患者有57例,发生解剖变异的有9例。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胃癌患者实施胃癌根治术之前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技术对患者的供胃血管状态进行检测的准确性很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56层CT对大脑后循环变异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41例经头颈256层CT行CTA检查的患者的影像资料学表现,将原始图像采用容积成像(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等方法重建。结果诊断为大脑后循环血管变异105例(30.49%),椎动脉变异80例(23.46%),基底动脉窗式变异12例(3.52%),大脑后动脉变异42例(12.32%),其中单一变异54例(51.43%),合并两种及以上变异51例(48.57%)。结论 256层CT血管造影不仅能全面、快速、无创、准确地诊断大脑后循环血管变异,同时还能显示伴发的其他病变,可以作为大脑后循环变异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诊断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 976例成人冠状动脉256层CT血管成像,观察冠状动脉起源变异的CTA表现。结果 4 976例患者中,共发现冠状动脉起源变异84例,检出率为1.69%。包括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46例,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7例,右冠状动脉缺如1例。结论 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可以准确发现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是相对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立学 《海南医学》2012,23(17):84-8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82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所检查出斑块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斑块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中单支血管狭窄病变28例,双支血管病变17例,3支或以上血管病变37例.两种方法检查冠状动脉狭窄数量和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敏感性为86.82%、特异性为93.20%、阳性预测值为92.81%、阴性预测值为92.22%.结论 使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无创、简便,因此可作为冠心病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CT检查对急性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44例急性颈椎损伤的64层CT检查图像。检查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曲面重建法(CPR)、颈部CT血管造影(CTA),观察各种检查方法显示颈椎骨折、脱位和血管损伤的影像表现。结果:44例中骨折33例,脱位15例。其中颈1、2椎体骨折9例,颈1/2半脱位7例。17例行CTA检查病例中血管情况:椎动脉损伤2例,椎动脉移位4例,椎动脉走行异常(发育变异)3例,椎动脉非外伤性狭窄2例。结论:运用64层CT进行多种后处理及CTA成像,对颈椎骨折、脱位和血管损伤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冠状动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9例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人群影像资料。结果 599例患者中发现冠状动脉畸形9例,检出率为1.5%,冠状动脉起源和分布异常8例,其中冠状动脉主干起源异常7例,冠状动脉分支起源异常1例;冠状动脉瘤样扩张1例。结论多层螺旋CT成像在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椎动脉成像的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1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检查及图像后处理,测量椎动脉的内径,显示椎动脉的形态、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观察椎动脉有否压迫、迂曲、狭窄、变细等改变。结果椎动脉正常3例,迂曲、无压迫1例,椎动脉受压、管腔狭窄10例,一侧性椎动脉全程均匀性变细4例。结论多层螺旋CT在显示椎动脉与毗邻结构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唯一可以显示血管壁有无钙化的检查方法,为临床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有较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双主动脉弓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超声诊断共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儿的主动脉弓畸形发生情况以及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主动脉弓畸形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结果显示55例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患儿中16例患儿的降主动脉横断面位置明显右移,13例患儿可见升主动脉分叉,7例患儿合并房间隔缺损,4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阳性诊断率72.7%,明显高于超声诊断的阳性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双主动脉弓畸形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在双主动脉弓畸形的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颈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颈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我院临床怀疑颈脑血管疾病981例患者,应用128层螺旋CT进行颈脑血管成像检查,回顾性分析颈脑血管疾病的各种影像学征象。结果颅内动脉瘤89例,颅内动静脉畸形25例,颈脑血管狭窄524例(颈总动脉狭窄53处,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183处,烟雾病3例,椎动脉起始段狭窄73处,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狭窄75处,颅内动脉狭窄195处),颅内乙状窦血栓3例,海绵窦瘘3例,血管变异78例,无异常发现259例,阳性检查率73.59%(722/981)。结论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颈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效、无创、诊断准确等优点,对评价其风险,制定治疗计划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胆囊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87例应用64层螺旋CT进行腹部血管成像患者的资料,将其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和胆囊动脉重建,了解64层螺旋CT显示胆囊动脉的能力,观察胆囊动脉起源、分支及其与胆囊三角的解剖关系。结果:64层螺旋CT清楚显示了84例患者的胆囊动脉起源、分支及其走行,占全部病例数的96.55%。胆囊动脉正常起源76例(90.48%),起源变异8例(9.52%);单支胆囊动脉78例(92.86%),双支及以上6例(7.14%);胆囊动脉Ⅰ型74例(88.10%),Ⅱ型8例(9.52%),Ⅲ型2例(2.38%)。结论:64层螺旋CT胆囊动脉成像能够充分显示胆囊动脉的起源、分支及其走行,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评估胆囊动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简称MSCT)肺动脉血管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的触发扫描技术及三维成像技术,对30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A)使肺动脉血管显影并成像。结果:30例患者中,其中10例正常,20例检出肺动脉栓塞,其中多发14例,双侧多发10例,单侧多发4例,单发6例。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无创、安全、及时、有效的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椎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经临床或影像证实的椎动脉狭窄的CTA资料.结果 39例患者中,6例患者有椎动脉血管异常,其中走行明显迂曲1例,狭窄或狭小3例,1例血管变异,2例有管壁钙化性斑块.结论 CTA检查可作为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常用检查方法,有助于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椎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临床或影像证实的椎动脉狭窄的CTA资料。结果 39例患者中,6例患者有椎动脉血管异常,其中走行明显迂曲1例,狭窄或狭小3例,1例血管变异,2例有管壁钙化性斑块。结论 CTA检查可作为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常用检查方法,有助于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