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解析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按就诊时间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B组患者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A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57.00%,B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6.00%,B组患者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血糖、胆固醇正常率以及死亡率进行对比,B组患者血压等正常率更高,死亡率更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以整体护理为框架,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护理管理中的问题进行预先评估,找出难点立出目标,有目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质量管理.再通过阶段性的评价修正管理方法.结果 在每个月全院质量检查评比中我科护理组一直名列前茅.患者满意度调查达98%.无一例护理纠纷投诉及护理事故发生.结论 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护理质量进行管理,使护理管理工作质量持续不断增进,使零乱复杂艰巨的护理管理走上正规系统、有计划、有目的,这与整体护理的理念相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抽取该院收治的64例冠心病患者(2016年1—12月),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对实验组采取预见性护理程序,对比两组的跌倒发生情况、护理依从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恶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无跌倒人数占比(90.63%)明显高于常规组(62.50%)(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护理依从性分别为93.75%与78.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心肌梗死发生率(3.13%)明显低于常规组(21.88%),心绞痛恶化率(3.13%)明显低于常规组(31.25%)(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程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跌倒发生率,值得实践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操作时间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护理操作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脑出血护理中使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34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67例),分别给予预见性护理程序及常规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入院至治疗护理操作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出血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更好康复,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使呼吸衰竭病人在呼吸科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病人预见性护理程序,于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对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进行研究,观察组按预见性护理程序护理,对照组按呼吸科常规护理程序护理,比较2组有效抢救时间。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提前6 min接受治疗护理措施。结论 预见性护理程序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院前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于救治患者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选取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程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救护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在应用不同护理方法后,在救护成功率、有效救护时间、救护车到达时间等方面差异。结果给予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院前护理后,观察组在有效救治时间以及成功救治率上明显优于对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在院前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于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缩短其救治时间可起到明显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马红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1):1328-1329
<正> 口腔癌是颌面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局部肿瘤切除或肿瘤扩大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笔者通过对98例口腔癌手术患者的护理认为,加强预见性护理是确保病人安全度过手术期,提高手术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产褥期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将2009年明确诊断的180例子痫前期患者按时间前后分为预见性护理干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之前的对照组根据医嘱按常规治疗和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研究组重视疾病产褥期的发展,转归的规律,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产褥期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结论运用预见性的护理程序提高了产褥期护理的质量,确保了产褥期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产褥期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将2009年明确诊断的180例子痫前期患者按时间前后分为预见性护理干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之前的对照组根据医嘱按常规治疗和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研究组重视疾病产褥期的发展,转归的规律,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研究组产褥期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结论 运用预见性的护理程序提高了产褥期护理的质量,确保了产褥期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1.
吴玲俐  温斌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78-79,83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56例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指征的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开始溶栓时间、溶栓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组从入院到开始溶栓所用平均时间、溶栓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分别为(21.10±12.39) min 、93.33%和96.67%;对照组分别为(36.12±13.82) min、69.23%和73.08%;两组间各组数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使患者更快地接受溶栓治疗,提高溶栓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175-178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性冠心病老年患者开展项目研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运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手段的血糖、血脂、并发症等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血糖、血脂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相比于对照组的17.14%,前者优势显著,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性冠心病老年患者,在其临床护理过程中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稳定其临床各项生命体征,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具有重要帮助,可予以广泛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多学科组各5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多学科组使用多学科协作护理,在患者接受护理前后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评定量表(ADAS-cog)评分,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并对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评定。 结果 护理后多学科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学科组患者ADAS-cog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学科组患者的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多学科组的总有效率为86.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学科组的总满意度为94.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学科协作护理能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防范低血糖事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糖管理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开展预见性护理,主要包括总结低血糖发生原因,并制定系列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血糖管理情况和低血糖认知水平.结果:研究组低血糖总发生率、血糖值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系数(GluCV)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对低血糖发生原因、预防及处理低血糖方法的认知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幅度,提高低血糖知识认知水平,有效防范低血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吴春华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09-112,11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临床疗效,并为其临床护理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选取湘雅医院心内科于2010年5月~2012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而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由专人记录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率作为统计描述,采取X^2检验。由专人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取显效、有效、无效、死亡作为等级划分,采取等级资料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待两组患者出院当天,分发自制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人院须知、心理舒适、疾病知识和护理巡视评分,记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作为统计描述,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在溶栓治疗前1天和溶栓后第2天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并记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作为统计描述,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①研究组显效24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死亡0例,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死亡3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心律失常23例(57.5%),心源性休克22例(55.0%),心力衰竭2例(5.0%),对照组心律失常30例(75.0%),心源性休克30例(75.0%),心力衰竭7例(17.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研究组在人院须知、心理舒适、疾病知识和护理巡视方面的评分分别为(22.4±2.2)、(22.3±2.0)、(18.4±3.0)、(22.1±2.9)分,而对照组分别为(19.5±3.4)、(18.6±3.1)、(21.5±3.3)、(18.7±3.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两组患者在溶栓前的SDS和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溶栓后SDS评分为(53.2±2.3)分,对照组为(60.8±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溶栓后SAS评分为(52.0±3.2)分,对照组为(60.5±2.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颈椎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骨科中心2013年6~12月收住行颈椎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实施普通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O%。住院时间为(10.47±2.21)d,患者满意度95.7%,均优于对照组[42.1%,(14.26±3.65)d,6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颈椎手术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BRPS评分、精神科护理风险及危险行为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思维障碍、焦虑忧郁、敌对猜疑、缺乏活力以及激活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危险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利于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长途转运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且经血管外科医生评估病情后、家属同意转往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常规护...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