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发生早产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6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 675例SGA的胎龄、性别、分型、母亲围产期情况、新生儿患病情况等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SGA的高危因素。结果:10年间SGA发生率13.1%(1 675/12 822),以足月儿(63.0%)、匀称型(66.0%)多见,无性别差异;胎儿附属物异常以胎膜早破(22.8%)、羊水异常(14.3%)、胎盘异常(11.6%)、脐带异常(10.4%)为常见;SGA患儿母亲最常见的围产期疾病分别是妊娠期高血压(16.5%)、阴道出血(3.9%)、贫血(3.2%)、糖尿病(2.7%)、绒毛膜羊膜炎(2.6%);SGA患儿最主要的疾病分别是高胆红素血症(67.9%)、感染性疾病(42.4%)、缺氧缺血性脑病(24.6%)、窒息(16.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7%)。流产次数多(OR=1.258,95%CI:1.058~1.497)、多胎(OR=3.739,95%CI:2.73...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全国高血压患者已超3亿。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 IMT)是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性指标且与高血压危险分层密切相关,同型半胱氨酸(Hcy)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血栓形成、促进平滑肌增生等途径导致高血压病情进展并引起相应靶器官损伤。大量研究表明临床检测c IMT、Hcy对高血压病情评估及并发症预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 (t Hcy)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ICD)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 6 1例维持性血透患者 ,按有无 ICD并发症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 (ICD)组(31例 )和无 ICD组 (30例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血浆 t Hcy水平。结果 :ICD组平均血浆 t Hcy水平明显高于无 ICD组 (P<0 .0 5 ) ;多因素逐步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血浆 t Hcy浓度升高 (>36 .91μmol/ L)使血透患者发生 ICD的危险增加。结论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血透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相关性。方法:抽取2007年4月-2008年4月在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住院患者88例。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颈动脉内膜厚度检测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为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进行分析。结果: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组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单纯高血压组高,右颈内动脉内膜值比单纯高血压组高,P值均〈0.05;2.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HCY水平与右颈总动脉内膜值、左颈总动脉内膜值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单纯高血压患者高,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能要比单纯高血压严重,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厚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温春水 《中国医疗前沿》2012,(24):45+54-45,54
目的初探同型半胱氨酸(Hcy)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3例中青年脑梗死为研究组,同期行健康体检中青年23例为对照组,检测Hcy浓度,并检测研究组颈动脉硬化情况。结果研究组Hcy浓度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硬化程度越重,Hcy浓度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例数越高(P〈0.05)。结论Hcy升高与中青年脑梗死密切相关,且与传统高危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6.
John  R.  Crouse    Joel  S.  Raichlen  Ward  A.  Riley  Gregory  W.  Evans  Mike  K.  Palmer  Daniel  H.  O'  Leary  Diederick  E.  Grobbee  Michiel  L.  Bots  李军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7,26(4):208-216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往往在机体出现症状之前就已有所进展。目前,我们尚不清楚Framingham风险评分(Framinghaln risk score,FRS)较低的轻中度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中年人群是否能从治疗中获益。 目的:评价为期2年的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否减缓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继续增厚或使粥样斑块消退。 设计、地点及参试者:“瑞舒伐他汀对内膜中层厚度影响的测评研究(Measuring Effects on Intima-Media Thickness:an Evaluation of Rosuvastatin,METEOR)”是2002年8月至2006年5月在美国及欧洲61个基层医疗中心开展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共纳入984名参试者,有的参试者仅以年龄(平均年龄,57岁)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的参试者10年内FRS低于10%、CIMT重庞增厚(1.2~3.5mm)、LDL胆固醇水平有所升高(平均值,154mg/dL)。 干预:参试者服用40mg瑞舒伐他汀或安慰剂。 主要观测指标:12个颈动脉位点最大CIMT的变化率(经B超检测);颈总动脉位点、颈动脉窦位点及颈内动脉位点最大CIMT的变化,颈总动脉位点平均CIMT的变化。仅在瑞舒伐他汀组中评估CIMT的消退情况。 结果:瑞舒伐他汀组参试者LDL胆固醇平均(SD)水平由基线时的155(24.1)mg/dL降至78(27.5)mg/dL,平均降低49%(与安慰剂组相比P〈0.001)。瑞舒伐他汀组12个颈动脉位点最大CIMT的变化值为-0.0014(95%CI,-0.0041~0.0014)mm/y,安慰剂组12个颈动脉位点最大CIMT的变化值为Q0131(95%CI,Q0087~Q0174)mm/y(P〈0.001)。瑞舒伐他汀组颈总动脉位点最大CIMT的变化值为-0.0038(95%CI,-0.0064~-0.0013)mm/y(P〈0.001),颈动脉窦位点最大CIMT的变化值为-0.0040(95%CI,-0.0090~0.0010)mm/y(P〈0.001),颈内动脉位点最大CIMT的变化值为0.0039(95%CI,-0.0009~0.0088)mm/y(P=0.02)。瑞舒伐他汀组颈总动脉位点平均CIMT的变化值为0.0004(95%CI,-0.0011~0.0019)mm/y(P〈0.001)。P值均为与安慰剂组相比。总的来说,瑞舒伐他汀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很少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在2年内有6名参试者[0.86%]出现8起不良事件[1.1%])。 结论:对于FRS低于10%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中年人群而言,瑞舒伐他汀能够在2年内显著降低最大CIMT的进展速率,与安慰剂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但是,瑞舒伐他汀无法诱导病变消退。今后,我们仍需开展大型远期试验来明确上述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除传统危险因素外,目前认为大气污染,尤其是颗粒物污染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有紧密联系。大气颗粒物可以通过介导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标志物——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增加,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现通过总结颗粒物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出了应对策略。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将污染物的暴露更个体化,结局指标的测量更精确化,并发掘更多可能存在的混杂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测定颈动脉IMT,同时检测患者血压、血糖、总胆崮醇、甘油三酯、商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身高、体重、腰围及C反应蛋白,按照颈动脉IMT厚度将高血压患者分为IMT正常组和IMT增厚组,对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异常检出率.结果:IMT增厚患者与IMT正常组比较,SBP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BP、BMI、WC、HDD-C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FBG、TC、TG、LDL-C在α=0.05水平上,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可见血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二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颈动脉IMT增厚.随颈动脉IMT加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高LDL-C血症、高CRP异常检出率明显升高.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足月小于胎龄儿医院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足月小于胎龄儿病例的相关资料,将生后24小时入院、住院时间>48 h、排除产前细菌感染史的病例,按照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将出生体重<1.8 kg、胎膜早破>12 h、羊水混浊等13项因素作为可疑危险因素,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足月小于胎龄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膜早破>12 h、羊水粪染、37周≤胎龄<40周、出生体重<1.8 kg、开奶时间>5 d、住院时间>10 d、反复吸痰(插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8项因素与医院感染相关;进一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1.8 kg、胎膜早破>12 h、住院时间>10 d为足月小于胎龄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预防足月小于胎龄儿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为加强产前保健,定期产前检查,从根本上减少足月小于胎龄儿的出生;对于妊娠超过37周,胎膜早破>12 h病例,应适时终止妊娠;对住院时间较长的患儿,应严格执行NICU的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在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患者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c IMT)及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是否升高以及AIP与c IMT的相关性。方法纳入BD患者42例,行体检的健康对照组42例,行c IMT测量并计算AIP,对数据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BD组c IMT及AIP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D患者的c IMT和BMI、病程、TG水平、CRP水平之间呈正相关;c IMT和HDL-C水平之间呈负相关;AIP和BMI、TG水平、CRP水平、ESR水平之间呈正相关;AIP和HDL-C水平之间有负相关;c IMT与AIP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结论在BD患者中检测c IMT和AIP可早期筛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达到早期预防治疗、改善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形成情况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IMT和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全部受试者血浆Hcy水平。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MT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组IMT与血浆Hcy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MT明显增厚且与血浆Hcy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例患者,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IMT及粥样斑块;根据IMT及斑块情况,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弥漫性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不稳定性斑块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方法测定各组血清中Hcy浓度,分析超声结果与血清Hcy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颜安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241-24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门诊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分为H型高血压组和正常高血压组。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高分辨彩色多谱勒超声仪测量颈总动脉从内膜内表面到中膜外表面的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等指标。结果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高于正常高血压组(P〈0.05);但斑块检出率两组未发现明显差异;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呈正相关(r=0.77,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加,且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及COPD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分别检测COPD组患者(40例)与健康组(43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快形成情况,以及血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b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吸烟指数,并进行组间比较。将COPD患者颈动脉IMT之相关因素作多元回归分析。比较COPD患者颈动脉狭窄组与非狭窄组的上述生化指标和临床资料。结果 COPD组患者血中hs-CRP、Fbg水平、IMT厚度、斑块检出率和吸烟指数均高于健康组,而TC、HDL-C、LDL-C则低于健康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指数、血中hs-CRP、TC水平与COPD患者颈动脉IMT呈显著正相关(P〈0.05)。COPD患者颈动脉狭窄组hs-CRP水平和吸烟指数均高于无狭窄组(P〈0.05),而TC、TG、LDL-C、HDL-C水平均低于无狭窄组(P〈0.05)。结论 COP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水平均明显异常于健康人。年龄、吸烟指数、hs-CRP、TC是COPD患者颈动脉IMT厚度的危险因素。通过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测颈动脉IMT厚度应作为了解COPD患者是否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必要筛查项目。  相似文献   

16.
Lee  W.  -Y.  Allison  M.  A.  Kim  D.  -  J.  郭俊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7,3(7):13-14
有关IL-6和C-反应蛋白(CRP)作为动脉粥样硬化预测因素的研究结果混杂。本研究旨在评估IL-6和CRP与12年后检测的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参与者为来自RanchoBemardo研究的392例成人(56.9%为女性,平均年龄63.2岁),这些参与者在1984-1987年间接受了生化指标检测,在1996-1998年间接受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检测。男性的年龄校正后平均颈动脉IMT显著高于女性的。在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颈动脉IMT随IL-6四分位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增厚(P〈0.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入选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70例(3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40例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入选者血浆Hcy浓度及其颈动脉IMT。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对Hcy浓度与颈动脉IMT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1、老年高血压各组血浆Hcy浓度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浆Hcy浓度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 < 0.01)。2、老年高血压各组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左颈内动脉、右颈内动脉IMT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右颈内动脉IMT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 < 0.05)。3、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浆Hcy浓度与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IMT正相关(r=0.585、0.404, P < 0.05)。结论 1、血浆Hcy 浓度在老年高血压组升高,且合并2 型糖尿病组比单纯高血压组更高。2、颈动脉IMT在老年高血压组增厚,合并2 型糖尿病组右颈内动脉IMT比单纯高血压组增厚更为显著。3、血浆Hcy 浓度与颈动脉IMT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简称依叶)对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是否优于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方法筛选250例伴有"H型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予以口服依叶片或依那普利片1年。试验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治疗期间连续随访记录不良反应。随访结束时比较两组脑卒中再发率、死亡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依叶组和依那普利组治疗后均可显著降低血压(P<0.05),两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81%和7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降低HCY水平分别为47%、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C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CY与CIMT呈正相关(r=0.365,P<0.05)。终点事件比较两组脑卒中再发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叶降压和降HCY水平效果显著,同时可以有效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稳定CIMT。依叶可以进一步降低脑卒中再发率及死亡率。依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作用显著优于依那普利片。  相似文献   

19.
丁帅 《河北医学》2016,(12):2054-2057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6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按其血浆Hcy水平分为普通组( Hcy<10μmoL/L,n=52)和H型组( Hcy≥10μmoL/L,n=54),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 n=53)。所有受试者均行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检测和Hcy检测,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分析血浆Hcy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结果:三组Hcy水平、IMT比较:H 型组>普通组>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Hcy水平的增高,IMT值也越大;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两组IMT与年龄、TC、TG、LDL-C均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Hcy与H型组IMT呈正相关(r=0.317),与普通组IMT无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高Hcy水平为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高Hcy水平是导致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H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在降压、调脂的同时可加入降Hcy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选择58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纳入观察组,58例未合并脑梗塞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Hcy及颈动脉IM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颈动脉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患者中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735,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颈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情况较单纯糖尿病患者更为严重,Hcy参与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塞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