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你在夜晚辗转反侧或鼾声震得窗户吱吱响,你的心脏可能出问题了。据莎士比亚所言,睡眠是人生盛宴上的主打营养品。没有安宁的睡眠,心脏健康将会受损。Susan Redline博士说:"精心设计的观察性研究将睡眠质量差与心血管疗效差联系起来,并且确定通过什么途径造成损害。然而,我们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理解改善睡眠对降低风险的影响。"睡眠差影响心脏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问题,失眠的人入睡困难或睡不安稳。但另一种睡眠紊乱,即睡眠呼吸暂  相似文献   

2.
不同年龄睡眠呼吸紊乱患者的心脏觉醒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紊乱患者在呼吸暂停 低通气期间发生的心脏觉醒反应是否与年龄相关。方法 选择18例中年和 13例老年男性睡眠呼吸紊乱患者 ,用多导睡眠仪测定其睡眠时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呼吸紊乱指数、睡眠阶段、血氧饱和度低于 90 %的时间和呼吸暂停 低通气期间的心脏觉醒反应。结果  (1)老年患者伴有心脏觉醒的呼吸暂停 低通气事件少于中年患者。 (2 )老年患者低通气的成分比例大于中年患者。 (3)中年患者的心脏觉醒反应与呼吸暂停指数、呼吸紊乱指数及血氧饱和度低于 90 %的时间显著相关 ,而老年患者无此相关性。结论 睡眠呼吸紊乱患者心脏觉醒反应及睡眠呼吸紊乱发生型式的不同与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81岁。以长期失眠,近半年加剧,伴心脏不适就诊。 患者生活作息长期不规律,睡眠障碍三十余年。半年前因心悸、胸闷入院治疗,之后失眠进一步加重。患者服用安眠药史十余年,初为安定2.5mg睡前口服,后改为速眠安7.5mg睡前口服,渐从7.5mg增至15mg,睡眠质量仍不理想,睡眠时间不足5h,常常胸闷心悸,夜尿每晚2~3次。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房颤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睡眠呼吸暂停既可引起心脏解剖的形态学改变,也可引起心脏自主神经失平衡的功能性改变,最终导致房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房颤电复律后复发的预测因素,而通过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可以减少电复律后房颤的复发。重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治对于房颤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认识的深入,OSAS与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也逐渐得到重视。200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学组会同心血管病学会参照国外有关研究发表了《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专家共识》,成为进一步促进、密切两个学科之间研究的新起点。文章对如何早期认识、诊断OSAS合并扩张型心肌病(DCM)做一简要介绍,强调DCM患者合并OSAS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CPAP治疗对DCM患者恢复心脏功能及心脏结构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十年中人们对不同的睡眠状态下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发生了较大兴趣。尤其进在时睡眠呼吸中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取得较大进展以后,正确认识睡眠对正常人,对有睡眠呼吸障碍的病人的血液动力学、心脏节律和心脏功能的影响就变得越来越再要;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需要睡眠,它对健康是很重要的,人生中差不多三分之一时间给睡眠占用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睡眠障碍患者的心室复极和心电激动传导指标是否与正常人有差异,为睡眠障碍合并心脏相关性疾病患者提供心脏康复的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来我院常规体检者13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总分在0~7分为睡眠正常组(91例),总分≥8分为睡眠障碍组(39例).回顾性分析所有被调查者的心脏电生理指标[QRS...  相似文献   

9.
睡眠障碍是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的神经精神症状之一,不仅使患者认知功能、行为能力进一步加重,加快衰退进程,也给照料者带来了严重影响。我们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了7年的临床观察,为开展老年痴呆睡眠障碍的分型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了人们对高质量睡眠的需求,也促使了睡眠障碍疾病发生率剧增。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作为睡眠障碍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类型,是引起多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睡眠疾病。目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作为其首选治疗方法,仍存在依从性不佳的严峻问题,直接影响了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的整体治疗效果与治疗效率。如何高效提升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的整体管理应该是目前睡眠医学领域重点关注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在健康中国视域下,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的管理模式层出不穷,其中主动健康理念中睡眠主动健康作为通过激发内因、改变外因提高整体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的全程管理的先进理念与模式,可能为未来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共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心外科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多导睡眠图对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长海医院心脏术后患者进行睡眠监测,选择最终符合条件的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试验组患者从晚上22:00试验开始时持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次日晨6:00停止注射,连续注射3晚。镇静目标为镇静程度评估表(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RASS)评分-1~2分,右美托咪定的负荷剂量为0.5μg/kg,时间不超过20 min,然后以0.2~0.7μg/(kg·h)持续静脉注射,期间不使用其他镇静剂。对照组患者晚间不注射右美托咪定以及其他镇静药物。此段时间用多导睡眠仪监测两组患者的睡眠。观察目标为两组患者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觉醒次数、睡眠各阶段时间。试验期间白天的睡眠由床旁护士记录患者睡眠次数。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有更少的觉醒次数[(3.1~3.61)次vs.(8.87~9.77)次,P<0.01],更高的睡眠效率(68%~71.29%vs.25.1%~28.87%,P<0.01),更长的睡眠第二阶段[(249.55~266.89)min vs.(59.12~71.59)min,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睡眠第一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61~7.05)min vs.(56.37~63.33)min,P>0.05]。结论夜间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显著提高了患者睡眠效率、减少睡眠觉醒次数、增加睡眠第二阶段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心外科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与心血管病死亡率与病残率明显相关(Sleep,2006,29:1531—1536)。该文研究白天爱睡觉的人心血管的功能。OSA的人因为夜间睡眠不好、白天疲乏,易于引起汽车交通事故、工作能力下降,但是OSA也会引起心脏功能不好。该文观察86名病人,男/女(68/18),平均年龄47岁,疑有OSA,经多导睡眠仪证实,无创性心功能每搏搏出量与心搏出量以阻抗心电图测定,体表面积矫正后求出每搏搏出指数与心搏指数。  相似文献   

13.
近10年来,美国国立卫生院启动了一项全国多中心协作的“睡眠与心脏健康”研究项目。该大样本研究已通过三轮普查,系统深入调查了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为两者的密切相关状况及机制提供了大量的循证医学依据。睡眠呼吸障碍(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包括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方法 观察4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心脏结构指标、血管结构指标、肾功能指标、心律失常及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并与30例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对比. 结果 观察组心脏结构和血管结构的改变,心律失常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或0.01). 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引发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睡眠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血管病患者可发生睡眠结构紊乱、交感神经活动活跃、快速眼动睡眠减少或消失、睡眠昼夜节律消失,合并或加重睡眠呼吸紊乱的现象明显增多。从而使睡眠也成为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文章阐述了睡眠中出现的独特的睡眠结构改变、自主神经活动、血压变化和睡眠呼吸紊乱与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失眠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给失眠的定义是有入睡困难,持续睡眠障碍或睡眠后没有恢复感,每周3次并持续至少1个月。导致明显的不适或影响了日常生活,非神经系统疾病、使用精神药物或其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7.
睡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阐述在睡眠阶段出现的独特的自主神经活动,血流动力学和呼吸、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系统的改变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脏突发事件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数羊,睡不着。上床不去想问题,控制不住。睡了8个小时醒来为什么还觉得累……"睡眠是生理功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心理和社会因素影响的生理功能之一。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宣布,今年的中国主题确定为"健康心理,良好睡眠",并陆续在北京、广东、南京等地开展大型科普活动。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今年的世界睡眠日主题与健康心理挂钩,就是希望公民能充分认识到睡眠障碍对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获得健康心理与  相似文献   

19.
整夜完全睡眠剥夺对心血管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研究整夜完全睡眠剥夺对人心血管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对18例健康青年男性进行了整夜完全睡眠剥夺。在睡眠剥夺前后采集心电图及桡动脉连续血压波形。并进行频谱分析和对各频谱成分进行标准化。心率变异(HRV)的高频(HF)代表心脏副交感神经调制,低频(LF)代表交感神经调制而低频与高频的比率(LF/HF)代表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平衡,血压变异(BPV)的LF代表血管交感神经调制。结果睡眠剥夺前后心率与血压无显著变化。与基础值相比,整夜睡眠剥夺后HRVLF显著增加[(67·0±13·9)%vs(59·4±15·7)%,P=0·039],HRVLF/HF也显著增加(3·8±2·3比2·7±1·7,P=0·032),HRVHF有显著降低[(22·8±10·4)%比(29·0±11·6)%,P=0·030];BPVLF有显著增加[(72·4±13·2)%比(63·2±16·5)%,P<0·001]。结论整夜完全睡眠剥夺可导致健康青年男性心血管交感神经调制增加以及心脏副交感神经调制降低。  相似文献   

20.
王实  鲁刚  何晓琳  夏书月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24):1527-1529
引起睡眠呼吸紊乱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解剖因素,导致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二是呼吸中枢控制因素,导致中枢睡眠呼吸暂停.当呼吸中枢控制不稳定时就可能发生复杂性睡眠呼吸紊乱.本文重点阐述复杂性睡眠呼吸紊乱的定义、病理生理、分类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