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冠状动脉疾病(C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早期预防及诊断CAD可以有效地降低本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多层螺旋CT以其扫描速度快、无创伤及分辨率高等特点,使得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本研究通过对150例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分析,总结了MSCTA扫描中的护理技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中采用螺旋CT联合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tin-like protein 1,FSTL1)检测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诊断疑似CAD患者100例,均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将CAG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FSTL1水平进行检测。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血清FSTL1水平进行检测。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CAD的临床诊断价值差异。结果 CAD患者血清FSTL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螺旋CT、FSTL1、螺旋CT联合FSTL1三种方法检测CAD阳性率比较:螺旋CT+FSTL1螺旋CT FSTL1,诊断CAD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比较:螺旋CT+FSTL1螺旋CT FSTL1(P 0. 05)。结论螺旋CT与FSTL1联合检测在CA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敏感度及准确率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受多种因素影响,呼吸、心律、心率变化、对比剂注射方式等都会对成像质量产生影响。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0例12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资料,旨在研究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的心率变化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16层螺旋CT与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方法回顾性收集2003年5月至2006年6月于我院先后行16层及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2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评价每位患者16层及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影像质量,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了解该组患者的16层CT与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间的差异。结果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各主要分支的影像质量明显优于16层螺旋CT(P<0.001)。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优于16层螺旋CT。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最主要的特点是非创伤性诊断。多层螺旋CT通过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结合应用,可进行心脏及冠状动脉成像分析,其对心脏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及临床介入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选择20例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患者,分析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桥血管的多层螺旋CT和造影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显示冠状动脉桥血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冠状动脉血管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常规造影检查,分析CT诊断桥血管通畅性和狭窄的可靠性。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成功检测出21例患者共45支桥血管,15支桥血管闭塞,30支桥血管通畅,10支共16处狭窄,5支桥血管明显狭窄(>50%)8处,5支桥血管显示轻度狭窄(<50%)病变8处,MSCT评价桥血管闭塞和明显狭窄和导管造影完全符合。结论:多层螺旋CT尤其是64层CT能够准确地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及吻合口的通畅性和狭窄情况,可以作为临床上对冠状动脉桥血管可疑病变的一种常规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敏感度及特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均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经CAG检查证实,62例疑似患者中35例有冠状动脉疾病;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敏感度为94.29%(33/35),特异性为96.30%(26/27),准确性为95.16%(59/62)。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提高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敏感度及特异性,且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64排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显像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2.1月-2016.1月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72例,男47例,女25例,年龄43-71岁,平均59±1.2岁。分别进行螺旋 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比二者检查结果,分析64排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显像的情况。结果:64排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显像良好。结论:冠状动脉CTA检查,创伤小,风险低,费用少,效果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刘旭霞 《护理研究》2013,27(20):2143-2144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早期预防及诊断CAD可有效地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以其无创、安全、快捷、操作简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与病人的心理状态、呼吸、心率和在检查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分析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51例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影像资料,统计冠状动脉畸形的发生率,并分析冠状动脉畸形的CT影像表现。结果2051例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人群中,发现冠状动脉畸形57例,检出率为2.8%,其中51例为冠状动脉起源和走行异常,3例为冠状动脉瘤,3例为冠状动脉瘘。结论多层螺旋CT成像在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随后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的诊断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漏诊率。比较多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斑块定量测量结果。结果 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95例。多层螺旋CT对疾病类型诊断正确率:心绞痛型为97.44%,心肌梗死型为97.62%,无症状心肌缺血型为92.86%。多层螺旋CT对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6.84%、86.67%、3.16%、13.33%。多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定量测量的管腔面积、斑块面积、血管横截面积、血管重塑指数、偏心指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显示心室壁的结构和形态,及时发现病变和评估心功能状态,可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与IVUS比较,研究64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8月-2006年4月于我院接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的6位患者的影像资料。以IVUS为参考标准,评估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及支架诊断的准确性,在64层螺旋CT影像上测量不同类型斑块的CT值。结果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3.3%。不同类型斑块的CT值不同。结论64层螺旋CT可以准确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64层螺旋CT可依据CT值的不同判断斑块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采用多层螺旋CT评价心外膜脂肪厚度(epicardial fat thickness, EFT)与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80例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疑似冠心病患者,在我院进行64排(SIEMENS SOMATOM Perspective)多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扫描并同期(一周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观察冠脉病变的程度,并测量EFT。按照冠脉狭窄的程度分为冠心病组(狭窄程度≥50%)和非冠心病组(正常或狭窄程度<50%),比较两组之间EFT值的差异,并评估EFT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CAD组的平均EFT明显高于对照组(5.15±1.33 mm vs. 4.28±1.09 mm,P<0.001)。EFT预测冠心病的最佳截点为≥4.70mm,敏感性为97%,特异度为62%,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CU)为0.792(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FT是CAD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冠心病患者较对...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变化情况与三酰甘油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多层螺旋CT及血脂检查的患者,观察冠状动脉斑块CT图像的变化并分析与三酰甘油的关系。结果斑块面积增加与LDL-C、TG正相关(P=0.0168,P=0.0239);脂质斑块面积增加与LDL-C、TG正相关(P=0.0383,P=0.0082)。结论三酰甘油增高可能导致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及心电门控技术的问世,尤其是随着16层MSCT的出现,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已成为现实。16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价值已初步得到了肯定。2004年问世的64层螺旋CT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进一步提高,笔者应用64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其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我院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80例,均采用64层螺旋CT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64层螺旋CT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结果:80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轻度狭窄节段数69个,中度狭窄节段数67个,重度狭窄节段数64个;采用64层螺旋CT诊断出轻度狭窄节段数73个,中度狭窄节段数69个,重度狭窄节段数65个;64层螺旋CT诊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特异度99.12%(334/337)、准确性98.75%(396/401)较轻度冠状动脉狭窄95.78%(318/332)、94.01%(377/401)和中度冠状动脉狭窄96.71%(323/334)、95.01%(381/40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有较高准确性和特异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将我院收治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心脏超声心动图(心动图组)和多层螺旋CT(CT组)对患者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测量的左心室参数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运用心脏超声心动图和多层螺旋CT检查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价结果显示,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左心室心肌质量(LVMM)参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VEDV、LVESV、LVSV具有较高的相关性,LVEF、LVMM相关性中等。运用多层螺旋CT检查和心脏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室功能检查具有准确、可靠的效果,但多层螺旋CT能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有效显示心脏冠状动脉、静脉的病变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1-12/2005-04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医院行桥血管多层螺旋CT检查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12例,其中1例相隔1年后复查,共13次扫描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应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十六排八层螺旋CT机,采用snapshot冠状动脉成像方法进行检测,并进行CT图像重建后处理,重建出各主要血管及桥血管。分析桥血管和冠状动脉的通畅性,评价狭窄及狭窄程度。结果:13例次患者的22支桥血管多层螺旋CT均能很好显示,其中17支桥血管开通,5支桥血管未开通(完全闭塞)或有不同程度狭窄。13例次患者原供血血管均可见不同程度管壁钙化、管腔狭窄或闭塞。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全面地显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心肌的血流灌注和存活状态,直接无创显示冠状动脉,对于冠状动脉桥血管开通和狭窄的评价具有很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技术及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效果。结果:(1)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准确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100例患者均为冠心病,诊断准确率为100%,MSCT结果显示98例患者为冠心病,诊断准确率为98%,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层螺旋CT显示情况分析:对于冠状动脉1~3级分支MSCT均能够清晰显示,但在4级冠状动脉分支显示效果较差。结论:MSCT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1~3级和4级部分分支,对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128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临床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省桦甸市人民医院2012-05—2014-07期间收治的61例冠心病病人的临床资料,针对本组患者采用128排多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扫描与冠状动脉造影这两种方法来进行诊断。结果 128排螺旋CT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达到了91.80%(56/61)、敏感性达到了95.08%(58/61)、特异性达到了93.44%(57/61)、阳性预测值达到了98.36%(60/61)、阴性预测值达到了90.16%(55/61)。结论采用128排螺旋CT通过冠状动脉成像进行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极高,能够实施精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