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纯中药复方制剂(血压平)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重塑的作用及部分机理。方法:30只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1组、血压平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SHR-L、M、H组)及达爽组各6只,另选6只健康京都种WKY大鼠作为对照2组。SHR-L、M、H 3组分别给予含血压平37.8%、75.6%及151.2%的药液10 ml/kg灌胃,达爽组含30 mg盐酸咪达普利(达爽)药液10 ml灌胃,对照12、组灌服等量蒸馏水。结果:连续用药3个月后,与对照1组比较,SHR-L、M、H及达爽组大鼠血压、腹主动脉形态、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一氧化氮(NO)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或0.01),血压平剂量增大其逆转血管的病理性重塑的作用愈明显,SHR-H组与达爽组效果相当。结论:血压平具有降低血压、逆转高血压大鼠血管重塑的作用,其升高血浆NO水平,降低AngⅡ水平,可能是其逆转高血压大鼠血管重塑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2.
背景: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多功能生长因子,它能促进多种细胞生长与移行及各种组织器官的发生。在心血管系统,它具有抗凋亡、抗纤维化、促进内皮细胞损伤后修复作用,推测其可能具有降压效应。 目的:观察外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血管内皮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其调节血压的可能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3/07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完成。材料:外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粉剂购于美国Peprotech公司,成年白发性高血压大鼠组和WKY大鼠,均14周龄,体质量200~250g。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单纯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方法:实验组每间隔24h从尾静脉依次给予肝细胞生长因子5,10,15,20,25u玳g,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和正常对照组同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次注射安抚大鼠5min后测血压与心率,最后一次注射后观察血压降至最低值时(约注射后30min),麻醉后处死,各取右心室血2mL。 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收缩压及心率的影响。②分别用比色法测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放射免疫法测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 结果:实验组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5μg/g血压下降不明显,注射10ug/kg约5min后血压开始下降,30min降至最低,1h后血压开始逐渐回升,5h后血压基本回到原先水平。注射20ug/kg达最大降压幅度,收缩压下降达40~50mmHg,再增加剂量最大降压幅度及持续时间不变。整过程心率无明显变化。两个对照组血压无明显变化。实验组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含量下降,一氧化氮含量上升(P〈0.05)。 结论:从静脉给予外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能快速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的血压,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关系。肝细胞生长因子系统、血管内皮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共同参与血压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一侧颈动脉外膜去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24只13周龄雄性SHR去除右侧颈动脉外膜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SHR对照组、Ang-(1—7)组和Ang779[Ang-(1—7)拮抗剂]组;8只同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WKY组)。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大鼠右侧颈动脉外膜,左侧作假手术对照。采用微渗泵植入技术经颈静脉给药2周,鼠尾袖法测量尾动脉收缩压(SBP),放免法测定血浆及双侧颈动脉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取双侧颈动脉制成光镜标本,病理图象分析系统测定颈动脉管腔横截面积(LA)、内弹力层围绕面积(IELA)、外弹力层围绕面积(EELA),评价内膜和中膜增生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双侧颈动脉血管紧张素1(AT1)受体蛋白、蛋白激酶C-ζ(PKC-ζ)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蛋白表达。结果 (1)SHR各组SBP于给药前无显著差异(P〉0.05),给药2周后,Ang-(1—7)组SBP较Ang779组和SHR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1)。(2)SHR对照组和Ang779组去外膜侧颈动脉内膜增生较未去外膜侧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Ang-(1—7)组未去外膜侧和去外膜侧内膜增生较SHR对照组和Ang779组明显改善(均P〈0.01)。(3)与未去外膜侧比较,去外膜侧颈动脉AngⅡ浓度显著增高(P〈0.01),(4)SHR对照组和Ang779组去外膜侧颈动脉AT1受体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未去外膜侧(均P〈0.01),Ang-(1—7)组未去外膜侧和去外膜侧颈动脉AT1受体蛋白表达明显低于SHR对照组和Ang779组(均P〈0.01)。(5)SHR对照组和Ang779组去外膜侧颈动脉PKC-ζ和ERK1/2蛋白表达较未去外膜侧显著增高(均P〈0.01),Ang-(1—7)组未去外膜侧和去外膜侧颈动脉PKC-ζ和ERK1/2蛋白表达较SHR对照组和Ang779组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Ang-(1—7)可显著抑制SHR去外膜后颈动脉的内膜增生;这一作用可能是其通过下调颈动脉AT1受体和减少PKC-ζ及ERK1/2蛋白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黄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急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黄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SHR)血压的急性影响。方法 腹腔给予不同剂量的黄芪后 ,用间接测压法测定SHR血压。再分别连续给予不同剂量的黄芪 ,8周后 ,用直接法测定静脉给予黄芪对SHR血压的影响。结果  1、SHR腹腔注射不同剂量黄芪在观察的各时间点 (5分、15分、30分、6 0分、12 0分 )并不引起血压的急性变化 (P >0 .0 5 )。 2、黄芪长期腹腔注射可以控制SHR血压的升高 (P <0 .0 1)。 3、急性静脉给药可以引起SHR血压短时间内明显下降 ,并且呈剂量相关效应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黄芪急性腹腔给药不影响SHR血压 ,但长期腹腔给药可以控制SHR血压的升高。急性静脉给药可以引起短时间内明显的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参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肥厚(LVH)的作用,并观察其对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8周龄的SHR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S8组于8周处死,另两组分别经腹腔按1 g·kg-1·d-1剂量注射丹参(D18组)或蒸馏水(S18组),共10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应用苏木素-伊红(HE)和Van Gieson(VG)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的直径(TDM)和面积(CA)、心肌组织胶原体积分数(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与管腔面积比例(PVCA),以及AT1R的表达.结果:与8周龄的SHR大鼠相比,18周龄SHR大鼠的SBP、LVMI、TDM、CA、CVF和PVCA均显著增加,AT1R表达明显;丹参治疗可抑制LVH的发展和心肌组织AT1R的表达,但对SBP无明显改变.结论:长期应用丹参治疗可预防SHR大鼠LVH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降低了心肌细胞AT1R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ADPH氧化酶2(N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SHR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进行培养,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n=6):空白对照组、Ang Ⅱ(10-8 mol/L)组、Ang Ⅱ(10-7 mol/L)组和Ang Ⅱ(10-6 mol/L)组.RT-PCR检测NOX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X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g Ⅱ(10-8、10-7mol/L)组NOX2 mRNA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NOX2蛋白的表达升高(P<0.01),Ang Ⅱ(10-6mol/L)组NOX2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Ang Ⅱ可以促进高血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X2的激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平肝降压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压变化与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关系,以探讨其发生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2002-11/2004-05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及中西医结合科住院和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以随机双盲法分设平肝降压胶囊治疗组、清脑降压片对照组各80例,治疗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压、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果:平肝降压胶囊具有明显的降低血压和改善l临床症状,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浆内皮素(72.22&;#177;12.37vs59.08&;#177;12.77,ng/L)及血管紧张素Ⅱ(84.75&;#177;7.34vs61.37&;#177;8.31,ng/L)水平作用(P&;lt;0.05或P&;lt;0.01)。结论:平肝降压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血浆内皮素、AngⅡ的水平,改善血黏度,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丹参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室肥厚 (L VH)的作用 ,并观察其对心肌血管紧张素 受体 1(AT1R)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 8周龄的 SHR大鼠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6只。S8组于 8周处死 ,另两组分别经腹腔按 1g· kg- 1 · d- 1 剂量注射丹参 (D18组 )或蒸馏水 (S18组 ) ,共 10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 (SBP)及左心室质量指数 (L VMI)。应用苏木素伊红 (HE)和 Van Gieson(VG)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检测心肌细胞的直径 (TDM)和面积 (CA )、心肌组织胶原体积分数 (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与管腔面积比例 (PVCA) ,以及 AT1R的表达。结果 :与 8周龄的 SHR大鼠相比 ,18周龄 SHR大鼠的 SBP、L VMI、TDM、CA、CVF和 PVCA均显著增加 ,AT1R表达明显 ;丹参治疗可抑制 L VH的发展和心肌组织 AT1R的表达 ,但对 SBP无明显改变。结论 :长期应用丹参治疗可预防 SHR大鼠 L VH的形成 ,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降低了心肌细胞 AT1R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久强脑立清 (JNQ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重要器官心、脑、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动物分为 4组 ,Wistar大鼠对照组、SHR组、SHR服用JNQ高剂量组 (0 5 3 0g/kg)和低剂量组 (0 2 65 g/kg) ,给药 5周。采用尾脉搏测压法测定动物血压 ;动物经组织灌流后 ,低温下快速取出心、脑、肾 ,固定于 10 %福尔马林中 ,4℃保存 ,常规组织切片 ,HE染色。结果给药前各组SHR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给药 3周和 5周后血压未见明显下降。组织病理结果显示 ,未治疗组SHR心肌细胞肥大 ,肌束间小动脉壁增厚 ,官腔变窄 ;大脑皮层血管管腔狭窄 ,管壁增厚 ,血管周围间隙增大 ;肾小球萎缩 ,有玻璃样变。上述病理性改变在经JNQ治疗 5周后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以高剂量组明显。结论SHR经JNQ治疗 5周后血压未见明显降低 ,但对重要器官心、脑、肾的病变有较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二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渗泵植入技术,建立Ang-(1-7)对高血压大鼠干预模型,放免法测定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Ⅱ)浓度,RT-PCR检测肾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mRNA水平.结果 Ang-(1-7)减轻2K1C高血压大鼠肾脏病理损害,Ang-(1-7)对血浆及肾组织AⅡ浓度无显著影响,对肾组织内AT2受体表达无显著影响,减少肾组织内AT1受体表达.结论 Ang-(1-7) 对2K1C高血压大鼠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是通过减少肾组织内AT1受体而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肾脏肥大指数、肾小球形态结构、一氧化氮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为指标,观察灯盏花素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3/06在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分组:雄性Wistar大鼠34只,腹腔单次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血糖≥16.65mmol/L)30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灯盏花素治疗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10只。实验过程:灯盏花素治疗组给予20mg/(kg·d)腹腔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持续4周,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实验评估:①4周后计算肾脏肥大指数(肾脏肥大指数=双侧肾质量/体质量׉)。②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肾小球病理形态变化。③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及肾皮质组织一氧化氮水平。④放免法测血浆及肾皮质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参加实验34只大鼠,有4只未达糖尿病成模标准,最终3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肾脏肥大指数:糖尿病模型组、灯盏花素治疗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3.29±4.73)/1000,(11.07±2.19)/1000,(4.78±0.06)/1000,P<0.01],灯盏花素治疗组低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②肾小球病理形态:正常对照组大鼠肾小球血管袢薄而清晰,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数目正常;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血管壁可见玻璃样变性,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生;灯盏花素治疗后肾小球血管壁未见明显变性,基底膜未见明显增厚,其病理变化明显改善。③血清及肾皮质组织一氧化氮水平:糖尿病模型组、灯盏花素治疗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31.36±4.21),(27.03±3.54),(25.21±3.39)μmol/L,P<0.05;肾皮质组织一氧化氮水平:(1.95±0.25),(1.27±0.32),(0.73±0.12)μmol/g,P<0.01]。灯盏花素治疗组低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P<0.01)。④血浆和肾皮质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糖尿病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693.98±297.22),(356.48±85.21)ng/L,P<0.05;肾皮质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6964.56±2128.48),(3127.07±1519.98)pg/g,P<0.01]。灯盏花素治疗组低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在降低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和改善肾脏形态结构的同时还可降低外周血及肾皮质组织一氧化氮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糖尿病早期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平肝降压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压变化与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关系,以探讨其发生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2002-11/2004-05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及中西医结合科住院和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以随机双盲法分设平肝降压胶囊治疗组、清脑降压片对照组各80例,治疗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压、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结果:平肝降压胶囊具有明显的降低血压和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浆内皮素(72.22±12.37vs59.08±12.77,ng/L)及血管紧张素Ⅱ(84.75±7.34vs61.37±8.31,ng/L)水平作用(P<0.05或P<0.01)。结论:平肝降压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血浆内皮素、AngⅡ的水平,改善血黏度,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坎地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骨骼肌核转录因子-2(Nrf2)表达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3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 组)、模型组(M组)、坎地沙坦低剂量组(Can1组)、坎地沙坦高剂量组(Can2组),10只 WKY 大鼠作为对照组,均给予果糖喂养,Can1组及 Can2组分别给予坎地沙坦(0.4 mg/kg、0.8 mg/kg)灌胃干预。实验第8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活性氧(ROS)以及 Nrf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 C 组相比,M组 HOMA-IR 水平及 ROS 表达显著升高,而 Nrf2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与 M组相比,Can2组的 ROS 生成减少,HOMA-IR 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Can1及 Can2组的 Nrf2表达均较 M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坎地沙坦可以通过拮抗 AngⅡ减轻 AngⅡ诱导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业已证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调节人体血压、电解质、血容量、心血管结构的改变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RAS中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研究表明,AngⅡ只有在与特异性血管紧张素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就是通过阻滞了AngⅡ受体才使得AngⅡ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从而达到降压,对心脑血管及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脏局部AngⅡ、ACE和Chymase活性及ACEI依那普利对其影响,探讨ACE和Chymase对SHR心脏局部AngⅡ形成的作用.方法12周龄SHR 40只,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依那普利治疗30 mg/(kg·d),另一组作为对照,同时设一同周龄的WKY作为正常对照,测量各组的AngⅡ浓度、ACE和Chymase活性.结果(1)SHR组AngⅡ浓度为(5.780±3.734)ng/(mg组织),显著高于WKY组(2.723±0.84)ng/(mg组织)(P<0.05);而依那普利治疗SHR-d组AngⅡ浓度为(2.757±2.717)ng/(mg组织),与WKY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SHR、SHR-d、WKY 3组ACE活性分别为(0.60±0.13)U/(mL·mg组织),(0.47±0.12)U/(mL·mg组织),(0.45±0.19)U/(mL·mg组织),SHR组与SHR-d、WKY两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SHR-d组与WKY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Chymase活性测定,SHR组为(28.65±7.51)nmol/(min·mg组织),SHR-d组为(27.69±8.61)nmol/(min·mg组织),WKY组(27.68±8.16)nmol/(min·mg组织),3组两两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ACEI能有效抑制SHR心脏局部AngⅡ生成,提示ACE在SHR心脏局部AngⅡ形成中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月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心脏和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探讨ACE2/ACE与血压状态的内在联系.方法 12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18只和12周龄WKY大鼠(Wistar-Kyoto rats,WKY)18只.随机分为SHR组和WKY组,每组抽取各9只,处死进行与喂养12周后处死的24周龄大鼠相同的研究内容.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检测ACE2、ACE Mrna(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榆测ACE2、ACE等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与同周龄WKY组比较,SHR组的血压显著增加(P均<0.01),心脏和肾脏的ACE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均<0.01),ACE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与12周龄SHR组比较,24周龄SHR的血压亦显著增加(P<0.01),ACE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均<0.01),ACE Mrna表达显著升高(P均<0.01).(2)与同周龄的WKY组比较,SHR组心脏和肾脏的ACE2免疫染色表达显著减少,ACE免疫染色表达显著增多.结论 心脏和肾脏的ACE2/ACE Mrna表达与血压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7.
张春萍  方宁远  李瑾  沈莉蕴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5):1620-1623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脏局部AngⅡ、ACE和Chymase活性及ACEI依那普利对其影响,探讨ACE和Chymase对SHR心脏局部AngⅡ形成的作用。方法:12周龄SHR40只,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依那普利治疗30mg/(kg·d),另一组作为对照,同时设一同周龄的WKY作为正常对照,测量各组的AngⅡ浓度、ACE和Chymase活性。结果:(1)SHR组AngⅡ浓度为(5.780±3.734)ng/(mg组织),显著高于WKY组(2.723±0.84)ng/(mg组织)(P<0.05);而依那普利治疗SHR-d组AngⅡ浓度为(2.757±2.717)ng/(mg组织),与WKY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SHR、SHR-d、WKY3组ACE活性分别为(0.60±0.13)U/(mL·mg组织),(0.47±0.12)U/(mL·mg组织),(0.45±0.19)U/(mL·mg组织),SHR组与SHR-d、WKY两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SHR-d组与WKY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Chymase活性测定,SHR组为(28.65±7.51)nm...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高血压和大动脉硬化的影响,确定运动对于被降压药物调整为正常血压水平的高血压症的大动脉顺应性的影响.方法:7周龄SHR分为对照组,运动组,培哚普利投药组,培哚普利与运动并用组,观察8周,每周1次用tail-cuff方法测定大鼠的血压.15周龄时,用主动脉脉搏波传播速度来评估大动脉顺应性.结果:培哚普利完全抑制了血压的上升,运动也起到了一定的降压效果.同时培哚普利可以抑制大动脉顺应性的低下.单独运动对于大动脉顺应性的低下并没有起到抑制效果,而且在培哚普利投药的基础上加上运动也没有达到抑制的效果.结论:对于高血压进展期SHR,运动有一定的降压效果,但对于被培哚普利调整为正常血压水平的SHR的大动脉顺应性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背景: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脑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生中都有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脑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脑卒中发生率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试验。 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材料:实验于1999-07/2001-03在武汉大学完成。选取6周龄雄性脑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6只和京都Wistar雄性大鼠8只。体质量(144.5-182.1)g。 方法:将26只6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9只,以生理盐水5mL/d灌胃;氯沙坦10mg/(kg&;#183;d)组9只,以氯沙坦10mg/(kg&;#183;d)灌胃;氯沙坦30ms/(kg&;#183;d)组8只,以氯沙坦30mg/(kg&;#183;d)灌胃。3组均在人组时喂高蛋白饲料,入组第2周开始饮15g/L盐水5mL/d,1次/d。同期选取8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正常组,生理盐水5mL/d灌胃,1次/d,饲普通饲料,饮自来水。所有大鼠生活在昼-夜节律为12h,饲养温度为18~20℃,湿度为40%~50%。实验18周后检测大鼠脑卒中发生情况,血压变化。脑卒中临床表现评分标准以1分为活动少,运动量轻度减少或轻度兴奋;2分为活动很少,运动量明显减少或激惹亢奋;3分为俯卧不动,不能行走,忧郁性症状;4分为瘫痪,不能站立,任何1侧或双侧肢体麻痹。利用透射电镜进行脑组织观察,检测脑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1)观察18周断头后大鼠的脑组织结构。(2)TUNEL法检测大鼠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③记录大鼠体质量以及血压和脑卒中发生率及其变化。 结果:34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3组大鼠脑卒中发生率情况: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氯沙坦10mg/(kg&;#183;d)组及氯沙坦30mg/(kg&;#183;d)组分别为100%,22%,13%。②3组大鼠脑卒中评分: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显著高于氯沙坦10mg/(kg&;#183;d)组和氯沙坦30mg/(kg&;#183;d)组[(3.50&;#177;0.55,0.67&;#177;1.12,0.38&;#177;0.74)分1。③3组大鼠脑组织电镜观察: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大鼠坏死神经元电子密度增高,有的核膜失去双层结构,嵴断裂、减少甚至消失,呈空泡样改变;氯沙坦30mg/(kg&;#183;d)组和氯沙坦10mg/(kg&;#183;d)组大多数神经元染色质分布均匀,核膜规整,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少数神经元核染色质较致密,部分嵴断裂、减少。④3组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正常组明显低于氯沙坦30mg/(kg&;#183;d)组、氯沙坦10mg/(kg&;#183;d)组及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2.5&;#177;0.8,13.9&;#177;4.3,14.0&;#177;4.4,52.0&;#177;16.7)%,P〈0.051。⑤3组大鼠血压变化:实验18周后正常组明显低于氯沙坦30mg/(kg&;#183;d)组、氯沙坦10mg/(kg&;#183;d)组和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120.1&;#177;7.9,169.4&;#177;10.1,216.7&;#177;8.3225.5&;#177;6.8)mmHg(1mmHg=0.133kPa),P〈0.05]。⑥3组大鼠体质量变化:实验18周后正常组明显高于氯沙坦30mg/(kg&;#183;d)组、氯沙坦10mg/(kg&;#183;d)组和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313.3&;#177;10.1,270.8&;#177;10.4,258.7&;#177;12.7,231.0&;#177;6.5)],P〈0.051。 结论:氯沙坦能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脑卒中发生率、减少其神经细胞凋亡,提示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可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的作用而预防和延缓脑卒中的发生,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