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眼表鳞状上皮瘤(OSSN)是临床上少见的眼表肿瘤,由于其发病率低,且易与翼状胬肉等混淆,给诊断造成困难。近年来,各种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干扰素(interferon,IFN)广泛应用于OSSN治疗,大幅度降低复发率,OSSN诊断治疗手段趋于多样化。了解当前OSSN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方式,可以更好地指导OSSN研究。 相似文献
2.
王炳亮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8,26(5)
目的 探讨眼表鳞状细胞癌高发病率的原因及发病年龄趋势.方法 对在赞比亚大学教学医院工作期间的2000年4月至211302年3月收治的235例眼表肿物患者,手术切除后所有标本均行眼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97例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结果 97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67例,男女之比约为1:2.2;年龄最小20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33.9岁.其中年龄在20~40岁之间者73例,占75.2%;病灶起源于球结膜者73例,占75.2%,起源于角膜缘者15例,占15.5%,病变累及眼球者7例,占7.2%,扩散至眼眶者2例,占2%;另有1例继发于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结论 在当地眼表鳞状细胞癌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球结膜起源比例升高. 相似文献
3.
0引言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是一种起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在全身被覆鳞状上皮的部位发生,主要通过鳞状上皮化生而来[1]。角膜上皮为鳞状上皮,故是眼部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好发部位,临床并不多见。现报告我科诊治的角膜鳞状细胞癌,总结其临床和病理特征。1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我科2005-01/2008-12所诊治的角膜鳞状细胞癌患者7例,经临床检查符合手术指征者施行手术切除,术后标本行常规处理、HE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7例患者病理诊断均为角膜鳞状细胞癌,其中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48.2岁。病变均位于角膜,肿瘤多呈灰白色,质硬而脆,未发生球内及远处转移。7 相似文献
4.
角膜结膜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是一种在国人中发病率较低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多见于50~70岁男性,青少年极为少见.笔者在赞比亚大学教学医院工作期间收集了97例眼表SCC临床资料,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0引言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是一种起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在全身被覆鳞状上皮的部位发生,主要通过鳞状上皮化生而来㈠。角膜上皮为鳞状上皮,故是眼部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好发部位,临床并不多见。现报告我科诊治的角膜鳞状细胞癌,总结其临床和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6.
何颜清 《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2004,1(3):222-223
目的探讨周边虹膜切除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房角开放超过2/3,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后随诊4~10年,统计眼压升高及进行性视野损害情况。结果在本组病例2986例2996眼中,均行周边虹膜切除术,随诊4~10年,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者2086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234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852眼;眼压高于30.39mmHg,有进行性视神经损害者610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4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56眼。结论以往对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及类型认识不足,不能很好地掌握周边虹膜切除术的适应证,今后应对闭角型青光眼要多做检查,特别是超声生物显微镜,以确定类型和发病机制,正确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126例眼睑基底细胞癌显微控制性切除术后疗效及其随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显微镜下控制性切除的疗效分析。方法:对126例患眼睑基底细胞癌的住院患者,在显微镜下手术加病理检查控制切除,观察其术后疗效及作随访分析。结果:126例除1例死亡(5例死于车祸及心肺疾病等)外,余全愈(99.2%)。术后复发1次12例(占9.5%),术后随访6-16年无复发,1例术后复发2次后,随访9年无复发,余112例随访2—17年无复发。结论:眼睑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首选显微镜下行肿物控制性切除加局部成形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在难治性开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降眼压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共收集患者37例37眼,其中17例患者小梁切除术后给予贝伐单抗结膜下注射0.2mg,另外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2组患者8 相似文献
10.
11.
患者女性,65岁。右眼膜状物生长数10年,伴视物模糊。既往无外伤及手术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查体:心、肺、腹无异常。专科检查:VOD:4.5,VOS:5.0。右眼结膜充血轻,鼻侧结膜肥厚增生,延及角膜约5 mm,余角膜明,前房中深,晶状体明,玻璃体透明,眼底无异常,眼压:14 mm Hg。左眼检查无异常。术前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于2012年6月11日在我院局麻下行右眼翼状胬肉切除+球结膜瓣移植术。 相似文献
12.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组织学上表现为结膜上皮下结缔组织增厚和弹性改变,上皮衬着的变性结膜组织越过角膜缘浸润人角膜,可有异物感、流泪症状,甚至视力改变。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采用翼状胬肉单纯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3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资料,并比较3组的术后复发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羊膜贴敷术对重症眼表烧伤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和评估羊膜贴敷对重症眼表烧伤的确切疗效和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对15例2 0眼Ⅲ~Ⅳ度眼表烧伤眼手术前后视力、角膜上皮化、角膜缘和瞳孔区角膜血管化程度和是否睑球粘连四项指标的系统观察结果,对羊膜贴敷术的临床疗效作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6m (2m~12m) ,所有术眼均获得上皮化痊愈,无一例发生角膜溃疡;10例12眼一次手术成功,5例8眼Ⅳ烧伤患者一次术后残留部分上皮缺损,经再次手术完成上皮化。视力方面14眼获得有用视力,其中达到0 .1~0. 4者10眼(5 0 % ) ,≥0. 5者4眼(2 0 % ) ;<0. 1者仅6例6眼(30 % ) ,均为严重的Ⅳ烧伤,手术使患眼免于失明。导致视力低下的原因是角膜缘和瞳孔区角膜瘢痕血管化,但手术为今后的增视性眼表移植术奠定了基础。结论 对于重症眼表烧伤如能及时行羊膜贴敷术,可望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总体疗效显示,受伤后越早接受手术,并于术后坚持应用0 . 5 %环孢素A滴眼,均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羊膜贴敷术能有效地促进上皮细胞的分化移行、抑制局部的炎症反应、阻止新生血管和疤痕的形成、阻止烧伤的病理发展。本系列临床观察提示,羊膜贴敷对重症眼表烧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应急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早在1881年时Guidon buck将喉裂开术应用于喉癌的治疗.随着喉外科的发展,该术式不断改进,演变成多种变通术式[1].自1984年1月至1996年1月应用喉裂开声带切除术治疗T1a期声带癌38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SMILE)与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眼的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Medline及Cochrane Library,搜集行SMILE与ICL屈光术矫正高度近视眼的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 相似文献
16.
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尤其在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发病率较高,此病系由于阳光、沙尘等外界刺激作用于结膜下组织的胶原纤维,使纤维组织变性,角膜前弹力层损伤,继发上皮变性,结缔组织增生长入已变性的角膜中形成胬肉[1]。影响患者的视力及眼部外观。目前对翼状胬肉的药物治疗无理想效果,近年出现多种手术方法,但单纯切除复发率高达30%~75%[2],而羊膜移植由于经济及术后复发问题较难在基层推广。我们通过2007-04/2009-11共完成40例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取得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收集2007-04/2009-11收治的40例患者,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分析近视人群结膜囊、睑缘带菌及药物敏感状况,指导LASIK手术前后抗生素的应用.方法 收集200例(400眼)LASIK术前患者用药前和使用泰利必妥滴眼液或托百士滴眼液后1 d、3 d、5 d的结膜囊及睑缘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再按照性别、年龄、角膜接触镜配戴史及用药情况进行分组统计.结果 用药前结膜囊及睑缘细菌培养阳性89眼,均为革兰阳性球菌,阳性率22.2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80.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2.4%,溶血性葡萄球菌占6.7%.带菌率与配戴角膜接触镜及性别无关,与年龄有关,年龄大者带菌率高.药物敏感试验本组细菌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利福平、妥布霉素及氧氟沙星的敏感性优于其他抗生素.用药后结膜囊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睑缘细菌培养阳性率2.2%.结论 LASIK围手术期局部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于防治LASIK术后感染是有效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手术治疗儿童后段眼外伤影响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方法 62例行玻璃体切除术手术治疗眼后段眼外伤的儿童术后视力与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统计学分析P<0.05的指标组有:是否有视网膜脱离;是否注入硅油;足否行视网膜切开术;手术次数;是否有多种跟外伤;术前视力.P>0.05的指标有:外伤至手术的时问(其中1月以内与1月以上);有无眼内异物;有无眼内炎;伤口的级别;是否做品状体切除;患者年龄;术前有无玻璃体积血;是否注入膨胀性气体;眼挫伤或开放性伤.结论 伤眼视网膜脱离发生、术中注入硅油、术中行视网膜切开及视网膜造孔、多次手术、伤情复杂包括多种外伤及术前视力低下是儿童眼外伤后行玻璃体切除术手术影响术后视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术后观察及处理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翎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30(2):99-101
目的 评估对难治性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细致的观察及相应的处理对远期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55例(58眼)难治性青光眼行复合性小梁切除术,包括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中虹膜新生血管电凝,加用自行设计的可拆除巩膜缝线等,术后观察前房形成、眼压及滤过泡,并根据观察结果选择拆线时间,及加用抗瘢痕药物治疗,术后随访5-30个月,平均随访(20.03±6.79)月.结果 出院时眼压在6-12 mmHg之间(1 mmHg=0.133kPa).术后6月,87.93%(51/58)的眼平均眼压(12.5±5.7)mmHg,并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末次随访眼压在不用药的情况下,84.48%(49/58)的眼眼压在20 mmHg以下.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细致的术后观察及相应的处理可提高难治性青光眼手术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能降低眼压、改变前房深度和前房角宽度,并改善视力,对房角粘连比较牢固者,需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甚至小梁切除术[1],曾行青光眼手术而眼压仍失控且晶状体已有明显混浊,估计再次手术可能有因晶状体混浊加重而引起视力下降者应选择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