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肠癌肿瘤组织中p16基因异常甲基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甲基化特异PCR技术 (MSP法 )检测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改变情况 ,探讨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和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显示 ,13例标本 ( 40 .6% )呈p16甲基化阳性 ;DukesC、D期病人肿瘤组织中p16甲基化发生率 ( 63 % )明显高于DukesA、B期病人 ( 2 5 % ) ;在病理分期中 ,高、中分化癌中的p16甲基化阳性率( 3 0 % )低于低分化癌的阳性率 ( 10 0 % ) ;具淋巴结转移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的阳性率( 63 % )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的阳性率 ( 2 5 % )。研究表明 ,p16甲基化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呈一定相关性 ,p16甲基化有可能作为大肠癌病人诊断、判断预后的候选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人卵巢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与p16基因二者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主要由RNA和蛋白组成,以自身内源性RNA为模板,依逆转录机制合成端粒序列并添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DNA不会随细胞分裂出现净丢失,从而维持了端粒缩短和延伸的动态平衡.p16基因及酶蛋白产物作为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发挥对细胞周期负向调控作用,其异常可在多种肿瘤中出现,因此p16基因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癌周正常肺组织p16基因甲基化改变及p16蛋白表达情况。 方法选取各种病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标本共4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癌组织周围的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肺癌标本及周围正常肺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改变情况,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6蛋白在肺癌标本及周围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①40例肺癌标本中,29例发生了p16基因甲基化。而其周围正常肺组织只有5例发生了p16基因甲基化。二者有明显差异(P<0.01)。②40例肺癌标本中,26例p16蛋白表达降低,而其周围正常肺组织只有5例蛋白表达降低,二者有明显差异(P<0.01)。③29例p16基因发生了甲基化改变的肺癌标本中,有22例发生了p16蛋白表达降低。在11例未发生p16基因甲基化改变的肺癌标本中,有4例发生了p16蛋白表达降低。 结论p16基因甲基化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NSCLC)p16蛋白表达降低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DNA甲基化具有多方面的生物学意义,它是由甲基转移酶介导,以S-腺苷-L-甲硫氨酸为甲基供体,在胞嘧啶5位碳原子上加入一甲基基团,DNA甲基化是最常见的复制后调节方式之一,在基因表达、胚胎发育、基因组印迹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5.
肺癌p16、Rb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定位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p16和Rb基因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表达及其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对89例肺癌手术标本进行了p16和Rb基因表达的定位观察。发现p16基因蛋白的丢失主要发生于非小 细胞肺癌,Rb基因蛋白的丢失主要发生小于细胞肺癌。两种基因各自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表达基本相符。提示p16和Rb基因的表达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基因分型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之一;在翻译水平上也存在着引起基因失活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
痰细胞p53和ras基因突变检测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临床上所诊断的肺癌的80%属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5年生存率很低。寻找能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肺癌的方法十分必要。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肺癌的基因诊断提供了可能。作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  相似文献   

7.
肺癌的早期诊断一CT与p53、p16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CT征象与p53、p16基因蛋白异常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石蜡包埋标本p53、p16基因蛋白表达,并与相应的CT征象作对比研究.结果(1)正常肺组织、癌旁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p5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45.0%、63.5%;p1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55.0%、45.0%.(2)CT显示NSCLC肿块轮廓出现深分叶征、棘状突起征,边缘出现短毛刺征组p53蛋白表达率高,p16蛋白表达率低.结论CT征象与p53、p16等分子生物学指标对比观察,有助于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肺癌的早期诊断—CT与p53、p16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CT征象与 p5 3、p16基因蛋白异常表达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5 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石蜡包埋标本 p5 3、p16基因蛋白表达 ,并与相应的CT征象作对比研究。结果  (1)正常肺组织、癌旁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 ,p5 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0 .0 %、45 .0 %、63 .5 % ;p1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5 .7%、5 5 .0 %、45 .0 %。 (2 )CT显示NSCLC肿块轮廓出现深分叶征、棘状突起征 ,边缘出现短毛刺征组 p5 3蛋白表达率高 ,p16蛋白表达率低。结论 CT征象与p5 3、p16等分子生物学指标对比观察 ,有助于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CT导向肺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肺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X线平片与CT扫描疑诊为早期肺癌52例患者,分别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与经皮针刺切割活检,并使用银染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而后将早期肺癌(T1NOM0)与非癌病变组对照研究。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肺癌患者22例,肺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表达率为86.4%(19/22);经手术或随访2年以上证实为良性病变者24例(肺囊肿3例,结核6例,炎性假瘤5例,肺炎10例),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4.2%(1/2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1)。结论 端粒酶可以作为肺癌定性的一个敏感的肿瘤标志物,结合病理学检查,有可能对肺癌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粪便肠脱落细胞、组织细胞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对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端粒酶PCR-ELISA检测法检测30例大肠癌患者、30例大肠腺瘤患者及30例对照组健康自愿者粪便肠脱落细胞及对应组织细胞标本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粪便肠脱落细胞标本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为83.3%(25/30)。大肠腺瘤组粪便肠脱落细胞标本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为66.6%(20/30)。对照组粪便肠脱落细胞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为3.3%(1/30)。27例大肠癌组织端粒酶表达阳性的患者有25例其对应的粪便肠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也呈阳性表达。结论粪便肠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内蒙地区砷暴露人群p16基因甲基化发生情况,从分子水平揭示砷化物的致癌机制.方法 分别在饮水型砷中毒流行区选取40例典型确诊地方性砷中毒患者、40名流行区非患者以及40名非流行区的正常人,作为本研究的病例组和2个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技术,测定各组人群血标本p16基因甲基化水平,并做χ2检验.结果 病例组、流行区对照组与非流行区对照组的p16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65.0%、47.5%和20.0%,且随砷中毒流行区的饮水砷暴露强度增加而增加,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饮水型砷暴露与人群p16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p53,p16,PCNA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53,p16,PCNA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对62例食管癌标本进行p53,p16,PCNA蛋白测定。结果62例食管癌中,p53,PCNA蛋白阳性表达均为71.0%(44/62),p16缺失率48.4%(30/62)。p16缺失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而p53,PCNA蛋白同时表达56.5%(35/62),亦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结论食管癌p53,PCNA蛋白同时表达及p16缺失可视为危险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性质肺部肿块中 p16蛋白阳性率 ,探讨 p16在鉴别良、恶肿块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确诊性质的肺部肿块 5 0例 (其中肺癌 2 5例 ;结核瘤 12例 ;炎性组织 13例 ) ,行 p16蛋白测定 (即用型SABC法 ) ,并计算不同性质肺部肿块 p16蛋白表达阳性率。结果 肺癌组织、结核瘤、炎性肿块中 p16蛋白阳性率分别是 4 8% ,75 % ,84 6 %。结论 p16基因缺失与肺癌发生有关 ,利用 p16蛋白阳性率评估肺部肿块的良、恶性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5项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的相关性,从而为多指标联合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取确诊肺癌老年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测定CEA、CA125、NSE、CA199、CA242与非肺癌患者对照。结果肺癌各组的CEA、CA125均值均高于正常参考值,肺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健康对照组及肺癌各组CA199、CA242的检测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健康对照组及肺癌、肺鳞癌的NSE在正常参考值内,只有小细胞肺癌的NSE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各项标志物的特异性均较高,但灵敏度不同。肺腺癌的CEA、CA125、CA242的灵敏度较高,小细胞肺癌的CEA、CAl25、NSE的灵敏度较高。选择两项阳性作为诊断指标,则肺癌、肺腺癌、小细胞肺癌的阳性率均达50%以上,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CEA、CA125、CA242可作为肺腺癌;NSE、CA125、CEA可作为小细胞肺癌较好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中两项阳性率对肺癌诊断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组织学正常的涎腺组织中5个抑癌基因的甲基化情况,为进行涎腺肿瘤的甲基化研究提供参照。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 ( 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MSP)法分析60例组织学正常的涎腺组织中E-钙黏蛋白(cadherin), p16, RASSF1A,DAPK和MGMT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并与前期研究中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甲基化水平相比较,同时分析正常涎腺组织中E-cadherin(E-cad), p16, RASSF1A,DAPK和MGMT基因的甲基化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吸烟之间的关系。结果13%(8/60)涎腺组织中发现存在甲基化,包括7%(4/60)E-cad,4%(2/60)p16,4%(2/60)RASSF1A,4%(2/60)DAPK,2%(1/60)MGMT。与之前腺样囊性癌中的结果比较,E-cad(P<0.01), p16(P<0.01), RASSF1A(P<0.01),DAPK(P<0.01)基因的甲基化在肿瘤组织及腺体组织中有明显差异。但涎腺组织中E-cad, p16, RASSF1A,DAPK和MGMT基因的甲基化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吸烟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正常的涎腺组织中E-cad, p16, RASSF1A,DAPK 和 MGMT基因的甲基化均为少发事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标本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肿瘤抑制因子p16和p27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进而评价其作为判断BAC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检测68例手术切除的BAC患者石蜡包埋组织,并取同期24例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作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以上标本中PCNA、p16及p27的表达情况。结果 BAC组织中PC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BAC组织中p16、p27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P<0.05);PCNA高表达同BAC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而p16、p27的失表达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BAC组织中PCNA、p16和p27的表达水平有助于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SP法对52例非小细胞肺癌石蜡标本进行p16蛋白的检测。结果发现44例(84.6%)p16蛋白表达阳性,p16蛋白在良、恶性细胞中均有表达,肿瘤细胞中p16表达呈现异质性;各肿瘤类型中鳞癌和大细胞癌阳性率高于腺癌,但无显著差异,高分化腺癌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腺癌(户<0.05);伴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低于非转移者(P<0.01),且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小相关。表明p16基因表达缺失参予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与肿瘤分化、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组织p16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玉新  赖大年  陆正明  陈新 《武警医学》2001,12(11):656-658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p 16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53例大肠癌组织中p 16蛋白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 16蛋白表达率为35.8%,p 16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减弱(P<0.05).Dukes分期,AB期p 16表达率高于CD期,分别为51.5%和10.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 16蛋白表达缺失与大肠癌发生有关,并可作为临床判断肿瘤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诱导脂质体介导的p16基因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及抗癌作用。方法用脂质体Lipofectamin介导重组质粒Egr-p16转染人HeLa细胞,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了。Coγ射线照射转染后的人HeLa细胞剂量效应和时程变化,用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研究证实0.5~8Gv照射后p16的转录水平高于对照,在2~4Gy照射后达到峰值,2Gy照射后2—24h高于对照组,在照射后4h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细胞生长曲线显示体外稳定转染联合。Coγ射线照射对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周期变化显示转染后的HeLa细胞经过照射后G0/G1期比例呈现剂量依赖性的下降,而S期则出现剂量依赖性的增加,出现明显的S期阻滞,G2/M期在2Gy出现明显的阻滞,在5和10Gy时逐渐下降,但是仍然高于对照组。结论^60Coγ射线可诱导转染的HeLa细胞p16转录水平的增强,同时在细胞增殖上出现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