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哮喘是一种以肥大细胞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和T细胞浸润为主,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参与调节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以气道炎症诱发的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通气障碍为主要症状。近20年来以此为根据确立了以慢性抗炎治疗为主的治疗原则,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可通过抑制气道炎症来控制哮喘的临床症状。但是流行病学调查并没有发现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降低,提示虽然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内的抗炎治疗是目前哮喘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对于其远期疗效和哮喘病情改善的预计还不容乐观。现代研究已经认识到特应症是人类易患哮喘的最主要因素,因此目前哮喘的治疗侧重点主要放在局部抗炎治疗方面显然是不适宜的,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应成为哮喘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儿童哮喘大多是过敏性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惟一针对过敏性疾病的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辅相成,最终达到治愈过敏性疾病的目的。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是近年来提倡的针对过敏性哮喘的新疗法。SLIT确切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国内外研究证实SLIT对儿童哮喘安全有效,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依从性较好,能预防新的过敏症发生。SLIT可能提供机制填补目前过敏症实验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的免疫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亦是免疫功能异常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治疗方法干预患者病理性的免疫应答,使患者对变应原产生免疫耐受,从而治疗支气管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能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是过敏性疾病的病因治疗,对于重症?变应原不明确的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受到限制,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以弥补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是当前支气管哮喘防治中应用较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既是一种病因治疗,又兼有预防意义。特异性免疫治疗一般需维持3年以上,少数则需6~8年。因此,做好健康教育十分必要。1临床资料本组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5~60岁,均来自我院变态反应科,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specific immunotherapy,SLIT)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内型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行SLIT的5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1、2、3年时哮喘控制治疗反应性分为控制稳定组和控制不稳定组,比较两组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59例患儿治疗达1年,40例达2年,26例达3年.治疗1年时,控制稳定组31例,占53%,控制不稳定组28例,占47%;控制稳定组IL-33、IL-23水平均低于控制不稳定组[(21.25±22.06)pg/ml比(31.61±30.48)pg/ml,P=0.017;(4.10±5.26)ng/ml比(5.01±4.97)ng/ml,P=0.023].治疗2年时,控制稳定组IFN-y水平显著低于控制不稳定组[(23.00±13.04)pg/ml比(26.69±8.11) pg/ml,P=0.020],控制稳定组IL-17A水平显著高于控制不稳定组[(15.03±17.44) pg/ml比(14.68±5.13)pg/ml,P=0.020].治疗3年时,两组间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尘螨致敏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经SLIT后临床疗效显著,IL-33、IL-23、IFN-γ、IL-17A可作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早期临床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小儿支气管哮喘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免疫紊乱导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又称过敏性疾病)。变态反应是一种特殊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当机体通过吸入、食入、注入或接触等各种途径接受某种过敏原(或变应原)刺激后,出现在某一组织或器官甚至全身性的强烈反应。引起各种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而导致的一系列疾病称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当今世界范围内过敏性疾病呈增高趋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8.
哮喘是儿科一种常见呼吸道变态反应疾病,该病细胞免疫及病因分型免疫的治疗疗效,我们于2004-2006年对我院门诊及住院43例病儿进行了研究、总结。[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特异性免疫治疗(SIT)通过调节辅助T细胞Thl/Th2平衡和介导免疫耐受等机制治疗支气管哮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SIT不仅可以减轻因过敏产生的症状,也可达到长期预防目的,是目前惟一可以改变儿童支气管哮喘进程的治疗方法。本文就SIT的使用方法、效果、作用机制与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12.
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变应原免疫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变应原免疫治疗 (AIT)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 2 0 2例变应原皮试阳性的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中度以下患者分成两组。A组 10 4例 ,每天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 (BDP) 6 0 0 μg ;B组 98例 ,每天吸入BDP 30 0 μg ,同时采用AIT ;疗程 12个月。治疗前后两组分别测定用力肺活量 (FVC)、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 (PEF)、乙酰甲胆碱气道反应性 (MCHPD2 0 FEV1)、血清嗜酸性阳离子蛋白浓度 (ECP)、血清IgE ,并进行症状计分。结果 治疗前A、B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A组治疗前后FVC、FEV1、PEF、MCHPD2 0 FEV1、EC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B组则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A组治疗前后血清IgE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B组差异则有极显著性 (P <0 .0 1) ;A组从治疗第 3个月开始临床症状计分有显著降低 (P <0 .0 1) ,B组至第 6个月才有显著降低 (P <0 .0 1) ,但到第 12个月时 ,B组症状计分明显低于A组。结论 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AIT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较大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好。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免疫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说明中西医结合改善免疫功能可根治小儿过敏性哮喘。方法改善恢复免疫功能是关键:戒烟酒;西药:脱敏(减敏)、左旋咪唑、肌酐、西咪替丁、气管炎菌苗,合并颈淋巴结核要抗结核治疗等;中药:贞芪冲剂、过敏煎加味、黄芪、何首乌、金银花、大枣等能根治小儿过敏性哮喘。在免疫功能没有完全恢复以前,发病时应用临时有效(非激素类)抗过敏药;一种不够要用二种、二种不够再加一种,直至达到临时有效。结果我们统计了0~18周岁小儿过敏性哮喘患者515例,做致敏原检测的有242例,占47%;做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有93例,占18.1%。经不完全统计,以上中西医结合改善免疫功能治疗后未再有哮喘症状出现的有125例。患者们曾多年不能根治而到我科治疗达到根治。所以,我科的患者都是慕名而来求诊的。结论目前现代医学针对过敏性哮喘给予抗炎,平喘对症治疗,仅能改善临床症状,无法根治。而中西医结合改善免疫功能治疗,保持免疫功能正常,可以不发病,即根治。 相似文献
14.
15.
217例小儿支气管哮喘变应原检测及免疫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小儿支气管哮喘致病因素。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17例患者作吸入组信食物组变应原检测,检测阳性者进行免疫治疗观察。结果:吸入组以尘螨(48.8%)。屋尘(47.7%)。多价值菌Ⅱ(35%),多价真菌Ⅰ(34.1%)。早春花粉(28.6%)等阳性率较高。食物组以虾(32.7%)。牛奶(29.5%)。淡水鱼(29%),芝麻(28.1%),蒜(18.9%)。等阳性较高,166例免疫治疗总有效率为86.7%。结论:免疫治疗可作为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有效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小儿过敏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经应变原皮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哮喘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常规对症用药治疗(对照组)64例以及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组)6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后第1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对患者应用QOL生活质量评分,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QOL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92.19%、6.25%,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75%、21.87%,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QOL生活质量评分得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QOL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过敏性哮喘患儿应用特异性免疫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方法:对9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根据变应原种类不同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并根据CVA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2例患者中有效78例,占84.8%,无效9例,占9.8%,复发5例,占5.4%。有效的78例患者免疫治疗时间持续3年以上,无效及复发的患者免疫治疗时间少于2~4年。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理想,其特异性免疫治疗维持时间是治疗CVA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①了解接受安脱达(Alutard SQ)标准化变应原制剂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对哮喘基本知识的认知程度;②调查接受安脱达(Alutard SQ)AIT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规范诊断以及治疗、AIT的使用指征的规范执行的情况.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对该院门诊接受安脱达(Alu-tard SQ)AIT治疗的85例支气管哮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疾病认知、诊治情况.结果 回收调查问卷共85份,结果 显示:①仅57.6%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知识比较熟悉;②支气管哮喘诊断和AIT规范化应用状况较好,但哮喘的规范治疗情况不佳;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对哮喘基本知识的认知不足,规范治疗的情况不佳,医患间沟通和对患者的宣教仍须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变应性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42例,进行SIT治疗1年,于屋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分别取外周血,测定外周血清IL-4、IFN-γ水平及检测肺功能.选择同期在我院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确诊为儿童哮喘、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患儿2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1年后,SIT组儿童血清IL-4水平下降、IFN-γ水平及IFN-γ/IL-4升高(P<0.05),肺功能指标FVC、pre-FEV1%、pre-PEF%改善明显(P=0.05);而对照组儿童IFN-γ水平及IFN-γ/IL-4升高(P<0.05),血清IL-4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肺功能指标FVC、pre-FEVI%、pre.PEF%改善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肺功能指标FVC、pre-FEVI%、pre-PEF%差异无显著性,治疗1年后,SIT组pro-FEVI%、pre-PEF%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SIT能够调节体内Th1/Th2细胞的平衡,维持哮喘患儿良好的肺功能,SIT可能对哮喘儿童气道重塑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变应性鼻炎及其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顾之燕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4,19(1):12-13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研究目标指向了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这本是分属于不同科的两种疾病,它们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以至于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呼吁作为一种疾病对待?其意义何在呢? 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耳鼻咽喉科,变态反应科和呼吸内科的专家各抒己见,请他们分别从自己所属科室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这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以此呼吁广大临床医生关注呼吸道变应性炎症反应,以利于对整个呼吸道炎症过程的认识、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